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长期以来,我们的英语课堂教学或多或少存在着重“生成客体”——即教材中的知识和知识体系,轻“生成主体”——即学生的现象,着重围绕知识结构设计教学环节,倾情于“刚性”的程序,满堂生硬地灌输。这种教育的实质违背了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潜能,漠视了学生的个性发展。  相似文献   

2.
“预设”是教师对课堂教学环节和内容的预先设计,即备课或教学设计,是课堂教学前的准备。“生成”是教学过程中灵活产生的内容,是教师无法预先设计的部分。教师要灵活地处理课堂中的“预设”和“生成”,做到充分“预设”,在面对动态的“生成”时,把握“生成”产生的时机,引导学生,从而有序而高效地推进课堂教学,达到尊重学生、为学生学习服务的目标,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3.
课堂教学的成败,既有教师教学中的预设因素,也有来自教师对学生信息的处理及由此引发的“生成”性教学因素。预设即教学设计,设计要关注到学生的知识、能力和情感,“生成”则更多展示了教师教学的灵活性和智慧性。只有两者相辅相成,才能生成一节比较完善的课。而在实际教学中笔者注意到一些英语教师容易出现以下情况:  相似文献   

4.
信息技术高效课堂新模式,即“三分六环节”。“三分”指:“分层次(教学班分A、B、C层),分年级(对高一、二、三不同的年级),分课型(课分为:新授课、复习课、探究课)”。“六环节”指在课堂教学的程序结构,包括“目标定位一案例导入一问题探究一思维点拨一知识构建一三维评价”,在教学过程中,做到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导地位和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相结合。  相似文献   

5.
我认为,在小学科学的教学中,教师要认真展开“放与收”的设计,即选好一节课中的“大问题”,把科学问题“放下去”,使每个学生都可以进入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去,然后把学生解决问题的不同状态和相关信息“收上来”。一次“放”和“收”的过程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教学环节。“放”是“教学资源生成”的过程,“收”是师生互动、回应反馈、促进“教学过程生成”的过程,“放”是为了“收”得更有针对性,“收”是在“放”的基础上的发展和提升。  相似文献   

6.
长期以来,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着重"生成客体"(即教材中的知识和知识体系)轻"生成主体"(即学生)的状况.这表现在教学设计以知识逻辑结构为依据设置教学环节,并在教学内容呈现顺序和各个教学环节的安排上都有明确的规定.这种"刚性"的教学设计影响了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弹性"生成.在"走"教案似的教学中,"死"的教案支配和限制了"活"的学生,遏止了他们在课堂上思想和生命的活力,使原本鲜活灵动、充满情趣的课堂变得机械、刻板和程式化.时代呼唤新的数学课堂,学生需要新的数学课堂,而新的数学课堂具有动态生成的特点.只有在生成的数学课堂中,学生才能得到有效发展和提高.  相似文献   

7.
“贴近生活,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是地理新课 程标准基本的理念之一。学习生活中的地理知识,是对现有以 教材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的改变,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地理知 识、在体验学习中理解知识。本文以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I大 气的受热过程”为例,设计情境生活化的问题式教学环节,围绕 教学目标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链条,激活学生已有经验,引导 学生探究解决生活化的问题情境,关注学生的课堂生成,帮助 知识框架的建构和内化。  相似文献   

8.
李惟熔 《化学教与学》2010,(10):37-37,19
本文从生动的案例出发,谈到了在高中化学教学实施过程中,不能只是机械地执行既定方案,应该具有一种“活资源”的意识,即把学生看作教学“资源”的重要组成者和生成者,看作教学过程的积极参与者和教学活动的共同创造者,在预先设计的教学方案的基础上,循着学生思维的起伏、情感的波澜随时地调整教学策略和环节,动态地实施教学设计。  相似文献   

9.
真实实验是物理教学最精彩和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本文以典型的规律课“闭合电路欧姆定律”为例,在教学设计最重要的两个环节即。问题情景设计”和。学生活动设计”中,运用真实实验设计物理情景,教学中以真实实验为平台,关注知识的逻辑结构、学生的认识发展、实验功能与教学效果的匹配。  相似文献   

10.
贾腊生 《湖南教育》2003,(13):30-30
课堂教学的骨架是课堂结构。课堂结构一般由“阶段、环节、程序”组成,如新知识学习课一般可分为“导入、新知识学习、应用、结束”四个阶段。每一个阶段又由一至三个环节组成,如有的新知识学习课中的“新知识学习”阶段可安排“解决问题一、解决问题二、归纳生成新知识”三个环节,每一个环节又由若干个程序组成。一节课的“阶段”和“环节”是课前设计好的,但大部分“程序”不要课前设计,要根据课堂上学生的学习情况而定。为了实现对教师教学的有效评价,评定一堂课要解决好如下四个问题。1.你是怎么教的?评课者听完教师的课后,要和执教者一…  相似文献   

11.
“学习任何知识的最有效的途径是由学生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刻,也最容易掌握其中内在规律和联系。”(玻利维亚语)也就是说让学生通过自身的努力和探究知识最容易生成。然而少部分经典的教学环节,却仅仅是告诉学生怎么样,而忽视了让学生探究为什么是这样,学生成为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如果能顺其学生的认知规律进行教学,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教育目的的概念入手,阐明了“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含义,创造性地提出了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3H”体系,即追求培养学生的三个“H”——Heart,Head和Hand(心灵、头脑和手)。它们之间是一个连续的和层次不断提升的过程,与该体系相对应的三个教学环节是:素质教育、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本文还探讨了“3H”体系在教学环节中的具体实施方略,以及教学督导工作在教学环节中发挥的监督、指导和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从教育目的概念入手,阐明了“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涵义,提出了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3H”体系,即追求培养学生的三个“H”——Hean,Head和Hand(心灵、头脑和手),它们之间是一个连续的和层次不断提升的过程,与该体系相对应的三个教学环节是:素质教育、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还探讨了“3H”体系在教学环节中的具体实施方略,指出教学督导工作在教学环节中发挥的监督、指导和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用“动态生成”观指导数学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动态生成”观是华师大叶澜教授“新基础教育”观的一个基本内容。“动态生成”观是对教学过程生动可变的一种新概括。其基本特征主要有三:(1)以生命学说理论为基础。即认为学生是其生命活动的构成部分;教学过程必须在动态中生成,必须焕发出师生生命的活力,在教学活动中,学生生命主体的地位必须受到应有的尊重。(2)以学生的动态发展为内容。即让学生在活动中发展,在发展中提高和展现学生生命的价值,使学生的知识、智能、情感、思想等方面的素质在动态中发展。(3)以“动态生成”的要求作为教学调控的依据。即强调要重视教学过程中的生成因素,结合教学设计,紧紧抓住“生成因素”,灵活地调  相似文献   

15.
词汇是英语构成的基本单位,提高英语词汇教学实效将有助于提升学生英语能力,发展核心素养。文章以外研版英语(三年级起点)三年级上册Module 1 Unit 1 I’m Sam为例,探讨在基于单元整体教学视角的英语词汇教学中如何做好教学设计,构建良好的英语教学“文化语境”和“情景语境”,通过多样化、趣味化教学,促进学生英语词汇知识自主生成,借此促进小学英语词汇教学水平的提升。  相似文献   

16.
国家新课程标准指出:我们的教学应当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长期以来,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着重"生成客体"——即重教材中的知识和知识体系,轻"生成主体"——学生的状况。教学设计以知识逻辑结构为依据设置教学环节,并在教学内容呈现顺序和各个教学环节的安排上都有明确的规定。在"走"教案似的教学中,"死"的教案支配和限制了"活"的学生。因此,学生需要新的语文课堂,而新的语文课堂具有动态生成的特点。只有在生成的语文课堂中学生才能得到有效发展,全面的提高。  相似文献   

17.
目前,我国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简称《数学标准》)把“解决问题”和“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情感与态度”一起作为义务教育阶段数学的四大课程目标,并提出应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即让学生认识到现实生活蕴含着大量的数学信息,能够积极主动地利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充分发挥数学的价值。因此,在教学设计上如何有效地促进小学生数学问题解决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认知学习理论的一个重要分支——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学习理论逐渐流行。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总是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即“情境”相联系的。在实际情境下进行学习,学生通过“同化”与“顺应”才能达到对新知识意义的建构。本文以建构主义理论指导,结合自己的新视野大学英语教学经验,分析了情境教学在英语课堂设计及教学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9.
预设与生成是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一组相对的概念.所谓“预设”.就是紧紧围绕阅读教学的目标、任务.预先对阅读教学的课堂环节、教学进程等所作的展望性设计。所谓“生成”.就是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学习兴趣、学习情况,并根据学情、课堂环境等对原有教学预设进行调整.并灵活地据情施教,以达到阅读教学效益最优化的一种教学策略。笔者认为.必须将预设与生成有机地统一于阅读教学中.学生的思维才会碰撞出智慧的火花.学生的知识、  相似文献   

20.
数学概念是人的主观世界对客观世界中的数学现象的理性反映,是研究数学的基础性知识,构成数学的骨架。数学概念不能仅仅靠死记硬背解决,必须使学生彻底理解,掌握运用的技巧。因为数学概念本身具有很强的抽象性,所以,这给学生的理解和教师的教学确实带来一定的难度。如果我们对数学概念进行一番研究,就会发现,数学概念的教学必须经历概念生成、概念辨识和运用的过程。其中,概念生成往往被忽略,造成了“概念辨识和运用”的环节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断崖现象”。本文以“二次函数”概念课为例,在概念生成环节上,认真引领学生触摸数学概念的本质,以破解概念教学困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