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研究目的旨在对运动员核心力量训练在备战2008年和2012年奥运会众多项目上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进行系统的梳理与归纳总结的基础上,构建核心力量训练与评估体系。研究方法主要有文献资料法、训练实验法和逻辑分析方法等。研究结论:l)核心力量训练由核心稳定性训练和核心专门性训练两个部分组成;每一部分又自成体系但又前后为序衔接一体。2)核心专门性力量训练是根据不同项目的专项技术和运动员的个体特点进行的力量训练,是核心力量训练的本质与突破的重点;它以核心稳定性训练为前提和基础,通过核心功能性力量及协调性力量训练的衔接与整合使其向专项力量转化。3)核心力量训练的方法主要有稳态和非稳态条件下的徒手练习、自由力量练习以及核心专门性力量练习等。4)核心力量测试与评估是评价核心稳定性、诊断核心专门性力量、发现弱链环节、修正训练计划、改进训练方案以及规划与调整总体目标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并结合运动训练实践,从运动训练的视角对当前力量的分类及构成进行了分析与探索,将运动训练划分为基础训练、功能性训练和专项训练,并据此将力量划分为基础力量、功能性力量和专项力量,同时通过对三者之间内在关系的剖析,对当前力量分类研究进行了尝试性探索。  相似文献   

3.
力量素质是铅球运动员最重要的素质,少年基础训练阶段,务必以全面发展身体素质为首要目标,不断提高专项力量素质,依据国外多年的成功经验以及少年的生理特点、训练规律等,对少年发展力量素质和其他身体素质的训练比例进行划分和安排。为我国培养高水平运动员,在少年时期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4.
运用文献资料法,探究影响花样游泳运动员力量及体能的训练因素,以优化训练内容并加强训练效果。同时结合大型比赛中花样游泳运动员的技能表现,分析其个人力量优势,以及体能表现情况,借助实践案例分析训练重点和可行性方案。研究发现,以基础力量和专项力量均衡体能训练,以稳定性与动力性体能训练综合发展,以核心力量与四肢力量协调体能训练,以稳态和非稳态力量优选体能训练项目,能够有效改善花样游泳运动员的力量及体能训练效果。  相似文献   

5.
研究目的:采用不同训练手段,以生化指标的变化情况为依据进行水球运动的科学训练.研究对象和方法:以18名广东省男子优秀水球运动员为研究对象,进行有氧训练、无氧训练和力量训练,分别于运动前、运动后即刻、运动后8h、运动后24h和运动后48h进行生化指标(血清肌酸激酶(CK)、血清乳酸脱氢酶(LDH)、血清谷草转氨酶(GOT)、血尿素(BUN)的测定.研究结果:(1)力量训练和无氧训练引起CK活性变化明显大于长时间的有氧训练;(2)力量训练和无氧训练后LDH升高(P<0.001);(3)训练后GOT活性变化以有氧训练和力量训练较为明显;(4)无氧训练和力量训练后BUN明显升高,运动后24h BUN均能恢复正常.结论:该研究结果表明了CK活性增高不仅与运动持续时间有关,而且与运动强度和肌肉疲劳有关,可作为力量训练的评定指标;血清LDH可作为无氧训练的评定指标;BUN可作为评估运动量、运动强度和运动疲劳的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6.
张杰 《中华武术》2022,(5):37-39
以某高校篮球专选班学生为研究对i象,对其实施为期2个月的核心力量训练,探析CrossFt训练体系对高校篮球专选班学生专项素质的i作用。实验表明,与传统核心力量训练相比,CrossFt训练体系对提升高i校篮球专选班学生专项素质的效果更加显著;CrossFt训练体系需依据学生的个人特点和实际情况因材施教;疲劳状态下i不宜进行核心力量训练。  相似文献   

7.
以赛带练的内稳态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运动训练的目的是建立运动水平稳定发挥的项目内稳态(sport-specific homeostasis,SSH).对于建立SSH,必须处于内稳态的系统称为SSH必需系统(SSH-essential system,SES),其它可以允许不处于内稳态的系统称为SSH非必需系统(SSH-non-essential system,SNS).从SSH的角度将运动训练分为超常训练(extraordinary training,ET)和常规训练(ordinary training,OT)两类.ET建立SES内稳态(SES homeostasis,SESH),OT则是在维持SESH的前提下建立和维持SNS内稳态(SNS homeostasis,SNSH).SESH的品质决定运动水平,SNSH的品质决定运动水平转化为运动成绩的程度.从SSH的角度可以将训练系列描述为训练阶梯:ET1-OT1-ET2-OT2-…OTn-competition(EC),EC1-EC2.…-.OT在消除ET的疲劳之后,进一步提高运动成绩的关键是以赛带练.  相似文献   

8.
乒乓球12区落点训练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弧线、速度、力量、旋转、落点统称为乒乓球技术的五大要素。在实际教学训练中,我们往往偏重于速度、旋转、力量的训练,而对落点的训练重视不够,训练方法单调,要求不严,准确性不高,表现在比赛中不敢大角度地变换球的落点,球路不刁、威胁不大。为了加强落点训练,在教学实践中,我采用“12区落点训练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区域划分 1.以半台为例,在距球网40厘米、距端线30厘米处,用粉笔分别画两条与端线平行的直线,将球台划分为三大区,即近网区、中区、底线区(如图1)。  相似文献   

9.
对黑龙江省和哈尔滨市速滑队男运动员18人(健将9人,一级9人)以力量的不同负荷训练后,测试运动员血清肌酸酶的变化情况,实验结果表明,运动员在力量训练前后,由于负荷强度不同和运动员的训练水平不同,可引起其值(CK)的不同变化.它可作为评定做功肌肉所承受的训练负荷,及了解骨骼肌微细损伤和肌肉对所施加负荷的适应与恢复情况的重要生化指标,为教练员提供科学训练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前锯肌的力量训练对散打运动员出拳力量的影响。方法:通过以12名散打运动员为实验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传统的力量训练和传统的力量与前锯肌力量结合训练的方式进行8周的实验研究并对其力量训练进行监控,以及运用生物力学等方法对出拳力量进行分析,对实验前后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照组的训练效果呈显著差异(P<0.05),而实验组的训练效果呈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增强前锯肌的力量训练对运动员的出拳力量有重要的影响。此实验为散打运动员的出拳力量训练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