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 ,对 2 6名健将级以上标准的我国优秀女子铅球运动员的 1 0项身体素质指标进行了综合分析 ,找出了影响运动成绩的三类主要素质指标 ,得出了主要身体指标与专项运动成绩之间的定量关系并制定出我国优秀女子铅球运动员身体训练水平与专项运动成绩的评定方法和评定标准  相似文献   

2.
滑步与最后用力动作的衔接,历来是背向滑步推铅球技术教学的关键。本文根据生理学和力学原理,以本院体育系学生为研究对象,利用斜板进行背向滑步推铅球技术教学的实验研究,促使学生在学习背向滑步推铅球的技术中形成滑步和最后用力技术的有效结合,掌握正确的完整技术,从而提高教学的质量与效果。  相似文献   

3.
铅球教学在田径教学中占较大的比重,它的教学指导思想应是想方设法地使学生听懂、看清、学会,尽快使学生掌握铅球的理论知识和运动技术。通过对铅球教学实践的探索,我感受较深的是,我院学生对铅球普修课的学习目的明确,练习刻苦,学生自身的反应、协调、灵敏等能力较好,骨骼与肌  相似文献   

4.
采用实验、观察和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验证了"逆向教学"在铅球教学中运用的效果,以期能够在短时间内最大限度地提高铅球教学质量。教学实验结果表明:"逆向教学"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更快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技术动作,能够显著地提高学生的铅球成绩。  相似文献   

5.
运用文献资料法、灰色关联分析法,对10名世界优秀男子铅球运动员11项身体素质指标与其铅球运动成绩进行灰色关联分析,对身体素质各子项进行灰色白关联分析,得出影响世界优秀男子铅球运动员成绩的主次身体素质指标因素及各个子因素之间的关系,最后对铅球运动员的身体素质训练提出了相应的建议,旨在进一步提高铅球投掷运动科学化训练水平,缩短我国与世界优秀男子铅球运动员的差距。  相似文献   

6.
铅球教学是高校田径教学中的重要项目之一,运用逐步回归和正交设计等研究方法,对普通高校男生铅球教学进行改革实验。通过实验我们发现对铅球量化教学进行探讨,是进行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成绩,对学生进行综合评定都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以认知结构理论、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社会互赖理论为理论基础设计合作探究教学法,并在高校体育院校铅球普修课教学中进行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合作探究教学法对比传统的技能掌握教学法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铅球考试成绩,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和学生的合作意识。  相似文献   

8.
以师范院校学生为实验对象,建立定向递增负荷训练法实验模型进行滑步推铅球训练,实验结果提示:定向递增负荷训练法有利于学生掌握滑步推铅球技术节奏,改进技术动作,较易建立稳固的动力定型;定向递增负荷训练法有利于滑步推铅球成绩的提高;定向递增负荷训练法有利于学生调整心理状态,形成一定的心理优势。  相似文献   

9.
以2005年第四届东亚运动会男子铅球决赛的五名健将级运动员为对象,数据采集采用影像分析法和数理统计法,对健将级男子背向滑步推铅球技术动作运动学指标与专项成绩进行灰色关联分析,阐述了各运动学指标与专项成绩之间的灰色关联高低及其对成绩贡献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运用逐步回归和正交设计等研究方法,对学生铅球教学进行实验研究,结果发现,铅球量化教学是进行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对提高教学质量,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成绩,以及对学生进行综合评定都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体育教育专业铅球教学中实施研究性教学的实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性教学引入到体育教育专业铅球教学中是为了顺应教育改革的浪潮,树立学生全面发展和创新的教学理念,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体育人才.针对体育教育专业铅球教学和研究性教学的特点,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实验法等研究方法,从理论上证实了体育教育专业铅球教学中实施研究性教学的可行性,通过教学实验得出的结果证明了体育教育专业铅球教学中实施研究性教学的优势,即:研究性教学比传统教学更有利于学生掌握推铅球技术动作,并且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科研能力,通过实验班学生的问卷调查可以看出,研究性教学不仅可以顺利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而且学生更愿意接受这种新的教学模式并将其应用到其他术科教学中.  相似文献   

12.
通过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对近七届世界青年田径锦标赛中女子铅球前八名运动员的比赛成绩、试投成功率、最好成绩出现轮次分布、有效成绩的发挥率和变异系数等进行统计,分析世界优秀青年女子铅球运动员的竞技表现特征。结果显示:1)青年女子铅球项目整体竞技水平保持平稳,整体竞技表现稳定且呈现出上升的趋势;2)优秀青年女子铅球运动员在资格赛中的试投成功率均呈现"V"字型变化,在决赛中的成功率则呈逐渐下降的趋势;3)优秀青年女子铅球运动员在靠前轮次的竞技表现水平更高,决赛第2轮的竞技表现尤其关键;4)我国青年女子铅球运动员整体竞技水平和竞技成绩处于世界前列,竞技表现更稳定,将在一段时间内保持较高的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3.
运用文献资料、录像观察、对比分析法,对第29届奥运会中国男篮与世界顶级强队的两场比赛的各项技术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中国男篮在总投篮次数、两分球投篮次数以及命中率、罚球次数、篮板球、助攻、抢断、犯规、持球突破技术方面与世界顶级强队有明显的差距。  相似文献   

14.
运用生物力学原理,对13名世界优秀男女铅球运动员的投掷出手技术规格和形式进行了研究,旨在建立正确清晰的用力模式,促进铅球投掷技术的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讨合理的篮球罚篮期末考试方法,运用数理统计法对广东药科大学篮球选项班586名男生的两轮罚篮考试成绩进行比较研究。结果发现:两轮罚篮结果的命中个数分布有差异(秩和检验结果:Z=24.410,P<0.001),整体而言,在第二轮罚篮考试中,命中个数更多;配对t检验结果验证了学生们两轮罚篮考试的结果有差别(t=12.804,P<0.001),从个体上而言,第二轮结果普遍优于第一轮;配对卡方检验结果提示两轮罚篮成绩有关联(χ2=147.800,P<0.001)。因此,在排除第一轮考试发挥不稳定的因素后,经过两轮考试基本可以反映出学生的真实水平。建议普通大学生篮球罚篮期末考试采用2轮测试,以绩优成绩为准的办法进行。  相似文献   

16.
我国篮球扣篮技术发展的历史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献资料、录像观察、专家访问等研究方法对篮球扣篮技术的起源及在我国的发展进行了历史回顾,认为:技术是战术的基础,随着扣篮技术在篮球比赛中的广泛运用,必然会产生一系列与之相应的战术配合。重视和发展扣篮技术,能推动我国篮球技术水平提高,吸引更多的观众观看篮球比赛,能有效推动篮球运动员身体素质的提高。把我国篮球运动员的速度和高度结合起来,行进间扣篮将是我国投篮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17.
采用影像分析法、文献资料法、对比分析法等对12名背向滑步推铅球选手最后用力时身体重心和铅球的速度变化进行研究与分析。结果表明,在最后用力时人体重心速度和铅球速度的变化呈现出先相同后不同的运动特点,且铅球的速度变化存在一个"拐点"。  相似文献   

18.
篮球规则关于对“三分球”的规定,对篮球比赛技术、战术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攻守空间的扩大使比赛的争夺更加紧张、激烈。“三分球”的出现并未改变对篮球比赛胜负结果起决定作用的近篮进攻优势和身高优势规律。对“三分球”与中近距离投篮三分远投与内线攻击等诸方面的内在联系,从篮球运动的整体上、从战术意义上进行探讨。对篮球运动的发展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