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后疫情时代,提质增效是在线开放课程内涵式发展的重要抓手。重申促进学习的评价,强调学习者的深度参与,探究学习者参与同伴互评的特点及现存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基于国内一门在线开放课程,采用学习分析技术从结构化与非结构化数据入手,分析在线开放课程同伴互评过程中学习者的投入度,并进一步探究同伴互评投入度与学习绩效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在线开放课程中学习者同伴互评的行为投入及认知投入不高,但是参与同伴互评能够识别更有动力通过课程的学习者,且其认知投入度能够预测其学习绩效。基于FBM(学习行为模型)模型提出促进同伴互评投入度的两阶段干预策略,从而提高学习者参与同伴互评的投入度,并为教师及平台提供更具针对性的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2.
吴轶 《新课程研究》2008,(1):118-120
“阅读档案袋”是档案袋评价在中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新课程标准指出“档案袋评价是以一个文件夹的形式收藏每一个学生具有代表性的学习成果(作业、作品)和反思报告,它可以督促学生经常检查他们所完成的作业,在自主选出比较满意的作品的过程中,反思他们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成果,培养他们学习的自主性和自信心。”可以这样说,当我们将档案袋评价运用于英语阅读教学中时,一方面能够让学生自主体验阅读过程,感受进步,另一方面也为教师、家长等提供了丰富多样的阅读评价材料,使评价者能够开放全面地评价每一个学生阅读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基于生态系统理论,采用学习投入问卷、父母自主支持问卷、教师支持问卷和同伴互助学习问卷,对490名高中生进行调查,探讨父母、老师、同伴对高中生学习投入的影响及其性别差异。研究结果表明:高中男生和女生在学习投入、父母支持和同伴互助总分及各维度分数上不存在显著差异;教师支持总分和能力支持差异显著,但学习支持和情感支持不存在显著差异;父母提供选择机会和给出解释正向预测女高中生的学习投入,教师的学习支持和能力支持正向预测男高中生的学习投入,同伴的参与度正向预测男女高中生的学习投入,同伴的互助意识和互助效果正向预测女高中生的学习投入。建议在提升不同性别高中生学习投入时既要采取普遍性措施又要采取针对性策略。  相似文献   

4.
建立科学、有效的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机制,对提升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机制应是多方面相互作用的联动机制,通过建立评课结果的质量控制线和搭建多元、透明的评价信息平台,形成课程选择与课程评价的联动机制;通过采用累积满意性的评价方式和构建生成性的评价标准,形成评价过程与评价结果联动机制;通过使评价者与评价对象平等互动和创建评价者与评价对象的双向沟通渠道,形成评价者与评价对象联动机制;通过推行发展性教师评价模式和倡导开展质性的教师评价,形成教学水平鉴定与教师发展的联动机制。  相似文献   

5.
文章在分析和研究课程评价理论的基础上,以云南财经大学“破五唯”推进课程评价改革为例,以“课程+教师”为评价对象,以省外专家为评价主体,以精炼的评价指标和专家意见法实行相对评价。通过课程评价初步构建“优教优酬”的激励导向机制,总结实践成效与经验,激发教师潜心教书育人。  相似文献   

6.
模块课程是一种形式灵活、独立性强、结构相对松散的小型化课程。相对于传统的单元式课程,它有利于促进学校生活与社会生活的沟通,培养学生的自主选择意识,适应时代变迁和地域差异。模块课程的开发与推广,带来了课程内容的重组,也必然影响到相应的课程实践方式。在实施过程中,教师要认真研究模块主题的呈现策略,加强学生选课指导与课程评价,引导学生通过研究性学习获得真实体验,谨防陷入“为模块化而模块化”的误区。  相似文献   

7.
新老课标都将提升学生作文“自主修改能力”作为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指标。然而,目前的写作教学止于“布置”“评价”,很少让学生“自主修改”。少数教师希望提升学生“自主修改能力”,又往往缺少相应的理论指导和具体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8.
潘海洁 《广西教育》2023,(13):93-95
本文基于小学语文作业设计存在的问题,论述“双减”背景下教师提高作业设计有效性的方法,包括:明确目标,夯实基础;丰富形式,培养能力;分层设计,自主选择;联结活动,实践体验。  相似文献   

9.
<正>“双减”背景下的作业设计应对传统作业碎片化、重复性和被动性的问题进行改革,对作业内容进行统整,减负提质。作业清单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路径。作业清单是将作业内容、评价以清单的形式有序展开。学生在写作业的过程中根据作业清单进行自我指导和自我监控,完成作业后,再借助作业清单对自己的作业进行评价和修改。作业清单具有导向、评价和激励的功能。“导向”即教师将学生需要完成的作业内容和完成标准以清单的形式呈现,学生在清单的导向下自主完成作业。“评价”是指教师利用作业清单对完成作业的“质”和“量”进行评价,评价主要有自评、他评、小组评等方式。“激励”是指学生完成作业清单上的任务会获得满足感和成就感,从而起到激励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在教育信息化深入发展和教育数字化转型持续推进的背景下,大力推动高质量在线开放课程建、用、学,是实现我国教育质量提升和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途径。而学习者对在线课程的体验和评价能反映用户视角下在线课程的内在质量,从而反向赋能在线课程的优化设计和持续发展。文章通过对15门在线课程评论的文本挖掘和组态分析,探索了在线课程受欢迎的主要因素,揭示了专业基础课程和素养提升课程受欢迎的具体机制——“内容导向—成效为王”及“魅力吸引—体验至上”。文章提出了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及应用的具体策略:明确内在目标,针对专业教育与素养培养有的放矢;提升核心引力,促进教师讲授与知识内容联通对话;优化技术工具,赋能基础适配与资源支持双向驱动;完善建设体系,实现成效为王与体验至上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11.
刘雨薇 《现代英语》2023,(21):48-51
学习投入是预测学业成效的关键指标。混合式教学日益成为当今研究关注的焦点,学习投入为混合式教学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文章主要研究在混合式课堂中学习投入的提升策略,通过文献综述明确混合式课堂中学习投入的主要影响因素:教师、同伴和课堂,而后结合学习投入的三维结构,提出混合式教学中学习投入提升策略,具体包括:重视课程导学;优化课堂活动设计;及时追踪反馈学习情况;引导学生主动自我反思;树立学习榜样;做学生的倾听者、交流者和协助者。  相似文献   

12.
伴随大数据、学习分析技术的发展,在线作业成为当前教育科技产品的重要形式,但是有关在线作业的用户体验研究并不多。文章采用技术接受模型来研究初中生和家长的在线作业用户体验及其影响因素,并结合相关研究中的教师用户体验进行比较分析,研究发现:易用性对学生和家长的在线作业使用无显著影响,对教师有影响;有用性是教师和家长更为关心的,而学生对此无感;社会影响和自我学习管理对学生和家长在线作业使用呈显著影响。基于此,文章对在线作业推广应用进行了反思,认为在线作业需避免成为强化应试的工具;教师要适应新的“把关人”角色;在线作业开发需更多地转向学生用户设计,以增强其学习体验。  相似文献   

13.
文章对远程同步互动教学实施的课堂学生学习投入进行了调查研究。调查覆盖采用“中心校-教学点”“本地区城-乡”和“跨地区城-乡”三种组织模式的三个地区五所学校的562名学生。研究显示:学生整体课堂学习投入良好;采用中心校-教学点组织形式的课堂学生学习投入度最高;在课程比较中,劳技和美术等实践性课程的学习投入最高,音乐最低;四年级学生相比高年级表现出较高的学习投入。该研究进一步建议从丰富互动教学模式、鼓励教师远程协作和挖掘深度技术支持等方面提升学生学习投入,以期提高教学成效。  相似文献   

14.
作业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实施“双减”政策,要解决当前中小学作业量过多、质量不高、形式单一、功能异化等问题,切实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教师作为作业的设计者和评价者,需要持续优化作业设计,真正将学生从题海中解放出来。“减负增效”要求教师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和个性特征,从听、说、读、写四个方面优化作业设计,推陈出新,提升作业的自主性、多样性、层次性、针对性以及趣味性,促进学生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15.
传统的体育课程评价只是采用单一的教师评价。在评价过程中,教师是主宰者,学生是被评价者。而新《课程标准》的评价中,既有教师评价,又有学生自评、互评和家长等多种评价形式,从而实现了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提高了评价的实效性,并为学生的持续发展提供保证。  相似文献   

16.
王洁 《山东教育》2009,(12):38-39
伴随着教育理念的全面转变,对学生的“评价”理念同样也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评价的出发点从评比、筛选走向诊断、帮助。评价的目的从知识学习走向育人,即促进“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评价者的心态从冷静客观走向充满人文关怀。评价形式从“三个一”走向“三个多元”:从整齐划一式评价走向充满个性化的多元评价;从单一的教师评价走向教师、家长、同伴、个人等互动式的多元评价;从统一的纸笔测试走向对艺术作品、实践成果、小发明制作、  相似文献   

17.
幼儿同伴选择是同伴关系的一部分,是幼儿社会交往的开端。研究从幼儿选择同伴的角度和教师评价对幼儿同伴选择的影响这两方面对某幼儿园某班的30名幼儿和1名教师进行了连续3年的调查。调查发现:小班幼儿选择同伴的标准比较笼统,同伴所处的地理位置相对比较重要;而中、大班较小班有更加具体的同伴选择标准,更加注重同伴间的游戏体验。教师肯定性评价对幼儿的同伴选择影响小于教师否定性评价对同伴选择的影响。幼儿个体的气质、性格以及交往技巧才是同伴选择的决定性因素。  相似文献   

18.
郭珊珊 《广西教育》2023,(5):109-113
本文基于钢琴演奏在普通高考、职教高考中的考核内容、招生对象和难度系数等方面的分析,论述艺术类中职学校音乐表演专业钢琴演奏课程的教学现状,提出“坚持分类分层设置钢琴课程”“着重专业教学读本研发,优化专业教学内容”“优化教学组织形式,提升教与学成效”“加大硬件投入,提高实训训练效能”“重视专业教师再教育,提升教师教学能力”等教学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9.
一、英语课堂教学的现状与问题 近几年来,经过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洗礼,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有了显著提高,课堂教学也发生了很多根本性的变化.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关注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表现,包括学生在课堂师生互动、自主学习、同伴合作中的行为表现、参与热情、情感体验和探究及思考的过程等.  相似文献   

20.
心理课不同于其他文化学科,它是一门活动课程,重视学生在活动中的体验与感悟。教师在设计心理课作业时,要突出作业的情感意义性和生活体验性。目前,小学心理课作业的布置时段在课前、课中、课后均有,作业类型主要有问卷调查类、认知思考类、情感表达类、思维导图类、角色扮演类、续编故事类、实践体验类等,作业评价形式有教师口头评价、书面评价及学生互评、班级展示等。“双减”背景下,如何更好地设计作业以提升心理课的有效性,建议从增加作业设计的“心理味”、尝试丰富多样的作业类型、营造作业分享的安全氛围、拓展作业评价的多重路径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