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自读课本也是课本,它与主要用于课内学习的教科书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它们犹如鸟之两翼,缺一不可。”这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自读课本中的一句话。自读课本与教科书是相配套的,从编写的目的上看,自读课本是为了弥补教科书的不足,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加强课内外的联系,克服学生课外阅读的盲目性;扩大学生的阅读面.提高学生的阅读量。  相似文献   

2.
重视自读课本培养阅读能力中宁县恩和乡教委黄军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学科中,除了教科书外,还配有一册自读课本。自读课本的内容尽管不作学生考试内容,但是它与教科书有着内在的密切联系,它为拓宽学生的视野,增长学生的知识,激发阅读兴趣。培养阅读能力,能起到辅助...  相似文献   

3.
“九义”小学语文教材为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扩大学生的阅读量,将原来独立阅读课文加以扩充,编写了与教科书配套的“自读课本”。这就给学生提供了很好的课外读物,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我认为教师千万不可忽视这一套自读课本,应  相似文献   

4.
义务教育语文教材,除了语文课本外,还配置了自读课本。配置自读课本目的是“通过指导学生的阅读,让学生运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扩大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词语,全面提高学生的读写水平”。但是,自读课本的作用发挥了吗?目前,自读课本的使用状况究竟怎样呢?”  相似文献   

5.
新课标下现行各版本语文教科书都编写了与之相对应的自读课本,每册教科书配一册自读课本.例如北师大版小学(1-6年级)语文教科书配有12册自读课本,每学年上学期的读本均是以"太阳"为标题--<种太阳>、<心疼的太阳>、<追赶太阳>等六册;每学年下学期都是以"地球、大地"为题目--<大地妈妈和她的小姑娘>、<啊!中国的土地>、<都是地球的孩子>等6册.目前,与人教版初中(7~9年级)语文教科书相配套的自读课本也已经编写出版了5册,它们分别是<翻过那座山>、<大海的召唤>、<白天的星星>、<随鸟走天涯>、<我的家园>.高中语文教科书也都编写了自读课本,自读课本和教科书成为语文教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可偏废其一.  相似文献   

6.
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自读课本》,是为了培养学生自学能力而配合教科书编选的,是语文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是课内学习内容的延伸和扩展,对开阔学生视野,发展智力,提高语文素质起着重要作用。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指导学生自觉阅读,使《自读课本》充分发...  相似文献   

7.
根据《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九义"小学语文课本在内容和结构上作了相应的调整,将三类课文改为两类,把独立阅读课文从语文教科书中剥离出来,单独编成"自读课本",与教科书配套使用。笔者认为这一调整有三个"有利于":(1)调整前,不少语文教师由于对三类课文的编写意图及其特点把握不准,往往把独立阅读课文当作讲读课文来教,加重了学生的负担。现在这样一调整,有利于改变以前那种状况。(2)学生有了自读课本,不仅扩大了阅读量,而且拥有了阅读的主动权,有利于自学能力的培养与提高。(3)贫困地区…  相似文献   

8.
邢安民 《山东教育》2003,(28):34-34
近年来,小学语文课本在不断改进与创新,无论从布局谋篇上,还是知识结构上看都能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令教师、学生爱不释手。因此在大阅读课上,语文教师对指导学生阅读、学习语文课本往往非常重视,要求也非常严格。但是语文课本的辅助教材“自读课本”却遭到部分教师的“冷落”,对学生是否阅读“自读课本”不做严格的要求和认真的检查。对于这种现象,我调查了十几所学校的小学教师,观点有以下几种。一种观点认为“自读课本”就是让学生在课余时间自己去读,教师不必过问。另一种观点认为,一周只有几节语文课,其中还包括两节作文。在这仅有…  相似文献   

9.
语文教科书是最主要的实验材料。实验前,我们认真研究了教材上的每一篇课文,凡是适宜学生背诵的都成为“材料”,列出目录、数字。本着提高教学效率、不增加学生学习负担的原则,课堂教学精讲多读,让学生在课堂上背诵。除了用好教科书外,我们还从自读课本和适合学生阅读的书报中选了一些材料。选的材料文质兼美,人文气息浓郁,易于学生背诵。  相似文献   

10.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新教材的符点之一是除语文课本外 ,另有同各册相配套的自读课本。自读课本每册选入的文章与课文有一定的联系 ,且内容丰富有趣 ,故事性强 ,形式生动活泼并配有插图 ;自读课本可作为扩大学生阅读量 ,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凭借。叶圣陶曾十分明确地指出了略读的重要作用 ,由此看来 ,培养小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 ,必须重视对自读课本的合理使用 ,以期达到课内打基础、课外求发展的目的。那么 ,如何指导学生使用自读课本呢?一、对应带读 ,实现情感目标文学作品的思想性决定了语文教学的思想性。自读课文与单元讲读课…  相似文献   

11.
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一年级课本中,几乎每篇课文、每个语文园地都有插图。这些插图使教科书图文并茂.提高了学生的阅读必趣,更重要的是这些插图可以用作课堂教学的直观便捷的辅助教具。  相似文献   

12.
在进行课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合作学习》的研究与实践中,我们依据教材.在引领学生立足文本.“精读一篇”的基础上.继续拓展延伸.引导学生跳出文本.合作“略读一组”。所谓略读.即粗略的.不进行深究的阅读。这种阅读方法旨在通过比较快的阅读,粗知文章大意。“略读一组”.即将课内的知识、学法迁移到课外.引导学生运用在“精读一篇”中习得的学习方法.读与教科书配套的“同步阅读”(本地区为地方教材《自读课本》和《课外阅读》)中的一组文章,“一篇带多篇”.不断扩大阅读量.提高独立阅读能力.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逐渐学会学习。  相似文献   

13.
卞平 《小学生》2013,(9):1-1
苏教版小学语文的内容颇为丰富,这大大地吸引了众多小学生的注意。通过多读课本和细读课本来完成对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的教学要求里指出了教师应该引导学生积累语言词汇、提高对文章的领悟,并针对其课本阅读量提出了与以往不同的培养小学生阅读习惯和兴趣的观点和方法。一、小学阅读教学培养的目标和重心1.阅读教学目标小学生阅读的主要目标就是为了学习。首先学习汉语言文字是阅读的必备基础,然后才是隐藏  相似文献   

14.
语文是基础学科,小学语文又是基础中的基础。基础得靠阅读来奠定,课本是最精华和基础的知识,无法编写大量内容进去,这就需要多读课外书。因此,搭建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的桥梁,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读整本书,在大量的语文阅读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形成良好的阅读能力,为学生的终身阅读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语文自读课本,是配合课本编写供学生课外自读用的。通览自读课本一至三册,深感内容丰富有趣,形式生动活泼。有利于扩大学生的阅读量,开发学生的心智,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但在细读中,也发现了一些错误,这里大略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16.
陆吟霜 《教学随笔》2016,(3):106-106
语文是基础学科,小学语文又是基础中的基础。基础得靠阅读来奠定,课本是最精华和基础的知识,无法编写大量内容进去,这就需要多读课外书。因此,搭建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的桥梁,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读整本书,在大量的语文阅读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形成良好的阅读能力,为学生的终身阅读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叶圣陶老先生曾说过:“语文教学之一的目的为使学生练成读书之本领。此种本领不能凭空练,故令阅读课本而练之。课本必须善读,一也,因善读课本而自能读其他书籍报刊,二也;二者皆能做到,乃为达到目的,教学成功。”这段话可以概括地理解为:指导学生理解课文,是目的,但更是培养独立阅读能力的手段。阅读教学要达到的最终目的,就是要使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材自第五册起,开始安排读写训练重点,并按训练组编排,目的是加强语文基本功训练的计划性和系统性。其中阅读训练重点的设置和编排,体现了小学语文…  相似文献   

18.
在小学语文学习中,主要是以识字读句为主,小学课本中,还会夹杂一些简单易读的小故事来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在识字的前提下,小学生越多的阅读能够很好地促进知识的储备,提高识字数量。由于课本内容有限,只能加强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来提高阅读量。课外阅读应该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占重头戏,由于小学上课时间基本都是用来识字读句的,留给学生自己阅读的时间少之又少,阅读对于提升小学语文能力和丰富储备知识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从课外阅读这个方面来说明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中的重要位置。  相似文献   

19.
现行的初中语文课本在每单元都选配两到三篇略读课文,即自读课文。自读课文已成为语文教材中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学生自读,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因此,要加强自读课文的教学指导和训练,使自读课文教学真正为语文教育教学服务。  相似文献   

20.
《考试周刊》2017,(5):32-33
加强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是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激发兴趣,使学生想读,教学生会读,让学生多读、爱读,最终达到尽可能读好的目的。随着语文教学改革的深入,这必将成为大家的共识和行动,"课本+非课本"的课堂机制一定会建设得更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