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档案与史学》2002,(1):3-8
1917年7月,孙中山在广州揭起护法大旗,陕西民军纷起响应。1918年春,唐继尧云南靖国联军派遣叶荃部入陕支援。由此,护法军与北洋皖系军阀在省内形成对峙,并成为1919年南北和议中双方争执的焦点之一。本辑史料所选的便为出席和会的唐继尧代表缪嘉寿与唐及广东军政府各方关于这一战事的来往密函电,对研究当时南北战事的变化发展具有相当参考意义。编选者王一景、陈正卿。史料出处为上海市档案馆馆藏档案。  相似文献   

2.
于右任先生既是国民党元老,也是一位元老记者。民初,于右任响应孙中山“护法运动”,于1918年1月25日在三原成立陕西靖国军,同年8月8日,陕西靖国军各路代表在三原会事,推选于右任为总司令。现将陕西靖国军时期创办的几种报纸简介如下: 一、《战事日刊》。1918年由于鹤九(淳化县人)主编,编辑有姚养吾、李春堂、成柏仁、李健堂等。宗旨是:灵通国内外消息,介绍新思想学说,欲促醒献身革命诸人知有国家,知有世界,为革命事业作贡献,以克服扩充个人势力之野心。因该刊持论严正,引起军人的憎恨与反对。主编于鹤九1920年被岳维峻部属暗杀于三原  相似文献   

3.
一 1917年7月,孙中山为反对皖系军阀段祺瑞的毁法行径,率部分国会议员及驻沪海军(第一舰队),南下广州倡导护法。同时,他密派党内要员,分赴全国各地,组织力量,待机而起,响应护法。9月初,护法军政府成立并选孙中山为大元帅后,全国各地反对北京皖系政府的力量受到了极大的鼓舞,如陕西之白水、凤翔、三原,安徽之寿县,含山,湖南之宝庆、宁乡,湖北之荆州、襄阳、随县,河南之汝州,四川之荣县、绥定,大竹等地,纷纷宣布独立或自主,壮大了护法运动的声势,也使孙中山受到巨大的鼓舞。 这年的11月26日,浙江宁波驻军为响应护法,通电宣布自主,与皖系军阀、浙江督军杨善德脱离关系,推原都督蒋尊簋为浙军总司令,主持军民两政事务。28日,浙江温州、处州、台州、严州等地也随之响应,或宣布独立,或声称自主,承认宁波为浙江全省行政中心,与之相互呼应,协同动作。以著名的革命党人蒋尊簋为首的、矛头指向杨善德的这次宁波、温州等地的护法独立(自主),历史上称为“甬瓯事变”。  相似文献   

4.
唐继尧的治滇“善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1927年5月22日,一位在中国近代史上叱咤风云、具有深远影响的云南人与世长辞,他就是民国初期的风云人物唐继尧。提起唐继尧,人们首先想到是他直接参与并领导的重九反清起义、讨袁北伐、靖国护法等一系列的战争,出任过八省靖国联军统帅,任过云南讲武堂总办(相当于校长)。  相似文献   

5.
冯玉祥屯兵浦口与武穴主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17年7月张勋复辟失败后,皖系军阀头子段祺瑞以“再造共和”的功臣自居,重任北京政府总理。他拒绝恢复《临时约法》和旧国会,强化独裁统治。孙中山对段祺瑞的毁法行为极其愤慨,乃由上海南下广州,高举护法旗帜,并成立护法军政府,组织护法军,起兵北伐,进攻湘、闽等省。段祺瑞有日本作为靠山,有恃无恐,派兵南下,极力推行其“武力统一”政策。在此期间,发生了震撼全国的冯玉祥屯兵浦口与武穴主和的重大历史事件。  相似文献   

6.
正南北之争,剩余关税怎么分1916年,袁世凯称帝失败暴毙后,流亡日本、随时准备发动革命的孙中山重回中国。1917年7月,张勋冒天下之大不韪,拥清废帝溥仪复辟,这令身居上海的中山先生极为愤怒。他召集在沪陆海军及国民党要人,讨论拥护共和、出师讨逆大计,决定率海军舰队南下,发起护法运动。舰队尚未抵达广州,段祺瑞就杀得"辫帅"溃不成军,重执北京政府牛耳。为把持朝政,他拒绝恢复《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和国会。孙中山将自己主持制定的这部《临时约法》视若生命,因为它是共和的象征,是被迫让出政权后的底线。8月,孙中山在广州召开"非常国会",  相似文献   

7.
反帝反封建的“五四”运动从1919年5月4日起,历时56天。湖北在“五四”运动中与全国相呼应,产生了刘仁静、闻一多、包惠僧、恽代英、林育南、董必武、陈潭秋、施洋等一批革命先驱,代表着湖北人民的觉醒和崛起。  相似文献   

8.
微记录二则     
正@史学边角料:蔡元培在北大校长任上先后多次辞职。他1917年1月4日到北大就职,7月3日就向黎元洪总统提出辞职,抗议张勋复辟。1918年5月22日,为抗议"中日防敌军事协定",又向大总统提出辞呈。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后,为抗议逮捕学生,于5月8日提交辞呈,9日悄然离京。这次辞职引发广大师生挽留蔡元培大行动,北京各大专院校校长于5月13日齐上辞呈。  相似文献   

9.
镇嵩军的头目刘镇华,二十年代曾是统治陕人、围攻靖国军的头号军阀。刘镇华镇陕8年,陕人不但以靖国军为代表与之进行了军事上的殊死搏斗,也与之进行了文化舆论上的斗争。提到此,陕西“报人”俞嗣如领导的西安街头的一家民报——《新秦日报》,同刘镇华所进行的多次巧妙周旋,是不应当被遗忘的。 搬靠山——东洋主子被逐 为了扩充私人势力,向北洋军阀邀功请赏,刘镇华勾结日本商家日信洋行等,请日本人帮助,在西安西门外设计、修建兵工厂,制造洋枪洋炮屠杀陕人,而对外以“铸铜元厂”打掩蔽。作为回报,日商则持刘镇华所给的护照,在陕西各地廉价购物经商,并拍照和绘制要塞地图,进行秘密间谋活动。一次,日商在邠县(现彬县)一带非法活动,工人侯明玉到《新秦日报》作了揭发。于是  相似文献   

10.
黄竞西于1897年12月19日出生在江苏省邗江县施家桥黄家庄。1909年,其父黄德明在丹阳开办"种德堂"药店。这时黄竞西因生母病故由老家移居丹阳,就读于县立小学。1917年,黄父病故,他继承父业,挑起了经营药店和赡养家人的重担。1919年"五四"运动后,宣传社会主义思潮的进步刊物如雨后春笋般地  相似文献   

11.
《陕西档案》2005,(3):9-10
1、杨虎城(1893-1949)陕西蒲城人。曾参加辛亥革命。1916年后,历任陕西陆军营长、陕西靖国军第五游击支队司令、第三路第一支队司令和第三路司令、国民军前敌总指挥、第三军第三师师长、国民联军第十军军长、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第二十一师师长。1930年任国民党第十七路军总指挥,不久兼任陕西省政府主席。1932年任西安绥靖公署主任。1936年12月,在中国共产党影响下,和张学良一起发动著名的西安事变,扣押蒋介石,逼蒋接受停止内战一致抗日主张。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被蒋逼令离军出国。抗战爆发后,要求回国抗日,1937年11月在南昌被国民党特务软禁。1949年9月17日重庆解放前夕,被蒋介石指使特务杀害。  相似文献   

12.
民初禁烟运动中,社团活动较为频繁,甚至有时决定着禁烟成效的好坏。1917—1919年发生于江苏、广东、江西、浙江四省的"存土案",就是中国近代禁烟史上发生的一次影响广泛的禁烟事件。  相似文献   

13.
裴晓军 《新闻知识》2002,(12):17-19
五年来,我国互联网的发展初具规模。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02年7月发布的调查统计,截于2002年6月30日,我国上网计算机数约1613万台,网民约4580万人,约占全国总人口的3.6%。 作为媒体的网络,在其成长发展的过程中虽然经历了波动起伙,但是依靠它的独特性能和传播优势,已经被社会广泛接受和认可。作为西部内陆省份,陕西省的网络媒体从无到有,到目前能在社会上产生一定影响,应该说它不仅完善了陕西传播媒体的类型,而且也为陕西的社会发展、信息传播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4.
赵跃飞 《档案》2013,(5):37-40
三、兵燹流寇之祸陈万里在陕西潼关看到的满街鸦片生意,主要消费群就是兵丁。而潼关满大街晃荡的兵卒,大多系镇嵩军。镇嵩军的底子是军阀刘镇华统帅的豫西绿林军,辛亥革命后主要盘踞在以嵩山为根据地的豫西22县,大本营在嵩县,故得名"镇嵩军"。1925年3月7日陈万里在陕西潼关看到的,正好是镇嵩军跟国民第二军胡景翼的部队在陕豫交界血拼的乱象,镇嵩军在陕西灞桥、渭南跟陕军刚刚发生了两次冲突。  相似文献   

15.
邱广宏 《兰台世界》2012,(28):30-31
1919年5月4日,一场始于北京,以青年学生为主,农工商等中下阶层群众广泛参与的爱国运动爆发,史称"五四"运动.作为中国近现代史分界点的"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回顾"五四"运动的历史,是一部展现我国从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历史.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早期,中国文化界中,由一群受过西方教育的人发起的一次革新运动,史称:新文化运动。1919年5月4日前夕,陈独秀在其主编的《新青年》刊载文章,提倡民主与科学(德先生与赛先生),批判传统纯正的中国文化,并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一方面,以胡适为代表的温和派,则反对马克思主义,支持白话文运动,主张以实用主义代替儒家学说,即为新文化运动滥觞。在这一时期,陈独秀、胡适、鲁迅等人成为新文化运动的核心人物,这一运动并成为五四运动的先导。其实,早在1917年,胡适在《新青年》发表《文学改良刍议》,这是胡适倡导文学革命的第一篇文章。接着,陈独秀发表《文学革命  相似文献   

17.
徐涛 《兰台世界》2012,(4):40-41
护法之役后,四川国民党人内部的矛盾非但没有随着护法运动短暂联合而化解,反而随着熊克武主政进一步激化和放大,伴随矛盾日益尖锐,1920年春,国民党人杨庶堪与谢持、吕超等人联合滇黔军发动了倒熊之战。倒熊之役以滇黔军被赶出四川,从而结束滇黔军阀控制四川的局面而告终。下文试就孙中山支持倒熊的原因略作探讨。  相似文献   

18.
据最新史料表明:1917年5月6日,天津《大公报》最早报道了“黎里尼”(列宁),并于5月17日首次使用了“列宁”译名;1919年11月18日,《晨报》首先采用了“列宁主义”一词。十月革命前,中国人在关注俄国革命过程中“初识”列宁,为列宁主义在华初步传播奠定了舆论基础。十月革命后中国对列宁主义的介绍逐渐增多,态度也由负转正;其中,苏俄第一次对华宣言是其转折点。1920年4月,共产国际代表来华后,传播和实践并行,将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宣传与中国革命相结合,帮助先进中国人创建了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在共产国际的推动下,积极实践列宁党报思想,催生了中国无产阶级新闻事业,促进了中国共产党新闻事业兴起。  相似文献   

19.
在医疗体制改革方案已经公布但尚未大规模实施前,陕西神木县尝试了一种“全民免费医疗”模式,在网络论坛中得到较多赞誉,而专家则指出了其制度设计上的一些问题。恰在此时,5月22日下午,中央政治局举行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有关专家探讨了世界主要国家社会保障体系和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相关问题。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表示,社保改革的优先目标是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  相似文献   

20.
《兰台世界》2014,(6):F0003-F0003
中山公园始建于1919年,位于日本满铁附属地内,初名为千代田公园,因临近千代田通(今中华路)而得名,是日本人在附属地内修建的专供其游乐的场所。1919年,满铁在附属地内规划出公园预定地,东西长530米,南北宽385米,面积204050平方米,最初辟建成苗圃。1924年,制定出公园建设规划,将公园划分成游览、运动、安静、儿童游乐、动物观赏等区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