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J口户、J.‘匕匀廿日刁、寸.字军刁、,~,r月‘J口1口UU产 题已知集合A、B满足AUB一{1,2},求A、B的组数. 解当A一{1,2}时, B=曰或{l}或{2}或{l,2}; 当A={l}时,B={2}或{l,2}; 当A={2}时,B={1}或{1,2}; 当A=必时,B={l,2}.故满足题意的集合A、B共有9组. 当A UB的元素个数为3或4时,如此列举就复杂得多,而当元素个数大于4时再用这样方法做就不堪设想了. 下面给出以上命题的推广: 已知集合A、B满足 A UB一{al,a:,…,a,},求A、B的组数. 解法1按A中元素个数分类: 当A一{a,,aZ,…,a,}时,B可为A的任何子集,共2n个; 当A~(aZ,a3,…,a,}时…  相似文献   

2.
一、解答下列各题(由1—14题任意选做10个题。如果做题超过10个,按题号顺序取所做的前10个题计分)1.(4分)已知 A={x:x~2-6x+5<0};B={x:2x-11≥0};I=R.求 A∩B,A∪B,A.2.(4分)下列各组函数中,哪组中的两个相同?哪组中的  相似文献   

3.
思考题(四)     
题11.设R是全体实数集合,对于函数f(x)=x~2+ax+b,(a,b∈R)定义集合 A={x|x=f(x),x∈R}, B={x|x=f(f(x)),x∈R}, (1) 若a=-1,b=-2,求 A∪B,A∩B; (2) 若A={-1,3),求B; (3) 若A={a},求证A∩B={a}。题12.设a、b、c分别是△ABC的三个角A、B、C的对边。证明:方程 x~2-2abxsinC+abC~2sinAsinB=0  相似文献   

4.
2006年全国高考数学(Ⅰ)第12题:设集合 I={1,2,3,4,5},选择 I 的两个非空子集 A 和 B,要使 B 中最小的数大于 A 中最大的数,则不同的选择方法共有A.50种 B.49种 C.48种 D.47种解:当 B={5}时,有2~4-1=15种;当 B 中最小数为4时,有2×(2~3-1)=14种;当 B 中最小数为3时,有2~2×(2~2-1)=12种;当 B 中最小数为2时,有2~3=8种.∴共有49种,选 B.推广:设集合 I={a_1,a_2,a_3,…,a_n},选择I的两个非空子集 A 和 B,使 B 中最小的数大于 A 中最大的数,则不同的选择方法有多少种(a_1相似文献   

5.
高一数学课本(人教版)第12页习题1.1B组第3题: 设集合A={x|(x-3)(x-a)=0}, B={x|(x-4)(x-1)=0},求A∪B,A∩B。  相似文献   

6.
求参数范围的问题是高考的难点,许多学生面对此类问题往往感到有些不知所措.本文通过一题,示例不同方法,以达到既能学会方法,又能起到提高发散思维的目的.题目设a∈R,函数f(x)=ax~2-2x-2a.若f(x)的解集为A,B={x|1相似文献   

7.
1 原题呈现:不同的解法,相同的结果 文[1]从一道集合包含关系问题(本文题1)出发谈及此类问题的三种解答方法,摘录如下: 题1 已知集合A={x|-2≤x≤7},B={x| [x-(m+1)][x-(2m-1)]<0},若B(C)A,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  相似文献   

8.
有些问题看起来虽简单,但概念性较强。解这类问题时,如果对概念理解不透彻,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那么在解题过程中往往会出现错误。现举两例加以剖析,以引起重视。 例1 已知A、B是两个非空的数集合,A∩B={1},设M={A的子集},N={B的子集},求M∩N。  相似文献   

9.
题11.设几是全休实数集合,对于函数 f(x)=x“+ax+b(a,b任R),定义集合 A={x}x=f(x),:任R}, B={x lx二f(f(:)),x任R}. (i)若a=一1,b=一2,求A口B,A{、P; (2)若A二飞一l,3},求B. (3)若A=咬a},求证A自B={a}. 解(1)由己知条件,函数 f(x)二x“一x一2.方程x=f(x)化为xZ一Zx一2=0.其解集为A,所以A=一丫3,1+了3同样,方程x=f(r(‘))为 x=(x“一x一2)2一(x“一x一2)一2化简,得(x“一x一2)“一x“二0.即(xZ一2)(xZ一Zx一2)=0.有‘xZ一2二Q或x竺一Zx一2=0.其解集为B.令xZ一2=0的解集为c,则B=AUC那么A UB=AUAUC二AL少C 二{1一了落因为B卫…  相似文献   

10.
陈立强  徐新远 《数学教学》2007,(10):25-25,F0004
文[1]研究了一道集合题:A、B、C(不必相异)的并集A∪B∪C={1,2,3,…,10},求满足条件的集合的有序三元组(A,B,C)的个数.并将结果进行了推广:  相似文献   

11.
2006年全国高考理科数学试题的一道选择题为:设集合I={1,2,3,4,5},选择I的两个非空子集A和B,要使B中最小的数大于A中最大的数,则不同的选择方法共有()(A)50种(B)49种(C)48种(D)47种答案:是B.该题是选择题中的最后一题,是比较难的一道题.本文运用正向思维、反向思维及抽象思维等  相似文献   

12.
一、课本例习题的改编题(一)数字的改编1.理(1)、文(1):已知集合M={x|x2<4},N={x|x2-2x-3<0},则集合M∩N=()A.{x|x<-2}B.{x|x>3}C.{x|-1相似文献   

13.
在教学分数应用题之前,用下面两组相应的文字题作基础,让学生熟练地掌握这些文字题的特点和解法。第一组用乘法解的文字题:1.2500的3/5是多少?2.2500的(1-1/5)是多少?3.2400的(1 1/4)是多少?第二组用除法解的文字题:1.已知一个数的8/9是120,求这个数。2.已知一个数的(1-1/9)是120,求这个数。3.已知一个数的(1 1/3)是2000,求这个数。通过这两组文字题的教学,让学生弄清楚:哪个是关键的分数,哪个是关键分数的对应数量,哪个是作为整体1的量(用不同的符号把这三个数量  相似文献   

14.
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常遇到这样一些学生 ,例如他们可以根据集合 A ={ 1 ,2 } ,B ={ 2 } ,很快求出 A∪ B ={ 1 ,2 } ,但对于“已知 A ={ 1 ,2 } ,A∪ B ={ 1 ,2 } ,求 B”这类问题却束手无策 ;又例如“化简 cos(x -y) cosy -sin(x -y) siny”这道题 ,先展开 sin(x -y) ,cos(x -y)后合并的大有人在 ,却想不到逆用和角公式迅速求出结果 cosy.这是什么原因呢 ?这是因为在绝大部分数学课中 ,教师都让学生掌握或运用一些公式、法则、性质…… ,但大多是从左到右的正向运用 ,久而久之 ,就会形成一种思维定势 ,即用固定了的思路、习惯去考虑问题…  相似文献   

15.
《数学通报))2008年第6期p.48有一道例题:已知A={x|-1≤x≤4},B={x|a-1≤x≤2a-3},且满足B平行且等于A,求实数。的取值范围.且给出如下“错解”与“正确解答”  相似文献   

16.
贺斌 《数学教学》2006,(9):16-17,5
如下两道题曾作为数学奥林匹克高中训练题出现:题1设集合A={1,2,3,4,5,6},映射f: A→B满足f(f(x))=x,则映射f的个数为____.题2已知集合S={1,2,3,4,5,6},一一映射f:S→S满足条件:对于任意的x∈S,  相似文献   

17.
错在哪里     
题设函数f(x)=x2 px q (p、q∈R),A={x|f(x)=x}={-1,3},B={x|f[f(x)]=x},求B.  相似文献   

18.
毛病在哪里     
在一些中学数学参考资料中,经常出现这种类型的题目:若I={x|2≤x≤20,x∈Z},A={4的倍数},B={3的倍数},求A,A∩B。表面看来,这道题似乎没有毛病,但若  相似文献   

19.
我们来看这样一个例题. 例1 已知集合∪={x∈R|1相似文献   

20.
第一试 一、选择题(每小题答对得7分,答错得。分,不答得1分) 1.设一1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