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经费是民办高等学校生存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我国民办高校筹资存在一些问题,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升民办高校筹资能力:加强政府对民办高校的重视与支持、改革民办高校的治理方式、大力提升民办高校的教学质量、健全有关法律法规体系、增强民办高校多渠道筹资能力、建立民办高校财务综合考评系统、建立民办高校筹资管理的督导机制、充分发挥民办高校教育基金会作用。  相似文献   

2.
促进新发展阶段的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高校教育基金会能够通过高质量支撑发挥更大作用。然而,高质量支撑也给高校教育基金会自身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高校教育基金会可从筹资模式、筹资项目、保值增值三个方面,助力高等教育事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大学教育基金会是联结大学与社会的重要桥梁,沟通了大学与社会之间的资源流动.通过探析国内外高校教育基金会研究热点、发展趋势及异同,以期为国内高校基金会的进一步建设与发展提供参考.研究发现,国内外高校基金会发展与研究的差异表现为:筹资能力发展程度不同,对投资的重视程度及发展程度不同,组织结构与管理模式不同,对前沿科学的关注...  相似文献   

4.
我国非营利性民办高校发展过程中存在非营利性治理特性待彰显、税收优惠政策待优化、筹资创收路径待拓展、风险防范与控制机制待健全等问题,国际上的基金会办学模式对解决这些问题有一定参考价值。基金会大学的共性特征包括明晰属性的治理结构、激励捐赠的税收制度、拓宽增收的筹融资渠道、防范风险的预警系统。探索基金会举办非营利性民办高校的办学模式,宜优化制度环境,规范和支持并举;完善税法制度,激励全社会教育捐赠;构建宽领域筹融资框架,提高多元筹资和增值能力;健全风险预警机制,提升风险管控水平。  相似文献   

5.
高校教育基金会接受社会捐赠已经成为高校经费筹集的重要来源,对大额捐赠的依赖是目前国内多数教育基金会的普遍现象。在当前宏观经济增速下滑、经济步入新常态的情形下,这种高度依赖大额捐赠的教育基金会筹资模式具有不可持续性。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以及便捷支付工具的深入发展,为校园微公益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高校应该对小额捐赠投以足够的重视,拓展筹资范围。本文借用了经济管理学科中的长尾理论,提出我国高校教育基金会在未来发展过程中,应该充分利用社交媒体尽可能扩大捐赠项目的影响与覆盖面,在此基础上引入众筹概念,提升捐赠项目的个性化程度,更加关注小额捐赠,实现大额捐赠与小额捐赠的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6.
文章以CNKI数据库收录有关高校筹资的文献数据为来源,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和科学计量学共词分析法对收集并整理的数据进行研究,运用高校筹资领域的高频关键词的相似矩阵和相异矩阵,构建出高频关键词的社会网络关系图谱、高频关键词聚类分析树状图和高频关键词多维尺度分析图谱,并分别进行分析,得出相关结论。对高校筹资的研究热点与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将高校筹资领域的热点问题从高校教育基金会、捐赠和引入PPP模式等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中国民办高校筹资问题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从我国民办高校筹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入手,通过对我国民办高校与我国公立高校以及国外私立大学筹资的比较分析,指出我国民办高校筹资面临的困境,并且从多角度提出扩大民办高校筹资渠道和提高民办高校筹资能力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我国高校筹资现状的调查与思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资金问题是影响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关键因素。通过对我国广东、浙江两省部分公办高校和陕西省几所民办高校的调查访谈 ,文章深入分析了我国高校的筹资现状 :高校筹资多元化格局形成 ,但主要在收取学费方面挖掘较深 ,其他筹资渠道的操作力度和实效性不足 ,公办高校和民办高校需要优势互补 ;最后提出公办高校向第三部门高校转型的构想。  相似文献   

9.
教育基金会作为高校的基金“储藏室”,对于高校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国当前教育基金会筹资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关系筹资性、捐赠者中心市场性以及多元利益主体性,决定了关注捐赠方关系维护的必要性.关系营销理论作为指导关系维护、争取资源的有效理论,以其审视教育筹资行为就是在给予感同,运用契约,注重互惠,争取信任的关系维护营销策略中实现基金会筹资非互惠性到互惠性、索取性到服务性、单向度单次性到双向长期互动性关系筹资方式转变.  相似文献   

10.
加快高校教育基金会发展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高校教育基金会在我国逐步兴起,目前国内比较有影响的,基金总额达亿元以上的有清华大学教育基金会、北京大学教育基金会等,其在组织机构建设、筹资渠道拓展、管理运作模式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并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北京航空航天大  相似文献   

11.
民办高校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多渠道的资金筹措方式。受内外条件的制约,当前我国民办高校的筹资渠道单一,由于近年来高校生源的持续减少,"以学养学"的办学模式导致的资金缺乏已成为制约民办高校生存和发展的主要瓶颈。借鉴美国私立高校的筹资方法,结合我国民办高校办学的实际及特点,畅通资金渠道,实现多元化、全方面的筹资方式,对民办高校在新时期、新环境下应对生源减少新挑战、提升竞争力和知名度、取得健康长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教育的需求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人希望能够走进大学校园,接受高等教育。尽管我国的公立大学每年不断扩招,但扩张幅度始终无法满足考生的需求。在这种情况下,民办高校就成为高等教育中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如今,在我国民办高校的发展过程中,资金问题已成为制约其发展的瓶颈。本文通过对我国民办高校现状的考察,分析其现有的筹资途径,并与外国私立高校的筹资方式进行对比,找出适合我国民办高校的筹资方式,从政策体制观念上,明确界定民办高校的产权并承认其盈利性,从具体操作上,主张准许其进入资本市场,上市筹资,并配合发行教育彩票、提供有偿社会服务、集团化运作、联合办学等其他方式筹资,以此解决民办高校资金不足的问题,使其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更好的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3.
地方高校教育发展基金会以行政管理型为主,主体地位不明确,运行效率不高,专业化、职业化程度低,筹资方式单一,缺少品牌效应。其运行机制表现为组织行为不规范,内部治理不完善和社会公信力不强。地方高校教育发展基金会需要加强信息披露,坚持公益化发展,提高社会公信力,增强筹资吸引力;加强内部治理,减少随意性因素,规范组织行为,摒弃粗放式管理,注重公益品牌建设,打造专业化基金会;协同校友工作,拓展基金会劝募路径。  相似文献   

14.
人才的迫切需求,教育大众化使高校规模的扩大与财政投入不足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为缓解资金紧张的压力,高校教育基金会成了筹集教育经费的重要渠道,我国高校教育基金会筹资渠道的现状,剖析存在问题的成因对于拓展高校教育基金会筹资渠道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中国高校教育基金会在2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遇到了很多阻碍,主要原因是由于其内外部规制的不健全。文章通过深入分析中国高校教育基金会在实际运作中面临的法律问题,一是,高校教育基金会宏观法律制度缺陷:“双重管理体制”限制发展、基金会存在行政隶属和法律地位平等相互冲突的矛盾、内外部监督机制缺失;二是,高校教育基金会投资运作中的法律制度缺陷:基金保值增值相关法律不足、基金会的公益支出和运作成本问题、投资风险承担的问题、捐赠协议的履行。最后简要提出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高等教育研究》2017,(11):52-52
本书为中国高等教育学领域的旗帜性人物潘懋元先生九十岁(2010年)之后撰写的论文合集。全书共收录45篇文章,分为六个单元——高教总论、高教史、大学教师、高教建设、应用型本科与地方高校、民办高校,涵盖了高等教育研究的各主要方面。作者深入探讨了高等教育理念、教育教学、教师发展、不同类型高校的定位与发展策略等中国高等教育的现状、问题及未  相似文献   

17.
基于对2006年中国高等教育核心期刊的关键词分析表明,2006年中国高等教育研究的热点问题和领域主要集中在10个方面,高校教育教学与管理是最活跃的研究领域;学生工作研究是高等教育研究的重要方面;高等教育发展理论和院校研究是研究热点;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研究领域广泛;高等教育基本理论和学科建设研究有新的进展;教师教育发展与师资队伍建设研究长盛不衰;高校高等教育质量与评估研究得到深入发展;高等教育财政政策与管理得到广泛关注;高等职业教育,高校人文(哲学)社会科学教育,高等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等领域的研究有待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18.
高校教育基金会已经成为我国高校筹集资金的重要机构,互联网掀起的微公益热潮对高校教育基金会的发展具有积极的借鉴作用。微公益是以社会普通群众为募捐对象的小额捐赠模式,启发高校基金会重视普通校友、学生家长和热心人士的众多微小力量。微公益以社交新媒体进行信息传递、品牌宣传、反馈互动的方式,启发高校基金会转变筹资管理的产品导向,主动推销基金会的项目品牌,建立群众监督机制,挖掘潜在捐赠群体。微公益的筹款模式,为消除我国高校教育基金会发展的障碍带来了崭新途径。  相似文献   

19.
高校教育基金会是高校设立的以募集教育资金为主要目的的非营利性组织,起源于英、美等国家。我国高校教育基金会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2010年发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进一步促进了高等学校教育基金会的发展,受到各级各类高校的高度重视,并纷纷成立了自己的教育基金会。行业特色高校也不例外,北京中国石油大学教育基金会成立于2008年,算是成立比较早的行业特色高校教育基金会,历经六年的发展与建设,说明此类高校教育基金会具有鲜明的特色和发展瓶颈与前景,面临校友捐赠意识的培养,捐赠文化的建设,试图强调通过加强基金会理事会和学校董事会的作用,处理好校友工作与基金会工作之间的关系,加强教育基金项目过程管理以及理清沉淀资金管理、做好资金保值增值,必将推动行业特色高校教育基金会的快速发展,其中的一些做法也许值得类似高校借鉴,以此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20.
一流大学的建设离不开强大的社会资源筹措能力以及科学合理的资源配置,在此其中教育基金会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聚焦我国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基金会,从运作机制的筹资、支出、投资和运营管理四个方面进行分析,研究发现:筹资规模不大并波动较大,头部效应明显,渠道较窄;支出结构僵化,管理成本过低,服务于"一流"的项目较少;投资存在着"重短轻长"、"重内轻外"、"重虚轻实"现象;管理力量不强,水平不高.为此,文章提出应拓宽筹资路径,发挥社会资源的灵活优势,优化投资布局,重视管理人才引进,抓实信息公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