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孔子说:"吾日三省吾身。"强调的是自我反省对人生的重要意义,而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备好课、上好课之后,对自己的教学工作做一番反思也是必要的。对于我们一线语文教师,进行教学反思的常见形式便是记"教后记",那么"教后记"应该记什么?记录的这些内容又会带来哪些具体的好处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分以下几个方面予以阐述。  相似文献   

2.
葛鹏举 《考试周刊》2011,(41):169-170
教学反思也称为"反思性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批判地考察自我的主体行为表现及行为依据,通过观察、回顾、诊断、自我监控等方式,或给予肯定、支持与强化;或给予否定、思索与修正,将"学会教学"与"学会学习"结合起来,从而努力提升教学实践的合理性,提高教学效能的过程。作为一线教师,我经常在思考:在新课程理念下,课到底该怎么上?到底怎样的课才算一节好课呢?我从自身教学实践出发,对教学理念的反思、课堂模式反思、教学方式反思、课后反思四个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实践与尝试。  相似文献   

3.
目前,全国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深入进行。这次课程改革把教学反思提到了一个突出的位置,指出“反思能使教学高质高效地进行,会促使教师形成自我反思的意识和自我监控的能力”,明确提出“新课程强调反思”,并要求教师的教学行为据此做出相应的变化。教学活动涉及多方面的内容,教学反思相应地也应当是多方面的反思。本文仅就通过写好教学后记,促进教学反思作一些探讨。教学后记,就是教师在上完一节课后,对该节课教学任务的完成情况、存在的问题及教后的感受进行记录,对教学设计及实施进行总结,将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记录在教案上,以…  相似文献   

4.
教学后记,就是教师在授课之后对教学过程总结、反思,将教学过程中反映出来的问题、授课经验教训和自我体会整理记录在案的工作。实践证明,任何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既有成功的体会,也有疏漏甚至失败的教训。无论是经验还是教训,对教师都是财富。因此,写好教学后记,对提高教口币的素质,探索更有效的教学方法,改进和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1.后记与备课是整体教案实施后,教学并没有终止,如果只注重课前的准备和课堂的表演,而忽视课后的反思,是很不利于教师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的全面提高的。况且,一个即使设计非常完美的教案,课前的准备十分充分,一旦赋予实施,由于课堂教学中有着许多复杂多变的不确定因素,往往会出现与教案的设计编写不相一致的教学事实。无疑,这要求教师在课后进行教学反思,反思课前的教学设计与实践相背的原因,以便于今后教学的鉴戒,因而就有了“教学后记”。它既是前一个教案的修正、补充部分,又是后一个教案的组成部分,是与备课不可分割的整体。2.后记是为…  相似文献   

6.
写好教学后记(也称之为“教后记”或“教学小结”)是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学过程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学过程包括课前准备、教学程序设计、课堂讲授、课后小结和反思等主要环节.很多教师都非常重视课前准备和对知识、技能讲授方式方法的设计,但往往是上完课就了事,而忽视了课后的反思和小结.  相似文献   

7.
教后记不属于预见的、超前的“计划”范畴,有别于教案。它通常是指教师课后写的对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及师生交流结果的回顾与反思,所以也叫“教学后记”,教后记作为课后教学反思的外显形式,比起教师内隐的、没有形之于书面的教学反思来,它显得更加明晰且富有条理。  相似文献   

8.
《海南教育》2013,(1):49-50
<正>反思性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理论的指导下,借助于行动研究,不断地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反思,积极探索与解决教育实践中的问题,将"学会教学"和"学会学习"统一起来,努力提升教学实践的合理性,使自己成为学者型教师的过程。反思性教学应是教师自我反思、自我理解、自我完善以及自我提高的过程。笔者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发现反思性教学是一把开启有效课堂教  相似文献   

9.
“教后记”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之后对自己的教学行为在反思总结的基础上形成的有关教学活动的文字记录。教后记是教师获得专业发展的捷径,是教师全面提升教学水平的有效形式。教师撰写教后记是以反思教学、发现问题、总结经验、提高教学水平为最终目的的,因此,撰写教后记必须坚持以下五大原则。一是及时性原则课堂教学具有十分明显的情境化特点。教后记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之后对自己的教学得失情况作回顾、反思和分析、总结,教师在教学之后必须趁热打铁,及时记下课堂教学的有关情况,而不要将课堂教学情况搁置起来待以后再通过回忆来检索自己的教…  相似文献   

10.
教后记是一个完整教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反思的主要形式,对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引领师生教学相长、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自我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从什么是教后记入手,对为什么要写教后记、怎样写好教后记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反思是现代教师的必修课。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素养,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就必须学会反思,并且不断反思。反思有课前反思、课中反思和课后反思。其实,反思更多的是发生在课后。课堂教学任务完成后,教师反思有了更便利的条件,无论是时间还是空间,都更充分了。课后反思,教师通过写教学后记进行反思,把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作为认识对象进行全面而深入的思考和总结。1.记精彩和成功的方面。一堂课后,总有成功和精彩的地方,比如引起师生共同关注、高度默契的做法,课堂教学中临时应变得当的措施,层次清楚、条理分明的板书设计,讲解重点和突破难点而选用的典型例句,教育学、心理学中一些基本原理使用的感触,教学方法上的改革与创新等要及时得当地记录下来。  相似文献   

12.
教师课前精心准备、认真备课,设计好教案,是上好课的前提,而课后及时地反思与后记,是教学实践的延续,对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就此谈一谈笔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3.
所谓教学后记,是指教师课后对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及师生交流结果的回顾与反思,并附写在教案后的文字记载。一个教师要想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除了课前认真备课、写好教案,顺利完成每节课的教学任务外,课后还要对每节课的教学进行认真反思,及时分析和总结,再回归教学实践加以验证,如此自培自陶,理性上升,有序进行,终会形成独特风格。[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实践证明:通过教学反思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促进教师成长.所谓反思,是指教师着眼于自己的活动过程来分析自己的某种决策、行为以及结果的过程,是通过提高参与者的自我觉察水平来促进其能力发展的手段.写教学后记,就是一种切实有效的教学反思法.  相似文献   

15.
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批判地考察自我主体的行为表现及行为依据,通过观察、回顾、诊断、自我监控等方式或给予肯定、支持与强化,或给予否定、思索与修正,将“学会教学”与“学会学习”结合起来,从而努力提升教学实践合理性,提高教学效能的过程。教学反思在新课程标准中已经被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美国学者波斯纳提出了教师成长的公式:教师的成长=经验十反思。如果没有反思,教师的教学就会仅仅是一种重复  相似文献   

16.
教师发展主体的自身实践活动是教师发展成长的根本动力。身为在幼儿园一线工作4年的教师,我认为教师的专业追求、专业探索到专业提高要靠不断的反思。教师要学会在言谈和行动中进行思考,在反思和批判中逐步成长,在反思探究中凝练教育行为,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一、在实践探索中反思,凝练教育行为我每天有一半的时间和精力是在教学中进行的,主题课、区域活动,都有教学内容。那么,教学反思是不可小视的。从本质上说,反思就是自我发现、自我批评的过程,能唤起教师对教育教学中真实问题的关注,使教师始终带着问题意识面对教育现象,促使教师进行深  相似文献   

17.
教学后记是教学后的笔记、反思。真实、典型、全面、科学、完整的教学后记是教师教学活动的历史再现和反思,是教师自身素质的积淀,是教师开展教育科研的源泉。撰写并运用好教学后记是教师专业化的捷径,也是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8.
教师要能够进行教学反思,即要借助行动研究,不断探讨与解决教学目的、教学工具和自身方面的问题,不断提升教学实践的合理性。要对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持有一种"健康"的怀疑态度,并及时地把思想变为行动。像教学活动要求学生"学会学习"一样,教师也要能够在反思中"学会教学"。为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进行自我反思,  相似文献   

19.
反思是教师自我适应和发展的核心手段.我们在新课程改革的课堂教学实践中,要努力做到3个反思,即是课前反思、课中反思和课后反思,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改善教学行为,提高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20.
冯红 《科学教育》2010,(4):71-72
1教后记的着笔内容 教后记就是教过一节课后,教师对教学设计和实施情况进行的反思,对成败得失等经验教训所作的记录。写教后记是教师课堂教学信息反馈的一种好形式。如何写?没有固定的模式。一般来说,在教师对上节课作全面回顾、体味和搜集了学生住处反馈之后,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