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双减”后的教育质量必须依靠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以保障。落实“双减”需要应用信息化手段推动教育系统的深层次变革,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创新教学服务方式,为师生创建有利于减负增效提质的育人环境。该文在阐释数字教育资源如何赋能“双减”落地的基础上,提出需要从线上学习资源、立德树人主题资源、家校协同育人资源、智能化作业工具等方向扩大优质资源供给,并探索了如何应用数字资源服务课堂教学、服务个性化学习、服务分层作业、服务课后服务的基本策略,为数字教育资源赋能“双减”改革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双减”政策的实施指向了全面育人的作业变革,历史学科作业是历史教育教学的重要环节,对于历史学科作业进行变革,不仅有利于发挥历史学科思想性、人文性的特点与促进“双减”政策的落地,也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教师应当对作业变革进行深入思考,通过控量减负、分层布置、多样化作业形式等途径对历史作业进行变革,以达到作业的育人功能与价值。  相似文献   

3.
“双减”政策对作业质量和作业时长提出了新要求。现阶段中小学作业存在作业功能被衍化、作业内容针对性不强、作业评价简单化和作业形式单一化等问题,基于认知负荷理论应降低作业过程中的内在认知负荷和外在认知负荷,提高关联认知负荷,在理论上构建信息化解决方案,通过智能化作业平台设计与“双减”政策相关的作业场景,解决中小学作业的痛点,为“双减”政策落地赋能。  相似文献   

4.
“双减”政策旨在更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使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回归育人新常态。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双减”政策之下,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学习,推动深度、有效学习,才能适应教育发展的新要求,为学生学习提质赋能。通过文献资料、访谈调查及逻辑分析等方法,以“双减”政策为研究背景,对中小学教师深度学习的价值诉求、现实困境、发展理路进行分析探讨,以期助力“双减”更好落地实施,充分体现学校育人功能,最终实现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5.
徐玉磊 《成才之路》2023,(12):133-136
减轻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是“双减”政策提出的要求。把学生沉重的作业负担减下来,是“双减”政策在学校得以成功实施的关键。学校要把学科作业管理纳入教学管理工作之中,采取“实行有效监督、把控作业总量、精心设计作业、加强作业设计指导、提高教师作业设计能力”等措施,以确保把作业总量和作业时间减下来,从而达到减负增效的目的,让“双减”政策得到有效实施。  相似文献   

6.
“双减”明确提出对作业设计与管理的相关要求,结合实地调查目前作业现状结果,可知实际情况与政策要求有一定的偏差,因此,对作业进行优化设计才能解决存在的相关问题。为有效实现作业设计“控量”与“提质”的双重目的,提出了新型作业设计模式并设计相关案例,同时,将优化设计的作业进行落地实施,从教师和学生两方面收获了正反馈。  相似文献   

7.
人工智能与教学的深度融合推动了教学改革,为“教”提质,为“学”增效,实现学生在课内学足学好,为“双减”赋能。“双减”的落实关键在课堂教学,重点在作业设计,基于人工智能的教学实现了及时互动,实现了基于学情的教学和作业设计,构建了自适应学习环境。人工智能支持下实现了作业数量和质量可视化,促进教师重视作业设计,提高作业效度,最终高质量实现“双减”。  相似文献   

8.
付良生  胡玲  佘灵莉 《师道》2023,(4):56-57
<正>高质量,是要求,也是追求;是指针,也是方针;是命题,也是课题。自“双减”实施以来,湖北省松滋市昌荣小学切实把“双减”作为构建新时代高质量教育发展重要内容,聚焦目标、靶向发力、实招问效,通过抓实课堂教学提质增效、创新作业设计优化控量、夯实课后服务固本拓潜、促进教师成长培根赋能等举措,筑牢了“双减”高地,点亮了质量“新空”。  相似文献   

9.
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为更好地让“双减”工作落地,需要紧跟时代步伐,将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融入教学中,推动教学模式变革,以提升整体教学效果。从Ai学智慧教育平台在高中教学中的应用入手,以高中作业模块的应用为例,结合本校教学实际情况,对基于人工智能及大数据赋能下的作业模式展开分析,提出了“有效作业”模式。希望通过研究,为中小学教师落实“减负”、实现提质增效,提供新的思路和参考。  相似文献   

10.
“双减”背景下如何实现作业改革的与时俱进、信息化技术赋能成为诸多一线教育学者重点研究的内容。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在实现作业优化设计的过程中,应该充分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AI等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推进作业改革进程的持续前行。基于此,在分析了“双减”下信息技术在初中道德与法治作业优化中的应用价值后,探寻“双减”下信息技术在初中道德与法治作业优化中的有效策略,旨在利用现代技术加快推进人才培育模式的改革,实现规模化教育与个性化培养的有机结合,充分发挥信息化系统性变革教育的作用,为推进“双减”的高效落地提出智慧解决方案,着力于学生综合能力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1.
“双减”背景下,精心设计数学作业十分重要。数学作业设计要突出“双基”性、趣味性和自主性,这样才能有效地促进“双减”落地。  相似文献   

12.
<正>“双减”政策的落地与执行,“减负不减效”成为了当下教学研究的主要课题。其中,如何设置“双减”背景下的语文作业,是落实“减负不减效”的重要内容。这需要教师依循语文课程的本质属性,本着减负的前提,优化语文作业的设置,为“双减”政策落地之后学生语文能力的提升服务。  相似文献   

13.
作业是学生巩固知识、养成良好学习习惯、锻炼自主学习能力、推进课后反思和教师获得教学反馈信息的主要媒介。推动“双减”政策落地的过程中优化作业设计是重要环节,各学科教师在作业设计方面应该顺应“双减”政策要求,创新作业内容和形式。基础教育阶段数学课程实施是发展学生数学素养的主要途径,从数学教育的本质和课程实施价值出发,本研究分析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现状以及“双减”政策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思路,旨在更好地体现作业的功能与作用。  相似文献   

14.
落实“双减”,关键在于减负提质.聚焦初中生物学作业设计,需要转变传统的作业设计理念,生成以概念、过程、问题为关键词的对比性作业、描述性作业、实践性作业,形成内容聚焦、数量精简、结构凝练的单元作业设计,使作业成为学习的一种赋能,成为检测学生对课堂教学知识体系掌握情况的载体,成为落实“双减”政策和全面实施2022年版课标的一个锚点.  相似文献   

15.
李丽 《考试周刊》2024,(9):41-45
“双减”背景下开展小学语文作业设计优化策略的探究,不仅要减少作业量,还要关注作业质量,为作业赋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内在学习动力,使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中心和主体,为学生打造轻松、愉快、和谐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文章从转变教师理念、实施分层设计、提升作业趣味性、丰富作业内容及形式、优化作业评价等方面全面思考,优化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具体策略,以有效落实“双减”政策要求,推动小学语文作业设计创新发展,减轻学生作业负担,引领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6.
“双减”背景下,教师应以减轻中小学生学业负担、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目的优化作业的设计和实施。目前,小学英语教师在作业设计中存在低站位、低要求、低思维等问题。本文以江苏省常州市钟楼区小学英语学科单元整体作业设计与实施为例,具体阐述了区域从制定作业设计的标准框架,到形成单元整体作业设计表和实施要求,进而基于区域学校实践形成“三减三加”的多策略实施样貌,以期达到“作业赋能、减负增效”的整体性目标,推动区域英语教学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7.
邱小东 《江西教育》2023,(11):70-71
“双减”政策的颁布,倒逼教师重新审视作业模式和作业的价值功能。“作业设计”是为学生减负增效的抓手,要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不仅要控制作业的“量”,还要提升作业的“质”。提升作业设计的有效性,有助于促进“双减”政策的落地。  相似文献   

18.
校长是落实“双减”的领头雁,教师是落实“双减”的主力军。在实施“双减”政策的过程中,校长要更新观念,转变角色,当好宣传员、指导员与监督员,优化教学管理、作业管理、服务管理,将各项工作落实、落地、落细,让“双减”政策有序“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相似文献   

19.
作业设计是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提高育人效能的关键。落实“双减”政策,需要抓好作业设计的五个关键:以课程视域作为作业设计的逻辑起点,以能力立意作为作业设计的评价导向,以整合设计进行作业设计的系统思考,以科学建库实现作业设计的资源整合,以技术赋能促进作业设计的靶向发力,从而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过程的发生,驱动大规模因材施教落地,切实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20.
张莉 《甘肃教育》2023,(12):102-105
“双减”政策实施的目的是减轻中小学生的作业负担,以达到“控量增效”的目的。这就需要教师优化作业设计,提升作业质量,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为学生提供综合发展的空间。文章在“双减”政策指导下,根据初中数学作业设计的要求,分析当前初中数学作业设计存在的问题,阐释初中数学作业设计的基本原则,从转变思想观念控制作业数量、创新作业形式落实核心素养、完善评价体系巩固作业成果这几个方面入手,探讨初中数学作业的优化设计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