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当前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解决农村中小学教师素质偏低问题,应从六个方面采取措施:加大中央和省、市政府对农村教师培训的经费投入,建立农村教师特殊津贴制度;修订《教师法》,明确教师的公务员身份;建立新型的教师教育基地,构建现代开放、高效的农村教师培养、培训一体化体系;完善城镇教师支教制度,形成城镇中小学教师支援农村教育的长效机制;建立农村中小学教师补充新机制;建立健全农村教师培训制度。  相似文献   

2.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创新和完善农村教师补充机制。创新和完善农村教师补充机制,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必须首先重视和加强农村中小学教师的职前培养工作,充分认识加强农村教师职前培养和补充的客观要求,认真分析影响农村教师职前培养和补充方面所存在的问题,提出创新和完善农村教师补充机制、提高农村教师职前培养质量的策略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为了了解农村中小学教师在专业发展、发展环境、发展需要等方面的情况和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为制定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的有关决策、开展农村教师培训、提高农村教师队伍素质提供基本事实依据,教育部师范教育司委托江汉大学牵头开展《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对策研究》课题的研究。目前农村教师队伍存在数量不足,质量不高,[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2006年7月我们对齐齐哈尔市中小学教师职务评聘情况进行调查后发现农村教师高级、中级职务比例偏低,中高级教师的年龄结构也存在问题;农村中小学教师学历基本达标,但专业不对口现象普遍存在;骨干教师比例过低,反映了农村教师队伍素质不高,梯队结构不合理。应下大气力搞好农村教师职务评聘工作,这是提高农村教师待遇、激发其工作积极性,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5.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创新和完善农村教师补充机制”。创新和完善农村教师补充机制,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必须首先重视和加强农村中小学教师的职前培养工作,充分认识加强农村教师职前培养和补充的客观要求,认真分析影响农村教师职前培养和补充方面所存在的问题,提出创新和完善农村教师补充机制、提高农村教师职前培养质量的策略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宋立华 《教育探索》2011,(2):105-106
提高继续教育的有效性是促进农村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从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特点及其外部促进措施角度来审视,优化农村教师继续教育资源配置是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实效性的基础.强调赋权与对话是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实效性的关键,进行激励与监督是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实效性的保障.  相似文献   

7.
【教育部西部农村教师远程培训计划启动】为充分发挥"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应用效益,加强西部农村教师培训,提高农村教师队伍素质,促进义务教  相似文献   

8.
《纲要》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中讲到,要以农村教师为重点,提高中小学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创新和完善农村教师补充机制。一、创新和完善农村教师补充机制的必要性和意义  相似文献   

9.
一、问题的提出为了了解农村中小学教师在专业发展、发展环境、发展需要等方面的情况和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为制定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的有关决策、开展农村教师培训、提高农村教师队伍素质提供基本事实依据,教育部师范教育司委托江汉大学  相似文献   

10.
《中国农村教育》2010,(9):11-12
湖北 重点提高农村教师素质 近年来,湖北省把提高农村教师素质作为重点,全面加强各级各类学校教师队伍建设。从2004年起,湖北省实施"农村教师资助行动计划",7年来,共选派1.6万余名本科以上学历毕业生,给1300多所乡镇中小学注入了新鲜血液。此外,湖北省切实改善农村教师待遇。2007年,湖北省实施“农村中小学教师周转房建设”工程,新建、改建2万套周转房,  相似文献   

11.
为构建高质量乡村教师队伍,提升乡村教育质量、教学水平,探究乡村教师队伍发展现状,从乡村教师的生理、安全、归属与关爱、尊重、自我实现等五方面的需求,对乡村教师队伍的需求层次理论进行研究,针对乡村教师面临的不同需求给出相应对策,实现乡村教育繁荣发展。研究结果表明:工资、岗位津贴能够使乡村教师满足基本生活;社会保障、编制能够使乡村教师获得安全感;沟通、交流能够使乡村教师在乡村教育中找到归属感和关爱;尊师重教能够使乡村教师更加无悔奉献;针对性培训能够使乡村教师更能体现人生价值。  相似文献   

12.
当前欠发达地区农村中小学老师队伍现状不容乐观,农村教师结构性矛盾突出,工作环境极为艰苦,骨干教师流失严重,制约了农村教育事业的长远发展。文章分析了欠发达地区农村中小学老师队伍不稳定的主要原因,并提出政策要向农村教师倾斜、要建立农村教师培训长效机制、优化整合城乡教育资源、改善农村办学条件,大力加强师德教育,建设一支业务精湛、师德优良的农村教师队伍。  相似文献   

13.
城乡教师平等对话的可能性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城乡教师难以平等对话,在于农村教师发展面临两个问题症结:即不合格教师出不去和效用偏低。其原因主要是"吃皇粮"的用人制度使农村教师发展缺乏"退出机制",导致了农村教师新陈代谢速度缓慢;农村教师虽然身在农村却背离农村,使自身的特殊价值无法彰显;农村教师的"民教民型"发展形态,使自己一直远离教师专业化。学术标准的方法取向把城乡教师为这没有差别的存在,结果农村教师不得不"削足适履",长期处于追赶城市教师的艰苦旅程中。社会效用的方法取向寻求农村教师的特殊价值与公共责任,引发农村教师发展多样性及发展模式的深层次变革,使城乡教师平等对话具有可能。其途径是:必须深刻认识农村教师之于农村的特殊性,重视农村教师的公共性质和社会责任,建立有利于农村教师发展的特殊制度,实现农村教师与农村经济社会的联结。  相似文献   

14.
城乡师资统筹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乡教育一体化,关键在于人力资源的一体化,即城乡师资统筹。现今城乡师资统筹主要面临城乡师资来源及构成不同、待遇差距大和教师的专业发展机会不公等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制定向农村适度倾斜的城乡双轨制编制标准、统一城乡教师工资和福利待遇、建立相关激励制度、完善城乡教师交流制度、完善农村教师培训体系,等等。  相似文献   

15.
当下农村教师队伍老化和断层现象严重,学历和职称偏低,学科结构和知识结构失衡,这很难达到《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对高素质教师队伍的要求。因此,要建立农村教师长效补充机制和弹性退出机制,加大农村学校人事制度改革力度,深化师范院校课程改革,加强农村教师的培训工作,从而优化农村教师结构,提升农村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相似文献   

16.
民国时期,仁人志士抱着教育救国的教育理想,期望通过教育改造社会。陶行知通过创办乡村师范学校,培养知行合一的推动乡村社会变革的领袖教师。陶行知的乡村师范之主旨是造就有农夫身手、科学头脑、改造社会精神的教师。陶行知开展乡村师范教育的途径包括三个方面,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在劳力上劳心。陶行知寄希望于通过从活的乡村师范产生活的乡村教师,从活的乡村教师产生活的乡村学生和未来活的国民,从而实现教育救国的梦想。陶行知的乡村师范教育实践与思想对当今乡村师范教育乃至乡村社会改造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包括国家在制定师范教育宏观政策方面应加强对乡村师范教育的支持;师范院校需要推动师范教育课程变革,为乡村教育乃至乡村社会发展培养高质量教师;营造尊师重教的社会文化氛围,培育师范生浓厚的教育忠诚。  相似文献   

17.
乡村教师缺乏现象已经严重制约了乡村地区教育和社会其他各方面的发展。"工资倒置"理论的应用是经济利益分配在乡村教师和城市教师之间的一种调整。通过探讨理论的产生背景,乡村地区教师缺乏的原因,理论的内涵、依据,理论实施的具体措施和前景等,力求实现教师队伍在乡村与城市之间的合理流动,为解决乡村地区教师缺乏现象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安徽省乡村中小学教师心理资本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采用中小学教师心理资本问卷,对1 228名安徽省乡村中小学教师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安徽省乡村中小学教师心理资本处于中上水平;性别、年龄、教龄、学历是影响乡村中小学教师心理资本的个体因素;职务、学校属性是影响乡村中小学教师心理资本的工作因素。因此,有必要重点培养和提升女教师、青年教师、高中教师和高学历教师的心理资本水平,促进乡村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9.
乡村教师是乡村教育振兴的基石,是推动我国"城乡一体化"建设和发展的中坚力量。教师社会地位的提升是当前我国乡村教育发展的着力攻破点,也是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短板。改革开放以来,乡村教师的社会地位得到了一定的提升,但还面临诸多问题,即外界态度和自我认同的"双质疑"、专业发展和职业素养的"不达标"、优秀教师和年轻教师的"不愿留"。面对以上困境,教师政策要凸显专业知识,提升乡村教师的从教幸福感;法治与德治并行,增进乡村教师的社会荣誉感;给予人文关怀支持,实现乡村教师的乡土归属感。  相似文献   

20.
王明露  颜庆 《林区教学》2021,(1):102-106
教师流动与农村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相辅相成,农村教师流动是必然的,农村教师队伍的稳定是相对的.教师流动就是对教师资源重新配置的一种方式,引导教师合理有序双向流动是农村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题中之义.在把握江西省S县教育发展整体状况及其农村教师流动概况的基础上,发现农村教师流动存在自主、向上、无序流动、中青年教师和主科骨干教师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