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中国古代科技从产生到发展经历了由盛到衰的过程。了解中国古代科技的辉煌成就和特点,分析中国古代科技在近代渐趋衰落的原因,要以史为鉴,努力发展我国的现代科学技术。  相似文献   

2.
墨家科技思想是中国古代以科技实践为基础,以自然为认识的独立对象,进行自觉理性活动和科学实验的萌芽,展示了中国古代思想发展的另一个可能方向.墨家科学的兴衰对中国古代科学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中国古代科学长期停留在现象的描述阶段,缺乏实验手段去验证其普遍性.墨家科学为中国古代社会开辟了一条可能走向近代科学的发展道路,中国传统文化没有选择墨家令中国古代社会失去了一次可能发展近代科学的机会.  相似文献   

3.
姜晓玲 《科协论坛》2007,(9):191-192
英国著名科学家李约瑟博士曾针对中国古代科技发达而近代中国科技却落后于西方的问题进行过研究论述,这一问题被称为"李约瑟难题",引起了国内外诸多学者的热烈讨论和长期关注。本文论述了"李约瑟难题"的含义,对广大专家学者所持的不同看法予以了归纳总结,并且针对"李约瑟难题"存在的原因,分析了"李约瑟难题"对当代中国科技发展的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4.
中国传统文化作为历代流传下来的璀璨宝藏,长久居于世界文化舞台中央,在奔流不息的历史长河中激起一朵朵浪花。而中国古代科学技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表现,在各个领域都创造了丰厚的成就和卓著的历史,对人类历史做出了伟大贡献。但中国古代科技在创造诸多成就之后,却在近代逐渐衰落,发展缓慢。该文将从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诸多成果、逐渐衰落的原因以及从中获得的启示等方面详细分析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兴衰。  相似文献   

5.
浅析中国近代科技落后的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近代科技落后的原因,一直是史学界、哲学界、科教界关心的问题.在对中国近代科技落后的原因进行一系列探讨的基础上,剖析影响中国近代科教发展的诸多方面,使人们对中国近代科教落后的原因加深了认识.  相似文献   

6.
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在科技方面曾经取得过举世瞩目的成就,在众多领域都位居于世界前列,为人类文明进步和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可是,到了近代以后,中国的科技发展缓慢、停滞甚至倒退,最终被西方超过而落后于世界。探讨近代中国科技落后的原因,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对于中国发展科技事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以及建设创新型国家都有重要意义。近代中国科技落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对此学界已有很多论述,并且成果颇多。此文从文化角度探讨近代中国科技落后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中华民族有史以来就是富于创造的民族。英国哲学家培根曾赞扬说,中国古代的印刷术、火药、造纸和指南针,曾改变了世界事物的面貌和状态。遗憾的是,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近代中国屡次错失科技革命的机遇,逐步从世界经济科技强国的地位上沦落了。……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中国再不能与新科技革命失之交臂,必须密切关注和紧跟世界经济科技发展的大趋势,在新的科技革命中赢得主动、有所作为。”  相似文献   

8.
中国模仿创新与自主创新历程——追溯儒家伦理动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帆  石金涛 《科学学研究》2007,25(6):1192-1196
 文章从模仿创新与自主创新思想的角度,对中国科技发展史进行了划分,即以自主创新为导向的古代,以模仿创新为导向的近代,以及模仿创新与自主创新并存、并明确提倡自主创新的现代等三个阶段,并对中国科技发展史中所体现出的创新模式变更原因进行伦理追溯。  相似文献   

9.
从洪仁玕<资政新篇>、百日维新<振兴工艺给奖章程程到的<暂行工艺品奖励章程>,在近代中国特殊的社会背景下,分析科技奖励制度在近代中国的引进与生长,并分析了这种政府设立奖励和主要以授予专利的奖励方式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正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20年5月定价:88元本书是《数学·历史·社会》(数学史论文集,辽宁教育出版社,2003年)的姊妹篇,是作者杜石然在中国科学技术史方面的一部自选论文集,分古代科技与社会、中国近代科技史、中外科技交流、科技人物研究、附录等部分,内容包括历史文化背景下中国科技潮起潮落,略论两汉科技与两汉社会等。本书探讨了 "通史"所应该特别关切问题的探索和回答,也包含了与中国近代科学技术史相关的内容,概括出科学史家杜石然后半生的主要工作。  相似文献   

11.
张涛光 《科学学研究》2004,22(2):140-143
收集了鸦片战争以前中国古代600多项科技成果,力图以定量的方法说明在中国古代这一特定的历史时期,科技始终以高低相间波浪向前的态势在发展,流行的中国古代科技自某一时期达到高峰后就衰落下去的观点是没有根据的。  相似文献   

12.
我国自古拥有丰富的漆树资源,漆器是我国先民的伟大发明之一,也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两周时期中原与楚两大文化系统影响下的漆器不仅呈现出了不同的艺术风格,而且形成了不同的科技工艺。从艺术中的科技这一独特视觉对分别代表南北两大文化区系的漆器进行比较研究是一种新的尝试和探索。  相似文献   

13.
姚琳 《科教文汇》2012,(15):196-197
欧洲的中世纪被很多人认为是科学史上的"黑暗时期",是科技发展的"漫漫长夜"。虽然中世纪的基督教对科学造成了摧残,但是中世纪的科学还是有了缓慢的发展,似乎并没有一些学者所认为的中世纪完全是被黑暗所包裹。那种启蒙历史观中的中世纪黑暗说,似乎由于更加深入的研究,这种说法正在完全地崩溃。正如丹皮尔所说"中世纪是近代的摇篮"。中世纪传承了古代文化,孕育了近代科学的萌芽。本文将从中世纪科学技术的成就以及科学文化的复苏—大学的兴起,这两个方面来说明中世纪的科技发展,以此来完全地否定黑暗时期的这种说法。  相似文献   

14.
本文运用调查研究方法和系统思想,总结了我国三次科技规划工作经验;提出了科技规划体系结构、规划要素方法、环节联系方法、科技规划工作程序、规划编制方法体系,以及改进现行科技规划编制工作的七点建议等。  相似文献   

15.
文化与科技融合是当前我国面临的一个重大现实课题。根据系统论的理论和方法研究文化与科技融合的内涵、过程与层次,分析文化与科技融合的动力机制,构建文化与科技融合的动力系统框架,探讨促进文化与科技融合的路径与对策。  相似文献   

16.
中西对自然有不同取向,始自不同的质性自然哲学或物理见解。关于科学革命为何发生于西欧而不在中国,过去已有不少讨论。本文拟从比较中西科学与文化的观点,并通过陈方正和库恩对亚里士多德自然哲学与科学革命的看法,来看人类是如何由古代从偏向质性的自然哲学讨论,通过其间大学与基督宗教产生的影响,使西方近代早期物理学数理化,在科学革命中扮演了领头羊的角色。  相似文献   

17.
关于工业文明发展前途的分歧是关于现代性的分歧。现代性思想的核心是独断理性主义或科学主义。现代科技就是无限扩张人类征服力的征服性科技。独断理性主义和极端现代主义所形塑的文明就是正在全球扩展的现代工业文明。独断理性主义是站不住脚的,现代工业文明是不可持续的。人类必须走向生态文明,为走向生态文明,必须促成科技的生态学转向。放弃穷尽自然奥秘的野心而转向理解自然,就是科学的生态学转向。由不断扩张征服力的技术转向调适性技术,就是技术的生态学转向。西方古代的生成性技术和中国古代“赞天地之化育”的农耕技术都是生态文明所需要的技术。  相似文献   

18.
刘立 《科学学研究》2007,25(4):585-590
龚育之(1929-2007)是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论的开创者。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论是中国共产党科技政策的理论基础。他提出了关于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个观点的由来的三个阶段说,该观点的意义的五个层次论,并构建了邓小平科学技术论的体系。本文提出,科学发展观蕴含着以人为本的科技观,其含义是科学技术为民所享,为民所有和为民所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