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3D打印技术基于"设计即生产"的基本理念,通过支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深度体验与参与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跨学科思维,同时也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该文主要分析英国中小学在学科教学中引入3D打印技术的目标指向、应用方式,并分析影响3D打印技术在学科教学中有效应用的相关因素,为探索教师在学科教学中适当应用3D打印技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3D打印技术作为在全球爆发式发展的快速成型制造技术,已经被广泛地引入到我国的教育教学中,这一技术的应用也为制造类、材料类专业的教育工作提供了新的理念与思路。本文针对3D打印技术课程特点及现有的教学问题,提出优化传统教学的创新手段,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创造能力,提高学生思维创新与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3.
3D设计与打印已成为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有助于构建“想象与现实”的桥梁,实现“思维与物化”的交互,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创意物化的综合实践能力。对都匀三中已经参加3D设计与打印课程学习的初一年级学生开展教学实践情况调查,从学生学习困难、学习态度、学习方式和自我效能四个维度进行调查数据分析,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方法,以期为后续课程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质量的改进和提高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随着科技日新月异发展,打印技术3D打印逐渐融入我们的生活。3D打印作为一门课程走进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成为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重要载体。STEAM教育理念与3D打印技术教学有诸多契合点,学科教学中渗透3D打印技术内容,符合学科教学创新诉求。3D打印在学校学科教学中有太多渗透机会,与语文、数学、科学、信息、综合、美术等学科教学的关联性更高,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教学探寻3D打印技术与学科教学设计和实践的对接机会,对融合教学实效性展开课题研究,都能够为学生提供丰富学习体验,对全面提升学生信息素养有着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考试周刊》2020,(96):107-108
在各中小学全面推进3D打印创客教育,已经成为中小学教育当中一种全新的教育模式。通过3D打印创客的开展,学生的信息素养将得到极大的提升,他们的思维能力也能得到拓展,这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平台。3D打印创客进入校园,需要借用信息技术手段把知识点进行融合,再传递给需要吸收知识的学生。文章旨在分析3D打印创客教育与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融合细则,以便相关教师更好地开展课程。  相似文献   

6.
《现代教育技术》2015,(8):120-126
近年来,3D打印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并逐步走进教育领域。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杭州采荷第三小学教育集团将3D打印技术引入"第三教育空间",开设了"3D打印创意工作室"特色课程。该课程具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在实施过程中积极创设教学情境、借助任务驱动法,并在此基础上,依据建构主义理论、多元智力理论以及"经验之塔"理论带来的启示,采用主题式教学法开展教学,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该课程目前已在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学习能力、创造性方面取得了一些显著成效,并积累了一些经典案例,以期为课程建设与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3D打印技术近几年迅猛发展,如何有效利用这项先进的技术,促进工程图学的教学,提高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成为目前课程改革中的重点和难点。本文探讨了3D打印技术在工程图学课程授课环节不同阶段的作用,并结合新的本科生培养方案的修订制定基于3D打印技术的实践课程安排,力求通过3D打印实践环节的加入提高学生空间想象与构思能力、机械产品构型设计与图形表达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设计制图能力、机械零部件精度设计初步能力。本研究对于工科高校培养创新型、能力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逆向工程与3D打印技术"课程的开设,是为了培养医学院校学生的医工结合的能力。以项目为驱动将知识点融入项目中进行教学,采用计算机软件操作、实验设备操作等教学手段,使学生了解医学领域相关的逆向工程和3D打印技术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实践应用技能,为现代医学培养医工结合的复合型应用人才。  相似文献   

9.
李黎 《学苑教育》2020,(1):89-89
伴随着时代的飞速进步发展,3D打印技术已经家喻户晓,在教育基础上3D打印技术也被广泛应用,同时也加速了基础课程教育的重大改变;在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信息素养和综合能力是一门必修课,每个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的能力都是十分重要的,3D打印技术用在了这门课程里,不但添加了课程教学的独特风格,也把中学信息技术教育推向更高的层次;这篇文章通过对中学信息技术教育中3D打印技术的应用研究,分析了如何在中学信息技术教育中的一些应用方法,希望给信息技术课程的老师们带来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当前,3D打印技术在中小学的应用呈快速发展趋势,已经逐渐成为教育装备现代化建设的新增长点和驱动课程创新的新亮点。但是,教育理念、课程资源、师资保障、课时安排、装备配备等方面的问题影响了3D打印技术在中小学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水平。推动3D打印技术的教育教学应用必须以问题为导向,从理念引领、政策引导、师资保障、标准研发等方面展开。  相似文献   

11.
3D打印在机械制造综合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机械制造综合训练实践教学有益于学生深入理解机械制造工艺过程,锻炼动手能力,提升综合素质。针对壳体零件制造存在的制模困难、周期长、成本高的问题,将3D打印技术应用于壳体模型的制作,使学生既掌握了先进的3D打印技术,又掌握了壳体的制造工艺。本文给出了实践教学的内容设计,介绍了教学的实施和课程的考核方式,并对教学效果进行了分析。实践教学锻炼了学生独立完成复杂零件机械加工的能力,培养了团队协作精神,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为在机械制造综合实践教学中引入3D打印技术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2.
3D打印是创客和创客教育不可缺少的“利器”,尽管很多高职院校都采购了3D打印设备,但是由于课程开发不成熟,效率并不高。文章提出了基于STEAM理念开发3D打印课程,构建3D打印创新教育培养的“4C”能力模型,认为STEAM融入3D打印教学具有创新、整合和实践三大价值取向,并开展了3D打印课程开发模式研究,开发了《3D打印创意与设计》课程,令学生在体验学习的过程中建构科学、技术、工程、艺术和数学等跨界知识以及创新意识和能力,对丰富高职创新创业教育理论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3.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6,(10):181-184
随着高校创客教育的推行和3D打印技术的发展,各高校纷纷探索3D打印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基于以创客为培养目标的教育理念,介绍了3D打印技术在各层次实践教学环节中的应用情况。实践表明,将3D打印技术融入到实践教学环节中,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创新能力,为培养"中国创客"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考试周刊》2021,(90):1-3
核心素养是基础教育的风向标,3D打印课程的开发与实践需要以核心素养为导向,实现对小学信息技术学科的辅助与拓展。文章立足于核心素养教育理念,分析3D打印课程定位,并围绕教学实践策略展开探讨,以期提升教学指向性与有效性,促进学生信息技术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3D打印技术被誉为"第三次工业革命的重要生产工具",是基于"设计即生产"的基本理念,通过支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深度体验与参与,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跨学科思维,同时也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3D打印技术进课堂改变了我国的教育模式,使课堂教学形式变得生动活泼,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效果。3D打印技术应用于教育,能为教学提供思想、智慧,是与科技相融合的最佳路径,能给学生能量,开发他们的想象力,为学生打开一扇全新的大门,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为中心,从而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6.
《中学教育》2017,(4):68-80
3D打印融入STEM教育项目近年来受到国内外研究者的普遍关注。但是,有关现有STEM教育项目整合3D打印之后,如何改进设计和教学,还存在一些争议和质疑。本文在探析国外典型项目、追踪文献结果的基础上,探讨了3D打印融入中小学STEM教育项目的设计理论、设计要点、以及教学理念、实施过程等;并据此构建了我国中小学融入3D打印的STEM教育项目的顶层框架,以期从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厘清融入3D打印的STEM教育项目设计与教学思路,从而为我国发展该类教育项目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3D打印技术作为一种新兴制造技术已成功运用于航空航天、交通、医疗等领域。文章阐述了在材料学科背景下,将3D打印技术引入本科生实验教学,这一新形式的教学过程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该课程的设立使得学生对3D打印增材制造有了深入的理解,在独立设计并打印作品的过程中提高了学生的创造力、综合能力,为开展培养创新型人才教育提供了新的教学思路。  相似文献   

18.
3D打印技术是未来几年最值得期待的新技术之一[1]。3D打印科普教育正以模块化知识库的形式,辐射学校教育领域,实现与教育教学接轨,与学科课程融合,助推学校素质教育发展。文章基于3D打印设备装备于学校的客观环境,就如何有效开展3D打印教学问题展开探究式教学实践,力求在提升学生技术素养过程中,综合运用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课堂观察法、访谈法等多种研究法,系统衡量中学生现阶段的技术素养水平,得出3D打印技术教育教学建议或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9.
国外3D打印技术已普遍运用于基础教育阶段,并开设相关课程和教学体系;国内虽然开展了3D打印的教学研究和课程改革,但在中学学科教学中应用的实践案例很少。基于3D打印技术,对分子构型及特殊实验装置进行了教学尝试,在培养学生能力方面取得了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20.
3D打印技术是一种结合多种高新技术于一体的增材快速成型制造技术,以3D打印技术为平台的实践教学作为一种新的实践教学形式正被越来越多的高校所采纳。阐述3D打印技术在实践教学中的应用和作用,介绍3D打印实验室的建设,基于3D打印实验室开展三种形式的3D打印实践教学应用,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