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在以人类相互的社会关系为中介的人与自然关系的框架中,人的活动引起了地球生态系统的破坏。环境伦理不是在人类相互的社会关系中直接发挥作用的伦理,而是人与自然环境发生关系时的伦理。环境伦理学,就是针对人类的活动对自然环境的严重破坏,从伦理方面给保护自然环境的必要性以根据的理论,其核心理论一直存在着两大对立的派系,即“人类中心主义”环境理论观与“非人类中心主义”环境理论观。可持续发展当是两种对立的环境伦理观走向融合的理论归宿。  相似文献   

2.
环境哲学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由于人类经济技术盲目发展造成人类生态环境危机的境况下产生的新兴哲学应用学科之一。环境哲学在以往人类经验与知识的基础上,全面重新认识人与自然的位置与价值,探讨人、社会、经济、技术的发展与自然环境发展的内在关系,力图构建一种全新的、更为科学的、与人类生存与发展的自然环境攸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来促进人--自然--社会和谐与可持续发展。[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环境意识是反映人与自然环境和谐与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新的价值观念,是人与自然环境关系所反映的社会思想、理论、情感、意志、知觉等观念形态的总和。环境意识的产生是人类对人与环境关系认识的一次伟大的觉醒。以往社会发展只有人类目标,没有环境目标,常常以损害和牺牲环境的方式去实现人类的需要。特别是18世纪后叶工业革命以来,人类依靠先进科学技术武装起来的强大生产力,  相似文献   

4.
人在自然环境中的地位与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认为,当代社会在人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人口、粮食、资源、能源以及环境问题日益成为社会的重要问题。作者提出,在理论上和意识上如何认识和对待这些问题,人们在新的形势下如何重新评价自然环境对人的作用以及人对自然环境的作用,从而以一种崭新的态度来看待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进一步探索确定人在自然环境中的地位与作用。这是人类在新形势下对自己的认识,以及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人与自然环境关系(人地关系)演变的历史阶段的探讨,进一步阐明了持续发展理论产生的必然性及其特点。文章指出人口资源环境问题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出现了人与自然的原始共生,人类顺应自然,人类改造自然,人与自然的共生四个阶段,新技术革命促进了生产力和经济的大力发展,产生了当今人们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的六大表现:人口爆炸性增长,耕地与粮食短缺,淡水供应日益紧张,能源与矿产渐趋枯竭,环境污染日益严重,森林破坏与失调,同时新技术革命又帮助人们认识到资源的有限性,促进了可持续发展理论的产生,另一方面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又体现了新技术革命所具有的几大特点。人们通过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才能正确解决人口资源与环境问题。  相似文献   

6.
阐述人类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问题上的三种伦理观,指出了人类中心主义伦理观和自然中心主义伦理观的不足和缺陷;只有可持续发展伦理观追求人与自然、人与人关系的公平与和谐才是我们应该实践的环境伦理观。  相似文献   

7.
罗荷香 《英语辅导》2008,(6):156-159
英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劳伦斯,以其敏锐的目光发现了英国工业革命时期随着社会发展所带来的诸多问题,并在其文学创作中以独特的方式予以揭露和抨击,特别是针对资本主义机器文明对自然环境与人类和谐关系的破坏。本文试以其几部小说代表作为范例,阐明劳伦斯在文学创作中是如何来展现他对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看法,并鲜明地指出劳伦斯强烈呼唤着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提倡回归自然,希望建立和谐的两性关系来挽救人类,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但是,劳伦斯用抽象的、人的自然属性抵抗资本主义来实现人类新生的愿望只能是美丽的幻想。  相似文献   

8.
环境哲学是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智慧之思。它在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反思基础上,以全新的眼光来解释世界,把“自然-人-社会”看作是一个辨证发展的整体,提出了关于自然的工具价值和内在价值的新认知,“自然权利”本质上是人的环境权利,人具有积极调节人与自然关系的道德责任。环境哲学是可持续发展道路的理论基础,它要求人们从机械世界观转变为生态世界观,从人类个体主义转变为生态整体主义,从片面发展走向人-自然-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环境危机时代人与自然关系的新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60年代以来发生的全球性环境危机,已严重影响人类的生存态势。人们不得不在人与自然和人与人的双重关系中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作者认为,从天地生相联系的角度来思考和调整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尤为重要。在考虑人与自然环境关系的同时,从社会制度层面来调整人与社会的关系,是解决环境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高中地理教学中的环境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现行的高中地理课本,是以人地关系为中心,从宇宙环境讲到地球上的自然环境、再从自然环境讲到社会环境,最后归结到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两者应该如何协调地发展。整个教材都渗透着地理环境知识及其问题。  相似文献   

11.
生态城市,归根结底就是人与自然的高度和谐统一。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的价值观导向,处理好建设、保护与发展的关系,通过发展循环经济,建设整个城市生态系统,一个生态福州是指日可望的。  相似文献   

12.
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核心,在于正确规范“人与自然”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主流经济学的核心概念及其蕴含的伦理理念与可持续发展是相悖的;现存的西方主流生活方式与可持续发展相冲突;发展中国家在工业化进程中无法避免对环境的破坏。已完成工业化的发达国家应在可持续发展中承担更多的义务,发展中国家既要保持较高的经济增长率,同时也要保护生态环境。建立可持续发展的伦理观,改变目前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神话是先民对自然、社会生活的理解和认识在他们头脑中的艺术再现。文章试从女性占主要地位时期、女性占次要地位时期、向往平等地位时期三个方面加以探讨,通过分析女神神话所产生的时代以及古代人们对女性的要求来探讨中国神话的两性关系,从而折射了中国古代社会人们生活中两性关系的演变过程,为我们今天建立和谐的两性格局具有一定的参照意义。  相似文献   

14.
高校环境法律素质教育是我国环境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共生进化理论和替代转换理论为基础,着重分析我国高校环境法律素质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必须尽快完善环境法律知识教育、突出环境法律意识教育、重视环境法律行为教育等对策,以此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并正确行使环境权利,认真履行环境义务。  相似文献   

15.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安身立命的重要命题。人与自然的对话是自人类诞生之初就不断发生着的历史过程。在《史记》宏大历史叙事中,司马迁检视"前轴心时代"文明的家底,还原人类早期人与自然对话的生态记忆影像。在"环境以地理位置的选择围绕人类生存"的夏、商、周时期,人与自然关系状态呈现出"天人合一"背景下矛盾共生的特性。  相似文献   

16.
农耕礼仪是一种有效的资源管理策略,它通过人们的宗教信仰,有效地保护山地农耕体系,整合社区矛盾,调节人与自然的关系。使人们赖以生存的环境、资源得以和谐发展。另一方面,农耕礼仪作为彝民族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蕴涵着丰富的社会,文化内涵、并反映了彝民族的价值观、生态观和传统实践。  相似文献   

17.
人与自然的关系本身并不具有伦理意义 ,它只是人与人伦理关系的表现和中介 ;“人类中心主义”是把人类的整体利益作为评价和判断一切行为活动的标准的一种价值观 ,它并不必然导致人类沙文主义和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相反 ,由此出发同样可以提出保护环境的任务和责任 ;一个存在物是否具有“内在价值”或“感觉能力”不是它们是否应享有道德关怀的依据 ,而主要取决于道德主体对他与这些存在物的关系的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有机整体 ,为了保护全人类共同生存和发展的家园 ,人类理应为维护生态系统的平衡做出贡献 ,与自然万物和谐共处  相似文献   

18.
人类在与自然的长期共同发展中产生了神奇的情感对应关系,在这个过程中,人类的审美活动及审美能力应运而生。正是通过这种独特而丰富的审美关系,人们再一次发掘了自己所处的自然环境,发现了自然山水的审美效应,主要体现于自然给予人的自由意志、生命意识以及时空感悟诸层面。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七大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和行动,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学说的继承和发展;根据广东以破坏森林为主的生态环境历史变迁和当前环境污染严重,人与自然关系紧张的现状,提出应加强生态文明理论建设和教育,调整产业结构、整治环境、掀起生态文明运动等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