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2 毫秒
1.
“笑”的好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德体育教学法专家海克尔在评价体育课的质量时提出两条简单的标准 :一是“出汗” ;二是“笑”。关于“出汗”意义不难理解 ,这里仅就“笑”的生理和心理意义作一分析。从某种意义上讲 ,笑是一种特殊的全身运动 ,它能消除疲劳 ,使人心情愉快。笑能使课堂气氛活跃 ,学习情绪高涨。没有笑声的体育课 ,往往缺乏生气 ,青少年活泼爱动的天性必然会受到压抑。笑对呼吸系统有良好的作用 ,它能使肺扩张 ,胸部肌肉兴奋 ,人们在笑声中常不由自主地作一些深呼吸 ,犹如呼吸体操。笑声还可以帮助我们清除呼吸道 ,把呼吸道的沉积分泌物排出 ,笑能消除精神…  相似文献   

2.
近日在整理体育教育资料中,发现谈体育课要有笑声的章见诸于各种体育报刊。有趣的是主张体育课要有笑声的章多半发表在20世纪80年代的中后期,也就是西德体育教学法专家海克尔教授来华讲学,并提出评价体育课质量的两条标准,一是“出汗”,二是“笑”之后。为何在这之前笑少见呢,  相似文献   

3.
<正> 笑是一种较好的放松活动。体育课最后几分钟的笑,不仅能使学生的身心得到放松,而且还能沟通师生之间的感情,使学生对体育课产生浓厚的兴趣。本人经常把笑作为课结尾时的放松活动,效果很好,现归纳如下: 1.语言法。教师可在课的最后几分钟内对学生说:“同学们,我们最后还有一个放松活动,活动的内容就是“笑”。请注意,这个笑必须从心底发出来的,不是干笑、冷笑、狂笑、皮笑肉不笑。好,请同学们作好准备,每人大笑三声,笑不出来或笑得不好的留下来继续笑,好,开始!”这种要求的结果,必然导致各种不同的笑声,有真有假,最后变成以假成真。 2.拟声法。教师可让几个学生模  相似文献   

4.
卞文芳 《体育师友》2011,34(1):42-43
体育新课程标准倡导一种全能的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在新课程背景下,体育课教师该如何去教,学生该如何去学?教到什么程度学生能自主地去思考?就像是在"煲汤",掌握不好"火候",这效果肯定就不会理想。那么在新课程背景下的体育教学我们该教给学生些什么呢?下面谈谈我的一些想法:  相似文献   

5.
顾渊彦 《体育教学》2011,31(4):16-17,2
各门学科都要向学生传授知识,体育学科当然也是如此。但是体育课向学生传授的主要是"身体练习",身体练习也属于知识的范畴,因此体育课虽然也会向学生传授一些理论知识,但反映其学科特征的,更为重要的认知领域并不是理论,而是称之谓"身体练习"的实践,或者把它直接称为身体认知。它的实质性内容即是运动技能。  相似文献   

6.
史祥俊 《体育教学》2014,(11):54-55
"教师想教什么",也就是教师在备课时所确定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内容;"教师实际在教什么",就是教师在课堂里的准备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也就是在课堂教学的环节里,实际在做什么;"学生实际学了什么,锻炼了什么",也就是课堂教学中,学生在具体的师生交往中学到了什么,发展了什么。我们过去对教学进行研究,往往研究教师的教,教师的设计艺术,而学生在课堂里实际学到的东西,我们很少去观察,很少去关注,很少去研究,这样我们的教学设计就失去了"本"。我们在选择教学设计时,往往需要透过现象看本质,设计中所包含的、内在的,对学生学习有帮助、有实效性的做法,都需要我们认真研究。  相似文献   

7.
中专女生在体育课中不爱运动,往往显得消极与被动,给教学带来困难。这就要求教师在体育课中改革传统教法,培养学生体育课兴趣、激发她们上好体育课的主动性,进而提高中专女生体育课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8.
常言道:“笑一笑,十年少”。是的,从某些意义上讲,笑对人的身体健康是有一定好处的。我在体育课的教学中,抓住时机,使学生“笑”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当然,在体育课中,如果总是让学生无目的地笑,那就会显得极不严肃;如果能使学生笑得恰到好处,既能活跃课堂气氛,又能达到体育课的教学质量。这就是笑在  相似文献   

9.
任何学科都有自己鲜明的个性特征和区别于其他学科的规则,作为体育学科也不例外。由于对"大体育"教学观的推崇和对学科整合的误解,体育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变成了游离于体育文本之外的"花招",出现了一些形式化、片面化、绝对化的做法,有把体育课上成了偏向于思品课、电脑课、科学课、音乐课等趋势,偏离了体育学科的本位,产生了这样、那样有悖于体育教学常规的现象。新课程改革不是对传统教学的"格式化",也不是全盘"拷贝",而是在继承中不断创新。因此,体育教师应该立足体育学科的本位,正视体育教学的规则,纠正课堂教学的行为,回归体育教学的本真。  相似文献   

10.
熊冲 《湖北体育科技》2011,30(4):428-429
近几年,高职院校体育工作中出现了一个热门话题"体育厌学",体育教学中的厌学现象普遍存在。高职院校学生对体育课学习报着无所谓的态度,时常发生躲学、厌学情况。为什么学生厌学体育?可能与高职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有关,我们应该顺应改革大潮,培养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从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出发寻求到"治理"体育厌学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正>"汗水与笑声共存"是体育课的精彩之处和魅力所在,"汗水"意味着学生在体育课上要承受一定的生理负荷;"笑声"则说明学生在体育课中还要经历适当的心理负荷,运动  相似文献   

12.
凉雨  王松涛 《当代体育》2011,(20):90-91
很多事实都不一定会见诸报端,有些时候口误会成为经典。不管是之前詹姆斯被扣视频的被无故扣留,还是张指导那句经典的"玩他",篮球世界永远都有猛料让你捧腹和惊呆,当然那些让人尴尬的经典片段或者现场直播往往更让人大呼过瘾。不管是"黄健翔怒吼"式的解说,还是"韩乔生语录"那种搞怪,或者是雷人到死的表演,都是篮球世界不可或缺的元素。  相似文献   

13.
曾几何时,理解偏差的"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部分一线教师忽略了队列队形的存在:强调规范的队伍调动就抹杀了学生的个性,限制了学生的发展;体育课堂讲到纪律就与新的课程理念大相径庭等,这样的观点让队列队形教学几乎消匿于体育课堂教学中,让体育课堂一度走向散乱。而今,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已经步入深水区,全国中小学优秀体育课展示活动迄今也举办了5届在第5届展示活动中,所有参与展示的以及选入教学光盘的体育课中,均比较重视课堂过程中的教师  相似文献   

14.
体育新课程改革为高中体育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然而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问题必须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和思考:很多的学生尽管对上体育课兴趣十足,但对上田径课却"望而却步",就是对慢跑步这种课前准备活动也不愿去做。这从多个侧面反映了现在的高中学生不喜欢田径教学的一种现实状况。田径教学究竟何处出了问题,学生为何对田径课"退避三舍",如何使高中学生喜爱上田径课,这些都是需要高中体育教师切实研究和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5.
<正>一、多维分析,择优解决案例:女教师身着紧身运动服上体育课,调皮学生调侃说:"老师,您的身材很棒,苗条丰满!"随即课堂一片笑声。遇到这样的"赞美",作为教师,应分析学生"赞美"的动机。分析1:为了不影响课的进程,教师可假装没听见,进行冷处理,课后再跟其谈话。这种处理情况是一种权衡规避策略,此处理方式存在弊端,其他学生看到教师被调侃后,教师未给学生点"颜色"看看,久而久之会失去教师的威严,可能导致以  相似文献   

16.
阳光明媚,微风徐徐,是上体育课的好天气,五(1)班的学生一个个精神饱满、满眼期待,但当我宣布上课的内容时,学生"嘘"声一片,"又是练广播操","真没劲",好多学生在下面七嘴八舌地讨论起来。"肃静",我的威严果然有作用,学生们也一个个表情痛苦,直直地站在那里。  相似文献   

17.
潘静伟  梅竹 《精武》2013,(21):78-79
高校体育教学总体上是以体育课堂为主,非常强调体育课上的教学组织、学生课上纪律,而忽视了学生的参与度。虽然希望课上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但总是被统一、规范等要求掩盖。高校游泳课的教学模式往往是:游泳教师先讲解并示范所学的游泳技术动作,学生进行教师教的游泳技术的模仿练习,教师再进行个别学生的游泳技术的指导纠正,最后老师对学生进行考核评价。而游泳教师的讲解往往是把重点放在讲解游泳技术要领,把所要学的游泳技术要领讲得非常仔细,而学生在学习游泳技术之前,一点亲身体验都没有,那么教师的讲解学生就听不明白,游泳教师讲的游泳技术要领对学生来讲就非常陌生,这样的教学根本就不会收到好的教学效果。而"先练"就是教之前练,让学生自主练习、合作练习;"后教"就是指学生自我发现、自我探究、互教互学,让会的学生教不会的学生,教师点拨、分层施教、个别辅导。如此在整个游泳教学中,游泳教师就成为学生学习游泳技术的伙伴,游泳教学就会使双边教学变成了多边教学。  相似文献   

18.
马金凤 《体育世界》2010,(11):25-26
当前普通高校体育课教学存在严重的教学内容少,形式单一,手段落后的现状。而"阳光体育运动"的实施,是新时期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战略举措,是高校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形成"终身体育"行为习惯的具体表现,普通高校体育新课程教学应随着"阳光体育运动"的实施注入新的模式,该模式拓展了体育课,增强了教学过程的"三自主"、"三互动"、"三自治"、"三开放",丰富了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和手段,调动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持久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以便满足不同层次学生身体和精神的需求,从而对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马建华 《钓鱼》2010,(16):50-51
"天道酬勤"一点不假!虽然经历了近20天的"光头",但我始终坚信只要勤"护理","光头"也会有长发的时候,甚至有可能厚积而薄发!  相似文献   

20.
1."会算" 体育教师对即将教学的过程要能像"算命"先生一样,争取做到"未卜先知",教师要对教学内容的选择、组织手段的运用、场地器材的安排等会对学生产生什么影响,学生的反映如何,学生可能会有什么举措出现,要有个充分的估计,提前做好科学的预设。教师在备课时,在教案里可增加"安全措施"一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