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解缤 《体育科学》2008,28(4):15-18
运用赛前情绪量表和自行研制的运动员训练满意度量表,通过对即将参加比赛的223名个人项目专业运动员的测试,运用了相关和分层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在排除人口统计学变量的影响下,训练满意度各分量表的因子对赛前情绪的个体失败焦虑、自信、社会期待焦虑、躯体焦虑均有不同程度的预测作用.除了考察运动员自身方面的因素外,从运动员所处的社会环境,即教练、运动组织、队友方面来全面理解运动员赛前焦虑形成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不同运动项目对老年妇女抑郁、焦虑的影响。方法:以乌鲁木齐市区有抑郁和焦虑症状倾向但无严重躯体疾病和严重精神疾患的老年女性为研究对象,根据研究对象个人情况研制针对性的登山运动、太极拳运动、民族舞蹈运动的运动处方并实施8周,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分别对76名研究对象实施运动处方前后进行测评。结果:经过4周规律的运动后,研究对象的抑郁和焦虑情绪均有显著缓解,8周后改善更为明显。结论:长期中等强度的登山运动、太极拳运动和民族舞蹈运动均可有效改善老年妇女的抑郁和焦虑情绪;就运动项目而言,民族舞蹈运动在老年妇女抑郁情绪改善方面,更易产生心理裨益,太极拳运动在老年妇女焦虑情绪改善方面,更易产生心理裨益。  相似文献   

3.
运动中应激与焦虑的定义、测量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动中的应激与焦虑这一问题一直是国外学者研究的热点。进一步研究该问题不仅有助于我们加深对应激和焦虑概念的理解,而且可以为克服运动员赛前、中和后的焦虑情绪,提高他们的比赛成绩服务。本文介绍和讨论了国外近二十年来在应激与焦虑的定义,测量和研究等方面的成果,旨在使我国运动心理学人士弄清应激和焦虑研究的来龙去脉,掌握这方面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4.
赛前焦虑是运动员在赛前经常出现的一种情绪状态,它直接影响运动员竞技水平的发挥,因而越来越受到教练员、运动员和心理学研究人员的重视.近年来,赛前焦虑多从影响竞技水平发挥的消极方面和如何降低焦虑水平加以论述.认为,赛前焦虑与运动员竞技水平发挥的关系是复杂的,赛前焦虑对运动成绩的发挥既有消极影响又有积极的作用,并从赛前焦虑产生的原因和对策两方面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5.
竞赛压力是指与竞赛直接且主要相关的环境需要同个体之间的持续互动,它可分为竞技压力和组织压力2个部分.目前,研究者普遍以认知交互理论来指导竞赛压力相关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压力-情绪-表现元模型.在具体研究中,研究者集中于竞赛压力源、反应与评价机制、压力应对、压力结果、个人与情境特征5个方面.未来研究应该注重竞赛压力源问卷的编制,加强个人和情境变量调节作用的研究,推进组织压力相关研究,开展竞赛压力管理模式研究.  相似文献   

6.
教师如何排除学生情绪障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正>体育学习情绪障碍,是指学生在体育学习过程中,影响个体正常学习行为和体育活动效能的消极情绪状况。表现为情绪冷淡,满不在乎,或者过分焦虑,情绪紧张,甚至产生恐惧心理。情绪障碍往往受其日常个人情绪的影响,如学习紧张情绪波动,学习上的失败和挫折等等,这样很可能将不良情绪带入到体育学习中,形成被动、机械的身体练习,无法体验到从身体练习中获得愉悦的心理享受。情绪障碍较多地受教学和学生身体素质基础的影响。如教学内容枯燥,教学方法、组织措施陈旧落后、缺乏新意,学生体育基础差而得  相似文献   

7.
针对当前人们对在竞技体育中运动员所表现出来的焦虑情绪研究普遍重视。而对体育教学中学生所表现出来的焦虑情绪尚缺乏详细的研究和重视的现状,为了更好地加强素质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和谐的发展,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现对这方面进行了一些实验分析研究。以引起同行的重视。  相似文献   

8.
探讨不同状态焦虑水平下特质焦虑运动员对情绪信息的注意偏向.被试为高/低特质焦虑运动员各30名(两个实验各15名),以正性情绪词、负性情绪词和中性词为刺激材料.通过诱发程序,在实验1中诱发低状态焦虑情绪,在实验2中诱发高状态焦虑情绪,然后进行点探测反应时实验.结果表明,在低状态焦虑水平下,高/低特质焦虑运动员对正性情绪词和负性情绪词的同侧位置反应时与异侧位置反应时均无显著性差异;在高状态焦虑水平下,高特质焦虑运动员的负性情绪词的同侧位置反应时短于异侧位置反应时,对负性情绪词警觉,低特质焦虑运动员负性情绪词的同侧位置反应时长于异侧位置反应时,对负性情绪词回避.在状态焦虑与特质焦虑交互作用下,特质焦虑运动员对负性情绪信息存在注意偏向.  相似文献   

9.
网球趣味教学是指不仅能把身体练习和劳动、生活、游戏、游艺娱乐等活动有机结合起来,而且能起到增强情趣、娱乐,强身健体的作用,从而消除不良的情绪.所以,本文的创新点在于运用教学实验法,研究网球趣味教学与改善大学生焦虑的关系,并分别从体育生理学、体育心理学的角度,对网球趣味教学改善大学生焦虑的作用机制进行探索,旨在改善大学生焦虑,推动网球趣味教学在高校中迅速发展.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运用问卷调查与心理学实验的研究方法,分析不同级别女子摔跤运动员赛前情绪、应激应对方式、自主平衡调节能力的差异。结果表明:运动等级较高的运动员的个人失败焦虑和社会期待焦虑会明显低于其他水平运动员。健将级的女子摔跤训动员面对比赛时,应激应对方式,自我平衡能力均优于国家一级的女子摔跤运动员。  相似文献   

11.
焦虑是指人由于不能达到目标或不能克服的障碍,而体验到身体和心理的平衡状态受到威胁,形成的一种紧张、担忧并带有恐惧的情绪状态。当今排球比赛采用每球得分制,任何失误都能使对方得分,使得比赛更加激烈。面对日益激烈的比赛,运动员必然会产生紧张、焦虑的情绪。竞赛焦虑是运动竞赛中普遍存在的一种情绪反应,由于青少年身体和心理的特点,竞赛焦虑则表现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2.
竞赛自信及竞赛焦虑与注意指向:情绪Str00p实验的提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力为  田麦久 《体育科学》2002,22(1):116-119
40名乒乓球运动员参加了1项在计算机上进行的情绪Stroop实验。结果表明,高竞赛社会期待特质焦虑运动员的注意特征表现为较多关注消极信息。注意指向不能有效地预测竞赛自信、竞赛躯体焦虑和竞赛个人失败焦虑。这些结果提示,对不同信息的注意指向可能与竞赛焦虑的性质有关。研究讨论了这些结果对运动员心理选材、心理诊断和心理训练的应用意义。  相似文献   

13.
射击     
G871.014.82,G804.82 9803545心理社会因素与射击运动员焦虑情绪的相关性研究[刊,中,I]/谭先明,李中文//广西体育科技.-1998.-19(1).-19-22表3参4(SML)射击//焦虑//情绪//心强//社会//因素分析//个  相似文献   

14.
探讨基于情绪调节基本理论的体育课程教学干预对初中女生身体自我概念及状态焦虑的影响.采用重复测量的实验设计,以淮安市清河中学初三学生为实验对象,其中对照组20人,实验组20人.实验组参加为期10周,每周3次,每次60 min的情绪调节体育教学;对照组不参加任何与身体活动有关的体育训练.采用状态焦虑量表(SAI)和身体自我描述问卷(PSDQ)分别在实验前、实验中、实验后对初中女生进行测量.结果:1)实验组在身体活动、身体协调、运动能力以及身体灵活性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2)实验组学生状态焦虑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说明10周的情绪调节体育教学干预,能有效提高初中女生身体自我概念,降低状态焦虑水平.  相似文献   

15.
焦虑在竞技运动中的作用,长期以来为运动心理学家和研究人员所关注。尽管人们对于焦虑的定义看法不一致,但都把焦虑作为否定情绪效果来研究,即焦虑的存在对理想的运动成绩和运动员的个性是有害的。因此,近年来大量的重要研究集中在:引起焦虑的运动环境,焦虑反应的个体差异和治疗焦虑的方法等方面。实践中人们尤其重视减少焦虑的具体方法的运用,但由于对焦虑产生机制的认识不同,每种具体方法都有其理论基础和针对性,只有从理论上了解这些方  相似文献   

16.
采用文献资料法,对唤醒水平的定义及生理机制进行总结,对个体的唤醒水平与情绪、运动状态、运动决策以及其他心理因素的关系进行研究,阐述唤醒与情绪、焦虑二者的关系,比赛过程中的唤醒水平,运动员唤醒水平的调控以及唤醒过程中的个体差异几个方面,在总结相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指出当前国内唤醒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以及对未来唤醒研究的展望.  相似文献   

17.
冯燕 《游泳》2000,(3):3-4
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态度的体验 ,是人的需要获得满足与否的反映。现代心理学、生理学和医学的研究成果表明 ,情绪对人的身心健康具有直接作用。现代社会中 ,竞争日益激烈 ,人们的需要因客观原因经常难以得到满足 ,所以在情绪方面遇到的困惑和问题也与日俱增 ,不良情绪由此产生。常见的不良情绪有 :焦虑、抑郁、沮丧、恐惧等等。不良情绪不仅影响工作、学习、生活 ,而且威胁身体健康。所以 ,通过体育活动调节情绪 ,促进心理健康是近年国内外体育运动心理学家研究的主要课题。研究表明 ,能够有效调节情绪的体育活动具有以下特点 :1.愉快而有…  相似文献   

18.
焦虑是指人由于不能达到目标或不能克服障碍的威胁,致使自尊心和自信心受挫,或使失败感和内疚感增加,形成一种紧张不安并带有恐惧的情绪状态。 焦虑状态含三种主要成分,分别为情绪体验、威胁、不确定性和担心的认知表征以及生理唤醒。焦虑是一种比较常见的不良情绪体验,通过体育锻炼可以改善人的心境状态,减缓应激,确立良好的自我概念,产生运动愉快感,从而达到对焦虑的治疗效果。 焦虑可分散和阻断注意过程,干扰记忆和思维的结果,这些不良情绪会导致神经系统机能失调,从而诱发精神病或心理变态。  相似文献   

19.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研究、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方法,运用美国心理学家斯皮尔伯格(Spielberger.C.D)教授编制的《状态-特质焦虑量表》对成宁地区参加2012年湖北省体育高考的127名考生(82男,45女)进行问卷调查与分析.结果显示:在体育高考这一特定情境下,体育高考生的焦虑水平普遍上升,女生焦虑水平明显高于男生(p<0.01),其中状态焦虑水平显著高于常模(p<0.01),也高于国内相关研究报告中普通高考生的得分.体育高考生考前的状态焦虑是影响运动技能的重要心理因素,过低或者过高的焦虑水平都不利于完成动作,只有保持较适宜的焦虑才有利于运动水平的发挥.因此,教师在平时训练时要有针对性地从生理、情绪、认知等方面对考生进行心理辅导,其研究结果有利于体育高考生考前高焦虑状态的调整.  相似文献   

20.
论运动员的赛前焦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赛前焦虑是一种不良的、消极的情绪状态。近年来国内外对运动员赛前焦虑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文章从运动竞赛角度对国内外有关赛前焦虑的研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