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孔子是中国历史上名教育家,他一生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创立儒家学派,整理、编写“六经”,强调对学生实施因材施教、启发诱导、言行一致、改过迁善的教育。孔子教人首重做人、做事的教育,重视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温故知新、教学相长是孔子一生教学活动的真实写照,也是中国教育思想发展史上的宝贵财富。  相似文献   

2.
赵海燕 《教育探索》2001,(10):16-17
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创办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所私学,有“贤人七十,弟子三千”。在“有教无类”教育思想的指导下,以“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精神致力于教育事业,取得了相当大的成绩。他的教育思想与方法集中反映在一部记录孔子及其学生的言论与事迹的语录体著作——《论语》里。在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里,《论语》作为儒家经典,一直深刻地影响着中华民族的教育传统思想。当前,“素质教育”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在这种呼声之中,不乏极端的倾向,这就是对我国传统的优秀教育思想和方法的割裂与忽视。其实,孔子就是我…  相似文献   

3.
刘培刚 《山东教育》2002,(14):11-12
中华民族以自己卓越的智慧创造了自己伟大的文明,我国古代教育家的教育思想就是这一文明宝库中的奇葩;这些教育家所倡导的教育方法时至今日仍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孔子的教育方法孔子有五十多年的时间从事教学,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教育经验。孔子注重师生间的交流,非常注意互相启发,共同提高。“起予者商也”,就是学生对孔子启发,师生共同切磋,相互学习的意思。这种思想后来演变成了“教学相长”的教学思想。这是我国古代宝贵的教育遗产。孔子又是我国古代第一位重视“因材施教”的教育家。他善于分析学生的年龄特征、个性…  相似文献   

4.
管窥孔子的体育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孔子是我国春秋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著作和教学活动,在我国思想史和教育史上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孔子的体育活动与体育思想则是他教育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5.
孔子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一位伟大的教育家和思想家。他三十岁左右就开始教育活动,以后从事教育事业四十多年,创办了规模宏大的儒家“私学”,培养了许多英俊人才。孔子不愧是自学成材的教育大师,一生“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在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学习和教育、教学经验,  相似文献   

6.
孔子教育思想中素质教育之我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中包含着许多素质教育的思想。当前,我们实施素质教育,很有必要研究、学习和借鉴孔子的教育思想。他认为,教师应当“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引路人。在教学上,他主张因材施教,针对学生各自的特点施行不同的方法,教授不同的内容。他采用“启发诱导式教学”,主张“有教无类”,这对我们今天的义务教育依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姜良存 《现代语文》2006,(2):121-123
孔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形成的教育思想影响了古今中外的诸多人士,以至日本汉学家井上靖称“孔子是人类的老师”。  相似文献   

8.
有人曾说,孔子作为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 政治家,他的影响已经不限于中国,而已遍及世界;他留下 的精神财富不仅属于中华民族,而应该为全人类所共享。 作为大教育家,孔子的教育思想十分丰富,他的教学实 践、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尤其是他的“因材施教”的思想在 中国教育史上影响是深远的,因为“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 注重教育的针对性和可行性,反映了教育的客观规律,这一 光辉的教育思想,给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值得我们探讨 研究,继承发展。 一、观察学生是“因材施教”的基础 作为教育家,孔子竭力避免教育过程中…  相似文献   

9.
世界上没有两个相同的人,学生有其独特的个性,老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班级里有的学生爱好学习,成绩优秀,有的学生为人做事方面很优秀,有的学生顽皮活泼,他们希望自己的个性能够被尊重。在古代,教育家孔子就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思想,现代社会也要求教师首先要对学生的个性和气质、兴趣进行了解,再根据实际情况因材施教,深入学生的生活,和学生打成一片,关心他们的生活,这样才能心灵相通,对症下药。  相似文献   

10.
浅论孔子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孔子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思想家和伟大的教育家。他的许多具有独创的见解,在中国教育史乃至世界教育史上有着重大影响。我们今天研究、学习他的教育思想,对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树立辩证的教育思想:教育活动要注意循循善诱,启发开导;引发学生的内趋力孔子的教育思想从总的方面来看是辩证的,唯物的。他不但认识到环境对人的影响,教育对人的发展的意义,同时也主张学生自身“内驱力”的重要作用。一、循循善诱,启发开导孔子对待学生的态度非常和蔼,与学生的关系十分融洽。他喜欢跟学生谈心,学生也乐于跟他…  相似文献   

11.
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是我国历史上有深远社会历史影响和世界影响的著名政治学家、思想家、哲学家和教育家。在他的教育思想中蕴含着深刻的“素质教育”思想,他并且积极地付诸实践。在孔子创办的私学中,随处都有素质教育的体现,为社会培养了大批贤能之士。在教育改革势在必行的今天,研究孔子的“素质教育”思想是有重要参考价值的。 所谓“素质教育”有这样几层涵义:首先,素质教育包括我们常说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教育,并在全面协调发展的基础上真正提高德育的核心地位。其次,素质教育注重学生基本能力的培养。如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2.
孔子20岁时曾做过委吏(司会计)和乘田(管畜牧)等工作。他常说:"会计当而已矣。"这句话在《四库全书》中就有15处注释,可见孔子对会计的感慨很多,同时,孔子又是我国春秋时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开办私学,招收弟子,宣传儒家学说,教出了许多有才干的学生。孔子的财政思想、诚信思想、伦理思想、会计思想、教育思想是中国会计职业技术教育的基石,所以,孔子是中国会计职业技术教育的先父,对中国会计职业技术教育作出了巨大的历史性贡献。  相似文献   

13.
孔子是我国春秋末期杰出的思想家、儒家学派的创始者.又是首创私人讲学的大教育家。尽管他一生最大的理想是从政,但最大贡献却在教育方面。他一生四十余年从事讲学,积累了极其丰富的教育经验.提出了极其宝贵的教学主张。作为一个编定“六艺”为教学内容,培养“贤者七十二”的大教育家,教育思想博大精深,引后人孜孜以求。本文试从教育活动四要素“教师”、“学生”、“教材”、  相似文献   

14.
孔子美育观     
本文探讨了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教育家孔子的美育思想和美育实践。孔子极重视审美教育,在他看来美育就是一种情感教育,“诗教”和“乐教”就是他艺术教育的内容,他倡导审美的学习境界,他在教学中采取直观启悟和和诉诸情感的具有审美色彩的教学方式,往往达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教学效果。孔子的教育理想是人生的艺术化与审美的伦理化的化合相加。  相似文献   

15.
曾琦云 《学子》2004,(12):40-41
孔子被称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对中国乃至世界产生了深刻影响。孔子具备了最优秀的教育家素质,一切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在他那里得到了完美的表现。历史进入了21世纪,但孔子的教育思想对现代教育仍有许多学习、启鉴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思想文化中。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思想和文化占有重要的地位。先秦诸子中,孔子、孟子、荀子不仅是思想家,也是教育家,因为他们都曾经设坛授徒,宣传自己的思想。庄子没有从事过专门的教育工作,一生主要是著书立说.但究其思想.称其为教育家却是当之无愧的.因为他的教育思想在许多方面与当代教育思潮不谋而合。  相似文献   

17.
强调个性增长率,注重个性教育,是当代世界教育改革的共同趋势。我国近代教育家蔡元培先生,十分重视个性教育。他的个性教育的思想和实践启示我们:要根据学生个性特点进行教育,改进教学方法,选择具有创造素质的教师,营造宽松民主的教学环境等。  相似文献   

18.
孔子的成人教育思想及对成人教育的启示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他学问渊博,一生从事文化教育,创立儒家学派,成为一位民族文化的巨人,孔子的言行著述承先启后,继往开来,在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闪现着悠久而强盛的生命力。特别是,孔子作为毕生从事教育活动的著名教育家,他的教育学说为中国古代教育奠定了理论基础,其独特的教育思想仍对当今成人教育理论有所启迪。一孔子的成人教育思想是中华民族珍贵文化遗产的一部分,我们如何从这巨大宝库中吮吸其精华,充实我们的思想,完善我们的理论是我们所思考的问题。笔者在此对孔子的部分教育思想进行归纳。1.重视教育…  相似文献   

19.
孔子是人类文化史上一位伟大的开创型的教育家,他通过与学生平等合作,根据学生的不同个性,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帮助学生树立远大志向,正确对待学生的过错,辅之以适当的奖励与及时的惩罚等方法,培养出“七十二贤人”,其所蕴含的教育思想对我们当前转化“学困生”的工作仍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一部《论语》生动地记录了他的教育实践活动。他的教育活动大都是在学生参与之下,以谈话的形式进行的。今天,认真地研究孔子与学生的谈话艺术,对改善我们的教育方法,提高教育效果,都是大有裨益的。 一、全面了解学生,使谈话具有指向性 作为世界上最早的教育家之一,在世界教育史上,孔子最先提出“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思想。他深知,要教育学生,必须先了解学生,在《论语》中,孔子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