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中国目录学的现状与未来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柯平 《图书馆杂志》2005,24(3):5-11,4
文章概述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目录学取得的成就,分析了当代目录学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作者提出中国目录学应当积极地面对信息技术的挑战,建立包括文献目录学、信息目录学和知识目录学在内的新体系。文章还讨论了21世纪目录学的发展转向。  相似文献   

2.
新时期目录学继往开来的新起点--试评《目录学教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通过比较研究等方法,从体系架构的进化、话语体系的建立与逐步完善、基础理论的完善与成熟、目录学史的充实以及实用目录学占主导等方面,对《目录学教程》进行了评论,认为该书是新时期目录学继往开来的新起点。  相似文献   

3.
传统上,目录学是与校雠、版本等学科共同发展起来的,在治学术史和文化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数字时代,目录学的生存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信息数量、类型、传输方式以及用户行为的变化对目录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在分析数字时代目录学学科环境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目录学变革的四条路径:目录学学科化、书目工作职业化、发展通用技术以及建立现代目录学逻辑体系。  相似文献   

4.
梁启超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著名的启蒙思想家,也是近代目录学的开拓者。他把目录学与学术研究紧密结合,主张用目录学手段著书立说,鼓吹维新变法,开启民智,宣传救亡图存思想,为维新变法提供理论依据。他的目录学思想突破了传统的书目分类体系,建立了一套较为完整的近代目录学思想体系,促进了目录学自身的发展,在近代史上具有开辟先锋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录学基本理论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论述当前目录学存在的三个问题:①目录学概念混用;②目录学实践相互层级关系不明确;③传统目录学理论没有做好包容网络环境下新目录学的实践。笔者试图建立一个以“书目学”和“学科目录学”为双核心内容的目录学新体系,并把所有的目录学实践分门别类地归入到这个体系中,以此来解答上述提到的三个问题。  相似文献   

6.
一、建立参考文献目录学体系的意义一览科学之林,我们就会发现,目录学是年长的科学之一。在科学发展的长河中,目录学以其特有的研究方法对其特定的研究对象开展研究,至今已形成了一个比较完善的科学体系。  相似文献   

7.
<正> 众所周知,当今新的科学技术革命的浪潮正以惊人的速度和力量改变着人类社会的面貌,在人类各个知识领域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一方面创造了新的学科,并给其它众多的学科领域开拓了更为广阔的前景;另一方面又为各门学科领域提供了新的理论和实用工具.作为研究书目工作形成和发展的—般规律的科学的目录学无疑在当今的信息革命时代充当了重要的角色.但是,目录学在这场科学技术革命中也充分暴露了其自身的弱点,面对科技革命浪潮所带来的铺天盖地的文献情报流,目录学的理论和方法显得有些势单力薄,捉襟见肘.新的形势要求目录学自身必须引起一场深刻的革命,必须从目录学发展规律上总结,把目录学的体系建立在更加科学化的基础上,从而进一步完成理论化和完善化的过程.这是一  相似文献   

8.
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西学以及西方目录学的大规模涌入,极大地冲击着已成"永制"的中国传统目录学分类体系——四部分类法,使中国近代目录学分类体系产生了巨大的变革。  相似文献   

9.
数字目录学--当代目录学的发展方向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1  
本文阐述了衍生于文献目录学的数字目录学建立的意义,分析了数字目录学的基本原理,讨论了数字目录学的三个主要研究领域:数字资源系统的目录学研究、数字参考咨询的目录学研究和数字化学习指导的目录学研究,并提出了21世纪数字目录学建设的一些意见。  相似文献   

10.
梁启超:中国古代目录学研究现代第一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启超的中国古代目录学研究,具有建立现代学科的开创性意义。他可谓是这一研究领域的现代第一人。其贡献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古代目录学史的现代研究体系和研究规范,二是总结了古代目录学的原则和目录的功用,三是对导读书目的研究有较大的开拓,四是其研究方法达到了历史与逻辑的统一。其研究对后来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李敏 《图书情报工作》2012,56(5):139-142
认为建立分类法类目体系应把以科学分类为基础作为一个基本原则,不能因强调文献的特征而忽视各学科的特性和运动规律。《中国图书馆分类法》5个版本对目录学类列所设子目的细目的扩缩变化,既遵循学科发展原则,也遵循文献保证原则。提出《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对目录著作的列类应体现分类法对科学分类的遵循,组建一个完整的目录学知识系统,促进目录学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廖永霞 《图书情报工作》2013,57(17):102-108
概述国内外书目的FRBR化实践,从国外国家书目的FRBR化成果中吸取经验,探索中国国家书目的FRBR化,展示基于Primo资源发现系统的FRBR化试验结果,发现2011年中国国家书目中约有30%参与了FRBR化聚合。在此基础上,分析中国国家书目FRBR化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提出适应数字时代资源编目的几点建议:启动中国文献编目规则修订;推进书目规范建设和全球共享;实现编目一体化;开发新型编目体系。  相似文献   

13.
14.
书目情报在网络信息导航中的智能性应用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李敏 《图书馆论坛》2005,25(3):31-33,73
论述书目情报在网络信息资源导航中具有增强知识性、协助构建逻辑有序的信息空间、增强系统指导学习功能和促进知识共享等作用。只有书目情报在网络智能导航中的地位得到均衡,书目情报的价值才能得以体现。  相似文献   

15.
梁启超认为目录具有传播知识、传播思想、唤起民众的社会作用,主张目录学为社会服务。他编撰的《西学书目表》,是首创以科学分类为基础的书目分类法。他重视书目的阅读指导功用并把它上升到学者自立和国家自强的高度。他发表《佛家经录在中国目录学之位置》一文,对研究佛经目录卓有成效。他对近代中国目录学的广泛深入研究及其目录学理论和实践的巨大成就,带动了目录学研究,开一代研究之新风。  相似文献   

16.
论目录学理论体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论目录学理论体系肖希明Abstract:Beinganorganicintegralwhole,thetheoreticalsystemofbibiographyiscomposedofaseriesofconcepts,caddtegories,p...  相似文献   

17.
宋代是我国封建文化发展的巅峰时期,也是我国古典目录学发展的一个高潮期,其中专科目录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有了长足的进步。新的专科目录种类如金石学、子学目录相继出现,传统的专科目录如文学、佛学、书画等在体例和著录方法上都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和创新。宋代专科目录学的成就极大丰富了我国传统专科目录学的内涵。  相似文献   

18.
《资料收集管理》2013,38(3):35-44
Collectors of children's books use Harry K. Hudson's bibliography of American boys' series books as a source list in expanding their personal collections. Scholars of popular culture use the bibliography as a tool in locating books that reflect everyday trends and mores of the general American public. The bibliography, now in its third edition, has undergone considerable change over the years; and this change reflects the evolution of a simple finding aid for personal collectors to a bibliography used for scholarly research.  相似文献   

19.
书目控制论的思辨:从世界到中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书目控制论的思辨:从世界到中国黄俊贵Abstract:Theorginanddevelopmentofbibliographiccontrolisexpoundedfromthecourseofknowledgecontrolofhumanbein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