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梁启超说过:“晚清所谓新学家者,殆无一不与佛学有关。”魏源则是与佛结缘更多更深的新学家。  相似文献   

2.
<正>梁启超是中国近代思想家、翻译家、史学家,是“戊戌变法”的领袖之一。作为近代中国思想文化领域开启新风气的一代大师,面对中华民族未有之变局,梁启超提倡西学,极力推动外国著作的翻译,以期“兴民权”“开民智”。值此梁启超先生诞辰150周年之际,特根据晚清档案记载,追记梁启超致力西学翻译的历史片段。  相似文献   

3.
荐书     
梁启超的一生与佛学结下了不解之缘。戊戌变法前后,他就呼吁人们学佛、信佛。晚年,他对佛学简直到了如痴如醉的地步。1922年,梁启超在清华大学讲课时,对佛学理论作了总体概述,提出佛家所讲的法“就是心理学”,这是对佛典现代理解的高度升华。对于佛教中最玄妙的“业与轮回”、“无常与无我”、“解脱与涅槃”,梁启超都从哲学的角度出发,结合生物、物理及化学等方面的科学知识作了解释。梁启超的解释浅显易懂,触及到佛典的本意。  相似文献   

4.
晚清西书的流行与西学的传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西学流行程度与西学书 西学的传播在晚清达到了一个高潮,这是人所共知的事实,但传播的速度与深入的程度如何却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因为洋务运动官员的提倡与启蒙思想家的呐喊并不完全等于人民大众的实践,而且大众对西学的体认也与知识界与官界有相当大的差距.但历来的研究只重在上层阶级对西学的认知及体验,对于一般士人及大众于西学的态度并不明了,因此对于西学在晚清的流行程度实际上有深入研究的必要.因为只有加上这一研究,才能了解社会思潮的全貌.  相似文献   

5.
孙燕宁 《兰台世界》2014,(10):126-127
清朝乾隆、嘉庆年间出现了一位仅以举人身份便可领军思想界、学术界的学者,梁启超将他冠之以“前清学者第一人”,他就是“西学中源”学说的倡导者戴震。  相似文献   

6.
晚清学者王先谦(1842—1918)在康有为、梁启超发起维新运动时曾极力反对,认为这种做法过于激进。当今多数学者认为王先谦属保守主义者,对他外国的看法的研究很少。周启乾认为,晚清知识分子自19世纪中叶直至20世纪初期的日本观,至少涉及  相似文献   

7.
《京话日报》是“清末爱国运动一个极有力人物”(梁漱溟语)、著名报人彭翼仲创办的一份白话报纸,创刊于1904年8月16日.每期四开.1906年9月28日被迫停刊,共出753期。《京话日报》是晚清北京地区第一份中国人自己创办的报纸.销量曾经超过一万份。这份报纸的出现.极大地改善了晚清北方落后的舆论环境。也将由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发起的晚清启蒙运动推向了一个高潮。  相似文献   

8.
梁启超生活的晚清时期,是中国在列强以军事力量为后盾,从政治、经济、主权等方面瓜分中国的时期。自1840年后,清廷进行了三次图强变革,都未获成功。梁启超经过“戊戌维新”深刻地认识到“新民”在救国中的重要性,他在流亡日本接触了西方新文化后形成了新的“人学观”,其中爱国精神是其重要的一个方面。本文主要从“人学”角度探讨其爱国精神的时代性、民族性和启蒙价值。  相似文献   

9.
晚清基督教传教士编辑活动略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晚清基督教传教士在晚清西方科学知识传播中的地位和作用毋庸置疑,熊月之先生在其<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一书中将晚清百年(1811年~1911年)西学传人中国的过程划分为四个阶段.在前三个阶段中(1811年~1900年).基督教传教士居于绝对的主体地位[1].基督教传教士的编辑出版活动,特别是西方科学书籍的编译.一直是学者研究的热点.但相关研究多从文化传播的的视角出发.而对其编辑思想以及他们对于中国编辑界的贡献探讨较少,本文试略论之.  相似文献   

10.
梁启超为近代著名的思想家,在很多领域开风气之先,其中西学目录学尤为他所深入涉猎、卓有成就的一个研究领域。本文就梁启超所编《西学书目表》对其西学目录学思想进行了详细介绍,并作中肯评价。  相似文献   

11.
王晓敏 《图书馆》2008,(2):42-44
《西学书目表》是梁启超重要的目录学著作,它不但提出了一个新的分类方法,其分科设学的思想也显示了梁启超建立新的知识系统的尝试。本文从梁启超对中学体系批判性认知的基础上,分析这一尝试背后的思想动因。这不但有西学冲击的影响,也有中学自身发展的内在理数。  相似文献   

12.
针对学界鲜少关注的近代早期来华西人利用报刊进行知识传播这一议题,从媒介与知识传播的视角,以早期来华西人群体成立的“在华实用知识传播会”为考察对象,探究19世纪早期来华西人如何利用在华中文外报撬动中国传统知识生产与传播格局,分析西学“有用知识”对晚清知识架构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以<西学书目表>为例,介绍梁启超近代目录学理论和书目工作实践.梁启超对图书著录内容、图书著录体例、图书分类体系进行了创新,为我国近代目录学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14.
《出版科学》2016,24(4):71-71
推荐理由 以罗伯特?达恩顿(Robert Darnton)为代表的西方阅读史学家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对中国出版史的研究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台湾史学研究者潘光哲即是在阅读史研究的启发之下,引入“知识仓库”的概念,通过精细、缜密的考证,研究了我国晚清士人的阅读内容、阅读行为、阅读秩序、阅读地理学等,从而深入描摹晚清士人因世事变迁、家国命运、个人前途而展开的阅读实践,以及这些实践在近代中国的历史变迁中所引发的回响,是一部具有开创意义的中国阅读史著作。作者本着“小作课程,大施工力”的准则,以个案研究为主,重点剖析了朱一新、梁启超、《时务报》、《沅湘通艺录》等人物或书籍的阅读史,在中国晚清阅读史上打下了一个个“深井”。  相似文献   

15.
《日本书目志》与《西学书目表》成书先后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关于康有为编撰的《日本书目志》成书年代,各家说法不一。有的认为《日本书目志》成书先于梁启超编撰的《西学书目表》。例如姚名达在《中国目录学史年表》中写着:“先绪二十一年(1895),康有为撰《日本书目志》,分门十五。光绪二十二年,(1896)梁启超撰《西书提要》及《西学书目表》”。姚先生还在《中国目录学史》“分类篇·新分类法创造之尝试”一节中说:“次年(指光绪二十一年)康有为撰《日本书目志》,遂首创新分类法,分(1)生理,(2)理学,(3)宗教,(4)图史,(5)政  相似文献   

16.
书架     
《报林求索》2012,(10):159-159
<正>《梁启超传》出版社:上海文化出版社作者:解玺璋价格:72.8元出版时间:2012年10月本书以梁启超的生平经历为纵轴,以梁启超与康有为、袁世凯、孙中山等人的交往横向铺展开来,以点带面、以人带史,重新评估了梁启超及其思想的历史价值与当代意义;并以宽广的视野和宏大的格局,以梁启超为中心展示了晚清民国大变局中一代知识分子的痛  相似文献   

17.
刘菊素 《历史档案》2002,(1):110-114
戊戌政变后,梁启超流亡日本,开始大量地涉猎西学书籍,亲身接触到资本主义现实世 界 ,使他的宪政思想变得丰富而复杂,他既倡“破坏”、共和,又主立宪、改良。史学界虽注 意到了他的这种态度,却缺乏深入的分析。本文拟就此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 “民主共和”思想的闪现 1899年到1903年上半年,是梁启超一生中思想最为激进的时期,他曾一度大力鼓吹“破坏主 义”,向往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所谓“破坏主义”,即是摧毁封建政治体制,以建立民主政治。戊戌维新的失败,使梁启超 深深感到修修补补的改良对清王朝的…  相似文献   

18.
在分析“出版”一词的出现及其内涵、外延基础上,探讨影响晚清出版业现代化所必须的政治民主和工业技术现代化因素.晚清政局动荡、变革迭起,以及西学东渐对信息需求的不断膨胀,催生了现代意义的出版业,但由于各方面的制约,晚清出版业的现代化进程复杂而迟缓.  相似文献   

19.
《编辑之友》2005,(6):F0004
20世纪中国著名编辑出版家研究资料汇辑,文艺风云书系,科学乎 人文乎,现代性基本读本,晚清佛学与近代社会思潮,……  相似文献   

20.
晚清出现的期刊繁荣是中国现代出版史上的一件盛事。自1815年马礼逊在马六甲出版了第一份中文的近代化期刊《察世俗每月统记传》,到1902年梁启超统计全国存佚报刊时已列有124种。辛亥革命后,“人民有言论著作刊行之自由”,一时报纸期刊风起云涌,蔚为大观,全国报刊达500家之多。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