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爽子 《母婴世界》2014,(4):52-53
出门在外.宝宝的安全是各位家长最关心的问题.尤其是交通安全问题.稍不注意.就可能会发生意外.因此.家长们一定要细心排除隐患.用心做好预防。  相似文献   

2.
当前,教育改革不断推进,特别是新课程改革为教育改革注入了新的活力。在此过程中,初中数学课程改革也在有序进行。但是,面对教育改革的发展,有些学者或家长对改革也提出了一些质疑和问题。本文对当前数学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关键和措施作了简要论述,以适应新课程改革的发展要求。  相似文献   

3.
基础教育数学课程改革的基础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的数学教育正经历着一场新的变革,自2001年9月《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在教育部所确定的38个国家级实验区实施起,新一轮数学课程改革已经将近4个年头,人们的评价也是褒贬不一,然而,似乎很少有人对此次数学课程改革的基础进行系统的探讨.在笔者看来,从理论上阐明数学课程改革的的社会基础、数学基础、教育学基础、心理学基础以及历史基础作一探析.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数学教育的功能也在发生变化。新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旨在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课程功能的转变要求进行知识价值观的转移。因此.在进行课程知识的选择时.什么样的数学知识对学生而言最有价值.如何认识和理解数学课程知识的价值.存对诸多的数学知识进行筛选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这些问题在当前课程改革中亟待重新审视。  相似文献   

5.
随着新一轮数学课程改革的推进,数学教师专业发展已成为数学教育现阶段发展中的一个新的热点问题.当前世界各国也纷纷把数学教育改革的重点转向数学教师队伍的建设,数学教师专业化逐渐成为当今世界数学教育和师资队伍建设的共同趋势.新一轮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改革对数学教师的专业水平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新要求.《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在实施建议中指出:“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对教材进行加工,有创造性地设计教学过程,要正确认识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教师要积极利用各种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积极开发,利用各种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学习素材”.这即是指数学教师是数学课程的执行者,更是其开发者.在这样的背景下,需要我们去思考的是,初中数学教师专业发展水平如何?能否适应新一轮数学课程改革的要求?基于这种想法,笔者结合自己初中数学教研员的工作对长兴县初中数学教师的专业化水平进行了现状调查,以期为推动数学课程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认识数学教育惯性下的课程改革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数学课程改革应该是数学教育惯性传承下的改革,即数学课程改革应是数学文化惯性的传承,数学精神、思想方法的贯穿,数学家的思维品质的吸纳,数学教学方式的价值流变趋势,以及教师高素质体现下的改革.数学教育惯性下的课程改革应注意:评价改革的先行性;教材设计的典范性与先进性;数学教育研究群体的认同性等几方面的内容.国内外教育改革经验告诉我们,人为地违反惯性发展规律,等待我们的将是惯性“回潮”和惯性“报复”,我们不可不慎思之.  相似文献   

7.
近两年来,国际上诸多国家对各自的数学课程进行反思并作调整和修订.例如2006年至今日本、新加坡、德国等陆续颁布了最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或者大纲(修订版),我国普通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改革也步人了修订和完善阶段.我国数学课程改革历来非常关注国际的改革趋势,并且能够结合本土的现状,积极吸纳国际改革经验.这里以德国为例,与大家一起分享国际的改革经验,以便今后能够深刻理解我国数学课程标准修订的可能思路.  相似文献   

8.
对一直处于顺境的孩子做过于严厉的批评,可能会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导致孩子不愿与家长沟通。家长与孩子的思维方式与背景经历的不一致是造成两者意见相左的重要因素。家长教育孩子的时候应当注意孩子的承受能力,注重教育的方式,一次不恰当的批评,可能会给孩子心灵投下阴影,成为家长与孩子之间关系的绊脚石。  相似文献   

9.
针对现行小教大专班数学课程设置和教材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就其主要目标和具体任务、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的改革以及教材编写时应注意的问题等方面,提出初步的设想.  相似文献   

10.
新一轮数学课程改革自2001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颁布以来,至今已有8年.随着数学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对改革过程中的若干理论和现实问题的反思也需要从理论层面走向实践层面.我们不仅要研究应然的数学课堂教学,也要关注实然的数学教学状态.因此,研究当前数学课堂教学现状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1.
数学课程标准要靠教学去实施.由于数学课程标准带来了数学课程理念的革新。因此旧的教学方式必然要相应地进行革新.这就迫切需要一种与数学课程标准相适应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不然数学课程改革将流于形式,改革的目标难以实现。  相似文献   

12.
新一轮数学课程改革在我国正轰轰烈烈地开展着.随着改革实验的深入,人们对这次课程改革有着非常不同的意见和建议。这也是非常正常的事,正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世界各国数学课程改革几乎都经历着同样的阵痛和快乐。这种一致性或许就是“数学”的原因.由于“数学”是课程改革中的不可忽略的因素,因此从另外的角度看,任何时期的数学课程改革都应该关注数学教学,关注数学教学中不变的“数学性”不足和不变的“数学性”长处。下面正是一个不变的、数学性的教学不足的案例,它是一种无论是在数学课程改革的课堂上还是不在数学课程改革的教室中都会发生的超越历史性的数学教学行为。在这种行为中教师往往用自己的数学“视界”去度量学生的数学“视界”,最终造成教学沟通的效率低下.  相似文献   

13.
新一轮课程改革提出了课程资源的概念,作为对数学课程改革的支持系统,数学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无疑是对传统数学课程观的一种超越.事实上,把课程窄化为“学科”、“教材”或“教科书”的传统理解将会使教师在思想层面上难以趋同于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在技术层面上也难以对新教材实施操作.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正确认识和理解进而开发数学课程资源就成为新课程得以顺利实施的一个基本保障.  相似文献   

14.
王泳涛 《数学教学》2008,(10):42-43
为迎接新世纪的挑战,世界各国掀起了一场面向新世纪的课程改革.我国的台湾地区也积极加入到改革的行列,既保留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又积极吸收和借鉴美国等西方国家的数学课程改革理念,形成了具有东西方特点的数学教育体系.本文通过对台湾《国民中小学九年一贯课程纲要——数学学习领域》的简要介绍,以了解台湾地区的数学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5.
陈树敏 《考试周刊》2009,(48):20-21
数学课程改革改变了教师以往陈旧的教学方式.同时学生也能融入这种改革后的课堂中,课堂气氛更加活跃.学习效率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6.
数学课程改革进入到2005年.我们对一节课的设计和评价与2001、2002年的标准应有不同。前两年看课,我们看的是课有没有改革的意识,有没有创新,是否注意创设情境,是否运用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等等.当年强调“改”和“新”。  相似文献   

17.
现代国际课程发展的趋势与我国数学课程改革的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当前国际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发展的趋势是:课程设置多元化,注重学生学习的个别化,学科间的联系使得课程设置趋干综合化,课程设置的理念趋干统一化.这一发展趋势对我国目前正在进行的中小学数学课程改革有以下启示:数学教育改革及其数学课程设置都应以人才培养的要求为出发点和归宿,数学课程的实施应该达到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统一,数学课程的内容应该符合基本要求与个性发展的统一,数学课程的改革应该注重数学知识与人文素质的统一。  相似文献   

18.
论数学课程的适应与超越傅敏(西北师范大学数学系730070)二十世纪的学科教育中,数学教育改革可谓轰轰烈烈,始终是最为活跃的领域,处于这一领域核心地位的总是数学课程的改革.回顾历史,可喜可悲,许多国家曾创造性地产生过高质量的数学课程,也出现过被迫放弃...  相似文献   

19.
强化数学课程中的应用意识张天鹤(兰州市教育学院730000)张维忠(西北师范大学730070)数学课程改革的思路之一就是数学课程应强化应用意识,允许非形式化,这是我们改革数学课程的关键之处.数学课程贯彻此精神,可望缩短学生发展必经的历程,尽快进入现代...  相似文献   

20.
肖作芳 《山东教育》2002,(12):40-40
一、家长委员会成员的选择家长委员会成员必须是能够承担起家长委员会责任的人,他应该是幼教工作的关心者、支持者、宣传者,是家园活动积极的组织者与参与者,是能够沟通家长与幼儿园意见的家长的代表,是家园配合共同育儿的积极的尝试者。我园选择家长代表是从如下几方面进行考虑的:1.注意家长的代表性。注意选择不同职业的家长,有教育工作者、政府公务员,也有一般职员与普通工人,有新闻、艺术工作者和军人,也有个体从业者。应尽量使职业覆盖面广泛,使其有较强的代表性,使他们能够在社会的各个层次与不同的区域发挥作用,也便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