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本文以大学生法律意识养成的现状为背景,探讨互联网发展对当代大学生社会交往带来的根本性变革,互联网信息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性影响着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养成。构建自律与他律结合、网上网下"共享共治"法治环境、教育与舆论引导相结合的大学生法律意识养成途径。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大学生在法律课堂演讲中普遍关注的问题入手,分析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特点,提出以"法律基础"课教学为龙头,以高校"依法治校"的外部环境和大学生自觉遵纪守法这对内外因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辨证统一为推动力量来提高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培养出学法、知法、守法、用法的合格大学生.  相似文献   

3.
本文就非法律专业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问题,提出了采取点面结合、拓宽途径、以案说法、注重实效等措施,并逐步把大学生的法制教育推向系统化、制度化、规范化、经常化。大学生在学好专业科学知识的同时,真正掌握适应时代要求和社会发展的法律知识,以增强大学生的法律意识,造就德智体美等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依法办事的"四有"人才。  相似文献   

4.
法律意识的培养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以移动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的普及给当代大学生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也对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提出了新的挑战。正确看待大学生网络行为对法律意识培养的影响,加强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的针对性,有助于进一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因此,高职院校应建立学院到系部、教师到学生、网上到网下立体式的法律意识培养和思政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国家对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提出新要求,以“素质教育”为中心改进人才培养方案,深入培养社会应用型人才,而法律意识是培养应用型大学生的基础要求,对当前大学生的成长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现阶段,大学生被侵权事件频发,电信网络诈骗层出不穷,被侵权后的“敢怒不敢言”成为诸多大学生的选择。在校大学生由于缺少社会经验及法律意识,在维护个人合法权益方面难以掌控,导致个人权益受到多方面危害,这一现状更揭示了大学生法律意识培育的紧迫性。基于当前法治国家、法治社会建设的趋势下,掌握大学生法律意识现状有助于加强法律基础知识教育,有针对性的提高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据此,本文结合独立学院大学生法律意识现状调查结果,对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现状、问题、原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6.
略论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形成规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解释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定义、内涵和解析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结构,分析论述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形成规律,旨在为探寻培养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的途径和方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依法治国"是我国长治久安的根本,也是保障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核心基础。随着社会环境的变迁与发展,大学生被侵权事件频发,不仅影响高等教育事业可持续发展,也给社会大众带来诸多恐慌。教学改革背景下,独立学院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模式日趋更新,传统教育观不仅制约大学生参与法律维权的积极性,也会削弱大学生在社会主流局势中的主体地位。针对大学生法律意识薄弱问题,结合当前独立学院教学改革的大背景和红山学院开展的法律意识调查结果,对培养大学生法律意识的重要性进行探讨,并期望提出切实可行提高独立学院大学生法律意识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论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现状、特点及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是一个主要的社会群体,是民族的希望,其法律意识水平的高低不仅影响自身的发展,更会直接影响国家和社会的法制建设水平.本文在分析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现状和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的措施,即:加强当代大学生的法律基础课堂教学、理论联系实际,增强法制教育的实效性,提高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促进法制教育的自觉性和构建高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大学生法制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文化的宣传教育,加强公民普法教育,培养法律意识.当前大学生的整体法律意识不强,各地频繁报道了侵犯大学生人身权益与财产权益的案例.因此提高大学生法律意识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文章阐述培养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必要性,分析了影响大学生法律意识的法律教育因素,提出了提高法律教学的实效性对策,以提高大学生法律意识与法律素养.  相似文献   

10.
良好的法律意识是当代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建设法治国家的前提和基础。但是由于大学生自身的原因、学校环境及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导致当代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水平不高。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国家就必须提高整个社会的法律意识,而大学生作为一个相对特殊的群体,其法律意识水平对于整个社会法律意识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因此要采取各种措施提高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水平,以适应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法制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大学生作为国家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的法律水平和法律意识直接关系到"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本文针对当面我国高校法制教育内容设置上存在的一些不合理不科学的地方提出自己的想法,望能对高校法制建设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2.
女大学生就业歧视的原因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业市场不完善,就业法律法规不健全,生育保险制度不健全,就业指导工作薄弱等,是女大学生就业歧视的主要原因。政府完善就业市场,健全法律法规,健全生育保险制度;高校根据市场需求调整专业与课程设置,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就业指导工作;女大学生转变求职观念,挖掘自身优势,积极参与市场竞争,树立创业意识,实现自我就业等,是消除对女大学生的就业歧视,提高女大学生的就业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3.
勤工助学的大学生遭受侵权的情况严峻:大部分低于最低工资标准,且时被拖欠;超时工作严重;扣押现金或证件;不良中介诈骗;工伤事故的风险.造成大学生屡遭侵权背后的无奈原因是:法律保障的空白;缺乏有效的监管、维权机制;勤工助学组织不完善;供过于求,竞争激烈;学生社会阅历浅,法律意识薄弱,缺乏维权意识.防止大学生勤工俭学活动遭侵权的对策是健全保障机制:(1)部分勤工助学活动应纳入劳动法律规范的调整对象.(2)应出台专门的《勤工助学法》,规定劳动部门是勤工助学的政府管理机构,负责勤工助学市场的管理;参照《劳动法》,规定勤工助学的工作时间及勤工助学的最低工资标准,规定工作种类和劳动强度限制等合法权益;明确各高校勤工助学中心的职责和要求,创建畅通的维权渠道.(3)为推动勤工助学活动的健康发展,可制定减免雇用大学生的企业、个体户的相关所得税的规定,以鼓励商家聘请大学生的积极性.(4)加强大学生安全、法律知识教育,让大学生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已的合法权益. 保障机制:(1)部分勤工助学活动应纳入劳动法律规范的调整对象.(2)应出台专门的《勤工助学法》,规定劳动部门是勤工助学的政府管理机构,负责勤工助学市场的管理;参照《劳动法》,规定 工助学的工作时间及勤工助学的最低工资标准,规定工作种类和劳动强度限制等合法权益;明确各高校勤工助学中心的职责和要求,创建畅通的维权渠道.(3)为推动勤工助学活动的健康发展,可制定减免雇用大学生的企业、个体户的相关所得税的规定,以鼓励商家聘请大学生的积极性.(4)加强大学生安全、法律知识教育,让大学生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已的合法权益. 保障机制:(1)部分勤工助学活动应纳入劳动法律规范的调整对象.(2)应出台专门的《勤工助学法》,规定劳动部门是勤工助学的政府管理机构,负责勤工助学市场的管理;参照《劳动法》,规定 工助学的工作时间及勤工助学的最低工资标准,规定工作种类和劳动强度  相似文献   

14.
学习《道德与法治》课程,能够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不断强化学生的法律意识。所以,《道德与法治》是初中生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培养核心素养的重要基地,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要做好相关教学活动和课程的开展,坚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给学生的人生发展提供正确的引导。笔者从自身的教学经验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与建议,给相关人士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实现从人治意识走向法治意识的历史性转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法治意识是实现法治社会的精神条件,是现代法律有效运行的心理基础。人治意识是当前中国法治发展面临的最大心理障碍。中国实现法治的政治心理要求是,从人治意识走向法治意识,并把法治精神确立为整个中华民族政治心理转型中的主导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6.
作为西方法文化形而上层面的自然法体现着西方"因自然而人事"的一个重要思想传统,其悠久的"法则"意识浸透着整个西方文化。洛克、卢梭的儿童教育思想也深刻地受到各自古典自然法思想的影响。自然法既是他们儿童教育观念相互联系的思想根脉,又是他们儿童观相互分歧的思想基础。如果从古典自然法这一角度来解读他们的儿童教育思想,我们将能够更深刻地感悟到西方儿童教育观念所赖以形成的语脉,以及认识到一种儿童教育思想的形成所需的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17.
团队精神培育——新世纪大学德育的崇高使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1世纪用人单位最看重大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团队精神正在成为具有时代精神的道德品质规范。团队精神与集体主义和而不同,可以优势互补。团队精神产生的前提是环境和机制,团队精神的本质是"人品管理"。德育要营造的就是团队磁场、团队思想。而团队思想的细化就是遵纪守法理念强化,是公共意识、尊重意识、感恩意识和责任意识的唤醒。  相似文献   

18.
我国农民法律意识淡薄的成因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根据实际调查资料,从当前农村经济和农民文化状况以及农村社会法律环境三个方面,深入分析了当前农民法律意识淡薄的深层原因,提出了强化农民法律意识的指向性建议。  相似文献   

19.
高校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基地,担负着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合格人才的重任。作为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同样也是高校德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首先从了解和掌握基本法律知识着手,引导他们树立良好的法制观念,增强对法律的信仰,自觉守法,依法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  相似文献   

20.
葛新斌 《教育学报》2005,1(6):23-27
所谓“高校学生身份处分权”,是指高校依据法定事由剥夺学生的法律身份及其受教育权利的一种管理权力。与旧版《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相比,2005年新版《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在高校学生身份处分及其权利救济的制度安排上,体现了注重保护学生合法权益的法治精神。新版《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主要不足之处,则在其排除了学生寻求司法救济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