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据联合国粮农组织预计,全球人口在2050年将达到90亿。增加的人口对肉食的需求导致喂养牲畜用的粮食越来越不够吃,如何为地球上庞大的人口提供更多的肉食?科学家为此想了不少主意。喂养牲畜太费粮食——能喂饱10个人的谷物变成了只够1个人吃的肉,7公斤植物蛋白才能"喂出"1公斤牛肉。对此,斯坦福大学教授帕特里克·布朗发明了一条解决之道——人造肉。他的"不可能食物"项目汇集了50多名科学家、工人造肉  相似文献   

2.
世界食物供应的三个来源是种植业、牧业、水产业。种植业年生产16亿吨谷物,4亿吨非谷物作物的粮食等价物,3亿吨粮食等价物的青草和粗饲料,占人类28亿  相似文献   

3.
在社会经济的推动下,我国畜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目前尽管畜牧业发展空间比较大,但在实际养殖过程中还存在很多不足,其中牲畜常见疾病就是比较严重的问题之一。因此畜牧养殖户做好牲畜疾病的防控,有效避免牲畜发生常见疾病的危险,才能提高畜牧养殖水平与效益。  相似文献   

4.
一条新的途径油脂是人类不可少的食物,也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在我国,由于工业的发展,人民生活的不断提高,油脂的需要量与年俱增。因此如何生产更多的油脂是个重大的问题。一般油脂来自油料作物的种子以及牲畜、海兽和鱼类。有没有其他途径来获得油脂呢?有,科学工作者已经给我们指出一条新途径:可以利用微生物来生产油脂。在古时,人类就已经知道利用微生物的发酵作用来制造食物和饮  相似文献   

5.
干旱区土地荒漠化的人为驱动作用分析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该文以典型干旱区塔里木河流域为例,分析了人类活动对土地荒漠化的主要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结合以往工作,选择反映土地荒漠化发展的人类活动状态变量中的7个统计指标,即:人口数量、人口密度、耕地面积、粮食产量、人均粮食拥有量、牲畜存栏数和单位耕地牲畜承载量等,以及气温、降水量和径流量等自然因素状态变量,用因子分析法对人类因素贡献率进行了提取,分1949年~2000年和1985年~2002年2个研究时段对流域土地荒漠化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人类因素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1949年~2000年间,人类活动驱动力对土地荒漠化发展的贡献率占75%,1985年~2002年间的人类因素下降为69%,这表明技术进步等管理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可部分抵消人类活动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6.
杨怀宇  李晟  杨正勇 《资源科学》2011,33(3):575-581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评估对于研究人员、政策制定者和公众都有重大意义。但对于水产养殖系统而言,大多关注其食物供给价值,而忽视了其他生态系统服务。本文采用市场价值法、有效成本法、旅行成本法和条件价值评估法分别评估池塘常规鱼类养殖生态系统的食物供给价值、碳固定价值、释放氧气价值、调节气温价值、娱乐休憩价值和文化服务价值(存在价值)。结果表明,常规鱼类池塘养殖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为每年47.50万元/hm2,其中食物供给价值占7.2%,碳固定价值占5.4%,释放氧气价值0.7%,气温调节价值占38.4%,娱乐休憩价值占43.2%,文化服务价值占5.2%。池塘养殖生态系统的非市场价值部分远超养殖水产品市场价值,表明池塘养殖的生态服务价值对人类社会的贡献不可忽视。分析表明,由于生态系统服务研究范式的不统一,评估方法的局限性以及水产养殖生态系统中人类影响的复杂性,该研究还有待继续深入。  相似文献   

7.
目前.人类的肉类食品大都由饲养家畜提供,全球至少有1,3的粮食用于饲养牲畜。而全球牲畜每天至少制造130亿吨的废弃物.牛羊打嗝也会释放出大量温室气体(甲烷)。生产1千克的肉就会排放364千克二氧化碳.肉品生产直接造成的温室气体排放约占全球总量18%。而交通运输所释放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只占全球总置13%。  相似文献   

8.
张孟银 《科教文汇》2011,(6):123-124
人口的激增,迫切需要解决粮食问题,传统的三大主粮难以为继,把目光瞄准马铃薯,粮食问题就迎刃而解。未来粮食中国需要马铃薯,世界更需要马铃薯。马铃薯种植范围广,产量高,增产潜力大,营养均衡,是解决未来人类缺粮的很好途径。  相似文献   

9.
动物音乐迷     
美妙的音乐,不但使人类激动、沉醉,而且还迷住了动物世界的许多成员。自古以来人们就知道,牧羊的笛声有助于牛羊消化食物,牲畜会因此增肥长膘。战马听到管乐队的演奏,会精神振奋,气力倍增。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叙述过这样一件趣事:一批  相似文献   

10.
从2008年开始,WTO关于外资企业进入我国粮食流通领域的过渡期结束。外资企业瞄准这一时机,一边紧锣密鼓地建立粮食加工实体,一边频频与有关部门斡旋,试图游说政府放弃对外资进入粮食领域的约束,为其在粮食领域的扩张打开方便之门。目前为止,从种子到加工,从种植到养殖,到处都有外资身影。  相似文献   

11.
从2008年开始,WTO关于外资企业进入我国粮食流通领域的过渡期结束。外资企业瞄准这一时机,一边紧锣密鼓地建立粮食加工实体,一边频频与有关部门斡旋,试图游说政府放弃对外资进入粮食领域的约束,为其在粮食领域的扩张打开方便之门。目前为止,从种子到加工,从种植到养殖,到处都有外资身影。  相似文献   

12.
植物驯化与我国文明的起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物的栽培是农业起源和人类定居的重要标志之一,人类生活资料的获得也从原先的狩猎、采集等带有掠夺性的方式进入以种植和养殖为主的生产性经营方式。自从人类栽培植物以来,各类家作物,尤其是粮食作物、纤维作物和各种蔬菜水果就开始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们。对于它们的起源和传播研究无疑将对我国文明的形成和发展有重大的意义。由于现在相关的资料调查还有很多欠缺,这方面的研究还是许多工作要做。本文仅就笔者所见的一些资料对早期我国栽培植物的起源和发展做一些非常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3.
薛飞 《科技风》2013,(17):121
食品安全危机频繁发生,严重影响了人们的身体健康,食物从养殖(种植)到餐桌上的消费整个过程的透明化、公开化成为人们所关心的重点,本文主要从物联网的技术中的监管和追溯功能来探讨物联网技术在食品安全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中国耕地食物供需平衡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ArcGIS空间分析工具和食物营养模型,对我国主要7种耕地食物产品(水稻,小麦,玉米,高粱,谷 子,大豆,油料)实际产量进行计算和分析,得到全国和各县耕地食物营养产量,结合县级人口数据,进行食物供需 平衡分析。结果表明:①全国2360个县级行政单位中,1351个县(市、区)耕地食物热量供大于需(1995年-2005年 平均值),主要分布在东北平原、华北平原、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四川盆地等粮食主产区,另外1009 个县(市、区)耕地食物热量供小于需,需要从外调入食物,或者利用本区域草地、林地和水域等食物;②耕地食物蛋 白质供大于需的县(市、区)有896个,供小于需的县(市、区)有1464个;③耕地食物脂肪供大于需的县(市、区)仅有 121个,供小于需的县(市、区)有2239个。脂肪的供给有较大的短缺,要保障食物安全,应优化种植结构,逐步使各 类食物的供需达到平衡。东北、华北地区是我国食物供给充足有余的地区,应保护耕地食物供给可持续的发展;华 中的长江中下游地区,耕地食物热量供给有较大盈余但蛋白质和脂肪有所短缺,需优化种植结构,增加富含蛋白质 或富含油脂作物的种植和培育,以均衡食物供给。对于耕地食物不足的西部地区、北部地区和东南沿海地区的省 区,保障食物调入渠道通畅的同时,应发挥地区优势,因地制宜的提高食物供给能力。  相似文献   

15.
青海牧区暖棚蔬菜种植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本元  尹卫  张宪 《青海科技》2005,12(5):14-15
本文介绍了我省牧区利用牲畜越冬暖棚进行夏季暖棚蔬菜种植的栽培技术,为牧区暖棚蔬菜种植提供了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6.
食物系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根基,也是全球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议题之一。面对全球气候变化、地缘冲突和世纪疫情交织的百年变局新挑战,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可持续食物系统,对保障中国食物安全、国民营养、社会公平、生态平衡、市场有效及系统韧性至关重要。为此,文章深入剖析了我国食物系统面临的主要问题与挑战,从供给端、需求端和保障层解构了食物系统与可持续发展目标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基于全生命周期、全球性和系统性视角构建了可持续食物系统的概念框架,从安全、营养、公平、绿色、经济和韧性6个维度阐明了其内涵,提出了中国可持续食物系统转型的实现路径,以期为确保新时代国家粮食和食物安全提供新的系统解决思路,也为全球食物系统可持续转型提供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17.
你下班回家,看着在厨房忙碌的妻子,随口问一句:“今晚吃什么?”可能你问的是晚饭的内容,也可能你真的不知道餐桌上是什么食物,因为转基因技术改变了我们的食物。经过几千年的努力,人类将野生植物改良,成为我们今天可以食用的粮食和蔬菜。随着人类的迁徙,一些植物品种在全世界传播开来。中国的大豆传到了南美洲,南美洲的玉米传到了中国。当年的野生玉米现在看起来和狗尾巴草差不多大小,而野生的西红柿还没  相似文献   

18.
粮食问题是世界经济发展研究中的热点之一。到下个世纪,在我们这个星球的可种植的土地上生产的食物,能否养活还将继续增涨的人口?能否经得住人口增涨的压力?李庆曾的文章向读者展示了一个较为乐观的前景。  相似文献   

19.
中国在确保18亿亩耕地资源红线的前提下,应该对陆地淡水资源开发利用进行深入研究,即在传统的生活、生产、养殖、运输、发电等利用的基础上,即刻着手开展在水上种植水稻等粮食作物的研究,从扩大播面和提高单产的累加效应上增加粮食总产,确保我国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20.
细胞工厂     
自古以来,我们人类生活所需要的粮食、衣物等物品,主要来源于农业生产。在地里种植庄稼不仅要付出大量的繁重劳动,浪费大量资源,还要面对各种自然灾害的威胁。随着生物技术发展,人们开始想办法不用种植整棵植物,而只在工厂里人工培养植物细胞,就能让它们直接成长为我们需要的粮食等物品。就是把从植物上剥离的细胞放到一个大型生物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