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基于创业板的相关数据,利用改进后的股票价格模型和股票收益率模型,检验资本化研发支出的价值相关性,并对不同种类资本化研发支出(自主研发无形资产和开发支出)对公司价值影响的差异性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发现,资本化研发支出与股票价格和股票收益率不相关,费用化研发支出与股票价格和股票收益率显著负相关;自主研发无形资产与股票价格不相关但与股票收益率显著正相关,开发支出与股票价格和股票收益率不相关。研究结果表明创业板上市公司资本化的研发支出具有一定的价值相关性,但股票市场投资者对创业板的资本化研发支出反应不充分,并且这种疑虑主要是由于开发支出导致的。  相似文献   

2.
广告支出、研发支出与企业绩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理论分析表明,广告支出、研发支出与企业绩效正相关,并且广告和研发支出的作用会受到企业规模和控股股东的影响。基于中国上市公司样本的实证研究发现,研发支出与企业绩效显著正相关,而广告支出与企业绩效没有统计上显著的关系。就规模而言,研发支出与企业绩效之间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仅存在于小企业中;在大企业里,广告支出与企业绩效显著正相关。就控股股东而言,在非控股企业里,研发支出与企业绩效显著正相关;在控股企业里,广告支出与企业绩效显著正相关。稳健性检验进一步证实了这些结论。  相似文献   

3.
以2007年和2008午披露研发费用的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公司研发支出资本化选择与盈余管理动机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上市公司的研发投入越大,其研发支出资本化选择倾向越高;管理当局通过对研发支出允许资本化选择进行了盈余管理,其动机主要是避免亏损和再融资的需要.基于研究结果,建议报表附注应披露研发支出不同处理对利润的影响金额和程度.  相似文献   

4.
以中央企业集团下属控股的130家上市公司2009—2012年的研发支出为分析对象,根据生产要素密集程度和行业技术水平的不同进行分类,通过T检验来比较样本公司在实行经济增加值考核前后,研发支出是否产生显著性差异;通过分位数回归来分析EVA考核方法在研发支出处于不同的水平上的影响程度。认为经济增加值考核是促进中央上市公司,尤其是高技术产业中的央企上市公司,技术转型升级、提升研发能力的有效手段,应该坚定不移地继续深入推进。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价值相关性的角度探讨了2007年中国会计准则对研发支出从费用化到有条件资本化的改革对会计信息估值角色的影响。本文利用价格模型和回报模型,采用双重差分(Diff-in-Diff)的方法,并使用四种定义来判断公司是否受研发支出资本化的影响。结果表明,研发支出资本化之后,公司的会计信息更能反映公司的价值,而且这种提升主要体现在会计质量低的公司样本以及非国有企业样本中。这意味着研发支出资本化提升了会计信息的估值功能,具有积极的经济后果。  相似文献   

6.
国资委推行央企EVA考核已经历时三年之久,在此背景之下,中央企业的研发行为是否产生实质性变化仍是一个有待考察的问题。本文以中央企业集团下属控股的130家上市公司2009—2012年的研发支出为分析对象,根据生产要素密集程度和行业技术水平的不同进行分类,通过T检验来比较样本公司在实行经济增加值考核前后,研发支出是否产生显著性差异;通过分位数回归来分析EVA考核方法在研发支出处于不同的水平上的影响程度。本文认为经济增加值考核是促进中央上市公司,尤其是高技术产业中的央企上市公司,技术转型升级、提升研发能力的有效手段,应该坚定不移地继续深入推进。  相似文献   

7.
本文探讨了资本化科技开发支出项目的价值相关性,并和无形资产以及扣除开发支出后净资产项目的价值相关性进行了实证比较.本文的研究结论主要为:(1)上市公司科技开发支出对企业权益价值具有显著的解释力;(2)科技开发支出比无形资产以及扣除科技开发支出后净资产的价值相关性更高;(3)基于消减规模效应模型以及加入相关控制变量后,上市公司科技开发支出占价值比也能显著解释价值增长率.  相似文献   

8.
新会计准则提倡研发支出有条件资本化,从政策层面释放了企业研发的热情,而这项政策是否在现实中产生预期效应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以新会计准则允许部分研发支出进行资本化处理为切入点,以沪深两市2009—2013年高科技上市公司为样本,在产品市场与资本市场分别检验它们对研发支出资本化的反应情况。研究发现,研发资本化对企业在产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表现均有正向影响,证实研发支出资本化的积极效用。为研发支出资本化的初始尝试研究是企业有效应用会计准则以实现企业管理目标的方法探索,也为政府通过会计准则的制定与修改引导企业行为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9.
以2007至2017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本文考察了开发支出资本化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实证结果研究发现,开发支出资本化比例与企业创新呈倒U型关系。且结论在稳健性检验之后依然成立。表明:当开发支出资本化比例低于临界值时,由于抑制了管理层通过削减研发投资以实现盈余目标的动机得到抑制,从而促进企业创新;当开发支出资本化比例高于临界值时,促使管理层基于声誉风险管理层为避免将已资本化金额转为费用对当期盈余造成的负面冲击,进行过度研发投资,从而阻碍企业创新。说明不同开发支出资本化比例下,管理层研发投资不同动机对企业创新产生非线性影响。结论在稳健性检验之后依然成立。进一步分析还发现:,开发支出资本化通过研发投资效率作用于企业创新,而且管理层面临的盈余公告压力越大,开发支出资本化对企业创新的非线性影响更为显著。资本化通过非效率研发投资,作用于企业创新;盈余公告压力越大,资本化与企业创新之间的倒U型关系越明显。  相似文献   

10.
研发支出是衡量企业自主创新活动的重要指标。本文以2009-2010年披露了研发支出的制造业和信息技术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从政治关联、制度环境的角度对中国企业研发支出水平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相关和回归检验。研究结果显示:具有政治关联的企业的研发支出水平更低;企业所在省份的制度环境越好,其研发支出水平越高。研究结论对解释中国企业研发支出水平较低的原因,思考中国企业家创新精神激励机制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中国上市公司技术创新与企业价值关系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2005—2007年连续披露R&D支出信息的107家中国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基于Q值均一假设与Q值非均一假设两种情况分别建立计量模型对技术创新与企业价值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1)中国上市公司R&D支出、无形资产对企业市场价值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效果;(2)在国内现有数据库条件下,专利作为技术创新的重要代理变量,虽然对企业价值存在影响,但不十分显著,存在一定的应用约束;(3)技术创新的企业价值增长作用未体现明显的行业差异性,高新技术企业并不具有显著的知识资产价值转化效率优势;(4)相较Q值均一假设模型而言,Q值非均一假设模型具有更高的拟合优度和解释力度,能更好地解释中国上市公司技术创新与企业价值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2004~2008年连续披露R&D支出的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业上市公司的样本数据,采用Hansen提出的门槛效应模型,实证检验董事会规模与企业R&D投资行为之间的关系.当以公司规模为门槛变量时研究发现,只有当公司规模超过某一临界值之后,董事会规模才与企业R&D行为之间表现为一种"先增后减"的非线性关系,并由此得出董事会规模的公司治理效应可能存在类似于宏观经济学中的"低水平陷阱"现象;而以董事会规模为门槛变量时发现,最佳的董事会规模应为7人或者9人.研究还发现,董事会中独立董事所占比例的增加对改善企业的R&D投资决策未起到明显效果,独立董事"花瓶"现象仍普遍存在.  相似文献   

13.
以2007-2010年年报披露研发投入数据的沪深A股上市公司1071个观测值为样本,从R&D投入会计处理方法选择的角度分析企业进行R&D资本化与费用化政策选择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新会计准则对R&D投入会计报告的变革有一定的积极意义,R&D资本化与费用化的选择受到了企业特征的影响。研发强度大、盈利水平低、规模较小、负债水平高、股权分散、研发投入不稳定且处于扭亏临界和高技术行业的公司倾向于选择将R&D资本化,而那些规模较大,盈利水平高、负债率低、股权相对集中、研发投入稳定的企业则倾向于将R&D费用化。另外,R&D资本化与费用化的选择与其系统风险、成长性和收益平滑动机没有显著关系。  相似文献   

14.
以2010-2012年宣告实施股票期权激励计划并进行行权的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研究股票期权激励计划对公司研发支出行为的影响。发现,在基数期公司研发支出强度与是否实行股票期权激励计划呈显著正相关;而在行权等待期公司研发支出强度变化与是否实行股票期权激励计划呈显著负相关,说明经理人存在很强的动机利用研发支出进行盈余操纵,以获取由股票期权激励带来更大的经济利益;研究还发现,经理人管理权力加剧了这种操纵行为,作为嵌入公司治理结构保护中小股东利益的独立董事制度发挥了一定的治理作用。本研究结论为政策制定者调整相关股权激励政策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5.
企业所得税、资本结构与研发支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罗福凯  王京 《科研管理》2016,37(4):44-52
本文以2009-2012年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使用层次回归模型,研究了企业所得税与研发支出的关系,考察了资本结构对二者关系的调节效应,并进一步检验了产权性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企业所得税对研发支出具有显著负向影响;由于债务税盾的存在,资本结构能够缓解企业税负对研发支出的约束;而且,资本结构对所得税与研发支出之间关系的调节效应在非国有企业中更为显著。这些结论突破了以往单独研究所得税或资本结构对研发支出影响的局限性,为企业研发投资决策和资本结构选择提供了新的理论证据。  相似文献   

16.
许自坚  王辉 《科研管理》2019,40(9):130-138
研发支出作为企业创新的重要一环,对企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企业研发支出的研究也是当今学术界研究热点问题。本文从企业的组织资本的角度,以我国上市公司制造业企业数据为样本,通过固定效应模型和倾向得分匹配模型,分析其对企业研发支出的影响。实证研究发现企业的组织资本对研发支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通过倾向得分匹配模型,进一步验证了高组织资本企业的研发支出水平显著高于低组织资本的企业。此外,非国有企业的研发支出率高于国有企业,且在非国有企业中,企业组织资本越高研发支出率也更高,但在国有企业中此效应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17.
R&D投入的价值相关性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2007—2009年年报披露的研发投入且数据完整的508家上市公司为样本,构建多元回归模型,实证检验R&D投入的两种报告方法(费用化vs资本化)的价值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资本化R&D投入是与价值相关的,它与股票价格负相关,与股票收益正相关,资本化R&D投入对股票收益具有增量解释能力。费用化R&D投入与股票价格和收益负相关,向投资者传递了消极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