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杨贤江(1895-1931)是我国早期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家、杰出的青年运动领导人。在短暂的一生中,他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教育实际相结合,推动了早期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的大众化。杨贤江与各种教育思潮展开论战,扩大了马克思主义的影响;主持《学生杂志》等刊物,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教育学,推动广大青年追求进步,投身革命;撰写《教育学ABC》和《新教育学大纲》等教育学著作,积极向青年宣传唯物史观;译介苏俄教育学著作,为先进中国人了解马克思主义教育学提供了途径。通过研究杨贤江对早期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大众化的贡献,从中得出若干启示,以推动新时代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2.
杨贤江(1895——1931)是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是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家。他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研究教育问题,写了许多教育论著。《新教育大纲》是他的主要著作,也是我国教育史上第一部马克思主义教育学专著。在这部著作中,他对教育的许多问题,作了马克思主义的论述。本文仅介绍《新教育大纲》一书中  相似文献   

3.
杨贤江是我国无产阶级教育的先驱者和奠基人。他的《教育史ABC》和《新教育大纲》,开创了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的教育理论体系。在日本世界教育史研究会出版的《世界教育史大系》里,就推举杨贤江和蔡元培、陶行知为中国现代教育史上的代表,并且标明唯有杨贤江是共产党的教育家。在杨贤江的整个教育思想体系中,关于师范教育的论述,占着重要的位置,他提出的许多独到见解,很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学  相似文献   

4.
杨贤江——我国马克思主义教育家的先驱,用其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念谱写了短暂一生教育事业的乐章。《教育史ABC》《新教育大纲》——两部具有浓厚马克思主义色彩的教育著作,开创了中国教育界的新局面。杨贤江首次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阐明了教育的本质,提出了对青年的"全人生指导",不畏艰难,勇敢批判了当时流行的"教育万能"等非科学的观点。  相似文献   

5.
在近代中国教育史上 ,杨贤江是作为传播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的先驱者而著名的。杨贤江传播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的重要渠道之一 ,正是直接体现在对当时苏俄教育的译介上。杨贤江介绍的第一篇文章是 192 1年发表的《英美德俄四国教育改造之实况》。文章第六节“劳农俄国之教育” ,主要涉及了卢纳察尔斯基任人民委员后的教育政策和措施。杨贤江称其“尤为最切实的改造计划……适应近世的时代精神而进行的了”。杨贤江的译介主要集中在 192 9年以后。篇目署名期刊时间新俄之新学校李仁民教育杂志 192 9,1苏联的大学生柳岛生新思潮 192 9,11苏俄之…  相似文献   

6.
杨贤江同志(1895—1931)是中国共产党创建初期的党员,是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早期著名的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家,对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在中国的传播起了启蒙的作用。一九二八年以后.杨贤江以主要精力从事教育理论研究工作,所写的《教育史ABC》、《新教育大纲》两部著作奠定了他作为新兴教育理论先驱者光辉的历史地位。本  相似文献   

7.
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杨贤江同志(1895—1931),是我国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家,也是杰出的青年运动领导人之一。他不但为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在中国的传播,进行了系统的理论研究,写出《教育史ABC》、《新教育大纲》等重要著作;而且对青年运动和革命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相似文献   

8.
凯洛夫《教育学》:斯大林意识形态的教育代表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当今俄罗斯学者的研究为基点,对凯洛夫《教育学》在前苏联的发展情况进行了重新的研究。首先,本文对二十年代的苏俄教育思想进行了客观的分析,提出此时苏俄的教育思想是人文主义教育思想与社会主义教育思想的结合体。到了斯大林时代俄国教育思想发生了转变,其中的原因就是斯大林意识形态的影响,而凯洛夫《教育学》就是斯大林意识形态的产物。  相似文献   

9.
杨贤江是我国早期著名的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家。1895年4月11日生于浙江省余姚县下垫桥,名贤江,字英父(英甫)。1921年,受聘担任《学生杂志》编辑,着手对《学生杂志》进行改革创新工作。1928年撰写成《教育史ABC》,1929年完成《新教育大纲》,1931年因患病于日本逝世。其短暂的一生,给后人留下了许多宝贵的思想财富。  相似文献   

10.
杨贤江同志是我们党的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家。关于他的教育思想,我于去年九月杨贤江同志逝世五十周年纪念时,曾在《教育研究》发表了《杨贤江教育思想》一文,有所论述。肯定了杨贤江教育思想,不仅在一定历史时期发挥了战斗作用;在今天,仍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他所阐述的许多重要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基本原理,如教育本质与效能,教育同生产劳动、同经济、政治的关系,教育的历史性与阶级性,现在,无疑已是教育学的基本知识了。但是,在五十多年前的二  相似文献   

11.
知识教育、个性教育以及"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育都属于"主体"的教育体系,是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的产物.其实,教师和学生并不必然地构成主客体关系."对话"教育把教师与学生的教学看作是互为影响的辩证的发展过程,奉行的是教师与学生平等的教育思想,是既尊重教师又尊重学生的教育,为素质教育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2.
基础教育阶段的创新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要以知识教育为基础,要注意培养学生多方面的思维,要重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格,要营造民主、自由的教育环境。  相似文献   

13.
发展老年教育事业是解决老龄化社会问题的有效措施,应建立多元化的办学体制,整合社会教育资源,建立老年教育资源共享网络,实现老年教育形式多样化,借助现代高科技,创建"养教用"结合的老年教育新模式,搭建高效的老年人社会参与平台.  相似文献   

14.
文章通过对“素质”的论述,并提出在素质教育中的艺术教育是提供“美”的教育。  相似文献   

15.
从“师范教育”走向“教师教育”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从分析"师范教育"和"教师教育"各自的概念内涵及特征入手,阐述了"师范教育"走向"教师教育"所凸显的观念更新,以及推进教师教育课程体系整体变革的迫切性。  相似文献   

16.
每个班级都会有一些在思想和行为上存在问题的学生,转变这些问题学生需要一定的教育策略:教师保持平和的心态,真正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调控自己的情绪,改变学生的欲望不要太过强烈;降低对学生的期望值;换一种方式来评价和看待学生;改善自己的教育教学方法;宽容学生的错误;向学生学习。通过这些策略的落实,以实现"问题学生"的问题变少、变小直至消失。  相似文献   

17.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展示」棉花、麻、滤纸、竹子、稻草、木材、蔗渣 【引入1它们的外观虽然不同,但主要成分都是纤维素。这节 课我们一起来学习纤维素。 认识熟悉实物 思考,猜测,纤维素是什么? 创设问题情境,贴近生活. 引入新课激发学习欲望。 t板书l纤维素 一、物理  相似文献   

18.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掌握苯酚的结构、性质及用途;(2)理解有机物中因基团之间的影响而造成的物质性质的变化。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类比推测能力、实验能力、观察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协同教学”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协同教学的含义。协同教学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教师及教学辅助人员以一种专业关系,组成教学团队,彼此分工合作,共同策划和执行某一单元、某一领域或主体教学活动的一种教学形式。协同教学主要在于教师教学形态的改变,有利于发挥每个教师专长,也有利于教学活动形式多样化,把大班教学、小组教学和个别教学组合起来。这种教学组织形式与传统的班级授课制和学科制有着不同的理念和方法。它不仅仅是教师组织形式的改变.而且是教学系统诸要素的分工协同来共同完成某项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发挥整体协同效应。[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陈鹤琴(1892~1982)浙江省上虞县人,是我国现代著名的儿童教育家。他通过自身的教育实践,获得了丰富的教育经验,提出了独创的教育主张,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极大地丰富了我国幼儿教育的理论宝库。研究他的活教育思想,对发展我国当代幼儿教育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