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当代,电子政务建设与政府创新具有极为紧密的互动关系。一方面,经济全球化程度迅速加深,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新科技和知识经济迅猛发展,给政府运行和公共管理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和挑战。促使政府必须顺应时代潮流,努力深化改革,转变自身职能,向“服务性、透明性、效率性、回应性”等方面转变。与此同时,信息化在政府改革和创新中又起到了巨大的技术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2.
论电子政务与政府管理创新的互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汪颖 《科技与管理》2006,8(4):113-115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信息技术特别是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电子政务已经成为一种世界性的潮流,它的发展对政府管理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分析电子政务与政府管理创新的基础上,理清两者之间的关系,提出电子政务与政府管理创新之间存在着复杂的互动关系,两者在互动中共同发展,电子政务将为政府管理方式带来深刻的变革。  相似文献   

3.
论述了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两种政府管理创新的方法,指出只有将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相结合,才能真正实现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电子政务终极目标;分析了绩效驱动对电子政务深化应用的推动作用,以骄口区电子政务总体框架设计及公共服务与社会管理综合平台应用为例,阐述运用现代管理理念和信息技术、创新绩效驱动的电子政务管理模式,解决驱动政府部门更加重视公共服务、对其精细化管理和考评的难题。  相似文献   

4.
电子政务:政府管理创新的新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信息和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电子政务在政府管理创新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通过电子政务的实施提高了政府的行政管理效率,促进了政府职能转变,同时也促进了社会管理体制的创新。本文着重阐述了电子政务在政府管理创新实施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政府创新与电子政府发展的联系越来越紧密起来,而电子政务成为政府综合创新的助推器。电子政务的推行有助于政府职能、政府结构、政府过程、政府文化等多个方面的创新,推动传统政府向治理型政府、扁平型政府、无缝隙政府、学习型政府转变,以全面实现政府管理创新的目标。[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从世界各国的经验来看,建立电子政务始终与改变政府的组织结构和管理体制紧密相联,电子政务的逐步完善和建立过程也是政府组织结构和管理体制转变的过程。电子政务的形成与发展将使传统政府的管理体制和组织结构模式得以质的改变,从而积极地影响组织的行为。  相似文献   

7.
在现阶段,我国电子政务建设应进一步完善电子政务领导协调机制,深化投资体制改革,完善工程建设管理机制,引入市场机制,探索新型电子政务运营模式。“十一五”时期,电子政务发展应在体制、机制改革和模式创新方面进行变革。电子政务建设需要自主创新国产软硬件基础平台,通过自主创新建设节约型电子政务,通过信息技术创新来实现农村信息化;通过自主创新,架构电子政务运维服务体系,保障和促进电子政务应用和发展。  相似文献   

8.
论电子治理下的政府管理转变与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府电子治理是一种全新的政府管理观念。政府电子治理的发展过程是运用信息化技术对政府管理进行不断完善和创新的过程。政府电子治理的基本目标是实现电子政务。电子政务作为未来行政管理的基础平台和实现无纸化政府目标的有效手段之一,必然会对政府管理职能及行政制度进行有开拓性的转变和创新,通过发展电子政务推进政府改革和管理创新,是我国提升政府管理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信息技术的深入发展与广泛运用.正在深刻地改变着人们几千年来形成的信息传递方式、生产组织方式,人际沟通方式、社会管理方式,也深刻地改变着政府的运作方式。电子政务作为信息时代的产物.是世界发展的总趋势.正在成为当代信息化最重要的领域.成为现代政府行政管理改革的最有效的方法与手段.它代表了新一代政府办公模式的创新与发展。  相似文献   

10.
2007年4月,由国家信息中心组织编撰的2007年电子政务蓝皮书《中国电子政务发展报告NO.4》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蓝皮书指出,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应用,电子政务正在成为当代政府管理创新最重要的领域之一,而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和范围才是发展电子政务的出发点。  相似文献   

11.
突出影响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三大瓶颈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信息化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中,信息技术的应用在未来的政治、经济和军事方面逐渐成为主导力量,电子政务作为国家信息化的基础,直接影响国家的竞争力和发展进程。为了在新一轮的国际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各国都将电子政务列为改进政府绩效和提升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战略。我国政府也不断顺应全球电子政务的发展趋势,将电子政务的建设列为重要的国家战略,试图通过电子政务的建设,促进政府职能的转变,提高政府的服务水平,带动国民经济和社会的信息化发展。  相似文献   

12.
中国电子政务建设从一开始就应注重顶层设计,中央到地方的电子政务内外网络平台建设是电子政务的基础工作,中国电子政务要想在现实中真正应用起来,提高政府工作效率,转变政府职能,造福于社会,从建网络平台开始。  相似文献   

13.
阐述了党的十七大关于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要求,分析了我国电子政务面临的挑战,指出推动改革和创新是电子政务的核心社会价值,最后提出应按照国家电子政务总体框架,按政府管理与服务事项全流程创新电子政务建设模式,重点解决好统一网络平台的作用、跨部门应用系统的建设、管理体制、电子政务建设的绩效评估、人才培养等问题。  相似文献   

14.
在创建服务型政府新视野下,必须转变观念,创新意识,用全新视角来设计和规范电子政务今后的发展工作,促使电子政务建设实现“五大转变”,即:从重建设轻应用向注重深化应用转变;从信息系统独立运行向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转变;从信息管理偏重自我服务向注重公共服务转变;从管理创新向管理和服务两方面创新转变;从电子政务的独立运行向电子政务与行政管理相互融合转变。  相似文献   

15.
目前电子信息技术被广泛的应用到政府日常办公领域,该项技术的推广促进了政府办公模式的转变,而且电子政务信息系统的发展已经初具规模。但是在应用的过程中还会出现很多问题,信息系统存在着严重的安全隐患。因此,对电子政务信息的安全防护研究就显得很必要。首先对目前我国电子政务信息的安全问题进行了简要的分析,进而分别阐述了在攻击前、攻击中和攻击后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16.
信息技术创新对现代政府的发展造成了重大影响。在互联网时代,政府面临着更多来自于网络社区的挑战。如何应对挑战,很大程度上在于如何处理好电子政务与政府管理创新的关系,处理好两者关系有利于推进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本文试图对政府管理创新以及政务流程再造加以论述,并对电子政务和政府管理创新的关系进行辩证分析,以期给政府层面提供管理创新的可能思路。  相似文献   

17.
电子政务是当代公共部门将信息技术应用于公共管理的集中表现。西方国家“新公共管理运动”普遍推行的电子政务实现了信息技术应用与行政流程再造二者的一体化:电子政务为再造行政流程、实现政府资源整合、形成跨部门的网络化协同办公和改善政府服务质量提供了技术支撑和动力;行政流程再造是电子政务的重要应用,为信息技术更有效地发挥作用营造了政务环境。然而,我国信息技术应用与行政流程再造“两张皮”的政务信息化建设并没有充分发挥电子政务的作用。因此,根据实践验证的逻辑和理论发展的逻辑研究分析我国基于电子政务应用的行政流程再造的问题和提出具体对策,将有助于调整和正确把握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方向,有助于推动电子政务的深度发展与应用。  相似文献   

18.
电子政务是一种全新的政府管理方式。它的实质是政府机构在其管理和服务职能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政府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的重组优化,超越时间、空间和部门分割的制约,形成一个精简、高效的政府运作模式。电子政务建设的最终目标.是为了提高政府办公业务的效率和响应速度,充分发挥政府信息资源的优势,增加政府工作的透明度。促进政府与社会大众间的联络。  相似文献   

19.
随着现代化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各级、各职能政府部门在其管理和服务职能中越来越多的运用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等先进地信息技术将管理和服务两项职能通过网络技术进行集成.然后在互联网上实现政府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的优化重组,超越时间、空间和部门分隔的制约,全方位地向社会提供优质、规范、透明的服务.逐步形成、发展为政府信息化体系,也就是我们所称的“电子政务”。尽管电子政务至今还没有一个权威的定义和形式上表述.然而电子政务的根本意义并不在其表现形式,而在于为公众提供实用的信息和高效、优质的服务.按照“取信于民、服务社会”的要求,最终构建一个公开、透明、高效、高服务水平、诚信的政府,随着电子政务的发展.实现从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  相似文献   

20.
电子政务作为一种全新的政府管理方式.其实质是政府机构在其管理和服务职能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政府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的重组优化,超越时间、空间和部门分割的制约.形成一个精简、高效的政府运作模式。这就意味着政府要通过网络来管理公共管理事务.将信息化建设成果真正体现在政府的业务流程中。然而.电子政务的理念与传统政府业务流程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别。随着我国电子政务建设工作的不断推进和深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