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中国画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成功地成为东方艺术的主流。这种成功与中国深厚的文化背景密不可分,其中"形"与"意"在历代绘画与画论中所起的指导性作用是不容置疑的。无论是秦汉唐宋美术史对"形神"的评述,还是宋元的现代绘画对"形"与"意"的关注。"形"与"意"在中国画的创作与实践中,承担着指导作用,同时"形"与"意"又随着绘画的实践得到论证与补充。"形"与"意"在画论与绘画中的不同表现,形成了中国画丰富多彩的格局。  相似文献   

2.
在高中语文教育中,阅读与写作的关系是常被提及的话题。高中语文教育的目标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阅读是"思想"的积累,写作是"情感"的释放。阅读与写作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犹如"落霞"与"孤鹜"、"秋水"与"长天"的浑然天成,才能有如此美不胜收的景象,也体现了"阅读生活"与"写作能力"相辅相成的关系。阐述了阅读与写作相互促进的作用,提出如何处理好"读"与"写"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3.
"兴趣"与"训练"作为一对范畴,向来受到教育研究者的重视。但是,对于"兴趣"与"训练"及其相互间的关系,人们有许多不同的理解。以往的兴趣理论和训练说把"兴趣"与"训练"对立起来,杜威则认为"兴趣"与"训练"并不是对立的两个教育因素,它们是相互联系、相互统一的。认真分析"兴趣"与"训练"的内涵,仔细探讨教育中"兴趣与训练"的关系,对于我们准确地把握教育方法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高校离退休职工人数越来越多,在工作中坚持辩证思维,灵活运用辩证法的观点,有助于妥善应对各种问题,高效做好各项工作。本文对高校离退休工作中若干辩证关系,如"管理"与"服务"、"物质需求"与"精神需求"、"家庭养老"与"学校责任"、"自力"与"借力"、"务实"与"务虚"、离退休工作与学校整体工作等辩证关系做了若干探讨。  相似文献   

5.
正确认识依法行政的时代内涵及价值取向对推进依法行政具有重要意义。依法行政要做到"法治行政"与"国际行政"、"控权行政"与"保权行政"、"维权行政"与"民主行政"、"责任行政"与"服务行政"、"程序行政"与"阳光行政"的结合与统一。实现依法行政要树立法律至上意识,提高执法人员的素质,完善行政立法,规范行政执法,强化司法审查。  相似文献   

6.
数学教学目标是数学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预先想要达到的结果。认真研究并科学制定好数学课堂教学目标既十分重要,又十分必要。为此,应当正确理解数学教学目标"远期"与"近期"、"显性"与"隐性"、"抽象"与"具体"、"预设"与"生成"、"主导"与"主体"等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7.
辅导员博士专项计划有其特殊性,就要求辅导员博士学会处理"学与工"、"破与立"、"转与守"、"升与降"的四对矛盾。通过解决"学与工"矛盾,以合理优化时间;通过解决"破与立"矛盾,以促进学业质量提升;通过解决"转与守"矛盾,以促进职业发展;通过解决"升与降"矛盾,以培育良好职业心态。  相似文献   

8.
高效课堂教学是"教"与"学"的统一,是"学"与"思"的统一,是"接爱"与"探究"的统一。本文分析了开展高效课堂教学的几条方法与途径。  相似文献   

9.
"模拟体验式"教学模式是高职院校"形势与政策"实践教学的重要方法,是实践育人的重要途径,其实施步骤包括情境设计、任务布置与准备、课堂模拟与评价总结。"模拟体验式"教学模式的有效实施需要处理好"严肃性"与"娱乐性"、"主导性"与"主体性"、"虚拟性"与"现实性"、"台前"与"幕后"等四个方面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通过问卷调查,可以了解大学生焦虑、抑郁水平与预见就业风险认知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焦虑总分与风险的"重要性"负相关显著,与风险的"时效性"和"不可控性"正相关显著,与"就业市场竞争风险"因子、"职业发展前景风险"因子正相关显著,在"重要性"、"时效性"和"不可控性"以及"就业市场竞争风险"因子、"职业发展前景风险"因子,高低焦虑者之间存在显著差异。抑郁总分与风险的"重要性"负相关显著,与风险的"时效性"和"不可控性"正相关显著,与"职业发展前景风险"因子正相关显著。在"重要性"、"不可控性"以及"职业自我认识风险"因子、"职业发展前景风险"因子,高低抑郁水平者存在显著差异。大学生的焦虑、抑郁水平是影响其就业风险认知的重要情绪变量。  相似文献   

11.
正内容与形式的运动统一是万物存在、发展的本源动力,语文亦然。语文的"内容"与"形式"直指语文的"意"与"言"。2011年版"课标"明示:语文课程是学生学习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程。诚然,语言的"运用"也就是"言"与"意"的运动。语文教学中,让学生往来于"言"与"意"的双向通道上,领略途中风景,体验语文"言""意"共存共生之妙,从而最终实现学习语文的高峰体验——"言"  相似文献   

12.
在近代汉语中,在引进接受对象时,"与"取代了"于",而"给"又取代了"与"。"给"所以能够替代"与"进入到动词范畴,继而入住介词领域,一方面是"给"和"与"有相同的语义基础,它们都可以表示施与义的动词;另一方面,"与"的退出和"与"自身的功能过多有关。  相似文献   

13.
东亚儒家传统人文精神的奠基者是孔子,其核心价值在于:相信"人之可完美性"。儒家所谓的"人之可完美性"是指"身心一如"、"自他圆融"、"天人合一",人具有强烈的"历史意识"与时间感。东亚儒家人文精神的第一个面向是:"身"与"心"的融合。东亚儒者多主张人的"身"与"心"互相渗透,使"身""心"成为一体。东亚儒家人文精神的第二个面向是:相信人的"自我"与"他者"可以恒处于一种圆融状态。东亚儒家人文精神的第三个面向是:相信人若能了解自然秩序即能了解人本身的内在理路,因为他们相信"自然秩序"与"人文秩序"是和谐而非对抗的关系。自然与人文之间可以透过人的道德自觉而搭起会通的桥梁。儒家认为人与自然是一体的,人与自然都具有共同的本质——"仁"。儒家的宗教性是在日常生活的礼教性中展现的。东亚儒家人文精神的第四个面向是:具有深厚的时间感与强烈的历史意识,这种历史意识表现在"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相融合,认为"事实"是应该放在"价值"中来思考。东亚儒家人文精神有几个特色。第一,儒家强调的是"连续"而非"断裂",是"融合"而非"紧张",是人与人的"融合";人与自然的"融合"。第二,儒家追求生命的动态平衡。因为所追求的是一种"连续"与"融合",所以是追求生命的动态平衡。第三,儒家浸润在历史文化意识之中的"人",能将"生理的身体"转化为"文化的身体",完成"身"与"心"的统一;并以"文化认同"作为基础,化解并转化"自我"与"他者"的紧张关系,建构一个"信任的社会"。第四,在这个儒家人文传统里,历史意识特别发达。东亚儒家的人文传统启示我们:21世纪人文教育的学习方法,要从"事实"与"价值"的两分迈向融合。东亚儒家的人文精神是要点亮我们的"心灯",使我们的身与心、"自"与"他"、"自然"与"人文"均达到和谐的境界,并浸润在时间感与历史感之中。因此,我们就不会将气温升降误以为是气候的本质,不会将波浪澎湃误以为是海水的本质。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中国梦"为主线,从论述当代青年与"中国梦"的密切关系入手,深入阐释了"中国梦"与"理想梦"、"中国梦"与"成才梦"、"中国梦"与"报国梦"的理论与现实问题,积极引导广大青年要自觉将个人的发展与国家的需要紧密结合起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正能量。  相似文献   

15.
高校教师角色冲突及其调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环境的变化,高校教师的角色冲突日益剧烈,表现为:"主人翁"与"被雇佣者"的冲突;"教育者"与"服务者"的冲突;"服务者"与"被管理者的冲突;"引领者"与"被动适应者"的冲突。要调适角色冲突,需要多方互动,高校管理层在其中则起着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6.
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无限性和高等教育管理者的任期有限性的"二元悖论",在一定程度上导致高校大型科研仪器设备重复购置,开放共享存在"垄断"与"攀比"、"高购"与"低用"、"疯投"与"盲购"等痼疾。究其根源是"己有"与"公有"思想失控,"所有权"与"使用权"制度混同,"亲近"与"疏远"行为失范,"雪中送炭"与"锦上添花"资助失衡。欲破解痼疾,必须转变传统观念,完善绩效考评体系,培育一流管理服务人才,加强成本核算,构建"集中、开放、共治"的共享机制。  相似文献   

17.
钱锺书先生认为,在诗的"兴观群怨"四大功能中,"怨"只是其中一项。"诗可以怨"变成文论史上的"套板",与"诗言志"中的"哀乐并举"观不吻合。其实,痛苦和快乐都能产生诗歌,比如"离群"之怨与"嘉会"之乐,"怨"的心理内容与"圆"的美学形式,沧海明珠与蚌病成珠,重的风格与轻的风格,悲剧与喜剧,等等。"怨"的观念,跟人们以"衰变观"来对待历史的态度相关,其背后隐含着一种"精神返祖"的冲动。诗的"现实感"既是哀的,也是乐的。  相似文献   

18.
"情境"是主体与客体之间的"情"与"境"的有机统一。情境的内在特性引发学生的学习意图和注意,为学生的效能挖潜提供具体特定的环境给养,驱动学生的知能有效迁移,促进学生的认知与情感平衡发展。深刻把握情境的教学价值,对于推进"教"与"学"的深度融合、"知"与"情"的和谐发展具有重要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9.
普通高校"合唱与指挥"课程教学方法可以从授意、仿像和自悟三个维度分析。授意,传递"合唱与指挥"知能信息、唤醒学习者创造意识;仿像,提供"合唱与指挥"教学超真实模拟学习场景与相应的训练技术;自悟,促成"合唱与指挥"学习者的体验、冥想与实践。现实的"合唱与指挥"教学,缺乏唤醒生命潜能的授意方法;缺乏"仿像"技术的开发与合理运用;缺乏自悟的教学过程与学习品格。为此,借授意之美,创仿像之真,激自悟之意,是提升"合唱与指挥"教学质量的正途。  相似文献   

20.
《滁州学院学报》2021,(4):67-70
毛泽东、蒋介石作为共产党与国民党的领袖,在军事素养与方针策略上,有着"抓大放小"与"一管到底"、"知人善人"与"调度失灵"、"集中优势兵力"与"保城守地"、党内斗争的"主动性"与"被动性"等区别。这些不同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解放战争时期国共的成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