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余艳青 《青年记者》2006,(20):33-34
2005年12月2日《华夏时报》未经同意,在相关报道中不仅用了艾滋遗孤小莉(化名)的大幅脸部特写照片,而且将她的真名、曾用名、弟弟及其父母因艾滋病去世、父亲(现已去世)的照片和名字全部登出,还大量报道了未经小莉同意的其他隐私,这与当初采访时“不能用小莉的照片,不能用真名”的约定截然相反.作为小莉的监护人之一的靳薇教授被逼打官司,状告该报侵犯肖像权和隐私权.这也是全国首例艾滋遗孤自诉侵害肖像权和隐私权案.  相似文献   

2.
大众传媒(报刊、杂志、电视等)在叙述新闻时,都会涉及人物肖像。由于我国法律对肖像的合理使用没有作出明文规定,昕以会引起一些不必要的新闻官司。 我国《民法通则》第100条规定:“公民享有肖像权,未经本人同意,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也就是说,侵害肖像权的行为,必须具备两个条件,即未经本人同意和以营利为目的。 在1998年,作家赵瑜发表了《马家军调查》,震动了文坛、新闻界和体育界。马俊仁方面认为,此文侵犯了马俊仁的肖像权(也侵犯了名誉权,但此文不作讨论),理由是,《中国作家》发表此文时,引用大量马俊仁的照片,这些照片是“以营利为目的”。  相似文献   

3.
随着公民们法制意识的日益增强,摄影记者面临的法律“地雷”,正变得更加“易爆”。精彩照片的背后,也埋着肖像权、隐私权、名誉权等纠纷。  相似文献   

4.
电视节目一不留神可能引起官司,未经同意使用他人肖像、照片,有可能被诉侵害隐私权、肖像权或著作权,评论事件用语不当可能导致被诉侵害名誉权.报纸杂志一不注意也可能引起纠纷,比如未经允许的转载和刊登他人的作品可能引发著作权纠纷.网络更不用说了,随时随地在打法律的.擦边球".媒体若要保护自己,事先防范、及时补救和诉讼时有效抗辩三大块都是必须掌握的.  相似文献   

5.
《今传媒》1996,(6)
市场经济与新闻侵权(二)文/上海·周胜林3.侵犯肖像权新闻报道侵犯肖像权的问题比较复杂。一般的新闻图像提倡现场抓拍,反对“摆布”、“导演”。现场抓拍就等不得征求本人同意,一经征求意见,也就失去了现场。所谓侵犯肖像权,是指以营利为目的,未经当事人许可,...  相似文献   

6.
自己的写真照片莫名被影楼“出样”悬挂,男友也因此告吹。11月9日,江苏宝应县消协成功调解了这起因广告侵犯消费者肖像权而引发的矛盾纠纷。  相似文献   

7.
2003年12月1日“世界艾滋病日”的前夕,一个关于“贵州艾滋女小琴(其实只是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结婚”的报道,被国内媒体炒得沸沸扬扬。对这些报道,该事件主人公小明即小琴的男朋友说:“媒体太可怕了。”小明所指的可怕主要有:小琴家的亲戚之前并不知道小琴感染了艾滋病病毒,但看了报纸上的照片后,都拿着报纸  相似文献   

8.
温凤鸣  胡钦太 《新闻传播》2009,(12):104-105
10月13日.河北一男子杨某盗用前女友的名字开设了博客,捏造其卖淫、患艾滋病和缥客发生性行为的博文,以及她的私人生活照片。14日“艾滋女”开博曝光性接触者即见诸报端包括我国四大门户网站在内的各网站贴吧纷纷转载杨某博文,同时,电视台也不放过这种吸引大量眼球的机会,纷纷报道“艾滋女事件”。  相似文献   

9.
我们在本刊第4期提到不久前上海有家报纸因发表22年前的病容照而导致一场“新闻官司”,一种意见认为这一行为侵害了病人的肖像权,另一种意见则针锋相对地予以否定。到写作本文时,这场官司还没有打完。不过,因报刊摄制或者发表肖像而导致纠纷和诉讼已发生过多次,最著名的便是电影演员杨在葆的肖像权遭受侵害案。1986年9月,北京市一家广告公司受某药材公司委托,为该公司设计“阳春口服液”的广告,计划在一家期刊的封底刊登。这家广告公司在未经杨在葆同意的情况下,从  相似文献   

10.
“新闻侵权”是指广播、电视、报纸或其他新闻媒体所播出、刊发的报道、评论内容严重失实,致使他人名誉受到损害的行为。其主要表现样式是指损害或侵害公民或法人的“人身权”中的“肖像权”、“名誉权”和“隐私权”等。  相似文献   

11.
如何判断评论是否侵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有关部门统计,自1987年上海出现新中国第一起新闻官司以来,至今已有1000多起新闻官司,其中大部分是因为报道失实引起的,另外一部分案件主要是围绕着肖像权、隐私权而展开诉讼的。近几年来,一种比较新型的案件也开始出现,这类案件争论的焦点不是报道是否失实,也不是是否牵涉隐私或者是肖像权,它的争论集中在“评论是否公正”上,比如著名的“马桥词典”案,案件的焦点就是几位评论家对《马桥词典》这部小说所做的评论是否公正。 新闻媒体刊登的报道基本上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事实性的,告诉读者发生了什么事;一类是评论性的,告…  相似文献   

12.
孙振军 《传媒》2002,(3):35-37
“新闻侵权”是指广播、电视、报纸或其它新闻媒体所播出、刊发的报道、评论内容严重失实,致使他人名誉受到损害的侵权行为。其主要表现形式是指损害或侵害公民或法人的“人身权”中的“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和“隐私权”等。  相似文献   

13.
2007年4月4日,武汉女子李某状告广东《家庭》杂志恶意诽谤并索赔百万元的官司在武昌区法院开审。去年4月,《家庭》杂志刊发了一篇题为《惹火焚身,董事长被情妇套牢一路挣扎一路悲》的稿件,文中使用真名真照片,将武汉女子李某指为“道德败坏的第三者、情妇”。李某遂以侵犯名誉权、肖像权为由,将《家庭》杂志社告上法庭,索赔经济损失及精神抚慰金100万元。  相似文献   

14.
湖北《黄冈报》1990年2月17日科技版刊登一篇报道:“又大又怪,奇事一桩:肉鸽下‘鸭蛋’蛋中还有蛋”,并配发了照片和“小常识”——“蛋包蛋是如何形成的?”当天,报纸送到总编室,编辑们读着这则图文并茂的“奇闻”,为以最快速度给读者提供了这则报道而感到欣慰。 2月15日上午,总编室接到一位通讯员送来的照片,照片上有一只鸽子、一个鸽子蛋、一个大“鸭蛋”。照片说明很简单:湖北摩托车厂胡建安家的一只0.8公斤的肉鸽,2月13日下了一只蛋,长6.7cm,直径4.3cm,呈椭圆形,貌似鸭蛋”。编辑们一边传看,一边议论。  相似文献   

15.
报载:首都一名资深摄影记者,因拍摄两位同行,被多家报刊采用,而被起诉上了公堂,索赔十万八千二百元(1995早5月16日《中国青年报》经济蓝讯)。 此案并不复杂。某报摄影记者在采访人大四次会议时,未经原告同意,便拍摄了两位同行的照片。此后,照片在6家报刊上发表时,都没当新闻照片发,而且做了配文的插图。或是为“按劳分配,皇帝的新衣”点缀;或是为“失宠的文科大学生”配图。最不能容忍的是某报竟把图片标题写成是“等待判决”。由此而给原告精神、名誉和身体造成了损害。 当然,孰是孰非,法庭自有公断。笔者以为,造成这种尴尬局面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一些报刊的编辑未经作者允许,擅自改变照片说明,把新闻照片当作插图来用。张冠李戴,焉能不错乎!  相似文献   

16.
张红霞 《新闻知识》2001,(10):27-28
两年多时间,我对这个艾滋病家庭的采访,一直处于欲报不能的状态。尤其是一个小镇上居然有38个甚至更多潜在的艾滋病当地简称为“艾滋”感染者,一旦见诸报端,不仅骇人听闻,还容易引起别的麻烦。我曾经四易其稿,在报社领导的一再斟酌下,只报道了专家免费治疗的事。揣着这样一个具有震撼力的、涉及到人民生命安危的题材不能报道,我苦恼又无可奈何,同时又为这些艾滋病感染者的不幸遭遇,受社会歧视的悲惨命运而愤懑。今年“3·15”,借着全球防治艾滋病日“维护公众安全与健康”的主题,我采访的“艾滋病”及“艾滋家庭”的稿…  相似文献   

17.
2009年10月,“艾滋女”事件引起广泛关注。据报道,一个名叫“闫德利”的女子以“艾滋女”身份发表博文《我的忏悔》,称自己被检查出艾滋病,为自己的滥交而后悔。之后,又陆续发表博文讲述自己被继父强暴、去北京当小姐的悲惨经历,并曝出279个“嫖客”的电话号码。为证明博文的真实性,“她”毫不避讳地贴出艳照和全家福。一时间,“闫德利”的博文和照片引发网站的狂热转载,“艾滋女”成为网友漫骂的焦点。  相似文献   

18.
1月22日,文汇报“近距离”专刊以整版篇幅发表了我采写的独家专访《金庸剑桥论剑》。这篇专访是我今年1月16日在香港与金庸先生直接对话的成果。然而,有几家媒体的采编人员却不顾新闻职业道德,在未经文汇报和作者本人同意的情况下,以“本报记者”的名义发表从文汇报上抄  相似文献   

19.
正面报道要合法赵民浙江电视台曾报道平湖某小学成立“雏鹰小银行”,引导学生勤俭消费的新闻;上海的报纸也有一篇采访札记对上海“儿童银行”、“红领巾银行”这一道“学堂里的独特金融风景线”,由盛到衰的原因进行了分析。但《商业银行法》明文规定“未经中国人民银行...  相似文献   

20.
案例一:据《四川日报》报道,1988年2月24日,刘晓庆在自贡演出后前往灯会观灯。当一名记者上前拍照时,刘晓庆当即声明“未经我的允许,不准拍照。”记者说:“你们不同意是你们的事,我拍是我的事,这是灯会,不是你家。”双方遂发生纠纷。案例二:美国佐治亚州一名家庭主妇弗洛拉·格雷厄姆带着两个儿子去参加商品展销游乐会。在两个儿子的执意要求下进入一个游乐厅,游玩后出来时,一股强风吹起了她的裙子,裙子把她的头盖起来,却暴露出腰部以下的部分,只有一件裤衩。当地一位摄影师抓住这一时刻,把她摄入了镜头。这张照片成了这次游乐会的宣传品。格雷厄姆夫人对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