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贵刊 2 0 0 0年第 9期刊登了郑金老师“关于斜面上摩擦力做功的一个结论”一文 ,该文通过对在长直斜面上物体沿斜面下滑克服摩擦力做功的求解 ,推导得出了 :当物体只受重力、弹力和摩擦力作用沿斜面运动时 ,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等于动摩擦因素、重力的大小和物体水平位移大小三者的乘积 .这一结论经过了严密推导 ,结论是正确的 .它确实为学生求解物体沿直斜面下滑克服摩擦力做功提供了一条思路 .然而 ,本人对作者后面未经慎重思考而得出的结论 :由推导过程易知 ,…… ,公式不仅适用于平面 ,而且在相对速度较小的情况下 ,还适用于曲面 (可用微元法化曲为直证明 )不敢苟同 .其一 ,不明白文中对结论适用于曲面的条件“相对速度较小”的依据是什么 ;其二 ,作者认为可用微元法化曲为直证明 ,其实作者在用微元法化曲为直证明的过程中 ,忽视了物体作曲线运动时由于方向在变化因而法向合力并不为零这一事实 ,即物体沿曲面下滑时 ,曲向对物体的正压力并不等于重力 (或所谓等效重力 )的法向分量 ,因而推论是错误的 .正确的结论是什么呢 ?下面作一分析 .如图 1所示 ,物体沿下凹曲面下滑 ,物块图 1在某一点的法向合力满足F法 =N-...  相似文献   

2.
一、结论的导出如图1所示,重力为G的物体从倾角为θ的斜面图1顶端A处运动到底端B处,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设斜面长为l,斜面在水平方向上投影BO长为s,则摩擦力做功为Wf1=-f1l=-μGcosθ·l=-μGs,同理,物体以某一初速度从底端自由滑到顶端时,摩擦力所做的功也为-μGs.如果斜面倾角为θ=0°,即斜面变为水平面,当此物体由B点沿此水平面自由滑到O点,摩擦力做功为Wf2 =-f2 s=-μGs.结论 物体沿某一斜面自由滑动(运动方向不变) ,摩擦力对物体所做的功等于物体沿着这段位移在水平方向的投影上自由运动时摩擦力所做的功,皆为Wf=-μG…  相似文献   

3.
20 0 0年高考理科综合试卷 ,给人一种全新的感觉 ,这是素质教育、创新教育要求下的必然导向 .整个综合试卷的难度与往年单学科高考相比有所下降 ,这并不意味着对考生的能力要求不高 ,就题目的灵活性、变化性、综合性而言 ,而是对考生的能力要求更高 .它要求学生掌握多种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2 0 0 0年高考理科综合试卷第 2 2题就是很好的例证 ,它是“化折为直”的等效思想的具体运用 .1 “化折为直”的等效思想所谓化折为直的等效思想就是将物体在一段折线上的运动等效成相应的一段直线上的运动 ,其结果保持不变 .显然物体在直线上的…  相似文献   

4.
例1一物体沿固定斜面从静止开始向下运动,经过时间t。滑到斜面底端,已知在物体运动过程中所受的摩擦力恒定,若用F、v、s和E分别表示该物体所受的合力、速度  相似文献   

5.
"化曲为直"是处理数学问题的一种重要方法,在处理一些物理问题时,也需要"化曲为直",转换思维,使物理模型或问题得以简化。下面从两方面谈谈"化曲为直"思想在中学物理中的应用。1利用"化曲为直"思想建构物理模型1.1利用"化曲为直"思想解决曲线运动问题例1在125m的高空有一架飞机以10m/s的速度水平飞行时抛下一物体(g取10m/s~2),求物体落到地面时的速度。  相似文献   

6.
汪茂艾 《物理教师》2002,23(8):54-55
本刊 2 0 0 1年第 1期发表的文章 :《“化折为直”等效思想在 2 0 0 0年高考理科综合试卷中的运用》 ,读后深受启发 .实际上 ,“化折 (曲 )为直”的等效思想不仅在力学中有重要应用 ,而且在解答电磁学习题中也被广图 1泛地运用着 .现举例说明如下 .[例 1 ]如图 1所示 ,在磁感应强度为B的水平匀强磁场中 ,有竖直放置的弯折成折线的金属导体abc ,正以垂直于水平线ac的速度v竖直向下运动 .设ac长为l,试求该导体abc中所产生的感应电动势的大小 .解析 :设想用一根直导体将折导体abc的两端a、c连接起来组成闭合电路 ,则该闭合电…  相似文献   

7.
<正>抛体运动是以一定速度将物体抛出且物体在运动过程中受到恒力作用的运动。它是典型的曲线运动,体现了“化曲为直”的物理思想,运动规律是学习的重点,其极值问题是运动学的难点,它综合了运动合成与分解法、数学处理法等,考查了科学推理论证的科学思维。1 速度的极值抛体运动一般以抛出点为坐标原点O、沿恒力方向为y轴、与恒力垂直方向为x轴建立直角坐标,x轴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y轴方向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相似文献   

8.
包祥龙 《考试周刊》2014,(33):154-155
<正>一、结论推导如图1所示,一可视为质点的质量为m的物体由倾角为θ的固定斜面顶端A滑至底端B,设斜面的动摩擦因素为μ,斜面长度为s,底边长度为L。则由A滑至B的过程中摩擦力对物体做的功为:W=-FfS=μmgscosθ=-μmgL结论:物体沿斜面下滑过程中摩擦力做的功,相当于物体沿动摩擦因素相同的斜面投影的水平面滑动过程中摩擦力所做的功,如图2所示。结论推广:物体沿粗糙程度相同的斜面由顶端下滑至底端过程中摩擦力做的功,与斜面倾角θ无关,而与斜面底边的长度有关。图2图1  相似文献   

9.
读了贵刊 2 0 0 1年第 4期“初中教学园地”栏目发表的“浅谈摩擦力的教学”一文后 ,笔者认为该文中有部分说法缺乏准确性与科学性 ,现略作分析如下 ,不当之处 ,敬请同行斧正 .一、关于摩擦力产生的条件诚然 ,摩擦力是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之一 ,要学好它 ,首先要知道它的产生条件 .原文中指出摩擦力产生的条件有两个 :一是物体间要相互接触 ,二是物体间要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 .这是不准确的 ,请看下面两个反例 .图 1例 1 如图 1所示 ,物体 A向右运动 ,接触面光滑 ,物体 A与地面间存在摩擦力吗 ?解析 显然由题设知两物体已满足原文中要求的两个条件 ,但由于接触面光滑 ,所以这里并不存在摩擦力 .图 2例 2 如图 2所示 ,物体 A与墙壁刚好接触 ,在其自由下落过程中 ,物体 A与墙壁间有无摩擦力存在 ?(接触面粗糙 )解析 此题仍满足原文中的条件 ,且又满足接触面粗糙这个条件 ,但仍无摩擦力存在 ,原因是物体 A与墙壁间无挤压作用 ,即二者之间无弹力作用 .由上述分析可知 ,原文中关于摩擦力产生的条件的说法是不全面的 .笔者在教学中将摩擦力产生的条件归纳为八个字 ,便于学生记忆、掌握 ,收到...  相似文献   

10.
正斜面体与地面间的摩擦力问题是高中力学的一个难点,也是力学部分常考的一类问题.本文就"物体-斜面体"系统中求解斜面体与地面间摩擦力的几种情况探析如下.1.物体在斜面体上静止或沿斜面体匀速下滑时,斜面体与地面之间没有摩擦力图1例1如图1所示,在粗糙水平面上放一质量为M的斜面体,质量为m物体放在斜面体上恰能静止或匀速下滑,则斜面体与水平面间的摩擦力为.  相似文献   

11.
运动模型:如图所示,竖直放置的半径为R的圆环,PQ为该圆环竖直直径为,试证明:物体从P点沿任意光滑直杆自由滑到圆环上各点的时间相等,且等于沿竖直直径自由下滑的时间:2·(R/g).  相似文献   

12.
一、(山口大学) 如图1所示,有光滑面ABC和光滑水平面DE。在水平面DE上有一质量为M的平台与水平面BC和垂直面CD相接触,把质量为m的小物体,放在高为h的A点,用手支持着。请回答下列两种情况的问题: 1.将平台固定在DE面上不让动,让小物体由A点以初速为O滑下,沿光滑面ABC运动,并换乘到平台上,在此台上物体便受到与运动方向相反的摩擦力  相似文献   

13.
恒力做功可用公式 W=Fscosα来求解 ,但如果是变力做功 ,即力的大小、方向在做功过程中发生了变化 ,就很难套用该公式了 .那么 ,在高中知识的范围内如何处理有关变力做功的问题呢 ?下面介绍几种方法 .一、用动能定理求解动能定理告诉我们 ,外力对物体所做的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变化 ,即 W外 =ΔEk,W外 系指物体受到的所有外力对物体所做功的代数和 ,ΔEk 是物体动能的变化量 .例 1 如图 1所示 ,质量为 2 kg的物体从A点沿半径为 R的粗糙半球内表面以 1 0 m/ s图 1的速度开始下滑 ,到达B点时的速度变为 2m/ s,求物体从 A运动到 B的过程中 ,摩擦力所做的功是多少 ?分析 物体由 A滑到 B的过程中 ,受重力 G、弹力 N和摩擦力 f三个力的作用 ,因而有f =μΝ ,N- mgcosθ=mv2R,即 N=mv2R mgcosθ.式中μ为动摩擦因素 ,v为物体在某点的速度 .分析上式可知 ,在物体由 A到 C运动的过程中 ,θ由大到变小 ,cosθ变大 ,因而 N变大 ,f也变大 .在物体由 C到 B运动的过程中 ,θ由小到变大 ,cosθ变小 ,因而 N变小 ,f也变小 .由以...  相似文献   

14.
马云秀 《物理教师》2009,30(6):59-61
1课堂动态生成的根基 1.1资源之一——学生的差异 下面是在高三复习课上一个问题的讨论过程.问题:一物体恰能在一个斜面体上沿斜面匀速下滑,可以证明此时斜面不受地面的摩擦力作用,若沿如图1所示方向用力向下推此物体,使物体加速下滑,则斜面受地面的摩擦力是  相似文献   

15.
摩擦力是力学中的重要概念,也是物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摩擦力的有无及方向判断,是学生经常出错的问题。对于摩擦力做功学生也有许多错误认识。本文对这些问题,谈谈几点粗浅的看法。1、静止式匀速运动中物体间的摩擦力此时摩擦力分为滑动摩擦力和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的方向由二物体相对运动方向决定。静摩擦力的方向由二物体的相对运动趋势决定,若趋势不明显则可假定二物体间无摩擦而其它条件不变视其加速度方向即是相对运动趋势方向。在这里关键不要把运动方向与相对运动方向混为一谈。学生常有的一种错误想法是“摩擦力永远与运动方…  相似文献   

16.
我们在解质点动力学中的习题时 ,通常是以地面或相对于地面静止的物体为参考系 ,称之为惯性系。若以相对于地面做变速运动的物体为参考系 ,则称之为非惯性系。计算质点在非惯性系中的速度、加速度的方法与在惯性系中不同。所以 ,在应用机械能守恒和动量守恒定律解题时应注意参照物的选择。现举例如下 :〔题目〕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 ,放一个质量为 m的光滑劈 ,劈的斜面倾角为 θ,高度为 h(如图所示 )。质量为 m的物体从劈的顶点沿斜面自静止开始下滑。试求 m滑到底端时 m和 M的速度。  解 :设物体滑到底端时速度为V1 ,劈的速度为V2 。在物…  相似文献   

17.
1制作说明物体作曲线运动时,速度方向沿该点的切线方向。受此影响,作圆周运动的物体相对于接触面的运动趋势,学生也认为是沿切线方向,很难理解摩擦力方向是指向圆心的。  相似文献   

18.
通常所说的最高点和最低点,是指物体仅在重力作用下时,沿竖直方向相比较的最上面点和最下面点.当物体在复合场中做圆周运动时,我们把物体在沿着所受复合场力的方向上相比较,最上面的点和最下面的点称为等效“最高点”和“最低点”,这也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物体在复合场中做圆运动时的“最高点”和“最低点”.理解和掌握这方面的知识可给解题带来很大的方便.  相似文献   

19.
李克鲁 《物理教师》2006,27(4):5-36
高—物理“摩擦力”这节内容的教学难点是摩擦力方向的判断,教材中的判断方法是利用“滑动摩擦力方向跟物体的相对运动方向相反”,“静摩擦力方向跟物体的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这一规律.但在实际教学中发现基础一般的学生很难真正掌握这种方法.本刊2005年第11期《用摩擦力的效果来判断摩擦力的方向》—文(以下简称《判断》),它运用的方法是从摩擦力产生的效果来判断摩擦力的方向,这是一种突破教学难点的好方法,《判断》一文所述的效果是指摩擦力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效果,但该文最后一段所指“摩擦力一般不产生形变”,就把另外一种更好的…  相似文献   

20.
初中《物理》第一册上第九章第 4节描述摩擦力时 ,“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 ,当它们发生相对运动时 ,就会在接触面上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 ,这种力就叫做摩擦力。”这种表达方法不很准确 ,用来分析问题有些不足。如甘肃教材编审室编写的练习题 :重力为 1 0 0牛的物体放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静止不动 ,物体受摩擦力为多少牛 ?如果用 1 0牛的水平力推物体 ,但未能推动 ,此时物体所受到的摩擦力为多少牛 ?在解决这类问题时 ,由课本中的摩擦力描述 ,学生容易误认为无相对运动就无摩擦力 ,上题的结论都是 0 ,实质我们利用受力平衡分析的结论应该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