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自读导言自读要求1.整体把握文章思路,理清故事情节。2.揣摩对话中不同人物的语气、口吻和情态,体会不同人物的思想性格以及文章的思想感情。学习侧重点1.诵读训练,注意句读,要读出人物的不同语气。2.理解对话描写、人物语言个性化的特点及其作用。(解说:本单元提示中明确要求“要继续练习诵读,培养文言语感”,“注意揣摩语气,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故“自读导言”旨在引导学生以诵读为突破口,在读懂题意、了解文章思想内容的基础上,学习文章的艺术特色。)自读程序1.默读。(1)读“阅读提示”,略知文章大概情况。…  相似文献   

2.
[自读导言] 1.读懂这三则故事,了解这三则故事的大意。 2.领会孔融“想君小时必当了了”的言外之意;领悟第二则故事的思想意义;体会曹操的个性特点。 3.学习通过人物个性化语言表现人物性格;学习通过典型事件进行概括描写,刻画人物形象。 4.反复诵读,继续积累文言词句。  相似文献   

3.
《绝唱》     
【自读导言】 1.描写戏园子明湖居的环境气氛,意图何在 ? 2.琴师、黑妞的艺术描写对表现“绝唱”有什么作用 ? 3.听众的反应可不可以删去,为什么 ? 4.对白妞的“绝唱”进行直接描写时,主要运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这样有什么好处 ?  (解说:“自读导言”主要是引导学生去思考作者是怎样从侧面和正面来表现“绝唱”的写作特色的,同时也要思考作者在正面描写中是如何把声音化成形象的。 )【自读程序】  1.速读全文,了解大概内容,理解下列词语的意义及其表达作用:高谈阔论 抑扬顿挫 百变不穷谈笑自如 鸦雀无声 千回百折屏气凝神 轰…  相似文献   

4.
《摆渡》     
【自读导言】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不同人物的不同感情,读出“作家”的感情变化。  2.理解人们对“最宝贵的东西”的不同观点和态度。  3.理解“摆渡”、“彼岸”在文中含义的变化,领悟其中蕴涵的人生哲理。  4.学习重点是通过自己的联想和想像,感悟“摆渡”的比喻意义。  (解说 :这篇哲理散文短小精悍,寓意深刻,内涵丰富而文字精练,可以看作一则现代寓言。寓意是什么?作者没有明说。读这类文章,应该反复研读文本,并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和阅读体验,展开联想和想像,设身处地去体会故事中人物的不同感…  相似文献   

5.
自读导言自读要求1.理解全文内容,了解、学习居里夫人的人格美(性格特点和人格力量),理解居里夫人的性格特点和她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之间的因果关系。2.学会并使用本课的生字词。3.熟读并背诵文章的第1、7自然段。4.课外阅读居里夫人的生平事迹。学习侧重点1.对文意的理解与概括。2.居里夫人的人格美。(解说:本文是伟人自述,又是翻译文章,理解起来有一定困难,所以学习重点放在对文意的理解和分析上。只有弄清了文意,才便于学生学习居里夫人的人格美。全文是“伟人名言”,且有一定的哲理性,所以提倡学生背诵。)自读程序1.学习“自读提…  相似文献   

6.
【自读导言】1.通过学习本文,加深对《红楼梦》艺术成就的了解,不断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2.讨论分析香菱这一人物形象,学习小说塑造人物的高超手法。3.体会作者的赞美之情,从而深入理解《红楼梦》的主题思想。这既是本文学习的重点,也是理解文章的一个难点。(解说:这个单元集中学习鸿篇巨制《红楼梦》中的片断,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客观评析小说的思想成就、人物形象和艺术特色,尤其是注意学习它简洁明快、准确生动、质朴自然、耐人寻味的叙述语言和个性化的人物语言,不断增加自己的文化积淀。)栏目主持徐永平【自读程序】1…  相似文献   

7.
自读导言自读要求1.反复朗读并背诵全诗。2.理解一些形象化语言所表达的抽象的意思。3.在朗读与背诵中体会感悟作者抒发的思想感情。学习重点1.朗读并背诵这首诗。2.理解诗中的形象所表示的含义,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解说:无论是讲读课文,还是自读课文,学习诗歌的重点首先要放在朗读与背诵上,至于诗歌的涵义也许刚开始并不一定能理解得那么深刻,但随着知识的积累和阅历的增多,理解会逐渐深入的。因此,在设计本文的自读导言时,要突出朗读与背诵。虽然教材没有要求背诵,但这首诗比较短(全诗仅158字),而且没有生字词,估计1…  相似文献   

8.
【自读导言】 自读要求  1.快速阅读课文,较快地了解文章的内容大意。  2.依据概说——评说的结构方式和按时间发展的阶段顺序,掌握文章的结构层次。  3.用归纳文意要点的方法,概括各部分的内容要点。  4.学习敢于幻想、敢于探索的勇敢精神,认识现代科技对人类发展的巨大作用并受到鼓舞。  5.学用文章的写作技巧和语言:“概说——评说”的结构方式 ;程序顺序 (依托时间发展 )——登月全过程 ;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平实准确的说明语言。 学习侧重点  1.用归纳文意要点的方法,概括各部分的内容大意。  2.敢于幻想、敢于探索…  相似文献   

9.
【教学目标】1.知识和能力:借助字典或联系具体的语言环境理解词语;理解描写人物神态、情绪变化的词句,能带着自己的感受朗读课文,体会刘伯承的坚强意志;学习侧面描写与正面描写相结合刻画人物的方法。2.过程与方法:采用"读中感悟"的基本策略,以学生的"自读—自悟"为主要途径,架设文本与学生交流平台。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让学生体会刘伯承的钢铁般坚强意志,要学习他做一个意志坚强的人。  相似文献   

10.
<正>教学目标:1.认识“箱”“夸”等12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缝”“夹”,会写“性”“卷”等11个生字。2.分角色朗读课文,能读出裁缝和顾客对话的语气,并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体会“慢性子”“急性子”的性格特点。3.能借助表格,提取关键信息,按照顺序复述故事,并学习转换人称讲述故事。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11.
自读导言自读要求1.学习按照一定顺序组织材料和抓住事物特征,用鲜明生动的语言写景状物的方法。2.体会本文融情于景,借景抒情的艺术特色。3.了解“如”“若”“似”的不同用法及“以”“为”在文中的用法。(解说:第1点是这篇课文学习的重点。这是根据这篇游记写景状物的具体特点来确定的。)自读程序1.简介作者、背景,解题。本文选自《柳河东集》,原名《至小丘小石潭记》,省称《小石潭记》。作者柳宗元(773~819),字子厚,河东(今山西永济县)人,唐代中期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和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相似文献   

12.
《孔 孟》     
自读导言 1.理解文中所引用语句的意思。 2.了解孔子、孟子的主要思想及其差异。 3.分析造成孔孟思想言行不同的原因。 4.学习作者分析历史人物的  相似文献   

13.
【自读导言】 自读要求  1.在通读课文和复习文体知识的基础上,较快了解文章的内容大意。  2.抓住对题目、重点段和中心句的分析,全面掌握文章的思想内容和结构特点。  3.借助文中的关键词句和中心句,概括各部分的内容大意。  4.了解科学知识,发扬科学精神,反对“数字”迷信。  5.学用文章的写作技巧和语言:总分结构;举例子和拟人化的说明方法;明确、丰富而生动的语言。  学习侧重点  1.对题目的分析;对重点段的分析;对三部分中心句 (兼有过渡作用 )的分析,全面掌握文章的内容和结构特点。  2.文章体现出的科学…  相似文献   

14.
自读导言1.了解人类探索精神的可贵之处,理解发扬这种精神的意义。2.理清文章的思路,把握举例论证、层层深入说理的特点。3.品味、领悟文中蕴涵丰富的语句。(解说:这是一篇很有特色的评论文章,作者由此及彼,层层深入地表明了自己的看法,阐明了自己的观点,给人以启迪。指导学生自读时,一定要紧扣“自读提示”和课后练习,对于文中一些蕴涵丰富的语句,教学时也不能忽略。)自读程序1.速读课文,了解大概内容,理解下列词语的意义及表达作用:故障、开拓、启迪、震耳欲聋、“高处不胜寒”、“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2.细读…  相似文献   

15.
教学要求:1.使学生了解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优美、物产丰富,初步产生喜爱小兴安岭,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2.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能初步理解课文内容。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1.理解“春”、“夏”项个自然段。2.体会用词准确。教学难点:理解夏季部分中较难的词句。教学准备:1.挂图4幅、词话卡片。2.投影、录像机。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明确学习目标导言:上节课我们初读课文,认识生字,学习了第1自然段,还找出了四季所要描写的景物,学得怎么样?1.师出示卡片学生读词语。(抽出、嫩绿、封、献出、膝盖)2.…  相似文献   

16.
《赤壁赋》     
自读导言  1.理解作者泛舟赤壁而触发的情思和通过主客问答手法所表现的旷达乐观的情怀。   2.体会文章的感情变化和景、情、理水乳交融的写法特点。   3.熟读并背诵课文。   4.进一步了解“赋”的有关特点。   (解说:“自读要求”要依据课文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来确定。指导学生自读本文,基本的要求就是理解作者月夜泛舟,游于赤壁之下,触景生情,联想古今人事,借题发挥,所抒发的内心感慨。   景、情、理的水乳交融和作者感情的起伏变化是本文的显著特点,要指导学生将此作为学习的侧重点,弄清文章“由游起兴,由景生情,由…  相似文献   

17.
自读导言1.整体把握,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2.进入情境,理解作者“心中的鹰”的形象。3.品味语言,领悟重点语句的含义。(解说: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是整体把握,体会记叙文中抒情、议论的作用。对于本文来说,重点和难点应当放在引导学生揣摩语言的深层含义和体悟“鹰”的形象上。)自读程序1.激发感情,导入新课。由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中的“鹰击长空”的画面切入,或者选取草原上雄鹰展翅翱翔的镜头,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鹰的英姿。2.范读课文(或者听朗读带)后学生自读。要求:听准字音,体会感情,理解部分词语的含义。给加点的字注音…  相似文献   

18.
【自读导言】自读要求1.根据电影剧本用文字描绘画面、表现视觉形象的特点,体会画面以及画面组合的内涵。2.把握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注意剧本是怎样通过人物动作、表情来描绘人物性格的。3.体会男女主人公面对死亡表现了怎样的态度,理解两人诀别时的对话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习侧重点1.体会男女主人公面对死亡表现了怎样的态度。2.理解两人诀别时的对话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解说:提出上述自读要求和学习侧重点的重要依据是课文及本单元的单元提示,意在品味作品精华,从中获得对生活的感悟、对人生的有益影响。)【自读程序】…  相似文献   

19.
自读导言自读要求1.通过默读训练,提高自己整体感知文章的能力。2.在阅读———感悟的基础上,利用表格等形式来梳理文章内容。3.用“标注法”及“评注法”阅读文章。(解说:对于一篇自读课文,只有让学生亲自阅读,亲自感悟,并形成属于自己的学习方法、学习网络,才能真正提高学习语文的能力。)学习侧重点1.结合课内外知识,了解小行星的发现史和命名办法。2.根据说明文的体裁特点,理解作者组织文章的思路,即说明的顺序。3.通过本文与学术作品的比较,体会科普作品的写作特色。(解说:对于本文的学习,首先应达到基本要…  相似文献   

20.
[自读导言]1.学习驳论文的写作技巧。 2.体会驳论文的语言特色。 3.了解民族历史,增强爱国 精神,激发学生的民族热情。 (解说:自读本文时,引导学生 思考以上的1、2条是进行语文知 识积累和写作方法指导的需要,是 语文教育“知”的功能;第3条则是 进行人文教育和情感教育的体现, 是语文教育“情”的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