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崔伟 《网球天地》2013,(10):89-89
看交通运输部办公厅主任杨咏娴熟的击球动作,谁都想象不到他两年前还不会打网球。 三年前,杨咏在体检时查出血糖偏高。“当时医生给了我三种选择:一是糖尿病;二是延缓糖尿病的到来;三是通过运动,将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我肯定选择三。”于是,杨咏开始了自己的“运动降糖”之路。  相似文献   

2.
跳!     
《体育健康知识画刊》2010,(2):F0002-F0002,1
滑行,腾空,抓板……所有动作瞬间完成,而且动作还要做得到位,漂亮.单板滑雪游戏之所以有众多拥趸,可能就是因为这项运动实在有点儿高难度,大多数人都认为“意识体验”更靠谱。  相似文献   

3.
不老网球     
徐纪新 《网球天地》2014,(4):130-130
年初在马来西亚旅游时,突然接到西安老同学的一个电话,说他们正在刘国柱老先生家为其祝寿,我屈指一算,好家伙——90大寿!我急切地问:“刘老师还能打网球吗?”对方毫不犹疑地回答:“能”!  相似文献   

4.
邹五金     
李庆玉 《新体育》2012,(11):40-43
“十一期间训练了吗?” “嗯,还好!” “奥运会之后都参加了哪些活动?” “哦,很多!” 体操馆二楼的健身房。个子不高的他,稳稳地端坐着:安静地听提问,安静地回答,语速稳持,言语简练;自净的面庞保持着淡淡的微笑,甚至少有肢体动作,可谓得静如止水。很久,座椅才会发出一声被晃动后的咯吱响。他就是邹凯,一个性情稳重,性格内敛的体操人。  相似文献   

5.
褚松 《网球》2010,(6):174-174
不知道有多少人想到过这个问题:我们全身心地打网球.最终能得到什么? 长期受西方的物质至上、商业思维影响下的脑袋,会想当然地把职业选手的最高成就来作答功成名就,腰缠万贯!那么就只有少数人能因为打网球而成就。作为每个打网球的个体.不论运动能力高低.对网球的热爱相同.所成就的方向也应该是一致的.这个答案在中国文化中找.非常容易找到.我们借用佛家的:智慧成就,我认为它应该是“中式网球”的核心。  相似文献   

6.
小郭和小王如约来到网球场,小王绕动几下手臂做了几次下蹲动作,便急急忙忙上场了。“喂,你怎么不做好准备活动就上场,小心受伤!”小郭劝小王认真做准备活动。“没事,我从不做准备活动,也没受过什么伤呀!”“不懂了吧,我说的伤不是外伤,是  相似文献   

7.
腾空步是跳远动作技术的一部分,人体跳起腾空后,都有一个共同的姿势“腾空步”,它的质量直接影响空中动作的完成,如果不能正确地掌握“腾空步”动作,跳远的其他空中技术动作都学不好。如何正确地完成高质量的腾空步,笔者介绍一些“腾空步”的练习方法,供大家交流。  相似文献   

8.
赵晓恬 《网球天地》2011,(1):113-113
打网球我是一个新手,但我对《网球天地》杂志的“球技宝典”栏目一点也不陌生,因为我有一个打网球十多年的超级球迷老妈。老妈爱打球也爱学习。她有一句名言:“打网球要不断地学习进步,提高球技才有意思。”  相似文献   

9.
沈建球 《网球》2012,(9):108-111
1网球的教法多种多样,每位教练都有自己的教法。作为网球教练员,我们的任务是传授网球技术,让学员能尽快的掌握正确的技术动作,得到打网球的乐趣。  相似文献   

10.
李震宇 《垂钓》2013,(12):64-73
突然间,这条巨大的鱼从水里跃出,在水面上一连串做了五个后空翻加转体360度的高难动作,看得人眼花缭乱。老卡尔叫道:“又是一条科霍(COHO),我打赔这条有30磅!”原来三文鱼也会洗鳃,我一直以为这是鲈鱼的专利动作,今天开眼了,真是条大鱼!  相似文献   

11.
我这个人,什么运动都能招呼两下。比如游泳,能划拉个几百米不沉底;比如滑冰,能勇往直前地跑大圈儿不摔跟头:比如围棋这种人家觉得挺高雅的运动,我也能识破“真眼”“假眼”……虽说什么都那么回事,总比一点不会的强。可谁要一提打网球,我准保紧着摇头摆手一口回绝。因为我跟着别人凑过一回热闹,基本上所有该我接的球都成了我捡球,别提多掉价了。前几天,女友辛海(我也是女的)力邀我去打网球,她想练双打,刚好三缺一。我说破嘴皮她也不信我的水平会是那样惨不忍睹。我努了努劲:“好吧,你们先去,我一会儿就到。”我换了一身运…  相似文献   

12.
记得那是六年前,我有幸参加市青年教师优课评选:活动,其中有一节课给我的印象尤为深刻。那是一节二:年级“前滚翻”教学。教学过程连贯、环节设计新颖,;教学方法巧妙。尤其是老师当时纠正学生错误动作的环节,为我后来的体育课堂教学带来了很大启发。记得当时很多学生在练习中出现“低头不含胸”和“前滚分腿”的错误动作。放在平时,我们一般处理办法就是教师结合自己示范反复讲解,再让学生练习。而这位老师却没有这样,他主张让学生自我去感悟、体验动作。只见他把学生常规性地集中后,“机智”地让所有动作有误的学生解下红领巾,要求“低头不含胸”的同学,用下颚夹住红领巾;“前滚分腿”的学生,用两膝夹住红领巾,同时结合自己的示范讲解,再让学生在练习中体验动作要领。“哇塞!方法  相似文献   

13.
金路  陈功 《网球》2008,(4):88-91
一个教练教一种动作?你是否还在为到底该模仿哪位球星的动作而苦恼?刚开始接触网球的朋友们一定会有上述疑惑。其实,网球的各项击球技术都有相通的地方,我们只需把重要的环节牢牢把握住,其余的花架子完全可以随心所欲,不必拘泥于某某教科书的死板动作,打网球又不是做广播体操在这个充满个性,流行DIY的时代,我们完全可以打造出合理而又具有自身特色的某氏击球。下面,我们结合当今网球女王海宁的技术动作,来一起将打网球的七大要素牢记于心。  相似文献   

14.
F3C入门(1)     
王川 《航空模型》2009,(7):40-41
F3C动作有静有动。静动作可以很好地磨练人的耐性、提升人的心境(图1);特技动作大气舒展、线条简洁、有规有矩,虽不像3D动作那么“暴力”,但也不失飞行乐趣。  相似文献   

15.
大家普遍误解了“动作的重复”再多的重复也无法让你的击球动作达到完美!每一位教练的训练方法都各有不同。我的训练方法不是所有人中最优秀的,从过去取得的成绩来看,也不足以成为他人的范本。但是我一直在摸索成功的方法,在这条路上,很明显“目的”和“目标”是不可或缺的。“从训练科学的角度来看,体育运动训练是根据选手的运动水平,为使选手发挥出最佳表现而采取的有计划的且能够起到具体作用的‘复合型的行为’。”  相似文献   

16.
《垂钓》2013,(8):78-78
一位朋友钓鱼的时候总喜欢喝点酒。一次我俩去一个生态园钓鱼,钓了一会儿他就喝起酒来,不知不觉就喝多了。他摇摇晃晃地起身抛竿,却将我放在旁边的帽子给钩进水中。我刚要喊他,他突然转身,手指放在嘴唇上做了一个嘘声的动作:“小点声,我钓了一顶帽子!”  相似文献   

17.
2006年2月23日晚,意大利都灵萨兹—杜克斯雪场,正在进行第20届冬奥会男子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决赛。当我国男选手韩晓鹏以完美的两跳三周空翻加转体动作夺得金牌之时,搜狐网特派记者在都灵冬奥会颁奖现场采访了韩晓鹏的教练——已是花甲之年的杨尔绮。她万分激动地说:“我这个人平时不爱落泪,但今天我落泪了,今晚回去我要喝点酒!”那么,杨教练为何如此激动?她又是如何培养出奥运冠军韩晓鹏的?这话还得从头说起。  相似文献   

18.
瞎掰NBA     
NBA,地球人都知道,喜欢篮球的都喜欢看。为啥?世界顶级篮球比赛,电视转播又不收门票,不看白不看。“飞人”乔丹!被人誉为篮球之神,之后所有好球员都被叫做“乔丹接班人”,个个都叫“接近神的人”!我倒!为什么啊?神的责任那么大,有没有问过他们,谁愿意承受压力?所有动作,所有姿势都要像神!累不累啊?每个似乎都是神的  相似文献   

19.
张鹏 《体育教学》2008,(8):37-38
在学习“舞动青春”和“放飞理想”这两套操中各有几处给我的印象特别深,因为掌握起来比较困难,所以在一起学习的各地同行在学过之后做出来的感觉也差别很大。有的人动作做出来很有味道,有的人做起来却平淡无奇。细想一下我觉得问题就是出在动作节奏的把握上。而整套操的新颖之处就恰恰体现在这几处节奏变化明显的操节上,这样说来在其他动作只需要强调动作规格的情况下,如何能把这套操做出味道来,控制好动作节奏我觉得应该是进一步推广这套广播操的重中之重,也是学生学习过程中必须攻克的一个难点。  相似文献   

20.
谷晓林 《垂钓》2006,6(6):7-7
通过观察浮标的动作来捕捉有效鱼讯,并及时擒获“肇事”之鱼——这一点“地球人”都知道!不论是浮标的自身语言还是浮标的鱼讯语言,浮标作为“语言”的载体确是证据确凿、毋庸置疑的。因此。浮标如何调钓也就成了钓鱼人关注的焦点。我本人比较倾向于浮标调钓分开的理论。浮标的“调”是一个媒介,从某种意义上讲是钓鱼人本身的一种习惯使然。也就是说:浮标的选择与调整最主要的依据是钓鱼人本身的意愿倾向,至于是否合理就要看它是否与实际鱼情相匹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