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中国近代社会思潮对学校体育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自鸦片战争开始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在百余年的中国近代史上,先后出现过一些对我国的学校体育产生过影响的思想潮流。其中以“军国民主义教育思潮”和“实用主义教育思潮”影响我国学校体育的程度最深,时间最长。在“军国民主义教育思潮”的影响下,我国学校体育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长达20余年的时间里,始终以兵式体操为主要内容,对田径、球类等近代体育项目加以排斥,从而使学校的体育课缺少活力,学生缺乏对身体锻炼的参与热情,体育课失去了其应发挥的作用。从20世纪20年代起逐步影响我国近代教育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潮”为我国的学校体育带来了“自然体育”思想。受“自然体育”思想的影响,我国的学校体育摆脱了“军国民主义教育思想”的影响,体育教学内容不再以体操为主,而是广泛采用田径、球类等近代体育项目,更加注重教学方法的研究,促进了我国学校体育的理论化和体系化,在教学中,注意结合学生的生理及心理特点,使学校体育逐渐向科学化方向发展。除了“军国民主义教育思潮”和“实用主义教育思潮”以外,“洋务运动”“维新运动”“五四新文化运动”也对我国的学校体育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洋务运动”开办新式学堂,引进了西方近代体育,打破了中国一直以来没有学校体育的局面,促进了我国学校体育的兴起。“维新运动”促成了1902年《钦定学堂章程》和1903年《奏定学堂章程》的颁布实施,从而在制度上确立了学校体育的地位。“五四新文化运动”削弱了“军国民主义教育思想”对我国学校体育的影响,推动了“自然体育”思想在我国的发展。本文以时间为线索对我国近代史上几种社会思潮对学校体育的影响做一个概括性的阐述。  相似文献   

2.
<正> 我国学校的体育制度在1917年以前是由日本传来的,所有制度、教材都模仿日本,学校体育课以军式操为主,次为轻器械体操、重器械体操和徒手体操。例如课间操的徒手操,就是日本的制度。从1917年以后开始采用美国制度,到  相似文献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四十年了。四十年来,我国的体育事业和教育事业,和其它事业一样,取得巨大成绩。随着体育和教育事业的发展,学校体育也有很大发展。这种发展是随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和思想的变化而变化的,是曲折前进的。特别是学校体育思想实践,也经历了曲折的变化,回顾四十年来我国学校体育思想的发展,将有助于今后学校体育改革。  相似文献   

4.
听听学校体育改革中的不同声音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学校体育改革中出现不同的声音,是好事,是学术思想活跃的表现,是广大学校体育工作者关注改革的表现。改革不是探囊取物,改革没有现成的路可走,改革是一个探索的过程,它需要科学求实的精神。为使学校体育改革能健康深入地发展,我们有必要听听各种不同的声音。1.关于学校体育的指导思想问题我国的学校体育指导思想,自1903年在学校正式开设“体操科”以来,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主张,但始终没有一个统一的权威说法。直至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颁布后,“健康第一”才“顺理成章”地作为我国学校体育的…  相似文献   

5.
高等学校是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人才的地方。作为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学校体育,在培养人才方面,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起着特殊的作用。马克思说:“我们把教育理解为以下三种东西:第一,智育。第二,体育,即体操学校和军事体操所传授的东西。第三,技术教育”(《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6卷第218页)。学校体育有自己的独特性。在教育领域里,它承担着使人体完美发展、增强体质的重大任务,与德育、智育、美育和劳动教育密切配合,共同实现培养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6.
<正> 一、问题的提出 自本世纪初以来,我国近现代学校体育的发展,有不少的经验和教训,如开始历经了约20年左右的“兵操体育”时代,兵式体操既有助于提倡“尚武”风气,但也败坏了学校体育和体育教师的名声;20年代前后竞技体育进入普通学堂,丰富了学校体育内容,但也出现了“放羊式”教学和“选手体育”,受到社会上一定的抨击;在向外国学习上也多次出现“照搬照抄”、“食洋不化”的教训。新中国的学校体育在五、六十年代,曾有过蓬勃发展,但也遇到过“三年困难时期”和十年“文化大革命”的挫折。改革开放后的学校体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  相似文献   

7.
1982年1月号的日本《学校体育》杂志是“世界学校体育”专辑。汇集了介绍世界东西方一些国家学校体育情况的文章。并由筑波大学体育教授成田十次郎先生撰文评述了当今世界学校体育发展的新动向,该文从体育课学科名称的变革到教材的选用、比重,课程时间,教学组织等方面的变化进行了评述,对于我们了解当今世界学校体育的动态有一定的借鉴。一、学科名称在变化体育教学自1870年前后,以“体操”科为名正式确立其学校体育的体系以来,已经100多年了。这期间可以说经历了三大变革时代。第一次即建立体系的“体操科”时代;第二次即  相似文献   

8.
19世纪70年代以后,清朝个别学校开始设置游戏一科,洋务派新式军事学堂开设兵式体操,到1903年“癸卯学制”的颁布,学校体育教育制度化。学校体育教育制度的建立既是清末社会发展的产物,也是东西文化融合、学习西方的结晶。它的建立不仅是教育目标现代化的关键环节,而且促进了体育科学的发展和社会风气的改良。  相似文献   

9.
美国发展与改革时期体育教育若干问题的理论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美国发展与改革时期,是体育教育形成和发展的重要阶段。生物学、医学、进化论、生理学、心理学、教育学等领域的研究成果促进体育教育专业理论发展,逐渐形成了理论体系雏形;体操专家和竞技理论专家的争论最终改变了德国体操和瑞典体操的独霸地位,确立了竞技体育作为体育教育的主要内容;随着对体育教育认识的深入,专家们赞同“健康第一”的首要目标,拓展了社会发展、心理发展目标;教师培养从最初的1~2年计划的体育师范学校发展到4年本科计划的综合大学体育院系,逐渐形成了多元化的课程体系;积极寻求支持妇女体育运动的科学依据,从最早的妇女体育锻炼有利于后代的健康发展到有助于妇女的体形塑造等依据。  相似文献   

10.
落实素质教育的五个关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施素质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的问题。就学校体育而言,应从学校体育改革着手,围绕“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如何培养”这个中心进行认真研究,精心设计,全面推进。   1 转变教育思想是先导   过去在体育教学中,我们重体育基本知识的学习,轻体育学科能力的培养;重运动技能的掌握,轻体育健身方法的实际应用;重统一要求,轻个性发展。素质教育要求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提倡特色教育和个性教育,为此,我们必须转变教育思想,端正教育观念,依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合理地让学生在学校体育活动中,学会求…  相似文献   

11.
提高体育系学生体操教学能力的尝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师范体育专业是培养中等或初等学校的体育师资的。这一特定的任务,决定了教育方面的许多特定的方法、手段和特点。本文试图就自己在教学中的点滴体会,谈谈如何培养学生的体操教学能力。一个合格的体育教师必须具有体操运动的知识、技术和技能。因为任何一个体育教师,都必须掌握和运用队列、队形去组织教学;都要带领、指挥学生做准备运动和放松运动。这些都属体操运动“基本体操”的范畴。此外,在各类中、初等学校的现行体育教材中,属体操方面的内  相似文献   

12.
目前我市中学体操教学开展越来越差,活动冷冷清清,不少学校把《体育教学大纲》中的有关体操教材砍掉了,体操教学质量正在严重下降。 原因很多,首先,多数学校体操器材缺乏,个别学校甚至连单、双杠也没有。其次,师资质量也是个问题,大多数青年教师未经体操专业学习,缺乏体操知识。而最主要的是  相似文献   

13.
文摘栏     
<正> 中国体育之最▲在我国,“体育”一词最早出现在1904年(即光绪30年)湖北幼稚园开办章程中。▲我国最早的近代体育团体是徐锡麟于1905年创办的中国体操学校。▲我国最早的体育期刊是徐一冰和王均卿主编的《体育杂志》,于1914年创刊。▲我国最早出版的体育史书籍,是1918年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郭希汾编写的《中  相似文献   

14.
本世纪初是各国体育运动急速发展的时期。一方面,欧美和其他一些国家在体育的教育方面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革;在苏联,建立了新的国家体育制度。另一方面,在奥运会的推动下,国际体育活动得到空前发展,规范化的竞技性运动在更多的国家和地区开展起来。 本世纪以前,欧洲各国的军队、学校和体育团体普遍热衷于德国式和瑞典式体操,但由于德国式体操存在忽视健康,缺乏科学性的弊端;瑞典式体操存在太机械、呆板、流于形式等缺陷,因而本世纪初不少教育、体  相似文献   

15.
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等方法,对三明学院体育教育专业体操普修课程的教学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体育教育专业体操普修课学时与学分较以前有大幅下降,学生基本没有体操方面的基础,身体等专项素质方面较前几年有所下降,体操房场地偏差,器材陈旧,学生意见较大,约1/3的学生对体操普修课没有学习兴趣,体操普修课给学生的感觉是“技术动作多而难”,任课教师的教学方法以“讲解法和示范法”为主,教学评价采用“技术考试、理论考试和平时成绩”相结合的综合考评模式。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以期为我院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科建设和体操课程教学的改进提供一些理论依据,为新建本科院校体育教育专业体操课程的建设提供一些帮助和启示。  相似文献   

16.
西学东渐与中国近代武术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十世纪初期,随着西学东渐,德国体操,瑞典体操,日本化了的德国体操、瑞典体操,美国化了的德国体操、瑞典体操,以及丹麦体操等,先后传入我国,并成为学校体育教学的主要内容。但我们注意到,在外国体操一度风行的同时,我国传统体育中的一些项目,也跻身学校体育教学行列,为世人所瞩目。本文拟就中国武术教育兴起的历史背景,以及它在中国近代学校体育发展中的历史地位,作一初步探索,旨在加深我们对早期学校体育在西学东渐后发展状况的了解。  相似文献   

17.
<正> 我国的学校体育,在党的教育方针指引下,在广大学校体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走过了四十年艰难曲折的历程,克服了重重障碍,排除了种种干扰,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显著的成绩,从正反两个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些经验,对深化我国学校体育的改革和加速我国学校体育的发展,都是十分宝贵的。旗帜鲜明,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实践证明:在学校体育工作中,只要旗帜鲜明地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我们的事业就前进,就发展:一旦模糊或偏离了社会主义的方向,我们的事业就萎缩,  相似文献   

18.
在长沙市东南角的一系小街深处,座落着一所已有84年历史的学校,它就是素有“体操摇篮”之称的长沙市修业学校。1987年荣获“全国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先进集体”称号和“霍英东发展体育基金会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奖”还获得国家体委授给的奖金二万元,授予“体操摇篮”锦旗  相似文献   

19.
体验快乐、创造美感——中美体操教育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凌姝 《体育师友》2010,33(1):55-56
一、中国、美国——辉煌的体操强国 新中国已经走过了60年,在已举行的“新中国60年体育60人”评选活动中,第一批走上红跑道的是我国的体操将士,这也是为国家获得荣耀最多的体育团队之一。当李宁为北京奥运会点燃火炬,当杨威再一次让国歌在体操赛场上奏响时,中国正在向世人展示着东方这种刚柔并济之美。相信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会不承认中国是一个体操强国,优秀的运动员和教练员团队是建立一个体操强国的基础,深厚的国民体操教育也是必不可少的。  相似文献   

20.
一、现行中学体操教材和教学分析(一)体操得到了应有的重视现行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中体育教学大纲》和新编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体育教育大纲》以及相配套对应的《体育教材》和一些地方性教材,都将体操列入基本教材之中,其学时比重仅次于田径,教材时数约占授课总时数的14%。初中的“许多教材内容是在小学体操教材的基础上加深、扩展、提高”,高中又强调“在初中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体操教材的基础性不可否认地得到教育界同行的认可。(二)强调基本体操的教学以徒手操和使用小器具的轻器械操为主的基本体操,内容丰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