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新世纪学校道德教育新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1世纪是充满机遇与挑战的世纪,是一个需要大量高道德素养人才的世纪,学校作为系统道德教育的主阵地。尤为重要。本对21世纪中国学校道德教育的内涵,目标,内容,方法,途径进行了全面论述。并就新世纪学校道德教育体系的构建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如果把美国20世纪50年代个人主义兴起,品格教育成为“一抹斜阳”,视为道德教育的钟摆开始向左摆动的话,那么,20世纪70年代,以相对主义和浪漫自然主义为指导的“价值澄清”、“认知发展”等,则是道德教育钟摆回到了“顶点”。而新保守主义思潮浸润下20世纪90年代品格教育运动的风起云涌,表明美国道德教育的钟摆开始向右摆动。现代社会越来越彰显出曼德斯所揭示的“去道德化的教育”现象。美国道德教育钟摆的摆动轨迹。无疑是一面镜子,对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中的道德教育“钟摆”的摆动,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刚刚过去的20世纪是一个道德教育理论极大丰富的时代,但是“20世纪道德教育理论研究的增多并不是道德教育本身更重要了,而是道德问题在本世纪更复杂,学校道德教育的问题更多了”。于是,发生和发展在这种“更多的学校道德教育问题”时代里的道德教育,也必然更加关注学校道德教育的实践。本文将从道德教育理论历史发展的脉络和道德教育理论流派两个维度,对当代西方道德教育理论予以介绍和分析,并从中得出对早期儿童道德教育的启发和启示。[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知识与德性"的关系无论在传统社会还是在现代社会都是重要的主题。知识在道德教育中是一个核心要素,但是知识与道德教育的脱节已经成为学校道德教育的主要问题和困境。中国的教育现代化受到美国近现代教育的深刻影响,深入理解美国的道德教育的内涵对中国德育发展有重要意义。博雅教育是美国教育传统中重要的资源,始终成为美国教育史中重要的影响因素。笔者试图从西方传统博雅教育入手,重新思考"行动"作为一个要素在知识与德性中的意义,以此拓展对当今"知识、行动与道德教育"之间关系的理解,为反思当代道德教育的困境提供思考的资源。  相似文献   

5.
当前,网络的发展日新月异,大学已成为信息化程度最高、发展势头最快的地方。为了使大学生正确使用网络这把“双刃剑”,对其进行网络道德教育已成为当务之急。应以培养大学生的道德主体性为目的,以法律教育、基础道德教育、网络道德教育和网络知识教育为主要内容,开展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并不断探索大学网络道德教育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6.
刚刚过去的20世纪是一个道德教育理论极大丰富的时代。但是“20世纪道德教育理论研究的增多并不是道德教育本身更重要了,而是道德问题在本世纪更复杂。学校道德教育的问题更多了”。于是,发生和发展在这种“更多的学校道德教育问题”时代里的道德教育,也必然更加关注学校道德教育的实践。本文将从道德教育理论历史发展的脉络和道德教育理论流派两个维度,对当代西方道德教育理论予以介绍和分析。并从中得出对早期儿童道德教育的启发和启示。  相似文献   

7.
20世纪中叶以来,随着人本主义心理学在美国的兴起.提倡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思潮成为西方教育的一个主流,在道德教育中,价值澄清学派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8.
当今社会是一个互联网日益风磨的网络社会,它与现实社会既互相联系又有所区别,在网络社会中人们的行为需要新的规范来调整,信息技术所引起的一系列经济、社会问题也需要新的行为规范加以预防和消除。在诸多的网络行为规范中,网络道德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开展网络道德教育是新时期道德教育的迫切要求,具有传统道德教育无可比拟的优越性,是道德教育的世纪选择。  相似文献   

9.
20世纪的道德教育具有主知主义的倾向,忽视道德实践,成为道德教育实效低下的一个重要原因,反思传统道德教育,有必要明确当代道德教育的实践性,明确道德实践本身具有的目的与发展的双重指向功能;彰显当代道德教育的实践性更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呼唤,建立以道德实践为目标的道德教育体系已成为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0.
21世纪的人才不仅要掌握丰富高深的科学技术知识,而且也需要学生有完善的人格,有强烈的爱国热情,整体协作意识和个性的发展。艺术教育在实施与展开青少年的道德教育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潘希武在《教育学术月刊》2010年第7期撰文指出,西方道德教育的现代性境遇在于它放弃了古典德性教育中人性卓越的要求,把教育内容转变为公民教育,做一个公民而不是一个“好人”成为现代道德教育的根本指向。降低道德的目标,道德规范成为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从而建立起以规范为主的道德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12.
关于在道德教育中引进隐性教育方式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1世纪的道德教育,必须在方法上实现更新。文章认为,传统的显性教育在现代大学生道德教育中已显示出某些不足。为强化道德教育的效力,应当在德育教育中引进隐性教育,并使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这应当是道德教育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道德教育中的主知主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无论对道德教育的理论还是实践来说,20世纪都是一个主知主义的时代(戚万学,1995)”。这主要表现在知识和认知能力在个体道德发展中的作用得以前所未有的强化,道德认知能力包括道德理解能力、推理能力以及道德判断能力和选择能力的培养成为道德教育主要、甚至是唯一的任务。科尔伯格是主知主义道德教育理论的集大成者,他是从  相似文献   

14.
洛克绅士教育思想的基本内容包括健康教育、道德教育、知识教育、礼仪教育,我国大学生教育应重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加强道德教育,改进道德教育方法;改进知识教育,重视发展学生能力;认识礼仪教育,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5.
本文结合高等教育的实际情况,提出高等教育不仅要使大学生“成才”,更要使大学生“成人”。通过加强道德教育、普及法律知识、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公共意识,使每一个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学生成为现代合格公民。  相似文献   

16.
一、引言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成为这个时代最主要的财富来源。同时,教育领域是一个蕴涵着丰富知识资源的知识行业,对教育知识进行管理是提高教育知识的共享性、可操作性、可维护性和可重用性的一个有效途径,教育知识管理的成功与否将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教育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标志,是21世纪教育的生命线。  相似文献   

17.
在道德教育中,人们一直十分重视道德观念的培养,却忽略情感因素在道德教育中的作用,这已经成为当前道德教育低效的一个重要原因.现从目前关注的“道德情绪”的研究结果出发,探讨现行儿童道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应地教育措施,以期能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8.
论道德教育及其模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前我国道德教育中存在着道德教育与德育概念混同,注重道德知识灌输,缺乏道德实践等问题。优化道德教育环境,建立道德调控机制,改革学校德育方式,培养道德生活主体的道德教育模式,对我国现阶段的道德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21世纪是人类依靠知识创新和可持续发展的世纪,创造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能力和效率成为影响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传递知识、培养人才、发现真理的教育被视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柱。许多国家经济起飞得益于“教育是战略产业,人才是主要资源”这一带有根本性的国家长期发展战略。从事人才、知识的生产和再生产的教育,成为决定经济增长的最重要的产业。  相似文献   

20.
没有人会否认,品格教育已经成为当今美国学校道德教育的一种主流形式,已经成为一项吸引全员参与的、愈演愈烈的全国性教育改革运动。其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它的实践性倾向,即与20世纪的各个时期人们重理论建设、重基础理论问题的研究不同,在这个时期各研究机构、各理论流派都把解决当前学校遇到的道德教育的实际问题、提出可操作性建议作为自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