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在冷漠中成长的孩子学会自私,在讥笑中成长的孩子学会羞怯,在羞辱中成长的孩子学会自卑。我们想让他们在宽容中成长,学会忍让,在信任中成长,学会自信,在公平中成长,学会正直,在友爱中成长,学会感恩。  相似文献   

2.
数学是一门思维含量要求极高的学科,教师要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营造思维磁场,促进学生思维意识和能力的提升。在导入中创设情境,让学生在磁场中认知冲突;在探索环节中更新结构,让学生在磁场中自主探究;在应用环节中拓展延伸,让学生在磁场中质疑问难;在总结中回顾梳理,让学生在磁场中自我反思。以此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相似文献   

3.
我们在期待中问世,在期待中成长,在期待中快乐,在期待中幸福。 我们在父母的期待中呱呱坠地,从此,快乐就溢满了整个家庭。一切都在期待中进行,好不自然。  相似文献   

4.
玩,是一种快乐、自主的游戏活动。爱玩更是孩子的天性。幼儿园泥工课教学以玩为载体,在玩中渗透技术练习,在玩中寻找表现内容,在玩中进行师生互动。总之,要让幼儿的一切均在玩中体现:在玩泥中开始,在玩泥中进行,在玩泥中结束,从而让幼儿在玩中掌握基本的表现技法,在玩中体验对生活的感悟,在玩中提高其动手、创造能力。  相似文献   

5.
在实践教育工作中,我利用少先队体验教育的优点,克服了枯燥说教的弊端,通过科学的、少年儿童喜闻乐见的教育方式,在体验中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在少先队教育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的体验教育中培养学生的责任感:一、在学习生活中体验,培养自我责任感。二、在家庭生活中体验,培养家庭责任感。三、在集体生活中体验,培养集体责任感。四、在社会生活中体验,培养社会责任感。  相似文献   

6.
正采用"一四六"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开放的语言环境中,学会观察、思考、讨论和运用,在"用"中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一、基本理念我参与,我快乐;我自信,我成长。在参与中快乐,在快乐中幸福,在幸福中成长。二、基本内容"一四六"课堂教学模式的特点:一是愉快式教学;四是自主学习四个板块——预习、展示、反馈、提高;六是课堂展示的六个环节——在歌谣和对话中步入课堂,在情境中明确目标,在合作中交流预习成果,在汇报中展示提升,在语境中巩固提高,在检测中评价自我。  相似文献   

7.
在课程中行走,在课程中成长,教师的课程能力提升就意味着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师在学校课程场域中学习理解课程,并转化思想理念,在学科课程总体规划中目标再构,在对话中构建课程价值。行走在课程开发设计、实施中,通过非线性教学,于教材解读中创生课程开发,历练教学能力;加强回归性反思,于破模建模中深入课程实施,提升课程素养。组建课程实践共同体,从外部驱动走向专业引领,在团队中修炼;嵌入表现性评价,从自主实践走向自觉反思,在深入研究中生长。  相似文献   

8.
体验性阅读,即在精读过程中,引导学生置身文本,充分发挥主体的能动性,在读中体验作品语言表达的智慧,体验作品中蕴含的情感,体验作品中的人物特征,体验作品中自然环境描写、细节描述等。让学生在阅读中体验,在阅读中感悟,在阅读中“细嚼慢咽”,在文字间感受“春江水暖”。笔者在教学中尝试总结了以下操作策略。  相似文献   

9.
蒙古族酒文化内涵丰富。酒在祭祀中敬畏神灵,在婚礼中传情达意,在节日中娱乐助兴,在盟誓中表达忠诚。在待客中以酒为礼向客致敬,在政治中以酒为礼增进团结。美酒与歌舞相伴,更彰显出蒙古民族酒文化的博大精深。在酒店美学中发挥酒文化的审美功能、体验功能、经济功能,对旅游业的发展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朱宏辉 《考试周刊》2008,(53):196-197
课外活动是生物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在丰富多彩的生物课外活动中,学生的才华得到展现,个性得到发展,能力得到提升,学习生活得到乐趣。在课外活动中开展探究性学习将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促使他们主动获取知识、开启智力、拓展能力,达到在"活动"中学习,在"观察"中发问,在"主动"中发展,在"合作"中增知,在"探究"中创新的目的。可见,科学探究在生物课外活动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由于各种因素的限制,高中生物课程中的课外活动大都无法及时开展,更谈不上在课外活动中开展探究性学习。本文从理论根源和时代背景方面阐述了高中生物课外活动中实施探究学习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1.
流行歌曲与中国古典诗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典诗词进入流行歌曲是当代歌坛上的一道特殊景观,也为我们研究文学史上诗与歌的关系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切入点。古典诗词在现代配乐演唱,主要有还原型、普及型、融合型三种类型,进入流行歌坛的古典诗词主要不是以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为先决条件,古今情感的共通性以及融合了古典与现代元素的表现形式更具特殊意义。我们不应照搬诗词的评判标准评价歌词,而必须更多地考虑到它的两栖性特点。古典诗词进入流行歌曲并不意味着最终导致一种新诗体的产生,歌在今天真正摆脱了对文学的依附性而得以回归自身,这正是近二十年来诗与歌此消彼长的内在原因。  相似文献   

12.
北宋汴京都市文化的繁荣带来了词的繁盛,展现汴京繁华与魅力的词人以柳永为代表。柳永有着十载的汴京生活,他的疏狂心态与世俗审美为传统词的创作增添了新的元素,创作了大量描写时令节序,展现风俗民情的词作。元宵节、上巳节、清明节,"时节相次,各有观赏",柳词记录了北宋都城的节令风俗,展现真实的都市风情,获得了民俗画卷的永恒意义。  相似文献   

13.
宋元"讲史"中融入诗词韵语对于中国古代长篇白话小说影响较大。它开创了后世长篇白话小说卷首卷尾设诗的形式;"说话"艺人用诗词韵语进行细节描写来增强小说艺术表现力,这对于白话小说的发展是一个重要贡献;其通过诗词韵语说理议论,对历史人物进行评价,以丰富小说故事的内涵,对于后世历史演义小说也产生了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4.
填词要依据词调声情是一种传统说法,但这种说法只是后人在无法真正做到依音乐填词时,所总结提出的一套维护词"别是一家"的技术手段,它在很大程度上与两宋词的创作实际并不相符,填词不顾声情的现象大量存在。影响填词不依声情的各种因素有当时音乐记录传播手段不科学、作家的个性、气质、遭际、心境及所处时地、环境等。  相似文献   

15.
苏词可以划分为三种类型:豪放词、婉约词和喜剧词,尤以豪放词享誉文坛,而学界很少关注其喜剧词。其实词人通过喜剧语言、喜剧性格以及喜剧情节等不同方式创作了大量的喜剧词。根据美学特点可以把这些喜剧词分为五种基本类型:机智美、讽刺美、幽默美、滑稽美和揶揄美。综观苏轼的喜剧词,其审美价值不可小视。  相似文献   

16.
黄峨,明女散曲家中存作最丰者。其散曲语言口语化、俚俗化;表达技巧中用典、对仗纯熟;个性化抒情中突出女性视角、悲剧意识;风格多样;具有重要的审美价值,当在散曲中享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7.
朱彝尊现存散曲59首,可分为两类:咏地方风情与叹世叹归。地方风情组曲以[北仙吕.一半儿]为主,多采取冷静客观态度,以清新浅近的语言,重在介绍该地的人文历史与自然形胜,融地名、历史文化名人、出产、典故于一体,生动再现了江南水乡的风景物产、乡土民情。朱彝尊叹世叹归,一是因官场险恶、被同僚倾轧,二是故乡人的真情、故乡的美景与险恶的官场、同僚的暗算形成鲜明的对比,因而在散曲中时时吟唱"归去来兮"。朱彝尊作曲力求醇雅,用词精工雅炼,音韵谐美婉转,词化倾向颇为明显。  相似文献   

18.
苏词可以划分为三种类型:豪放词、婉约词和喜剧词,尤以豪放词享誉文坛,而学界很少关注其喜剧词。其实词人通过喜剧语言、喜剧性格以及喜剧情节等不同方式创作了大量的喜剧词。根据美学特点可以把这些喜剧词分为五种基本类型:机智美、讽刺美、幽默美、滑稽美和揶揄美。综观苏轼的喜剧词,其审美价值不可小视。  相似文献   

19.
唐代联句诗联句又叫连句,是一种独特的诗歌创作方法,唐代联句诗正是在魏晋六朝淤积的化沃土上,沐浴着唐王朝的人灵气和时代精神,不断成长的。阶段性、集团性、竞争性和游戏性无疑是其本质特征。  相似文献   

20.
关于《楚辞》与七言诗关系的观点甚多,但研究思路中都有将文体起源简化为句式异同及偏重文体外部关系的倾向,有明显的片面性。诗歌文体应是由多层次节奏相互作用构成的有机整体,情感节奏与语义节奏、语体节奏的冲突和调整是诗体发展的内在动力。七言韵语在《楚辞》产生之时已经流行,但复杂的语法关系和语义节奏使其具有很强的表义倾向,并形成了与其语义节奏相统一的单调平直的每句韵式语体节奏,从文体内部阻碍了七言抒情诗体的发展。在《楚辞》体中,诗人借助以"兮"字和相关虚词构成的相对独立的情感节奏,较方便地实现了对每句韵式七言诗语义—语体节奏的整合与转化,形成了七言诗早期发展阶段的一种特殊的七言抒情诗体——骚体式七言诗。由此入手,有助于将二元对立式的七言诗起源之争转变为对七言诗发展历史的辩证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