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评价微孔板法用于检测痰标本结核分枝杆菌(MTB)耐药的临床价值及探讨结核分枝杆菌耐药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MGIT960快速药敏法(MGIT法)和微孔板法对298例肺结核患者痰标本中的MTB进行药敏试验,并对其耐药多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298例痰液标本中有人结核分枝杆菌293例,牛结核分枝杆菌5例,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MGIT法测定结果比较,微孔板法检测利福平耐药性的敏感度为95.2%,特异度为97.4%;异烟肼耐药性的敏感度为91.8%,特异度为92.3%,Kappa值分别为0.689及0.65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吸烟史、诊断延误与合并HIV对MTB耐药性影响显著(P0.05)。结论:微孔板法检测痰标本中MTB耐药性与MGIT960快速药敏法有较高一致性。  相似文献   

2.
普布卓嘎 《西藏科技》2014,(2):50-50,52
目的了解西藏地区的结核耐药情况。方法对呼吸内科2007~2009年所收的1000例结核病人耐药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在1000例住院患者中,总耐药率为40.1%。在耐药病例中,初始耐药率16.5%,获得性耐药率23.6%,主要集中在30~60岁之间,单耐药率26.4%,多耐药39.8%,耐多药23.8%。不同抗结核药物的耐药顺序为:链霉素、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结论作为全国结核发病率最高的区域,西藏的结核耐药情况不容忽视,严重程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值得临床医师关注,并采取措施改变现状。  相似文献   

3.
小平措 《西藏科技》2011,(11):64-66
目的总结分析西藏牧区学生人群发生肺结核的临床特点,提高治愈率和警惕暴发。方法选取西藏六个地区作为调查点,采用统一调查表,于2000年1月至2010年1月,对我院收治的378例西藏牧区学生人群,即在西藏牧区发生肺结核的患者378例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患者年龄:6~18岁,平均12.2岁。其中小学生20例,初中生200例,高中生158例。主要症状:发热、盗汗、乏力、纳差、消瘦、咳嗽、咳痰123例,午后发热85例,其中体温37.10℃~38.00℃28例,38.10℃~39.00℃48例,39.10℃以上9例。咳嗽65例,咳痰86例,胸痛40例,咯血10例,呼吸困难3例。无临床症状经查体发现者13例。肺结核分型:Ⅰ型5例,Ⅱ型肺结核78例,Ⅲ型肺结核201例,其中后者合并Ⅳ型83例,合并Ⅴ型39例,Ⅳ型94例,其中单侧84例,双侧4例。结核菌素(PPD,5TU)皮肤试验;弱阳性5例,中度阳性39例,强阳性330例,阴性4例。痰涂片抗酸杆菌阳性153例,占40.5%,145分离株全部为结核分枝杆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完全敏感株(对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链霉素、氟喹诺酮类以及卡那霉素和丁胺卡那霉素、卷曲霉素敏感)123例,其中单耐药18例,耐多药和两种以上多耐药4例。经治疗,治愈370例。其中3例合并结核性脑膜炎伴脑积水行脑室引流,2例耐多药经系统抗结核后行外科肺叶切除术而治愈。失败1例,为广泛耐药,死亡1例。结论西藏高原牧区学生人群患肺结核,临床症状较重,痰菌阳性率高,全部为初治病例,均给予规律抗结核治疗,存在耐药机会,低于社会人群。高原牧民学生长期居住自然条件恶劣,经济状况差,缺乏相应卫生保健知识和良好的生活居住条件。生活习惯差,人口密度大,加上通风不畅,极易发生相互传染,对可疑对象应及时诊断、治疗、隔离,才能降低该人群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收集结核所门诊2013—2014年登记的12例结核分枝杆菌耐药病例基本信息,分析耐药原因,为今后结核病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比例法对2013—2014年本所门诊登记的疑似结核病分枝杆菌耐药病例进行药物敏感试验及结核杆菌培养。结果显示12例患者均为耐药病例,其中一线药物耐药10例、占83.33%,二线药物耐药2例、占16.67%。单一药物耐药12例、占100%,两种药物耐药11例,占91.67,三种以上药物耐药7例,占58.33%。结论从12例患者耐药情况分析,我区结核病患者耐药率高,而且耐多药病例所占比较高,究其原因,主要是不规律治疗,占66.67%,其次是因患者服药期间出现药物毒副作用后,自行停药,占33.33%。因此,做好对结核病患者确诊时和治疗过程中的健康教育显得极为重要,通过健康教育提高结核病患者对规则治疗、完成治疗和彻底治愈等重要性的认识、从而降低耐药的产生,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5.
《大众科技》2008,(12):10-10
日本微生物化学研究会日前合成一种化合物,能对4种以上抗生素都无效的超级耐多药结核菌产生抑制作用。耐多药结核病指病人所感染的结核分枝杆菌至少对异烟肼和利福平耐药。在此基础上,还对氟喹诺酮类药物中的一种以及至少对卷曲霉素、卡那霉素和丁胺卡那霉素3种注射药物中的一种产生耐药的结核病称为超级耐多药结核病。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2018年临床分离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方法剔除重复菌株后,共收集2035株分离菌。菌种鉴定采用法国梅里埃公司ATB鉴定系统,药敏试验采用纸片扩散法(K-B法),按2020年版美国国家临床实验室标准委员会(CLSI)的标准药敏判读,用WHONET5.6分析数据软件进行。结果共收集2035株非重复菌,革兰阳性菌占32.9%(671/2035),革兰阴性菌占67%(1364/2035),检出率53%为(MRSA),检出率为83%为(MRCNS),未发现万古霉素耐药屎肠球菌,未发现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不敏感的葡萄球菌,革兰阴性菌的分离率在该院排名前五位的分别是:大肠埃希菌(386/1364,28.3%)、肺炎克雷伯菌(277/1364,20.3%)、流感嗜血杆菌(176/1364,12.9%)、鲍曼不动杆菌(159/1364,11.7%)、铜绿假单胞菌(104/1364,7.6%),肠杆菌属对碳青霉烯类、头霉素类、米诺环素和加酶抑制剂的抗菌药物敏感率较高,均高于80%,头孢噻肟和头孢曲松耐药率在50.0%以上,铜绿假单胞菌对碳青霉烯类耐药率大于10.0%,鲍曼不动杆菌对大多数抗菌药物耐药率超过70.0%,其中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为74%.结论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较全国其他省市相比,细菌耐药率整体较低于全国水平,但多重耐药和广泛耐药菌株仍有检出,对临床治疗造成严重威胁。本地细菌耐药监测结果进行充分利用,并对抗菌药物合理使用进行加强。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检验科对微生物检验质量相关的影响因素以及病原菌的耐药性。方法:本研究回顾分析了2017年1月到2018年1月期间我院检验科收检的657份标本,通过回顾调查微生物检验报告的方法从人员、标本、操作等方面调查分析检验质量的相关影响因素。根据CLSI标准通过常规方式对病原菌进行分离并使用k-B纸片扩散法对病原菌进行药敏实验。结果:在各类型标本中痰液的检测准确率最高,为92.31%(P0.05);对各影响因素分析发现,操作人员的影响最大,占42.42%(P0.05);大肠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对喹诺酮类药物以及头孢菌素的耐药率相对较高,耐药率均大于50%;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喹诺酮类药物、红霉素、四环素、青霉素的耐药性均大于50%。结论:检验人员及标本质量均是影响检验准确率的影响因素,应规范检验人员的操作技能、提高标本在各环节的质量,同时根据各病原菌的耐药情况选择药物,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和评价西藏昌都地区结核病复治病人治疗情况。方法查阅2006-2011年昌都地区11个县接受治疗管理的所有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和复治病人的治疗管理记录和结合2011年西藏自治区结防所督导组在昌都地区实地调查访视结核病防治工作记录结果综合分析复治病人治疗转归。结果 2006-2011年按全国标准化疗方案治疗复治涂阳肺结核病人治愈率分别为94.1%、100%、63.0%、84.6%、78.9%、54.1%。结论近五年来复治涂阳病人治愈率逐年下降,其主要原因是对结核病人投药后治疗管理和随访工作出现问题,每一个复治涂阳病人及时得到诊断和接受正确的治疗方案而且不中断的坚持完成整个疗程才能会提高复治涂阳病人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某院呼吸内科老年患者下呼吸道感染革兰阴性菌的分布及其耐药性,指导临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4年12月老年患者下呼吸道感染染革兰阴性菌的分布及其耐药性;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全自动细菌鉴定仪VITEK2 compact进行菌株鉴定,采用K-B法进行药敏试验,按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CLSI)2014年标准判读结果。结果:分离出的217株病原菌中,革兰阴性菌有156株(71.9%),前4位为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对氨苄西林、庆大霉素及氨曲南的耐药率较高,分别为96.6%、88.1%、81.4%,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为0。结论:老年患者下呼吸道感染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临床上应根据药敏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0.
合理应用抗菌药物能减缓细菌耐药性产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俞慧菊  康金凤  刘瑛 《中国科技信息》2005,(12):136-136,141
目的:了解临床分离的革兰阳性球菌和革兰阴性杆菌耐药状况,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采用美国生物梅里埃公司的ViteK52全自动微生物/药敏系统进行的菌种鉴定,用微量稀释法(MIC)进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阿莫西林、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唑啉、红霉素、克林霉素、四环素的耐药率分别为85%、82%、81%,90%、85%和86%;凝固酶阴性的葡萄球菌对上述药物的耐药性也在80%以上。大肠埃希菌对阿莫西林、头孢噻吩、培氟沙星和替卡西林的耐药率分别为84%、84%、81%和81%;肺炎克雷伯菌对阿莫西林和替卡西林100%耐药。结论:近年来,临床上可选的抗菌药物越来越多,而细菌产生耐药性迅速增加,使临床治疗带来了很大困难。因此,在临床选用抗菌药物时,必须以《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为指导,走出使用抗菌药物误区,做到合理,有效应用抗菌药物,减缓细菌耐药性的产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解脲脲支原体(Uu)和人支原体(Mh)在泌尿生殖道感染中的分离及耐药状况,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应用珠海市银科医学工程有限公司提供的支原体鉴定药敏试剂盒,对拉萨地区599例泌尿生殖道标本进行支原体培养及药敏试验,统计U u和M h的检出率,并分析其耐药状况。结果 Uu检出率为11.0%, Mh检出率为4.5%, Uu+ Mh检测率为7.0%;其中Uu所占支原体感染的比例最高,女性患者的Uu感染率(24.0%)明显高于男性。耐药率最低抗菌药为交沙霉素、强力霉素、美满霉素,耐药率最高的是环丙沙星、罗红霉素、氧氟沙星。结论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率为22.5%,其中以Uu为主,且女性感染率高于男性,美满霉素为首先治疗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莫西沙星治疗复治肺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2例经2HRZES/6HRE治疗后未愈的复治肺结核,改为在2HRZE/6HRE治疗方案基础上前3个月加用莫西沙星治疗。结果加用莫西沙星治疗后大部分患者临床症状缓解,肺部CT显示病灶明显好转、吸收。结论莫西沙星+传统抗结核药物治疗复治肺结核可明显提高治愈率,从而减少顽固性可能耐药结核的传播机会,在一定程度上遏止肺结核的传播。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分析胸腺五肽辅助治疗耐药性肺结核的可行性。方法选择42例耐药性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的差异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21例患者采用常规抗结核治疗,实验组21例患者采用胸腺五肽辅助常规抗结核药物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肺功能、病灶吸收、痰菌转阴率及药物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FEV1%、FEV1/FVC等肺功能指标、病灶吸收及痰菌转阴等情况均好于对照组,差异都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出现药物的不良反应事件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腺五肽辅助治疗耐药性肺结核能够进一步改善患者的肺功能,促进痰菌转阴,加快病灶吸收,但未增加药物不良反应,具有较好的可行性,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卷曲霉素治疗难治性肺结核的疗效。方法 :以卷曲霉素配伍三种敏感抗痨药物治疗难治性肺结核 30例共 1 2个月。结果 :疗程结束 ,痰菌阴性 80 % ,空洞闭合 70 .5 0 %。结论 :以卷曲霉素为主联合治疗难治性肺结核是有利于痰菌阴转 ,使空洞缩小、闭合 ,是治疗难治性肺结核联用不可缺少的药物。  相似文献   

15.
黄杰  罗福广  杨军  左跃  易弋  黄稀 《大众科技》2013,(5):154-156
罗非鱼链球菌病近年在国内迅速蔓延,严重制约我国罗非鱼产业的健康发展。文章从柳州地区患病罗非鱼体内分离病原菌并进行药敏性分析。试验结果显示,分离菌株对试验药物均有一定程度的耐药性,且对各药物的敏感性不同,敏感率最高为青霉素G,为36.4%。通过药敏性试验筛选敏感药物进行链球菌病治疗能达到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白朗县当前结核病治疗管理状况,分析在结核病防治过程中存在的影响因素,为今后的结核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查阅2008~2011年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和病人管理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结果2008~2011年全县接诊可疑症状者498例,发现活动性肺结核患者316例,农民占96.2%,其中初诊涂阳93例,新涂阳肺结核平均治愈率为84.9%,涂阴肺结核平均完成治疗率为89.47%,15~45岁的青壮年发病率为最高。结论 2008~2011年白朗县结核病防治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按照真正意义上的直接面视下监督治疗(DOTS)的病人治疗管理要求相差较远,阴性病人诊断过多,病人的随访管理跟不上,所以亟待提高阴性病人的诊断确诊率和病人随访管理能力,加强基层结核病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在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病人中,其主要的临床特征,并对控制血糖对疗效的影响分析。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5年7月本院收治55例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病人的临床信息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并作为研究组,同时选择同期55例单纯肺结核疾病病人的临床信息资料作为对比,并作为对比组,分析回顾两组病人的临床信息资料,探究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的临床特征,并对其疗效进行分析。结果在临床特征方面,研究组病人中有38例(69.09%)病人出现咯血情况,有36例(65.46%)病人出现合并感染情况,有29例(52.73%)病人出现空洞形成情况;对比组病人中有12例(21.32%)病人出现咯血情况,有15例(27.27%)病人出现合并感染情况,有19例(34.55%)病人出现空洞形成情况。研究组病人在以上临床症状的发生率方面要明显高于对比组病人,其为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疾病的主要临床特征。在疾病治疗方面,经过血糖控制治疗后,研究组病人在以上临床症状的发生率方面,都得到明显改善,说明血糖控制治疗对于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疾病有着良好疗效。结论在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病人中,其主要的临床特征有咯血、合并感染,及空洞形成等,通过对病人进行血糖控制等相关治疗,能显著改善病人症状,提升病人身心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18.
引言 结核病是一种全身性疾病,近些年来,肺外结核的报导有增加趋势。现代西医治疗肺外结核的方法与肺结核相似,即以杀灭结核菌为目的。实验研究发现肺外结核病灶的活菌数远低于肺内病灶,况且肺外器官多具丰富的血液循环,药物易于进入组织内,一般认为抗结核西药(化疗)治疗肺外结核较易成功。但从临床实际情况来  相似文献   

19.
本文旨在探讨鲍氏不动杆菌在医院感染的分布特征及耐药性,为预防感染和指导临床用药提供依据。选取了在2017年11月至2018年1月漯河市中心医院ICU病房患者标本中分离出的84株鲍氏不动杆菌,对其分布及耐药性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该菌耐药性严重,多重耐药菌珠为68株(81%)。耐药率较高的为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头孢西丁、头孢唑林、氨曲南、呋喃妥因,分别为95.2%、94%、92.9%、90.5%、90.5%、92.9%。通过监测鲍氏不动杆菌的耐药性,实施有效预防及控制措施,防止多重耐药鲍氏不动杆菌医院感染流行。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分析高原性肺结核伴糖尿病患者的饮食护理和心理护理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西藏自治区第三人民医院于2014年1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100例高原性肺结核伴糖尿病患者的病历资料,随机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中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中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应用饮食和心理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和痰菌阴转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和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血糖控制情况较优,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护理之后痰菌阴转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和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较高,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原性肺结核伴糖尿病患者基础护理中加强饮食护理和心理护理,不仅仅可以有效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同时也能提高痰菌阴转率,将患者治疗的依从性提高,将自我护理能力全面提高,有一定的安全性和可行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