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当代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加强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教育刻不容缓.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实现路径主要有:建立独立的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课程,并作为大学生的一门选修课程;生态文明观应针对特定群体采取多样化的教育形式和教育内容;把生态文明教育与大学生的实际生活和实践活动联系起来,把生态文明教育生活化;运用现代网络信息平台,大力宣传生态文明观.  相似文献   

2.
生态文明观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组成。生态文明观教育有利于大学生形成健全的生态观念体系,有利于大学生提升综合素质,有利于大学生提高全面能力。对生态文明观理论、实践、文化的应答,是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3.
生态文明是人类遵循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规律、推进社会和经济、文化发展所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生态文明与中华文明内在要求相一致.我国高校教育对生态文明建设应承担起相应的责任:要教育广大青年学生树立自然中心主义生态观;要引导学生重视知行统一的生态实践;要丰富人文教育,努力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加强学生心灵的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4.
从一定意义上讲,全社会的生态文明教育可以塑造未来的生态社会,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重点。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应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内容,这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的要求,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形势、新实践的客观要求,是时代的要求。教育和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生态文明观也就成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八大报告对生态文明建设进行了专门论述,因此,培养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加强生态文明观教育已成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的一个新的着力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在加强生态文明观教育时,为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充分认识加强生态文明观教育的重要意义;发挥理论教学的作用,提升大学生的生态道德素质和法律素养;注重实践教学环节,强化大学生的生态践行能力。  相似文献   

6.
唐佳 《西藏教育》2023,(5):11-15
针对当前西藏高校开展大学生生态文明观培育所面临的问题,笔者认为:西藏高校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在课程设置方面,课程内容应涵盖生态现状、可持续发展、生态法治、生态价值观等方面。在课程实施路径方面,一是可从拓宽实践教学渠道、改革理论教学形式两个方面创新生态文明观教育形式;二是从建立健全教育保障制度、提升师资能力、强化物质保障来强化教育保障。通过在高校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学生能够切身体会生态环境保护与社会进步的关系,使他们在日常行为上发生改变,激发他们结合自身专业知识,积极参与维护生态安全与环境保护的行动中来。  相似文献   

7.
幼儿园生态文明教育要遵循幼儿身心成长规律和天性,要构建科学有效的幼儿园生态教育目标体系,要建立“凸显双主体”的幼儿园生态教育评价机制.幼儿园生态文明教育的实践路径:通过体验,启发幼儿生态认知;寓教于乐,增强幼儿生态意识;利用泛灵心理,对幼儿进行“生态伦理”启蒙教育;融入真实的自然环境,培养幼儿敬自然精神;通过激励评价和榜样示范,引导幼儿养成生态文明行为习惯.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研究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可以运用系统论的思想、原理、方法等,探讨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体制、机制、内涵、特点,遵循整体性原则、层次性原则、环境关联原则和动态性原则,形成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合力,提高生态文明教育的实效性。同时,强化学校、社会、家庭、学生"四位一体"教育,不断增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生机和活力。  相似文献   

9.
农林院校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强农林院校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有利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利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并且切合农林院校人才培养的实际;生态文明观教育主要包括生态文明基础知识教育、道德观教育以及法制教育;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可从建设课程体系、完善实践环节、营造文化氛围等途径入手。  相似文献   

10.
生态文明是一种新的文明形式,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之一。本文在探讨高校开展生态文明教育重要性的基础上,提出了要着力培养学生的生态文明观、重新构建学校德育体系、加强对大学生进行生态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的教育、培养大学生的全球生态意识和开展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科研活动等具体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
大中小学生态文明观教育衔接,既是增强生态文明观教育系统性的必然要求,也是强化生态文明观教育针对性的现实诉求,还是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培育生态型优质人才的重要保障。当前,构建大中小学生态文明观教育衔接机制是一个系统的社会工程,必须坚持整体性原则、针对性原则、持续性原则、时代性原则和立体性原则,从构建教育衔接沟通机制、构建教育衔接评估机制、建立教育衔接保障机制和建立教育衔接联动机制这四个方面着力,积极推进大中小学生态文明观教育的落实落地。  相似文献   

12.
生态文明教育吸收了环境教育和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成果,把教育提升到改变整个文明方式和人们基本生活方式的高度.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是环境自身发展和全面落实“五位一体”总布局的需要,是高校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及创建和谐校园的迫切需要,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生态环境现状教育、生态科学基本知识教育、生态文明观教育和生态环境法制教育.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可以通过构建高校生态文明教育体系,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在生态文明校园建设中渗透生态文明教育,在社会实践中倡导生态文明教育等途径实现.  相似文献   

13.
高校德育要加强生态文明教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景明 《教育探索》2008,(11):98-99
生态文明是人类遵循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规律,推进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所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加强高校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是生态文明的内在要求,是社会发展赋予高校德育的时代内容,是人性的自然回归,是科学发展观的题中之义。为了使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建设观念,高校必须全方位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使青年学生跳出现代工业文明的思维模式,从制度、理念、技术等诸方面理解和分析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树立健康、稳定、和谐、可持续的社会发展理念。  相似文献   

14.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愈加凸显。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和必由之路,也是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由于主客观方面的原因,当前大学生的生态意识总体不强,生态知识欠缺,生态文明素质需要提升,生态行为需要加强培养。在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开展生态文明教育,要注重将生态文明教育纳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融入学生第二课堂活动、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与校园文化建设相辉映。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生活化是通过生活过程而进行的教育.其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人本论、实践论、社会交往理论,理论依据是胡塞尔“回归生活世界”理论和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其现实依据是大学生承担历史使命的必然要求,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必然诉求,走出价值观教育困境的必然选择.有效推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生活化,必须坚持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统一、主导灌输与有机渗透相结合、方向性与多元性相协调、先进性与广泛性同兼顾的原则.  相似文献   

16.
生态文明教育是新时期高校德育的必然选择和重要内容,有利于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永续发展.开展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一要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识培养;二要完善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制度体系;三要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宣传;四要开展多样化的生态文明的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17.
生态文明是人类发展的根基。对高校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观教育,顺应了时代发展的要求,具有重大的时代意义。高校要不断完善生态文明观的教育内容、体系,并确定行之有效的实施途径,这是当前高校的一项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18.
开展生态文明法治教育是高校服务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促进新时代大学生全面发展的现实需要。当前,高校生态文明法治教育存在教学实践缺失、教学内容滞后、师资队伍薄弱等问题。高校生态文明法治教育实践要加强生态法治理念宣传教育,增强生态文明法治教育价值认同;课堂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完善生态文明法治教育教学体系;以生态法律规范教育为核心,更新生态文明法治教育教学内容;加强生态法学专业师资力量,提升生态文明法治教育办学水平;健全教学实践评价监督机制,保障生态文明法治教育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八大之后,生态文明建设被纳入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前所未有地被提到了重要的战略地位。大学生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坚力量,必须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因此将生态文明观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培养出符合时代要求的、合格的生态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实现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需要在全社会有效开展生态文明教育。作为一项庞大的教育工程,生态文明教育要达到提高全民生态文明素质的目的,在实施过程中需遵循施教主体多元化、教育方式多样化、教育实践参与化、教育区域差异化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