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小学自然教学》2007,(5):F0003-F0003
法国的“动手做”是一项在初级学校实施科学教育的实验计划,由法兰西科学院和国家教育研究院(INRP)的一批教师和科学家发起。借鉴法国的经验,我国科技部和教育部也共同发起了“做中学”实验,力图改进我国幼儿园和小学的科学教育。  相似文献   

2.
我国现行的科学课程标准在很大程度上沿袭了美国上世纪90年代的科学课程标准,最明显的特征便是将“科学探究”作为最核心的理念贯彻始终。而在美国国家研究理事会(NRC)于2011年7月发布的《K-12年级科学教育框架:实践、跨学科概念和核心概念》一书中,首位关键词已经由“科学探究”修改为“科学实践”,面对这一变革,我们不得不思考这样两个问题?科学探究被拉下神坛的原因是什么?它对我国小学科学教育又有什么启示?  相似文献   

3.
王思锦 《科学课》2014,(5):14-15
1983年,美国联邦教育部发布的研究报告《国家在危机中》掀起了一场科学教育改革。紧接着,1985年,美国科学促进协会(AAAS)开展了“2061计划”,研究21世纪所有美国学生在科学教育中应该知道什么、能做什么。陆续出版了两个重要文件:《面向全体美国人的科学》(1990年)和《科学素养的基准》(1993年),阐述了科学的本质、科学的重要性,提出了首席科学家、科学教师、科学教育家、科学史家、科学哲学家和关心科学教育的公民都应该参与科学教育的思想,为制定国家科学教育标准奠定了基础。1996年,美国国家研究理事会(NRC)研制的《国家科学教育标准》问世,倡导学生应该以探究的方式进行科学学习。本文试图从一次美国之行中听到、看到的三个科学课例入手,比较和分析中美科学课教学的异同。  相似文献   

4.
《科学课》2008,(5):F0004-F0004
法国的“动手做”是一项由法兰西科学院和国家教育研究院(INRP)的教师和科学家发起的在初等学校实施的科学教育计划。该计划在法国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借鉴法国的经验,我国科技部和教育部共同发起了“做中学”实验项目,以此推进我国幼儿园和小学科学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幼儿园“做中学”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动手做”(hands-on)是一种由美国科学家总结出来的教育思想和方法,旨在使学生以科学的方法学习知识,强调学习方法、思维方法、学习态度的培养。体现其思想和方法的教学活动在美国已经开展了十多年。1992年,法国学者、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乔治·夏帕克先生倡导在法国开展这项科学教育改革,1996年法国引入这个项目,命名为“LAMAP”(La Main a La Pate,其含义是“动手和面团吧”),由法国科学院付诸实施,已在全国形成了一个实验网络,并形成了比较成熟的经验。由我国教育部和中国科协共同发起的“做中学”(Leaming by doing)项目是借鉴和引进了其中的先进理念和实践成果,结合我国自身的经验构建的一项科学教育改革计划,目前已在北京、上海和南京的部分幼儿园和小学试点研究。“做中学”科学教育的目标是:让所有学前和小学阶段的儿童有机会亲历探究自然奥秘的过程,使他们在观察、提问、设想、动手实验、表达、交流的探究活动中,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构建基础性的科学知识、获得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为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成长为具有良好科学素养的未来公民打下必要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一、调研问题背景 二、国际科学教育历史上的“探究” 三、当前主要国家科学课程标准中的“探究” 四、国际科学教育评测体系中的“探究” 1.TIMSS。  相似文献   

7.
“动手做”——法国科学教育的新举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4年,法国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乔治·夏尔帕(George Charpak)在访问美国学校时,从美国学校开展的科学教育中受到很大启发。访美归来之后,他便萌发了在法国学校中开展“动手做”的设想。1996年9月,在法国特雷易举行了一次题为“改善对学生的培养方法,从幼儿园起进行自然科学教育”的会议。大约15名科学家和教育家参加了会议,从而发起了科学教育计划——“动手做”。  相似文献   

8.
中国科协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教育部原副部长韦钰同志推介的法国“动手做”系列丛书,目前由人民教育出版社翻译出版。这套系列译丛包括《动手做——法国小学科学教育实验计划》、《探索天  相似文献   

9.
美国“探究教学”研究30年   总被引:52,自引:0,他引:52  
在美国没有哪个观点像“探究”或“探究教学”那样受到科学教育界如此广泛地关注。正如有人所说 :如果非要用一个词语来描述近 30年来科学教育工作者所努力追求的目的 ,这个词一定是“探究”。制定以探究为本的科学教育计划 ,是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中教学标准的核心原则 ,“2 0 6 1计划”出版的《科学素养标准》也不止一处讨论科学探究。那么 ,什么是探究教学 ?它与学生认知发展和学习成绩有什么关系 ?对教师、学生提出哪些要求 ?自加涅于 1 96 3年首先在《科学教学研究杂志》发表有关探究教学的文章以后 30多年里有许多学者在这方面所作了大量研究  相似文献   

10.
胡彩云 《文教资料》2013,(2):169-171
"动手做科学"(hands-on science)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美国科学教育领域盛行的一种课程模式。该课程模式在"2061计划"启动后美国的第二轮科学课程改革中产生,经过80年代末到90年代中期的探索与开发,90年代中后期一直到现在的推广与传播,"动手做科学"课程模式已经日渐成熟,并在国际上得到了广泛认可。  相似文献   

11.
陈建 《物理教师》2002,23(9):39-41
1 引言科学的核心是探究 ,教育的重要目标是促进学生的发展 ,科学课程应当体现这两者的结合 ,突出科学探究的学习方式 .美国 1 996年初发布了第一个国家科学课程标准 ,其核心是科学探究 .英国、日本、新西兰等国 ,科学探究也都成为科学课程的核心 .我国教育部制订的《科学 (7~ 9年级 )课程标准》(实验稿 )的“总目标”中 ,提出了“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 ,初步养成科学探究的习惯 ,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分目标”中更是将“科学探究”列在首位 .科学探究作为一种让学生理解科学知识的重要学习方式越来越受到重视 .尽管学生是使用探…  相似文献   

12.
对于“科学探究”,全日制义务教育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科学》(小))、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物理》(初))以及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物理课程标准(以下简称《物理》(高))都提出了具体的要求。作为一名中学物理教师,如果对三者之间“科学探究”的内在联系和发展规律缺乏了解或知之甚少,那么对“科学探究”教学就非常不利。  相似文献   

13.
《学前教育》2008,(9):11-11
“教育诊断”栏目: 您好! 随着幼儿园科学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探究式学习”已成为幼儿教师的共识,并在教学实践中得到了广泛、积极的尝试和探索。《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中科学领域的目标也表明,幼儿科学教育的价值取向不再是注重静态的知识的传递.而是注重幼儿的情感态度、探究能力,及与他人和环境的积极交流与和谐相处.尤其强调科学教育首先是要精心呵护和培植幼儿对周围事物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在《纲要》精神的指引下,我园也开展了科学探索活动的尝试.却遇到了下面这样一些困惑。  相似文献   

14.
教育部继2001年颁布了《九年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后,于2003年又颁布了《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两个标准均要求学生应该在科学探究和物理实验中达到以下七个方面的要求:1.提出问题;2.猜想与假设;3.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4.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5.分析与论证;6.评估;7.交流与合作。而《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更将“学习科学探究方法,发展自主学习能力,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相似文献   

15.
当前,在中学理科教学中实施探究教学已经成为世界理科教育界的共识。这一点从《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和我国新出台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都明确地体现出来。其实,学生应该如何学习科学的问题,早在1959年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所主持的一次史无前例的会议上,与会者们一致认为学生们应以做科学的方式来学习科学。  相似文献   

16.
以浙教版《科学》教材与美国主流科学教材《科学探索者》中的“地球与宇宙”主题为例,尝试从STS教育的内容、体现STS教育理念的组织形式与方法两个维度来比较与阐释。在STS教育内容层面,两套教材都关注了科学(s)与社会(s)的关系,也呈现了浙教版《科学》教材在科学(S)与技术(T)关系层面的缺失。对于STS教育理念的呈现方式,一方面表现了对科学探究活动的共同关注,也彰显了浙教版《科学》教材对探究问题的明确性、有效性的不足;另一方面突显了科学史的教育价值。  相似文献   

17.
2001年秋季,国家教育部颁发《全国制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拉开了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序幕.“突出科学探究”的学习方式是新的科学课程标准提出的基本理念.如,给予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让学生动手做科学,体验探究过程的曲折和乐趣,而经常“提出问题”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探究活动,  相似文献   

18.
1996年美国正式公布出版了“国家科学标准”,这是美国科学教育史上第一个“国家标准”,也被称作美国90年代的第三个国家级科学教育改革方案。在这里,本文主要介绍三个方面的内容:(1)“国家标准”的主要特征;(2)“以标准为基础”的教育改革的战略框架;(3)“国家标准”的挑战。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物理学研究中“科学批判与实证”的思想方法为教学设计的逻辑主线,借鉴美国教育学家E.艾斯纳(EliotEisner)所提出的教学模式,提出了在中学物理教学中进行科学探究的“科学批判与实证”教学模式。以期为广大中学物理教师在进行科学探究的教学设计时提供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20.
一、调研问题背景二、国际科学教育历史上的"探究"(内容见本刊11月、12月)三、当前主要国家科学课程标准中的"探究"6.南非在南非2002年颁布的《R-9年级国家课程标准(Overview)》中,最初用的都是"科学调查"(Scientific Investigations)的提法,定义为:学习者依赖其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进行活动;探察事物间的联系,从而解决科学、技术和环境领域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