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李志娟 《体育世界》2014,(3):137-138
柔道是两人赤足、徒手、身体直接接触、把对手摔倒为目的对抗性很强的竞技运动项目。在柔道比赛中最高的得分是“一本”,即绝对优势的胜利。通过文献资料搜集、整理、分析,发现外刈技术很有研究价值,是柔道项目中的主要技术动作之一,是实战和比赛中使用次数较多,成功率较高的技术。  相似文献   

2.
柔道摔法众多,而投技是柔道比赛中得到一本获胜最主要的技术,背负投、大外刈、内股被并称为三大投技。  相似文献   

3.
纵观日本柔道技术的发展,它与中国跤术在动作方法上,大同小异;有的只是技同名异而已.例如:大外刈=老切子;出足扫=踢(也叫扑脚);大内刈=大得合;小外刈=耙;体落=支别子…….在我国“引进”柔道运动的最初几年中,柔道界对中国跤术如何与柔道技术结合,争议颇多.因为当时普遍寝技法掌握、运用水平较差,投技占上风,因此部分教练对中国跤术糅进柔道技术中信心不足,只是强调学习日本的传统柔道技法.在当时,我国柔道运动处于初级阶段,这一主张是有道理的.但随着中国柔道运动的进步与发展,尤其是寝技法水平的普遍提高,技术动作精巧复杂的中国跤术在柔道中的揉合也成必然趋势.从近几年的全国比赛中可以看出,中国跤法在柔道比赛中的运用越来越多.  相似文献   

4.
采用文献资料法、现场观察法以及数据统计法,以及石荣荣对大外刈技术在柔道比赛中应用情况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大外刈技术具有得分直接、速度快和简单实用的特点。在比赛上应用广泛,特别是中小级别尤为重视,使用率和成功率都比其它技术动作高,有较强的攻击性和实效性,合理应用大外刈技术对于取得比赛胜利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大外刈等传统的柔道投技技术是运动员练习最多、比赛中应用最广、最容易得分的主要技术手段,本文以北京体育大学竞技体校8名优秀柔道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并把其分为优秀组和普通组,采用运动学录像解析的方法并结合运动解剖学的基本理论对两组运动员大外刈技术进行量化分析和评价,研究和剖析大外刈技术动作的运动原理和动作结构特征。并得出以下结论:(1)优秀组运动员在技术过程中动作的幅度和速度大于普通组,动作效果较普通组好。(2)优秀组和普通组在右腿后刈阶段左臂动作存在技术不合理之处:即都是左臂用力后拉对方衣袖,而不是和右臂一起前推对方身体。今后的训练中应对此加以重视和改进。  相似文献   

6.
对柔道运动中背负投与小内刈的连络技技术进行了分析,提出背负投与小内刈在比赛中配合使用的形式与实用价值。它是柔道选手以此作为得意技的一种选择。  相似文献   

7.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录像观察、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2019年世界柔道锦标赛女子-57 kg级前三名运动员技术特征进行统计分析,以期为运动员训练提供技术参考。研究结果:技术使用以投技为主,固技的成功率远高于投技。投技使用率较高的技术动作为背负投、大内刈、小外刈、内股和小内刈。得分集中在比赛第一分钟和最后一分钟。技术得分以技有为主。冠军擅长巴投和扫腰,亚军擅长内股和腕缄,季军1擅长内股透,季军2擅长背负投。  相似文献   

8.
以北京体育大学8名柔道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分为优秀组和普通组各4名,采用表面肌电测试方法并结合运动解剖学的基本理论对两组运动员柔道投技大外刈技术进行量化分析和评价,得出以下结论与建议:(1)sEMG信号分析中时域指标RMS和贡献率(work/loading)能较好反映柔道等复杂技术动作中肌肉的用力情况.(2)大外刈技术中两侧腹直肌、右侧腹外斜肌、肱二头肌、肱三头肌、臀大肌、股二头肌、腓肠肌内侧以及左侧三角肌后束、臀大肌、股直肌是主要用力肌肉,运动员在训练中应加强以上肌肉的练习.(3)普通组运动员左侧三角肌后束、左侧腹直肌、右侧肱二头肌力量过于薄弱,这可能是造成其技术不够成熟的因素之一,今后训练中应注意加强.(4)运动员在强化针对性肌肉力量练习的同时,除选择一般力量训练方法外,应多尝试采用适合柔道大外刈技术的专项力量训练方法,如拉滑车、爬绳、立卧撑等.  相似文献   

9.
体落技术是柔道投技基础动作之一,具有进攻距离短、隐蔽性强、容易和其他技术组合成联络技术形成技战术变化等优点,因此在女子柔道训练和比赛中被广泛重视和使用。一、"体落"技术的运用特征1、"体落"技术简介"体落"技术是双手抓握一侧底袖,一侧直门,  相似文献   

10.
随着近代柔道技术的蓬勃发展,每个柔道运动员为了能有效地击败对手,都必须具备各自特点的得意技——绝技。而根据自己的条件,掌握一二个绝招动作,对于取得比赛胜利是至关重要的。“大腰”技术是柔道比赛中被国内外许多优秀选手所广泛采用的,特别是在中级别运动员的比赛中具有较强的攻击力,是柔道运动员的高难技术动作。将这一高难技术与其他动作加以组合,对柔道比赛中取胜将有很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2003年第8届全运会上女子柔道比赛中决赛的观察统计,分析中级别比赛中“大腰”技术在实践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大内刈技术是柔道投技基础动作之一,在比赛中经常被中大级别选手运用,大约占一个赛季进攻技术的35%,取得胜利占20%。具有进攻距离短,隐蔽性强,容易和其他技术组成连络技术,形成技战术变化的优点。  相似文献   

12.
联络技及小内刈和背负投技术的配合使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参加2000年全国女子柔道冠军赛运动员为研究对象,观摩比赛并作技术统计,对使用率和成功率进行分析与研究。访问有关教练员、运动员和裁判员,提出小内刈与背负投在比赛中配合使用的形式与价值。  相似文献   

13.
连络技技术在柔道训练和实战过程中是一种较好的得分技术动作,在训练实战中必须反复的进行单个动作和两个以上技术动作的合理训练,要根据不同的对手和情况必须快速做出反应,成功的运用连络技技术战胜对方取得比赛胜利。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观察和数理统计等方法,通过现场观看十二运会男子柔道60公斤级比赛与录像、翻阅大量文献资料,对柔道“连络技”在比赛中的运用情况及其特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柔道连络技术具有“力量大、速度快、动作变化多、隐蔽性强”等特点,这三种形式的连络技术发展不平衡是影响运动员成绩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柔道技术分为投技、寝技、当身技三大类,除当身技在现代柔道比赛中,按规定不能使用外,其它两大类技术在竞技比赛中运用广泛。根据比赛中柔道运动员运用技术的特点,可以分析出选手掌握技术的能力和实力水平。对于预测其技术特点发展趋势也有很大帮助。因此,本文对在九运会预赛中,获得女子柔道各级别前三名选手的技术运用特点,进行了观察统计。  相似文献   

15.
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观察法和数理统计法,对上海市一线柔道运动员参加2014年全国柔道锦标赛27场比赛使用背负投技术的频率、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上海市一线柔道运动员背负投技术的使用率和成功率较高,并对提高背负投技术在实战中的成功率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录像观察、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分析研究了北京奥运会柔道比赛冠军运动员比赛的综合情况,旨在为中国男子柔道的训练提供一定参考依据.结果显示:在比赛中追求比赛时间最短化和分值最大化是冠军运动员的显著特点;冠军运动员在比赛中技术使用率最高的依次是手技,足技、舍身技、腰技和固技,但成功率最高的分别是腰技和固技,尤其是袖钓技术在比赛中基本上以"一本"分值亮相.  相似文献   

17.
当今全国柔道比赛中,各省选手的技术水平都提高得很快,最突出的表现是柔道运动员的身体素质方面。运动员在力量、速度、灵敏、技术攻防、意识等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裁判员对运动员在比赛中消极防守也判罚严厉,现代柔道比赛鼓励运动员积极进攻,以此培养运动员勇敢顽强、积极进取的精神,同时也提高了柔道比赛的技术性、艺术性和可看性。于是训练运动员掌握一二手得意技,对取得比赛胜利至关重要。 观看湖南省柔道比赛,对各地市体校柔道技术分析,结合株州市  相似文献   

18.
柔道项目对运动员身体素质的要求是非常高而且全面的,在熟练掌握柔道专项技术的同时,必须具备良好的爆发力、柔韧性、灵活性、速度及耐力,更需要较高的思维战术的较量,只有这样才能在对抗中立于不败之地。而战术在比赛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一、什么是战术战术是根据比赛双方的情况,正确地分配自己的力量,充分发挥自己特长,限制对方特长,为  相似文献   

19.
柔道项目对运动员身体素质的要求是非常高而且全面的,在熟练掌握柔道专项技术的同时,必须具备良好的爆发力、柔韧性、灵活性、速度及耐力,更需要较高的思维战术的较量,只有这样才能在对抗中立于不败之地。而战术在比赛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一、什么是战术战术是根据比赛双方的情况,正确地分配自己的力量,充分发挥自己特长,限制对方特长,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参加一九九八年全国女子柔道锦标奏的队员为主要研究对象,依据她们在比赛中动作技术的动用率、成功率等实际状况进行分析与研究,提出背负投技术动作在柔道比赛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