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近几十年来,传统化石燃料的大规模利用引起了诸如温室效应、空气污染和水污染等一系列严重的环境问题,开发既不依赖化石燃料也不排放二氧化碳的可再生能源势在必行。《巴黎协定》承诺在21世纪末将全球平均气温较前工业化时期上升幅度控制在2℃以内,并努力将温度上升幅度限制在1.5℃以内;我国政府承诺力争于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减少碳排放已经成为未来几十年能源产业重要的发展方向之一。氢能是全球公认的清洁可再生能源,具有能量密度高、燃烧后无污染的特点,是替代传统化石燃料的理想能源燃料,也是实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载体,是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重点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2.
国外碳中和理论研究与实践发展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邓明君  罗文兵  尹立娟 《资源科学》2013,35(5):1084-1094
碳中和是应对全球温室效应问题的一个重要环境管理工具.本文通过应用信息可视化软件CiteSpaceⅡ生成碳中和理论研究的知识图谱,深入分析了国际碳中和理论研究的知识基础和前沿演进轨迹,发现国外学术界的研究焦点放在了全球碳市场、碳市场设计、森林碳补偿和碳泄漏等关键难题上;通过对比分析澳大利亚、新西兰、英国和加拿大等国的碳中和制度的主要内容与影响,揭示了碳中和制度演进路径,发现英国和澳大利亚在碳中和制度建设与应用方面处于国际领先地位;从联合国、国家、城市和大学校园4个层面解读了碳中和战略计划制定与执行情况;基于组织、活动和产品与服务碳中和案例介绍了碳中和的具体操作方法.最后,指出未来碳中和制度发展的关键在于碳补偿标准制定与推行和全球碳市场规范化程度.这为构建我国碳中和制度体系,促进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良性发展,实现节能减排目标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王萌  吴洁 《中国科技信息》2023,(13):46-48+52
<正>针对传统化石燃料匮乏及环境污染的现实问题,我国基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责任担当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提出了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习近平总书记也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如何在降低环境负面效应的同时,通过可持续可再生的新能源技术研发和产业建设来满足高速增长的电力需求,成了未来国际社会公认的主要挑战。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背景下,储能技术成为了重要的支撑技术之一,是平抑新能源波动、降低大规模新能源接入对电网造成冲击的重要手段。电化学储能技术利用化学反应直接转化得到电能,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通过对比将燃料电池和内燃机在原理、应用、产品、定位等方面进行了较为详细描述,其中通过燃料全生命周期分析与先进产品技术剖析可以了解未来燃料电池可能的发展趋势;也通过产品多角度对比指明燃料电池存在的不足,并建议燃料电池发展需要向传统内燃机技术靠拢;最后对燃料电池和内燃机在未来能源社会的定位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5.
碳中和目标下我国能源发展战略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20年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7 5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作出了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承诺。作为世界最大的能源消费国和碳排放国,实现碳中和目标对我国能源和经济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近年来,虽然我国能源消费增速放缓,碳排放逐渐进入平台期,但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中化石能源占比仍高达80%以上。碳中和目标下,在借鉴发达国家调整能源消费结构与碳减排做法的基础上,如何加快我国能源转型,明确碳中和目标下能源转型的战略路径值得深入探讨。碳中和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也是推进我国能源革命的重要举措,更是实现文明跨越的重要抓手。在实现碳中和的道路上,我国需要在电力、工业、建筑、农业等领域不断努力,减少碳排放量,谋划最优的战略路径,努力实现碳减排和经济发展并行不悖。  相似文献   

6.
正2020年9月22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郑重宣布,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一重要宣示为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绿色低碳发展提供了方向指引。实现碳中和已然成为我国未来一段时期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7.
在当前日益复杂的国际局势下开展全球气候治理面临更多挑战。作为全球二氧化碳(CO2)排放总量最多的国家,中国承诺力争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然而,碳中和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急需通过发展循环经济等手段来实现。文章基于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的"3R"原则,剖析发展循环经济与实现碳中和的内在联系,对比国内外发展现状,阐释循环经济在实现碳中和目标中的关键作用,为促进我国通过循环经济助力实现碳中和目标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今年,全国人大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把生物质能的开发列入了可再生能源开发之中。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温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提出:积极开发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粉尘燃料属于一种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我经过较长时间的研究,发明了“粉尘燃料内燃机”。在2004年4月7日向中国知识产权局申请专利(专利号:200420034259X),现已授权。一、研制和开发粉尘燃料内燃机的紧迫性内燃机是重要的工业动力之一,现有的内燃机均采用汽油、柴油作燃料,不仅尾气排放污染了环境,而且其资源日益枯竭。专家估计,世界上已探明的石油储量…  相似文献   

9.
汽车节能技术和燃料替代品的应用是当今乃至未来世界汽车技术创新的核心环节,是未来汽车企业生存发展的关键。我国汽车产业发展政策中,把"推进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的研究和开发,加快代用燃料汽车的推广使用,促进汽车工业实现跨越式发展"作为汽车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举措。当前由于汽车动力的主要原料石油资源的不可再生性,导致国际、国内油价的不断攀升,有购车欲望的消费者都把目光集中在汽车节能与环保上,节油、环保汽车倍受消费者亲赖。因此,汽车制造业也都把汽车节能技术和汽车燃料替代品的应用作为占领市场销售份额和汽车技术创新的战略性研究。笔者就汽车节能技术和节能方法进行初浅的探索。  相似文献   

10.
热能与动力工程以内燃机和动力机械及系统为研究对象,能够通过运用工程力学和机械工程学的知识和内容,把燃料的化学能转换成动力。随着我国常规能源的日渐短缺,人类环境保护意识也在不断的增强,由此实现热电厂中节能高效的热能与动力工程构建就显得尤为重要,对此本文就热电厂中的热能与动力工程进行了详细而系统的阐述。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快速城镇化进程中,为尽早推动城市层级的碳中和路径规划工作并作出相应行动,须重点关注城市电力、交通、工业、建筑等行业的能源政策目标制定,因此,以广州市为对象,通过构建能源政策模拟模型,设置基准情景、政策情景和碳中和情景模拟广州市到2050年的能源消费和碳排放情况,分析其重点部门的减排潜力,并评估碳中和情景下各项政策措施的减排贡献。结果显示:在碳中和情景下,广州市能源消费将于2030年达峰,碳排放量将于2026年达峰,到2050年全市碳排放将降至848万t,其中有611万t来自交通领域;电力部门的脱碳将是广州市实现碳中和最重要的途径,碳减排潜力由大到小的其他部门依次为交通、工业、制氢业和建筑;累计碳减排贡献最大的5项政策依次为电力系统零碳化、建筑能效标准提升、交通领域生物燃料替代、工业能效标准提升和氢燃料交通工具销售占比提升。  相似文献   

12.
碳中和愿景下的能源变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气候变化是当今人类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已成为全球性的非传统安全问题,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可持续发展。我国碳达峰、碳中和承诺的提出,对我国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具有重要战略意义。面对我国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挑战,文章提出通过能源变革,大力推进能源供给侧的电力脱碳与零碳化、燃料零碳化,以及能源需求侧的能源利用高效化、再电气化和智慧化,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化石能源+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和核能为保障的未来清洁零碳、安全高效能源体系。  相似文献   

13.
“双碳”战略下,未来40年我国电力系统的供需规模仍将持续增长。文章首先对碳中和目标下我国电网体系进行了总体分析,认为未来风电和太阳能发电将逐步成为主体电源,这给电网消纳新能源带来新任务和挑战。在此基础上,阐述了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总体思路和建设原则,分析了电网的基本结构和形态。未来远距离输电规模将持续扩大且资源和负荷不平衡,新型电力系统依然存在着电源和负荷逆向分布的显著特征,因此其基本形态仍由大电网构成,并以分布式系统为有效补充。此外,电网中灵活调节资源对于电网的安全运行至关重要,电力市场化运行机制应引导多元主体参与新型电力系统的建设。最后,提出了建设面向碳中和的新型电力系统分阶段实施策略,对建设新型电力系统,实现碳中和有重要指导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14.
《科学中国人》2022,(15):12-13
碳中和:可再生能源、碳汇、NETs和非CO2温室气体的重要作用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组织了碳中和专刊,邀请了来自中国、美国、英国、法国等国家的多领域专家阐述了碳中和的国际背景、科学问题、技术需求和成果。相关成果发表于《大气科学进展》(Advancesin AtmosphericSciences)。相关文章涉及可再生能源在减少CO2排放中的重要作用、陆地碳汇在抵消人为CO2排放和实现碳中和目标中的作用、负排放技术、非CO2温室气体减排四个方面。我国碳中和目标要求清洁能源技术、社会政治和经济各项举措,都能够在未来几十年内,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在科技创新方面加强国际合作,有效研发、部署和应用新技术,对于建设一个安全、公平和更具弹性的全球未来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5.
碳达峰碳中和是我国极为重要的中长期发展战略,将对整个社会产生长期且深远的影响。目前高校培养的理工科青年人才,将是未来3~10年碳中和战略的主力执行者,也是10~20年后碳中和关键时期的管理者,更是20~30年后碳中和冲刺阶段的决策者。因此工程人才的培养对碳中和战略的实现至关重要。目前新工科教育作为承载培养人才的主体,在碳中和方面的教育存在较大缺口,缺乏具体的有针对性的教学和培养内容。本文将从碳中和背景及其对高校教学的影响角度出发,结合北京化工大学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和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线上一流课程“材料导论”(双语)的实践探索,从知识体系与行为习惯两方面探讨新工科培养模式及具体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16.
1重点项目的立项依据和意义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内燃机仍是汽车、机车、轮船、农用机械(农用车)、工程机械及军用车辆等移动装置的动力源,是我国石油的主要消费渠道,而石油仍将是内燃机的主要燃料,且我国内燃机的石油消费量约占石油总消费量的66%,内燃机同时又是大气环境,特别是城市大气环境的主要污染源,内燃机  相似文献   

17.
欧盟碳中和政策体系评述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碳中和通过改变人类生产生活方式,不仅影响各国经济发展,还重塑着全球地缘政治格局。中国自2020年9月明确提出2060年实现碳中和目标以来,一直在努力探索构建碳中和政策体系。由于欧盟的碳中和政策体系相对完善,因此文章将从政策框架、关键行业措施、研发布局、财政与金融保障措施等方面切入,系统梳理欧盟的碳中和政策体系,剖析其主要特点,以期为构建中国碳中和政策体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碳中和是关系到解决全球环境问题、促进国家经济发展、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议题。本文以1991—2021年间Web of Science和中国知网数据库收录的7192篇国际学者发表的英文文献、3778篇中国学者发表的中英文文献为研究对象,运用信息可视化软件CiteSpace,从时间分布、空间分布、研究热点冲积图、关键词共现图谱、关键词聚类图谱等方面,揭示了国内外碳中和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结果表明:①从时间脉络上看,国内外碳中和演进分为3个阶段:萌芽期(1991—2006年)、发展期(2007—2014年)和繁盛期(2015—2021年);进入21世纪后,国内外碳中和发文量均呈现快速增长趋势,2021年中国碳中和研究爆发式增长,年发文量超1500篇。②从空间分布上看,碳中和研究地区和研究机构呈现多极化发展趋势,美国、中国和英国等国家发文量较高,主要以高校和研究所为主。③从研究热点上看,围绕基础研究与动态监测评价、技术研发与应用、政策设计与路线图3个重大科学问题,碳中和研究主要从碳足迹、能源、碳捕获与封存技术、生命周期评价、碳交易市场和全球治理等热点展开。④从关键词聚类上看,碳中和相关研究可以从个体、行业、国家3个层面聚类成4个主题:个体碳中和态度与行为、碳中和技术、碳市场与碳金融体系、政策引导与全球治理。本文对每个主题的内涵和研究进展进行梳理,总结出碳中和的研究热点与演进趋势,为中国实现碳中和目标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9.
我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化石能源与工业(主要为煤炭)的生产与消费国,化石能源与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短期内很难改变,CO2减排形势异常严峻.中国承诺"3060目标",如何实现现有化石能源与工业的规模化碳减排与碳中和是"双碳"目标实现的重中之重.碳减排必须依赖众多创新技术,如节能增效、低碳能源、碳汇等技术,其中,CO2捕集、地质利用与封存技术(CCUS)是碳中和目标实现的关键与托底技术.同时,经济、安全与规模化的碳封存技术是中国"双碳"目标实现的重大技术需求.  相似文献   

20.
王建昕,清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汽车安全与节能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中国内燃机学会常务理事、油品与清洁燃料分会主任。王建听长期从事内燃机和汽车的燃烧和排放研究工作,在我国汽车排放污染控制、高效清洁新燃烧技术以及清洁燃料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在他看来,内燃机节能减排的研究工作虽然艰苦,但技术成果为生活带来的巨大改变使得这项工作充满激情和乐趣,投入其中,所感受的快乐是激动人心和无可替代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