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教师需要小课题研究,这既是教师的一种责任或一种工作方式,同时也是教师个人专业成长的捷径。走出小课题研究的认识误区在一些中小学教师看来,课题研究似乎是一件"可望而不可即"的事情,其问题关键还是认识上存在着一些误区,主要体现在:神秘论。有些中小学教师把课题研究看得  相似文献   

2.
什么样的研究才是中小学教师所需要的?什么样的研究才是属于或者说适宜于中小学教师的?对这一问题的回答,直接涉及中小学教师教育  相似文献   

3.
方法技术是教育科研的三个要素之一。任何一项课题研究,都需要一种或几种研究方法来具体实施。没有研究方法,课题就不可能研究出结论。有些中小学教师,连文章都写出来了,但如果问:“您是用的什么研究方法?”他(她)却说不出来。也有些中小学教师,在课题的开题报告中写了七、八种  相似文献   

4.
随着中小学音乐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及新的课程标准的实施。这对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教育教学改革提出了新的课题。什么样的教师才是合格的中小学音乐教师;合格的中小学音乐教师应该具备什么样的技能和素质;教育教学中应该怎样去培养学生的教师技能与素质,这些是高师音乐教育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5.
钟小族 《师道》2014,(11):50-51
什么样的教育科研才是中小学教师所需要的?什么样的课题才是适宜于中小学教师的?中小学教师如何将自身的经验总结提升为具有普遍意义的理论?只有在厘清了这些问题之后,中小学教师的教研才谈得上有了准确的定位。在教育研究实践中,中小学教师对这些问题的理解不同,导致研究的方式、途径各异,其效果也是大相径庭。  相似文献   

6.
一、管理者应加强对教育管理理论的研究中小学的中高层领导干部基本上都是从学校内部提拔任用的。他们大多都有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称得上是教学上的行家里手。但他们到管理岗位后,未必都能胜任。在管理工作中,有些人往往仅凭感情,不重视教育管理理论的学习,不运用科学的管理手段和方法,管理观念陈旧,领导方法专制,缺乏民主,“官本位”思想严重;有的工作作风不正,忽视教师正当合理的需要等等。搞管理是全新的课题,必须时常学习教育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这样才能保证教师管理的科学化和效率化。二、尊重教师劳动,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尊重知识…  相似文献   

7.
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推进的今天,"教师成 为研究者运动"使我们中小学教师敢于揭开教育研 究头上神秘的面纱,教师们拉着教育研究之手把她 从高高的学术殿堂领进了广阔的学校课堂,使学校 的方方面面都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但我们应该清醒 地认识到目前中小学的教育科研有些"操作"很有激 进之嫌,许多地区的中小学教育科研甚至有搞"大跃 进"的现象。中小学教师为什么对现行的教育科研没 有兴趣,困惑的原因究竟是什么?中小学教育科研的 本质功能应该是什么?教师们渴望什么样的教育科 研?  相似文献   

8.
实践证明,教育科研是提高教师专业水平的重要途径。对于中小学教师而言,在课题研究的选题中,往往把握不好一个适当的度:或者贪大求洋,大题目、大制作,教师做了教育部长要做的事情。或者微型化,一次讨论、一次家访、一个电话、一次谈心就能解决的问题,甚至通过学习就能解决的问题,非要变成课题来研究,导致课题的泛化。那么,中小学教师的教育科研如何做到既符合科学研究的特点和规律,又能通过研究指导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以教育教学实践验证研究结果,丰富教育理论呢?  相似文献   

9.
当前的中小学教育科研,主要集中在课题研究上,更多的中小学教师却因没有参与课题研究的条件,失去了接受培训的机会。而中小学教师的大部分时间又是在学科教学中度过的,他们经常面对教学中的一系列具体问题,需要通过教育科研加以解决。因此,如何跟中小学教师一起进行入微式研究,真正帮助他们解决具体问题,就成了各级教研员培养其教育科研能力、有效克服教学与科研两张皮现象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温庆生 《教育》2014,(2):64-65
“小课题”是一种新型的课题研究方式,是一线教师和教科研人员对学校教科研工作总结、反思、探究的结果,是教育工作者教育实践智慧的结晶.“小课题”虽小,但却实在;“小课题”虽小,但却符合实际;“小课题”虽小,但却能产生实效.可见,虽然是“小课题”,却有着大作为.因此,“小课题”深受笔者所在区中小学教师的厚爱,正成为区中小学教师从事教育教学的一种重要的研究形式,成为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一条有效途径.那么,在平时的实际教育教学中,究竟它又能给学校和教师带来哪些变化呢?  相似文献   

11.
作为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则重点课题“教育研究与教师的专业发展”的子课题研究单位,自2002年下半年起,我们就在思考着这样一些问题:什么是适合教师的专业发展的教育研究?什么是适合基层教师的研究方法?什么样的教师研究方式能促进教师个人实践知识的更新?作为学校应该如何引导教师参与教  相似文献   

12.
教育科研是提高教师专业水平的重要途径。对于中小学教师而言,在课题研究的选题中,往往把握不好一个适当的度:或者贪大求全,大题目,大制作,老师做了教育部长的事情。或者过于泛化,一次讨论、一次家访、一次谈心,或通过学习就能解决的问题,非要变成课题来研究。那么,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如何做到既符合科学研究的特点和规律,又能通过研究指导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呢?  相似文献   

13.
教师作为研究者是当前教育改革的时髦话语。不少人就教科研的地位、作用和方式作了大量的论证,但是,身处其中的广大中小学教师是如何看待教科研的?教师对教科研的理解和认同程度如何?对此,尚未见到充分的调查分析。教师持什么样的教科研观将直接影响到教师采取什么样的教科研行动。鉴于此,笔者于2003年在北京、青岛和浙江等地教育硕士课程班中就“当你看到教育科研一词时想到了什么”和“对你来说,教育科研意味着什么”两个问题,对中小学教师的教科研观进行了调查,并将调查的结果与一些中小学教师进行了交流。结果表明,中小学教师对教育科研…  相似文献   

14.
时下,普通中小学搞课题研究已成时尚,但笔者发现一些学校对教育科研的认识进入了误区,片面地认为只有“探索”、“创造”才是教育科研,而更多的是在进行着重复研究,导致了人力、精力、财力的浪费,致使一些教师对此褒贬不一。《教育导报》、《中小学管理》等教育权威报刊也曾相继刊出了一些不同观点的争鸣文章。在此,笔者再来赘谈普通中小学搞课题研究这个话题。首先,普通中小学该不该搞课题研究?笔者的回答是肯定的。一、普通中小学搞课题研究的好处1.可破除“科研”的神秘感,培养教师的创新精神。教育科研具有不同的研究层次和水平,根据概…  相似文献   

15.
反思过去,课题研究往往存在着“假、大、空”等不良现象,实效欠佳。中小学教育科研工作具有自身鲜明的特点,必须结合教育教学工作的现状和实际,突出课题研究的针对性、实效性。为了真正尊重教师的优势,让教师的研究更贴近教育教学实际,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及教师自我发展,笔者倡导在中小学教师中开展“草根式”小课题研究。教师可以没有大课题,但应该有自己的小课题;可以没有系统的研究方案,但应该有自己结合实践工作的反思和记录,这是教师成为研究者的必需。根据调研,笔者认为教师对如何开展“草根式”小课题研究以及怎样进行小课题研究等问题缺乏明确的认识,使得“草根式”小课题研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本文针对这一问题谈些思考。  相似文献   

16.
《福建教育》2014,(1):12-13,94
各市、县(区)教育局、平潭综合实验区社会事业局,省属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幼儿园:为了推进教育教学研究,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升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特设立“福建省中小学教师发展基金”,资助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幼儿园教师开展教育教学课题研究。为了加强和规范教育教学研究课题管理,保证课题研究的水平,现将《福建省中小学教师发展基金课题管理办法(试行)》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相似文献   

17.
读者心声     
《教育科学论坛》是一个交流的平台,更是一个学习的平台,让我们拓宽视野,也让我们在发现问题后,有迹可循。就如2019年第3期刊载的《教研员指导中小学教师形成课题研究成果的案例研究》,很直观地讲解了一线教师应该如何提炼教学成果。该文作者以指导学校的一个课题为案例,阐述了教研员指导中小学教师形成课题研究成果的基本策略。且该文对于一线教师如何科学提炼教学成果,提高成果水平具有普遍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师范院校教师发展往往缺乏教育实践问题研究的支撑,基础教育的中小学教师开展教育教学实践问题研究又缺乏专家指导。通过主管部门组织,二者在共同完成课题过程中,建构师范院校和中小学教师的发展共同体,弥合理论和实践的鸿沟,推动区域内师范院校、中小学校和主管部门的协同,实现师范院校教师和中小学教师共同发展,推动区域教育事业发展。  相似文献   

19.
目前在教育改革形式下,中小学教师虽然参与教育科研的热情高、人数多,但其中很多教师没有研究的基础,没有研究的经验,无法自己申请到规划课题,只能参与到高等院校各科研机构的课题中,而这些课题研究虽然具有宏观性、前瞻性、理论性,但远离课堂教学实践,不能很好地解决中小学教师在课堂中所遇到的困惑,也不适合中小学教师自身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的优势,所做的课题研究不能实现自我研究、自我反思、自我实践和解决自身的实际问题,因此,不能从中获取教育教学规律,提高和完善自身素质,实现专业水平不断提高.鉴于此,本文笔者从自身发展的经验出发,提供了一种较为理想的适合中学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学习方式——自主课题研究.  相似文献   

20.
吴玉凤 《教师》2013,(21):124-125
课题研究是促进教师快速成长的一项教学科研行为,在课题研究中,教师针对一个教育问题或教学行为,通过不断探索与实践论证,采取一些新颖的教学方式方法,解决问题,得出结论,取得教育成果。在这样的调研过程中,教师自身的知识结构越来越丰富,对教育教学方式方法的理解与掌握又提高了一个层次,教师的科研能力与水平得到提升,这些教育科研课题不断促进了参与教师的专业成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