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王木 《湖北档案》2013,(11):29-36
1894年7月25日,天气晴朗,朝鲜牙山附近海域风平浪静。受雇于清政府、满载着1100多名清军官兵和辎重的英国怡和洋行商船高升号,从天津大沽口出发已经两天了,此时几乎已能看到目的地的海岸。突然,日本海军巡洋舰浪速号不期而至。在中日两国尚未宣战的情况下,浪速号向毫无武装的高升号发射了鱼雷。遭到攻击的高升号迅速下沉,除少数人获救外,船上800多名清军和船员葬身大海。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高升号事件"。  相似文献   

2.
1894年7月25日,日本三艘军舰不宣而战,偷袭中国运兵舰船,日舰“浪速”更击沉满载近千名中国陆军官兵的运兵船“高升”号。就此挑起了中日丰岛海战,并引发中日全面战争。  相似文献   

3.
光绪二十年 (1894年 )春 ,朝鲜发生了东学党领导的大规模农民起义 ,在朝鲜政府的请求下 ,清政府出兵帮助镇压。与此同时 ,日本欲借朝鲜内部局势不稳之时 ,霸占朝鲜为其殖民地 ,遂于五月派军队入侵朝鲜。六月二十一日 ,日军进入朝鲜王宫 ,掳朝鲜王 ,扶植傀儡政权。六月二十三日 ,当援朝清军千余名官兵乘坐向英国洋行租用的“高升”轮行驶到牙山口外丰岛附近海域时 ,遭日本海军偷袭并被击沉。此后 ,中英两国就“高升”轮赔偿一案 ,进行了长达 9年的谈判。现从馆藏外务部全宗档案中 ,选辑有关史料予以刊布 ,供研究参考。——编选者 屈春海  相似文献   

4.
张翕喆 《兰台世界》2020,(5):133-137
高升号属怡和洋行旗下商船,1894年7月被清廷租借用来运送士兵,7月25日在丰岛附近海面被日舰"浪速"击沉。由于高升号当时所悬挂的是英国国旗,恰好中日当时尚未开战,一场本应由日本承担责任的事件,在经过各方讨论后,将责任方完全转向了中国。本文结合当时的史料,从外交、国际法、政治、新闻舆论等角度,对此事件的责任转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南澳一号”,一艘沉睡在海底的明代商船,渔民的盗捞打破了它400多年的沉寂。作为我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重要的实物例证,它免于再次被破坏的唯一途径就是抢救性发掘。“南澳一号”沉船考古被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列为2010年的“一号工程”。5月10日至20日,中央电视台的大型水下直播,更让亿万观众目睹了“南澳一号”考古发掘的现场  相似文献   

6.
1953年版的人民币伍分纸币正面右侧,印着一艘巨轮,它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驾船起义,并升起五星红旗的第一艘商船“海辽”号。近日,笔者有幸采访了当年参与“海辽”号起义的汪更生先生,他向笔者讲述了当年“海辽”号起义后,回归祖国的那段惊心动魄的航海历程。  相似文献   

7.
1990年11月18日深夜。浓烈的火药味在海湾地区上空弥漫。伊拉克首都巴格达。人们在战战兢兢地做着自己破碎的梦,而萨达姆总统主持的军方首脑会议却通宵进行,会议最后决定:向科威特增兵25万。 11月19日凌晨,几乎是在伊拉克通讯社把增兵的消息向全世界公布的同一时刻,美国“独立”号航空母舰满载着中东的战云和5200名官兵,悄悄地驶进了还在沉睡中的香港维多利亚港。几个小时之后,在美国驻港总领事馆的安排下,一艘白色的快艇载着我们十几名记者,向“独立”号的锚地驶去。此时,我们确实怀有几分兴奋和好奇。这不仅因为“独立”号的行踪与当今世界头条新闻中  相似文献   

8.
2002年8月20日,某市报头版登载了一条题为《农民致富跳龙门 高升成了城里人》的消息。报道的是某村部分农民依靠特色养殖致富后,住进了县城寻求更大的发展空间,并办理了城镇户口。这么一条好的新闻素材,标题的“高升”一词却令人联想起其弦外音:农民办了城镇户口成为城里人就是“高升”,是不是在歧视农民呢?  相似文献   

9.
张喆  张国栋  程璞 《新闻天地》2011,(11):24-25
“我在泰国的吊车码头!赶快报案!赶快叫救护车!有人受伤!”这会是37岁的杨德毅留给人间的最后四句话吗? 2011年10月5日中午12点已过.缅甸籍商船“玉兴8号”的这位中国船长突然用大功率对讲机向他的雇主喊出了急迫的呼救。然后,通讯中断。他究竟遭遇了什么.无人知晓。  相似文献   

10.
最新消息“波将金”号曾在费奥多西亚附近的海面上出现。它截获了一艘载牲畜的俄国商船,储备了食物并驶离该处,航向不明。有消息说,它还从一艘英国商船上搞到了煤。根本就谈不上什么投降,因为“波将金”号立意要在所有沿岸城市发动起义。请看“波将金”号散发的宣言本文(根据一家德国报纸从布加勒斯特的报道)。  相似文献   

11.
文章分析了政务公开和政府信息公开在我国实施和发展的动因,从历史背景、规范性质、目的、内容及理论基础等方面探讨了二者的不同之处,以期正确引导社会公众对两者的认识,进而合理高效利用。  相似文献   

12.
Violence and the Mass Media: A Staff Report to the National Commission on the Causes and Prevention of Violence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2.50). Written primarily by Robert K. Baker and Sandra J. Ball  相似文献   

13.
The Radio Frequency Spectrum: United States Use and Management, (Office of Telecommunications Management, Executive Office of the President, Washington, D.C. 20504, no charge)

Reports on Selected Topics in Telecommunications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Printing and Publishing Office, 2101 Constitution Ave., Washington, D.C. 20418, $4.75)  相似文献   

14.
15.
Government social media has been integrated as part of the government administrative tools to improve public service and promote public goals. However, the current government information literature is limited to understanding government social media adoption and its purpose for political marketing. The present study seeks to understand the role of government social media in promoting government digital initiatives (i.e., government-backed digital currency). The study validated the inter-relationships between government social media effort, privacy concerns, trust in technology, reachability, and citizens' participation in government-initiated digital innovations. A total of 505 responses from Chinese citizens were collected through an online self-administered questionnaire survey, and the data was submitted to a two-stage Partial Least Squares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ling-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analysis. The analytic results revealed that privacy concerns, trust in technology, and reachability positively influence digital participation. In addition, the information quality and perception of trust in government social media have significant positive influences on government social media engagement. The study provides strategic practical suggestions to government agencies in effectively utilizing social media as a communication platform to foster citizens' participation in government's digital initiatives.  相似文献   

16.
简述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政府信息资源利用与政府门户网站的关系,分析政府门户网站对政府信息资源利用的影响,以湖南省政府门户网站为例进行相关问卷调查,结合数据统计结果分析我国政府信息资源利用目前所存在的信息利用环境缺乏、信息质量参差不齐、信息获取渠道不畅等问题,并提出几点解决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7.
论服务型政府背景下政府信息公开的目标取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政府信息公开的基本目标是使公众获得政府信息,这一基本目标包含三个方面的具体内容,即政府信息获取主体广泛性、政府信息获取方式便捷性与政府信息获取客体有效性.三者构成了服务型政府背景下政府信息公开的目标取向,符合服务型政府下公共服务的特点与要求,代表着政府信息公开未来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电子政府服务的发展,美国联邦政府一些跨机构工作小组开始致力于政府信息定位服务(GILS)的相关调查研究,并在大量合作项目的基础上构建起联邦政府的GILS框架。此后,美国各州政府和机构也在此基础上探索构建了各具特色的GILS服务。GILS现已逐渐融合到美国电子政府整体建设之中,不仅通过因特网为公民提供政府数字信息,而且还可提供广泛的政府服务。各种类型的GILS服务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也在积极展开。  相似文献   

19.
政府信息公开的基本目标是使公众获得政府信息,这一基本目标包含三个方面的具体内容,即政府信息获取主体广泛性、政府信息获取方式便捷性与政府信息获取客体有效性。三者构成了服务型政府背景下政府信息公开的目标取向,符合服务型政府下公共服务的特点与要求,代表着政府信息公开未来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20.
电子政务时代的美国政府信息资源管理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论述美国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的发展历程,探讨电子政务时代的美国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研究美国政府网站的信息服务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