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网络文字交流中存在编码语义所指错误而解码无误的现象,是因为编码错误在解码者的容错阈之内,是言语交际的容错机制在起调控作用.解码者调动容错机制为编码错误纠错的频率,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解码者自身的容错阈大小,二是编码者在解码者心目中的语言文字素养高低.网络文字交流中的“编码拟误”现象,是具有一定的语用价值的修辞现象.这类“编码拟误”的语言形式能否流行开来,成为网络上约定俗成的“网络语言”,取决于能否被纳入大多数人的容错阈.  相似文献   

2.
大众文化迷散在儿童的日常生活中,对儿童价值观的构建有不可忽视的影响,是一种不可回避的隐性课程。根据斯图亚特·霍尔的制码解码理论,日常大众文化生成与对儿童作用的过程的三个阶段依次是:"编码"、"话语形成"和"解码"。大众文化解码对儿童成长带来直接影响,大众文化解码的适恰性由大众文化编码的正当性、儿童的先行经验,以及这两者之间的匹配性所决定。教育主体需要有干预儿童日常大众文化"意义生产"的意识和能力,要消除视大众文化为"洪水猛兽"的错误理念,主动在正规教学中引入大众文化,并且改善儿童的先行经验。  相似文献   

3.
中小学道德教育低效是一个难以破解的教育与社会问题。西方文化研究中斯图亚特.霍尔的"编码""解码"理论为我们洞悉德育过程提供了有效工具。以此理论分析,德育过程可以分为3个阶段":德育编码""、德育话语形成"和"德育解码"。其中德育解码的正当与否直接关涉到道德教育的效果,德育解码的具体意义生产是由德育话语与学生的先行经验及两者之间的匹配性所决定的。为了提高道德教育的有效性,教师应该更多地了解学生的生活世界,教师所进行的德育编码需要从价值内容上进行实质性反思,而且德育编码所形成的德育话语要对学生具有亲和性,从而减少道德教育中事实存在的抵制现象。  相似文献   

4.
"戏仿"从西方传统文学技巧到当代艺术中的文化策略,其本身的概念内涵随着历史语境的变化而产生了流变。琳达·哈琴在对"戏仿"概念进行词源学和政治学的考察后,结合后现代主义语境对其进行了重新定义。琳达·哈琴将"戏仿"置入话语系统和"编码-解码"过程,分析语境对编码考与解码者意图的意义,从而更有利于将文本之外的因素引入解码过程,以丰富文本话语的意义。在解码过程中,"戏仿"通过"双重文本"的引入显示差异,消解主体,是对主叙事进行质疑的过程。  相似文献   

5.
课堂上学生的认知错误是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教师巧妙地利用有价值的资源,能给课堂带来蓬勃的生机与活力。一堂成功的政治课,需要教师精心预设"错误",巧妙利用"错误"。为此,教师首先应学会"容错",然后才能"用错",最终"诱错",成就精彩课堂。  相似文献   

6.
双关是世界各种语言十分重要的一种修辞手段。双关的编码和解码与语境的关系十分密切。语言语境对双关解码的影响和制约主要是上下文和语体风格;物理语境的各个因素“主体”、“对象”、“时间”、“场景”和“话题”都对双关的解码产生了直接影响;文化语境对双关解码的制约是广泛而深刻的:心理语境对双关解码的影响和制约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解码者的心理联想能力:二是解码者和编码者相近相通的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7.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会发生许多出乎我们意料之外的错误.对于这些错误,教师币应秉承"容错"的气度充分重视,灵活拿捏与运用这些错误,将错误转化成数学教学中的有用资源,为教学服务,将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容错",对学生的思维及其过程进行了解与掌握 通常教师按预设进行课堂教学时,也会出现一些小插曲,有时还会让人措手不及.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不是让学生讲述理由,反而大都态度冷漠地让学生再考虑考虑,尽量避免学生出现错误.长此以往,能够直接在课堂上显现的问题会转移到课后,并逐渐减少,在影响学生表达其思维与想法主动性的同时,也无法为教师提供更为真实的课堂信息.  相似文献   

8.
以分布式视频编码理论为基础,对Wyner-Ziv编码方案开展了深入研究。在对典型的边信息生成方法进行分析与比较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多路径边信息生成策略,并提出用错误隐藏技术来对传输出错的关键帧进行处理。实验结果表明,多路径边信息生成策略与运动补偿外推法相比可以生成质量更好的边信息;使用错误隐藏技术可以保证关键帧的传输质量,提高系统的鲁棒性;对错误恢复过的解码帧用多路径边信息生成策略进行边信息生成,使边信息精确度进一步得以提高,实现了对Wyner-Ziv系统进行优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会发生许多出乎我们意料之外的错误,而关于这些错误,教师应秉承"容错"的气度加以充分地重视,灵活掌握并运用这些错误,将"错误"转换成为数学教学中的有用资源,为教学服务,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容错",了解与掌握学生的思维过程 一般情况下,教师按预设的情境进行课堂教学时,也会出现一些小插曲,有时还会让老师措手不及.在这种情况下,教师的做法不是让学生讲述理由,反而大都态度冷漠地让学生再考虑考虑,主观上则是尽量避免学生出现错误.长此以往,能够直接在课堂上显现的问题会转到下课后,而且会逐渐减少,在影响学生表达其思维过程与想法的同时,也无法为教师提供更为真实的课堂信息.  相似文献   

10.
分布式视频编码是一种编码端复杂度低、解码端复杂度高的新型视频编码技术,HEVC则是编码端复杂度高、解码端复杂度低的新一代视频编码标准。通过视频转码技术将分布式视频编码和HEVC中高复杂度的运算转移到转码器,可实现一种编、解码都简单的视频编码框架。同时,针对在转码过程中需要对重建的视频帧进行HEVC重编码,提出利用分布式视频的关键帧解码生成WZ帧的编码单元四叉树划分,以降低分布式视频编码到HEVC转码的复杂度。实验结果表明,该转码方案与级联转码方案相比,在几乎不降低视频质量的前提下,极大地降低了转码计算复杂度和时间,提高了转码效率。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旅居英语国家的海外华人在学习和使用英语过程中所犯语法错误来阐释“有效的、可充分理解的语言输入”以及“学习动力”的重要性,以此来强调学习者错误和错误分析在二语习得中的地位和作用,希望对中国学生的外语学习特别是英语学习有所启发和帮助。  相似文献   

12.
与结构助词“的”有关的偏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虚词是少数民族学生汉语学习中的难点,结构助词"的"是其中的难点之一。文章在汉语本体及"二语"习得理论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偏误分析理论为依据,探讨了不同学习阶段的维吾尔族学生使用结构助词"的"时的表现,分析了偏误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歧义容忍度是影响外语学习的重要因素之一。在言语交际中,文化背景、认知风格、学习策略,以及自我形象的差异都是影响外语学习者歧义容忍度的重要因素。而歧义容忍度是可以培养的,因此,适当采取一些措施来适时提高学习者的歧义容忍度,对提高外语教学成效带来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利用两种测量手段,对学生的外语阅读焦虑、外语学习模糊容忍度和外语阅读理解成绩进行测试和相关分析。统计结果显示:学生的外语阅读焦虑和外语学习模糊容忍度均为中度;且阅读理解成绩与外语阅读焦虑呈负相关关系,与外语学习模糊容忍度呈正相关关系;外语阅读焦虑与外语学习模糊容忍度呈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5.
作为应用语言学、二语习得以及语言教学领域的中心问题之一,语言的迁移现象早在上个世纪就已引起人们的兴趣。文章借助"错误分析法"与中介语理论相结合的研究手段,试图从一个新的视角,探索汉语在当代大学生汉译英过程中的负迁移现象。  相似文献   

16.
中国学生学习英语时的模糊容忍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克服由语言的模糊性造成的学习困难,学习者必须具备一定的模糊容忍度.通过对英语专业学生的问卷调查,研究学习者模糊容忍度情况,模糊容忍度和学习时间之间的关系,以及听说读写四方面模糊容忍度的差异性,有助于认识和运用模糊容忍度来促进英语学习.  相似文献   

17.
言语失误是口语交际中出现的一种必然现象,它表现为停顿、重复、改正、失言,用词错误等多个方面,它的产生原因是言语的产生中编码与发送的同时进行,而且受到认知因素、心理因素、社会因素、语言因素的影响。本文从言语失误个案——"He-She,His-Her的使用情况来分析英语学习过程中的认知因素和心理机制,对口语教学提出些许建议,以促进英语口语教学。  相似文献   

18.
歧义容忍度对外语阅读策略选择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问卷调查,定量分析了歧义容忍度的高低对外语阅读策略选择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歧义容忍度高低不同的外语学习者在词汇的选择注意、归纳文章主题以及阅读技巧的灵活运用等阅读策略的使用上有着显著差异.在外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指导学生正确对待学习中的新的语言现象或模糊现象,提高对歧义的容忍程度.  相似文献   

19.
歧义容忍,作为一种重要的风格倾向,影响着外语掌握的程度。学习者在听力理解过程中都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歧义容忍,从而促进或阻碍听力理解。本文试图通过相关理论和具体实例,提出培养适度的歧义容忍和听力策略的解决方案,以进一步促进听力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