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随机抽取某校2007级中专护生8个班的学生,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一体化教学并引入同步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教学。比较两组护生的考试成绩及对教学效果的满意度。结果显示:两组护生对教学效果的满意度及考试成绩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可见,在护理技术一体化教学中应用同步教学方法能激发护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成绩及对教学效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李丽 《西部素质教育》2023,(23):187-190
文章选择桂林市卫生学校2020级护理专业两个班级的学生共100人(每个班级50人)为研究对象,其中一个班级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教学模式,另一个班级为实验组,采用BOPPPS教学模式,在教学完成后,教师针对两组学生的综合能力及教学满意度进行评估,分析教学效果,结果显示,实验组学生的护理方案搭配、晨间提问、健康饮食评价能力、基础操作、专科操作、理论考核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学生,统计有差异(P<0.05),实验组学生的教学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学生,差异显著(P<0.05),可见,BOPPPS教学模式的应用对于提高内科护理课程教学质量来说有十分积极的作用,且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值得进一步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估"思维导图"教学方法在护理专业学位研究生《护理药理》课程教学中的教学效果,探索该课程更为理想的教学模式。方法:随机抽取我校2013—2015级同一年级护理专业学位研究生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人;实验组采用"思维导图"教学方法教学方案进行课堂教学;对照组则采用传统的讲授法教学模式,进行理论教学;以教学效果调查问卷记分、期末成绩及满意度调查结果作为观察指标,评估两组的教学效果。结果:实验组的期末理论考试成绩评分、教学效果调查问卷记分及满意度调查结果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的讲授法教学模式相比,"思维导图"教学方法更受研究生的青睐,而且还能进一步提高研究生的学习成绩,更加有利于培养出高素质的护理专业学位研究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案例教学法在专科护理《生物化学》教学中的应用及教学效果。方法:选择2009级专科护理专业2个班分别设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完成《生物化学》教学任务,实验组以案例教学法完成教学任务。结果:授课结束后,对比两个班期末理论考试成绩和学生对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实验组优于对照组(P<0.01),对实验组学生做问卷调查,85.2%的学生对于案例教学法给予正性评价。结论:案例教学法在《生物化学》教学中教学效果优于传统教学法,能够促进学生对学科知识的掌握,培养学生应用学科知识指导临床护理实践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立体式教学在成人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1级护理专业154名学生以班级为单位分为实验组(72名)和对照组(84名),实验组采取立体式教学方法,对照组进行常规教学,评价两组的教学效果。结果:实验组的病案分析成绩和期末闭卷考试卷面成绩均比对照组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成人护理教学中采取立体式教学对学生的知识点掌握,考试成绩的提高,知识的灵活运用有较好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发展路径在护理专业教学中的应用实践与策略。方法:把2018级护理专业1班和2019级护理专业1班分别设为对照组(n=40)和实验组(n=40),在第二学年的第二学期授课中,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实验组由通过医教融合方案培养的“双师型”教师进行授课。教学效果评价采用期末考试成绩和调查问卷形式进行。结果:实验组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妇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期末成绩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提升,有统计学意义(P <0.05);实习医院调查问卷结果显示:实验组在理论知识掌握、实践操作能力、带教满意度、护患沟通能力、患者评价5个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 <0.05),临床思维能力方面与对照组相比,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实验组在对教师讲授内容精通、运用临床案例讲解重难点、能够合理使用实训室、实训课堂操作熟练程度、熟练运用现代化教学工具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培养“双师型”教师的实践技能可以提升护理专业学生的学习成绩和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PBL教学模式在中职护理专业内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20名护理专业学生分为2班,1班60人用PBL教学模式(为实验组),2班60人用传统教学法(为对照组)。[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成绩有统计学差异,实验组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PBL教学模式,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学质量和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基于微信公众平台实训室管理模式在外科护理实训教学管理中的应用方法及其效果反馈。方法:随机抽取2019级护理专业两个班学生作为研究对象,一个班采取传统外科护理实训教学管理方法,设为对照组;另一个班采取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外科护理实训教学和管理模式,设为实验组,比较两组学生实训操作教学效果。教学实验结束后,在实验组开展开放式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教学和实训室管理模式的反馈情况。结果:实验组学生操作考核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学生认可微信公众平台的教育辅助作用和在实训室管理方面的积极作用,认为其对实训项目的掌握和用物整理都有帮助。结论:搭建并应用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实训室管理模式能有效辅助外科护理实训教学管理,提升教学效果和实训室管理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在高职护生护理教学中应用综合性实验的教学效果。方法将91名高职护生随机分为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用传统方法教学,实验组采用综合性实验教学法进行教学,对护生理论知识、操作技能、临床护理能力进行评价。结果 理论测试成绩实验组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技能操作、临床护理能力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综合性实验在护理教学中应用能提高护生的训练效果,增强护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究高职护理专业实训室智慧化转型的教学效果,文章选取某高职院校护理专业(老年护理方向)甲、乙两个平行班学生为研究对象,其中甲班设为对照组,乙班设为实验组,对照组在实训室转型前开展“脑卒中老年人的护理”综合技能实训项目教学,实验组在实训室转型完成后开展“脑卒中老年人的护理”综合技能实训项目教学,结果显示,实验组学生的技能水平较对照组学生提升较快,对转型效果好评较多。  相似文献   

11.
文章选取2022年1月至2022年6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胸外科实习的96名护理本科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实验组采用“微信平台+案例工作坊”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并在实习结束后进行测试,对比总体教学效果,结果发现,实验组学生的理论成绩、技能成绩和总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学生,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学生对教学效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本次教学效果良好,实验组学生综合能力和岗位胜任力均有提升,可见“微信平台+案例工作坊”教学模式具有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2.
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护理礼仪教学模式,并评价其实施教学效果。将广西医科大学护理学院2013届高职护理专业两个班学生随机分为教改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学生的考试成绩,分析临床带教教师和住院患者对两组学生护理礼仪技能满意度评价。教改组学生护理礼仪课程考试成绩优于对照组(P〈0.05);带教老师和住院病人对教改组学生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仪容、仪表、仪态、举止、语言、微笑和交流沟通技巧等方面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  相似文献   

13.
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护理礼仪教学模式,并评价其实施教学效果。将广西医科大学护理学院2013届高职护理专业两个班学生随机分为教改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学生的考试成绩,分析临床带教教师和住院患者对两组学生护理礼仪技能满意度评价。教改组学生护理礼仪课程考试成绩优于对照组(P<0.05);带教老师和住院病人对教改组学生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仪容、仪表、仪态、举止、语言、微笑和交流沟通技巧等方面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  相似文献   

14.
目的:将工作坊教学模式应用于高职老年护理实践教学中,探讨其教学的效果,提高老年护理人才培养质量。方法:按照整体抽样的方法,选取遵义医药高等专科学校2020级老年护理方向的学生,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应用工作坊教学模式,对照组应用传统教学模式。比较两组的理论、技能和平均成绩,以及行业/企业老师、标准化病人的满意度评价。结果:实验组理论、技能及平均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行业/企业带教老师、标准化病人对工作坊教学模式的满意度高。结论:工作坊教学模式应用于老年护理实践教学中,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理论及实践技能水平,且行业/企业及标准化病人的认可度较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护理学基础》综合实验教学的应用及其效果。方法:以我院2017级护理1、2班为研究对象,抽取80人组成实验组,82人组成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复习性的实验教学,实验组采用综合设计性实验教学。实验结束后通过问卷调查、访谈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在提高学习兴趣、促进知识与技能的融会贯通、解决问题、团队协作、课程满意度差异上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学生对综合实验教学效果评价好。结论:《护理学基础》综合实验教学的应用能够提高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和临床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元认知策略在《护理专业英语》教学中的实践研究。方法:将我校2011级护理本科学生268名按班级分为两组,在学习《护理专业英语》时,实验组一班(135名)采取元认知策略培训,对照组二班(133名)采取传统教学法,课程结束后比较两组教学效果,并通过问卷调查评价实验组学生对元认知策略培训的效果。结果:实验组学生在阅读、听力、书写、译音方面能力优于对照组(P<0.05);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实验组学生认为元认知策略培训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自主学习能力、自我评估能力、专业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创新能力等。结论:在《护理专业英语》教学中实施元认知策略不仅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还能发展学生自身能力,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7.
孙宇 《中国教师》2009,(Z2):177-177
目的:探讨在妇产科护理学教学中提高教学效果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将2005级中专护理学生设为对照组(190人),2006级中专护理学生为实验组(176人),对照组采用以讲授为主的传统的教学模式,实验组采用以工具(挂图,模型及光盘)为核心综合运用不同教学方法的教学模式,比较两组教学效果。结果:实验组考核成绩达标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护理学生充分认可以实践教学模式。结论:在妇产科护理学教学中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不但体现了护理学科发展的方向,更充分展示了教学改革的方向,并且还可极大地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提高教学效果,适应现代高职护理教育的需要,提高护生的技能水平,本研究对《基础护理学》中"三单式"铺床法进行了教学改革。方法在充分认识"三单式"铺床法在整个基础护理操作中的地位的基础上,将1 0级专科护理学生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取新的"3+1"模式教学,对照组采取传统教学模式。结果通过成绩显示实验组从操作质量和操作速度上优于对照组,显著性差异(P<0.01),通过问卷调94.3%认可该模式,教学效果明显,极大提高护生的技能水平。结论此教学模式对基础护理学教学改革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值得推广。现报告如下:为培养"职业型、技能型、实用型"护理人才,高职院校必须注重护理技能的锻炼。尤其《基础护理学》第一项操作就是"三单式"铺床法,它是一项基础操作,在遵循总的节力原则下,熟练并提高效率。为提高教学效果,在"三单式"铺床法教学中摒弃传统教学模式,创新了"3+1"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9.
将2014级护理本科生共6个班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教学法,实验组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人文关怀能力。课程开始前及课程结束后应用自行设计一般资料问卷和护生人文关怀能力量表评价课程效果。课程开始前,人文关怀能力方面实验组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别。课程结束后,对比两组护理本科人文关怀能力,结果显示实验组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对实验组护理本科生进行调查发现,普遍对妇科教学中融入人文关怀评价较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急性左心衰竭病患急救护理采用情景模拟教学法的作用。方法:选择我校220例2016级护理专业学生为研究样本,研究时间均在2018年9月至2018年12月之间,采取随机排列表法将其分成组均110例的实验组以及常规组。予以常规组护生基础教学方式,予以实验组护生情景模拟教学法。教学结束后对比两组教学满意度、理论知识以及操作技能考核成绩。结果:实验组护生与常规组护生的理论知识得分以及操作技能得分分别是83.698.04分、71.4612.21分;96.563.19分、81.296.53分(P<0.05)。实验组在创新思维、分析能力、急救意识、学习积极性、合作意识以及急救技能提高方面满意度均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针对急性左心衰病患急救护理采用情景模拟教学法提高护生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培养护生的急救意识与合作意识,提高护生急救技能,值得在教学中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