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多元标准加入法是将普通单元标准加入法拓展为一种同时测定相互干扰的多组分的新方法。该方法应用多因素正交回归设计原理,在相互干扰的多组分待测体系中,采用多元标准加入法,由正交回归分析得到一组准确反映多个组分与被测物理量之间的回归方程。该方程引入的乘积项能准确表达组分间的交互作用,而常数项又准确表达样品中待测组分的含量。因此,该方法可用于多种分析方法中,例如极谱法,进行多组分的同时测定。作为本文的分析实  相似文献   

2.
将分光光度法测定全铁和亚铁的试验进行改进,使实验结果测定更加准确。通过国标法和改进后方法绘制的标准曲线进行对比,并对刚果红试纸的加入,比色皿皿差和单、双倍空白对标准曲线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改进后方法绘制的标准曲线优于国标法;国标法在调节pH值过程中,刚果红试纸的加入对结果产生严重影响,导致标准曲线的大大偏离实际值,而比色皿皿差对结果也产生一定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3.
用磺基水杨酸作显色剂的分光光度法和原子吸收光谱法分别测定广东梅州兴宁高岭土中三氧化二铁(Fe2O3)和铜(Cu),采用的定量分析方法是标准曲线法。结果表明,分光光度法测Fe2O3的含量和原子吸收光谱法测cu的含量均有较好的线性关系,所测高岭土的Fe2O3和Cu的含量较低,因而高岭土的自然白度提高,适用于造纸工业。  相似文献   

4.
当药物中存在的两种有效成分时,利用分光光度法,不需要进行分离,只根据两种待测组分吸收峰的相互关联情况,选择适当的方法就可同时测定其各自的含量。  相似文献   

5.
在所见文献资料中尚未见高浓度的硫酸介质中微量铁的测定报道.作者经研究将工业浓酸稀释100倍,在适宜酸度下用盐酸羟胺还原Fe~(3+)为Fe~(2+),用邻二氨菲显色在721分光光度计上测吸光度,用工作曲线法和增量法测定铁含量,测定结果非常吻合.重现性好,测定方法稳定可靠,数据准确.  相似文献   

6.
重氮偶合分光光度法被广泛应用于亚硝酸钠含量的测定,但测定时的最适测定波长却没有统一标准。以此实验为例,从灵敏度、准确度等角度探讨使用分光光度法时获取最适波长的一般过程。结果表明,本次实验的标准曲线在亚硝酸钠含量为0~2 mg/L时,510 nm为其最适测定波长。  相似文献   

7.
确定安徽几个地区的绞股蓝中多糖的种类及含量。[方法]利用分光光度法测可溶性糖和总糖的含量,以及用薄层析法检测其中多糖的组分。[结果]测定得安徽多个地区的绞股蓝中多糖含量存在一点差别,尤其是六安大别山的含糖量大于琅琊山。薄层析测出的糖为麦芽糖。[结论]各地绞股蓝都是以麦芽糖为主的二糖存在于绞股蓝的叶片中。  相似文献   

8.
用分光光度计测出不同浓度KCN反应溶液的吸光度,绘制出标准工作曲线。将待测水样在酸性条件下进行蒸馏,取蒸馏液使之与氯胺T、异烟酸-巴比妥酸试剂反应,比色分析,定性判断水样中是否含有氰化物;再用分光光度计测出其吸光度,在标准工作曲线上查值,经过计算即可行出水样中氰化物的含量。  相似文献   

9.
显色反应是指在被谢组分体系中加入某种试剂而产生颜色的反应。显色反应常用于待测组分的定性鉴定和含量测定。本文着重讨论无机及分析化学教学(或大学化学教学)所涉及到的显色反应类型(包括配位显色反应、氧化还原显色反应、离子缔合显色反应、重氮化一偶合显色反应、亚硝化显色反应、电荷转移显色反应和环合显色反应),供同行们在教学中参考,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10.
果蔬中维生素C测定方法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比较研究2,6-二氯靛酚滴定法与铁(Ⅱ)-邻二氮菲分光光度法测定果蔬中维生素C含量。样品处理后,在最佳条件下测定果蔬中的维生素C含量。滴定法在测定深色样品时欠佳;分光光度法适合于深色样品的测定,但操作繁琐。深色的样品宜选择分光光度法测其Vc含量。  相似文献   

11.
铝基中Fe含量用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时受标样限制,一般不能分析高于1.57%的试样,而在用硫氰酸铵比色法测定时,一般可以测定Fe达到4.0%左右的试样.用硫氰酸铵比色法准确测定某些高Fe含量的铝试样,将这些试样加入到发射光谱中的铝基Fe工作曲线中,将硫氰酸铵比色法与原子发射光谱法联合起来,延长工作曲线的工作范围,从而解决了生产原料——铝基高铁锭的快速准确分析问题,确保生产的连续性.  相似文献   

12.
<正> 一、课件编制目的: 比色法是通过溶液的光密度来测定溶液浓度的一种方法。化学上常用比色实验来测定物质的含量。在这个实验中需要配制一系列标准溶液和待测物溶液,然后分别测定它们的光密度。最后做出工作曲线并根据被测溶液的光密度计算出被测物浓度。由于实验等待的时间较长,重复的操作较多,另外,仪器使用的掌握以及手工作图进行数据处理也很费时。  相似文献   

13.
定量分析的主要任务是准确测试试样中组分的含量,因此必须使分析结果具有一定的准确度。但在定量分析中由于主、客观等多方面原因的限制,使得所测结果与真实含量不可能完全一致,存在一定的误差。这就要我们在:具体进行定量测定时,不仅要得到被测组分的含量,而且要对分析结果进行评价,判断分析结果的准确性,检查产生误差的原因,从而不断提高分析结果的准确度。在滴定分析中,常采用借助指示剂颜色的变化来指示滴定的终点。  相似文献   

14.
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和莫尔法对不同水样中氯离子含量进行测定。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通过加入丙酮做保护剂,在最大吸收波长附近测得不同水样中氯离子的吸光度,测得自来水、湖泊水和饮用水中氯离子的含量分别为19.97mg·L-1,8.02mg·L-1,2.00mg·L-1,相对平均误差均小于1,加标回收率在98.9%-100.8%,说明实验结果比较可靠;莫尔法通过控制溶液的酸度以及指示剂的用量测定氯离子含量,测得自来水、湖泊水和饮用水中氯离子的含量分别为20.41mg·L-1,8.31mg·L-1,2.70mg·L-1,相对平均误差较大,加标回收率在91.4%-101.2%,说明实验结果较可靠,同时也说明采用该实验方法测水中氯离子的准确度较高。从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和实验的简易程度,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都优于莫尔法。  相似文献   

15.
本根据逐步逼近的数学原理,对钴、镍的标准吸收曲线进行线性组合,形成一系列代表各组分不同含量的组合曲线,根据其中最为逼近样品吸收曲线的组合曲线的组合系数,计算钴、镍混合体系中各组分的含量,实验证明,该方法具有准确度高、抗相互干扰能力强的特点,适应于钴、镍混合体系的分光光度法同时测定。  相似文献   

16.
光动力学光度法,是基于光照前后溶液的吸光度差值(ΔA)与溶液中被测组分的浓度(C)呈线性关系的一种光化学分析方法。应用该法进行分析时,是在一定条件下,先用标准溶液作出(ΔA—C)工作曲线。然后再在相同条件下,对试样溶液进行测定,根据测得的数据ΔA,由  相似文献   

17.
原子吸收法测定鸡蛋壳中的钙、铁、镁、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对鸡蛋壳中的钙、铁、镁、钾的含量进行了测定,确定了该法测定的仪器测定条件,溶液测定消干扰的最佳条件,利用标准曲线法对榈进行了实际分析,获得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18.
将茶叶进行灰化处理 ,用硝酸溶解后 ,利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采用标准工作曲线法分析测定茶叶中的过渡金属铜、铅、镍的含量  相似文献   

19.
标准溶液是已知其准确浓度的溶液,在滴定分析中用来滴加到被测物质中与被滴定的组分按照化学反应式的计量关系达到理论终点,根据消耗的标准溶液的浓度和体积来计算待测组分的含量,因此标准溶液的准确配制及标定直接影响到分析结果的准确。在实际的生产检测中标准溶液被广泛应用,许多产品的检测都是通过标准溶液来完成的。文章结合生产实际对标准溶液进行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20.
改进了靛酚蓝分光光度法测水中氨氮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温度、催化剂锰和丙酮对靛酚蓝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提高反应温度可以有效加快反应速度,恒温水浴40℃条件下,显色反应可以在15 min内达到反应平衡。加入催化剂Mn2+可以有效加快反应速度,50 mg/L为最佳浓度,浓度过高和过低都不利于反应的顺利进行;而催化剂丙酮对反应没有促进作用,反而有抑制作用。测定结果的精密度和准确度均能满足水中氨氮含量的分析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