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比较详尽地评介了当代西方新马克思主义学者沃勒斯坦的世界体系论,认为:沃勒斯坦把现代社会作为一个整体即世界体系来把握,提出现代世界体系表现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呈现中心-半边缘-边缘"的结构特征,它的演变具有周期性,与此相关,阶级利益需要在世界体系的层次上去理解,但无论如何,世界体系的前景是社会主义;沃勒斯坦的世界体系论在探讨当代发达与不发达的关系问题上开创了一条新路,可谓是西方经济发展理论和依附论的重要补充和发展,而且它有力地抨击了西方中心主义,有助于人们对资本主义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进程的理解,但同时也应看到,沃勒斯坦的世界体系论对现实社会主义的认识有诸多偏颇乃至错误  相似文献   

2.
西方政治文化理论在经历了50年代至70年代初的初创和繁荣期后,因遭到来自理性选择理论和西方马克思主义等方面的批评而走向衰落.它被指责为片面、保守、僵化,低估了社会结构和权力结构的作用,不具有解释力和预见性等.然而自80年代中期起,由于发达工业社会文化因素的上升以及非西方国家多元文化模式的凸显,理性选择理论陷入窘境,西方马克思主义走向衰落,政治文化理论重又获得生机并走向新的繁荣.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系统论作为一种一般方法论,被引入了西方的政治学。系统分析作为一门技术,已经成了西方政治学研究中的有力工具,当代西方政治学中的结构——功能分析、交际理论和博奕论都以系统理论为基础。最先使用系统方法对政治进行分析的,是美国的大卫·伊斯顿(David Easton 1917——),他是政治系统分析派中最有影响的代表人物。本文拟以伊斯顿的学说为底本,评介西方政治学中的系统方法。  相似文献   

4.
本土课程与教学论是指本土原生的适应本土的具有本土特色的课程与教学论,特指我国传统课程与教学论。我国本土(传统)课程与教学论的体系是以儒家课程与教学论思想为主线,包括“以学论教”的教学本质论、“君子成人”的课程教学目的论、“教学相长”的教学主体论、“仁礼文行”结合的课程论、“启发诱导”的教学模式论、“知行结合”的教学过程论、系统完善的教学原则论、发达实用的学习方法论、知能结合的教学评价论以及系统成熟的教师论所组成,具有独特的话语表达方式和概念范畴。我国本土课程与教学论是围绕“教学”而非“课程”、围绕“学”而非“教”、围绕“实证”而非“思辨”、围绕“经验”而非“理论”建立起来的,这就与西方课程与教学理论的发展路径明显不同,使它在概念范畴、理论体系、建构方法等方面有着不同于西方课程与教学理论的特色。  相似文献   

5.
伊格尔顿的审美意识形态论一方面表现出与英国现代文学批评关注政治的传统之间的传承关系,另一方面也是英国现代文学研究传统向文学的文化研究转向的一个表征,审美意识形态论是英国马克思主义美学的新发展。审美意识形态论在70年代主要表现为文本意识形态论,在80年代主要表现为批评理论的意识形态论,在90年代主要表现为美学理论的意识形态论和文化理论的意识形态论。  相似文献   

6.
协商民主是20世纪90年代在西方政治学界兴起的一种民主理论。协商民主理论其是反映人类社会政治发展一般规律的政治理论,应为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所借鉴。  相似文献   

7.
“霸权稳定论”是20世纪70年代兴起的西方国际政治经济学的核心理论之一。它最初发源于国际经济领域,是关于霸权与国际经济体系之间关系的理论,后来被推广到国际政治、安全领域。霸权稳定论的基本观点认为霸权有利于整个国际体系的稳定,其理论实质是维护霸权国的既得利益,剥夺他国崛起的权利,我们必须坚决反对这种理论。  相似文献   

8.
卡尔·多伊奇是美国著名的国际政治学者,以其为代表的行为主义学派,兴起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特定的时代背景下.一体化理论、相互依存理论和博奕论构成其理论的重要支点.多伊奇的理论是对传统现实主义理论的挑战,在西方政治学界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同时,多伊奇在方法论上也有重大突破,创建了"社会沟通理论",首次把控制论、系统论、信息论引入国际政治的决策和研究中.进入70年代以后,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其理论受到批评和挑战,其地位最终为新现实主义流派代替.  相似文献   

9.
趋同论不是一种科学理论徐天西西方的趋同论是20世纪40年代由西方学者提出的一种理论假说,该假说核心内容是说明:随着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世界上各个国家不同的社会制度、经济体制乃至政治体制都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趋于相同。趋同论的最早倡导者是...  相似文献   

10.
12世纪英格兰索尔兹伯里的约翰在西方政治思想史上具有独特的地位.他所阐发的君主论、法治论、自由论、有机共和国论,展示出诸多近代特征,为近代西方政治思想的展开做了出色的理论准备,在某种意义上堪称近代政治科学之第一人.索尔兹伯里的约翰的政治思想,为我们理解西方近代政治思想的中世纪渊源提供了一个颇有意义的理论视角.  相似文献   

11.
现代历史教学模式研究引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学模式,是现代教学论发展中的一个新的研究课题.教学模式论,是本世纪70年代以来形成的教育学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1972年,美国学者乔以斯和韦尔发表《教学模式》专著(中译本:《当代西方教学模式》,山西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从上百个教学理论和研究计划中挑选出25种教学模式进行系统研究,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在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兴起了被称为具有“十二级飓风”能量的“绿色政治运动”。伴随着绿色政治运动的勃兴产生出来并把绿色政治运动不断推向高潮的核心领导力量,正是西方各国的绿党。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儒学在其强劲复兴的过程中,呈现出从心性儒学不断走向政治儒学的明显趋向。面对西方自由、平等、民主、法治和公民社会等现代性政治理论,儒家开始根植传统,立足中国现实,重新建构出儒家新王道论、儒家社会主义和儒家民主政治论等系统而多元的政治儒学。如果中国马克思主义能够从政治儒学之中取长补短,切实增强自己的理论说服力和现实活力,那么将不仅可以促进政治儒学的健康发展,而且也可以有力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14.
“信息价值论”或“知识价值论”,是本世纪六七十年代首出于西方学术界的一种理论观点。它主要是一种社会学、未来学理论,而不是现代实证科学中居于“信息科学”、“系统科学”层面的“信息论”的一个内容或其分支学科。但是,由于这种理论所使用的核心概念——“信息”,是信息论或信息科学的基本概念,所以“信息价值论”或“知识价值论”又与  相似文献   

15.
山西师范大学亢西民教授近年来一直致 力于外国文学系统宏观的理论研究,先后主编、参编外国文学著作、教材多部。《西方小说 形态论纲》(以下简称《论纲》)是一部具有创新意义的系统探讨西方小说产生发展、形态演 变规律、不同时期不同小说体裁的形态构成以及创作理论与实践的专著,具有以下几个方面 的特点:其一,体系建构上具有明显的小说本体论特色。社会批评理论 作为世界文学史、文艺批评史上的一种主流理论曾长期称霸西方文坛和20世纪的中国文坛, 屡经种种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冲击而不衰,在西方文学研究领域形成了以政治文…  相似文献   

16.
当代中国对西方政治思想的研究相伴于政治学研究在当代中国的重建与发展.这种研究在当代中国呈现出了这样一种发展阶段和趋势:一、对于西方政治思想单纯的介绍和附和式的评价;二、对于西方政治思想的独立研究与评价,包括专题式的对于某一思潮、流派、思想家的评价,还包括概括式的超出某一思潮、流派、思想家的一般性评价;三、对于西方政治思想研究的范式创新,即在解读西方政治思想过程中提出新的概念、分析框架和一般理论.本书即体现了中国学者研究西方政治思想的第三个阶段.它不是对西方政治思想的简单介绍与评述,也不止是对西方政治思想的系统梳理,而是试图在对西方民主实践与思想的解读中,创造新的概念,构建新的分析框架,并试图提出一般性的理论.它的出版,反映当代中国学者对于西方政治思想研究的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7.
政治发展(Political Development)理论在现代西方政治理论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政治发展理论是行为主义革命后兴起的比较政治学的组成部分,并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又是现实政治研究中的热点之一。60年代美国出现了一股带有综合性、跨学科特点的现代化理论  相似文献   

18.
评西方收入分配理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西方收入分配理论西方收入分配理论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了按生产要素分配论、按边际生产力分配论和按供求均衡价格分配论。这三种分配理论的理论基础都是法国庸俗经济学的创始人让·巴蒂斯特·萨伊(1767—1832)的效用价值论。该论认为,生产过程可归结为一般的物质资料生产过程,这个过程有三个一般要素:劳动、资本和土地。物质资料生产过程就是通过各种要素协同活动使自然界本身就有的各种物质适宜于用来满足人们需要的过程。“生产,不是创造物质,而是创造效用。”效用是由生产三要素提供的服务共同创造的。三个生产要素…  相似文献   

19.
西方女权主义城市政治理论的女权主义批判主要指涉认识论批判、西方中心主义批判、二元论批判;关注的核心议题包括女权主义社团、女性政治领导、女性社会运动、城市政治暴力等内容。探究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城市女性生存境遇和政治诉求的发展差异,城市女性群体的种族、阶级与阶层的时代差异,不同城市以及同一城市不同发展阶段城市政治发展的过程差异,是西方女权主义城市政治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20.
五六十年代以来,在西方各种知识分子集团中流行着一种理论——“趋同论”,认为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制度之间的经济、政治和意识形态的差别正在消失,终将导至它们的合流。“趋同”(拉丁文Convergo)一词是借用生物学上的名词,“趋同论”同庸俗进化论一样,硬把生物学中的规律搬到人类社会中来。“趋同论”产生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它是随着二战后社会主义影响的扩大,科技革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