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后奥运时期中国体育体制变革走向   总被引:33,自引:2,他引:31  
2008年北京奥运会后,中国体育体制的改革之路将面临着发展观念的大转变,即以奥运为核心的体育发展观向以人为本的体育发展观的转变,从竞技体育强国的目标指向向着体育大国的目标指向转变,从体育利益单一主体向社会化多元化发展观的转变,从渐进式自然发展观向“重点突破、全面推进”的系统发展观转变。发展重心的大转移,即体育工作重心将出现以群众体育为重点的战略大转移。竞赛体制的大变革,即体育体制改革将以机制改革为核心,以竞赛体制的变革为突破口,全面推进,从而构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以人为本为核心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新型中国体育体制。  相似文献   

2.
奥运会承办国后奥运竞技体育体制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对奥运会举办国(美国、日本、韩国)后奥运竞技体育体制变化进行分析,然后从我国竞技体育体制管理模式、人才培养体制、投资主体和运行模式以及法律法规环境等方面对后奥运我国竞技体育体制的改革进行了研究。结果认为:后奥运我国竞技体育的管理模式由政府管理型向政府与体育协会合作型发展;加快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制的改革;实现竞技体育由国家投资到市场化运作的转变,进一步开发、完善竞技体育的竞赛市场;进一步完善我国竞技体育的法律、法规。  相似文献   

3.
以详实准确的资料对欧共体12国的体育体制进行了介绍和比较分析。认为:1、欧共体12国的体育体制虽不尽相同,但却在不同程度上各自探索一条结合型道路;2、这种结合型体制的最大特点是以政府和社会共同推动体育的发展;3、各国在发展高水平竞技体育方面,极大部分以国家奥委会发挥组织领导作用;4、我国现行体育体制仍属于集中型,在目前进一步深化改革的形势下,研究、借鉴欧共体这种结合型体制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以详实准确的资料对欧共体12国的体育体制进行了介绍和比较分析。认为,1.欧共体12国的体育体制虽不尽相同,但却在不同程度上各自探索一条结合型道路;2.这种结合型体制的最大特点是以政府和社会共同推动体育的发展;3.各国在发展高水平竞技体育方面,极大部分以国家奥委会发挥组织领导作用;4.我国现行体育体制仍属于集中型,在目前进一步深化改革的形势下,研究、借鉴欧共体这种结合型体制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李建国 《体育科研》2013,34(1):7-9-18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为体育发展描绘蓝图,加快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将是新时期我国体育工作的重点、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应关注当前体育事业发展要求和体系建设的基拳问题,通过改革消除存在不足。现有体制的优点是行政的权威性、资源的丰富性、组织的高效性.缺点是社会动员不够、服务覆盖面小、服务质量较低:体育公共服务体制建设路径有社会化体制、多元化组织、专业化服务建设路径等。现有机制的优点是系统的通畅性、目标的统一性、组织的协调性。缺点是社会适应迟缓、机制模式固定、缺乏激励。体育公共服务机制建设路径有社会响应机制、服务创新机制、行动激励机制建设等.  相似文献   

6.
优秀运动员的培养是一个复杂而艰巨的系统过程,伴随着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经济的多元化必然要求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体制的多元化。本文选取学校培养的运动员胡凯为案例分析,研究我国现在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制。结果表明: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要改变过去由国家全部承包下来的举国体制的培养方式,实现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培养体制,其中教育系统进行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是最主要的渠道之一。  相似文献   

7.
2008年奥运后中国体育体制的改革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卞婴 《体育学刊》2008,15(2):7-13
十七大的召开,科学发展观的确立,为中国各项事业指明了基本发展方向.根据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可以预测2008年奥运后的中国体育,在指导思想上将实现由金牌至上向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转变;在战略发展重点上将实现奥运争光向全民健身的转移;在体制上将实现行政型管理向社会化管理的转型.将对竞赛体制、培训体制、体育从业人员保障体制等做出重要改革.政府部门应转变角色,承担起制定发展战略、提供公共服务、维护公平竞争、促进和谐发展的职责,逐步建立起以社会组织为主体的,社会化、市场化的体育管理的大部门体系;体育事业的发展应改变过度的功利化倾向,更多地体现出公益性特征,使体育的发展惠及全体人民.竞技体育人才培训应改变仅培养少数精英的模式,尽快地融入国民教育体系;体育人才的职业归属和社会保障将得到重视.体育将在增强人民体质、促进社会和谐、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等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中国体育体制的“认受性”危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试图运用社会学的"认受性"概念,建构一个分析类型化的框架,探讨中国体育体制的"认受性"变迁逻辑,探讨可能的体制创新.建国初期,体育体制面临攘外安内的社会环境,军事化色彩的全民体育体制,政治认受性和社会认受性较高;文化大革命时期,尤其是体育脱离世界奥林匹克大家庭,政治认受性削弱,"以劳代体"的群众体育使得体育的社会认受性降低;改革开放初期,在全球化的话语下,体育体制的政治认受性赋予新的意义,竞技体育成为中国登上国际舞台、向世界展示改革开放伟大成就的重要手段,并得到前所未有的强化,整个体育体制倚重竞技体育的"举国体制".1995年前后,体育执政者还要重建社会认受性,全民健身计划启动,同时,面对追求经济增长的快速发展期,体育产业化势在必行,体育执政者的经济认受性初显;21世纪,单方面追求经济发展的全球危机出现,中国发展模式必须转向以建设"和谐社会"为最终目标的科学发展模式,执政党的认受性追求已经从"经济发展"转向"社会发展",增强人民体质必将成为体育体制的根本目标,扩大体育参与,才能更好地发展竞技体育.因此,如果坚持以单方面追求金牌为目标的竞技体育"举国体制",必然背离中央的"和谐发展"要求,违背增强体质的人民需求,政治认受性和社会认受性出现危机.此外,宏观的经济体制改革环境要求体育行业必须完成从行政指令、行政干预方式的体育经济发展模式,转向现代化的体育运营机制,促进体育资源整合、提高使用效率、拓宽体育投资渠道,如果体育体制坚持财政拨款,政府大把花钱,经济认受性遭到挑战.因此,体育体制改革必须应时政治、经济和社会认受性危机,及时做出适应性转变.  相似文献   

9.
用诺斯的路径依赖理论对中国竞技体育体制的运行机理进行了解析,分析了中国竞技体育体制存在的路径依赖负效应,并从加强竞技体育体制的理论研究、加快构建与完善体育法制、引导各利益主体回归以民族凝聚力为核心的价值理性、充分尊重各主体的利益走渐进式多元化和社会化的制度变迁道路等方面,就如何形成路径超越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体制改革与改良具有不同的含义,当前我国体育体制发展过程中存在改革和改良两种趋势;对近年来国家历次在体育领域,发布的重要文件法规分析发现,与体育体制改革目标的叙述具有极大相似性和重复性,表明多年来我国体育体制的改革任务艰巨而且效率低下;同时,进一步考察我国体制改良的制度环境和动力,指出由于体育既得利益和发展主义思潮的存在,改良成为当前我国体育体制发展的重要的方式之一,但是容易将“改良”等同于“改革”。  相似文献   

11.
论"举国体制"对我国竞技体育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举国体制”是我国在特殊时期,根据国情,顺应体育发展而采取的一种体育管理制度。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政策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建立和逐步完善,“举国体制”和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方面凸显出来。“举国体制”何去何从?要以2008年北京奥运会为契机,继续发挥“举国体制”的优势,也要以全面建设和谐社会为新的起点,不失时机,加大体育制度创新力度,建立和完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符合体育运动规律的,更加科学、更有效率的体育管理制度,实现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的历史性跨越。  相似文献   

12.
运用指标序号法构建了体育与健康课程中普通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评价体系。五个维度按照权重系数大小分别是角色适应、社交适应、生活适应、自我适应和满意度,这说明体育与健康课程对大学生社会适应的要求具有区分性。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并结合运动项目本身特点来促进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中国体育体制改革的过程特征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中,从“办体育”向“管体育”转变中,从“大体委,小体育”向“小体委,大体育”的变革中,中国体育运动的发展正在经历着一场始无前例的历史巨变,它正处在一个承上启下、承前启后、新旧交替的历史嬗变期。改革中的挫折、波动、困惑、迷茫、失落和无序,使得这场体育体制的革命性转轨必定是不同于东欧转轨、东亚方式和西欧的发展模式,中国体育体制的变革过程和体育走向现代化的发展道路必定是一场复杂的、系统的、长期的、全国性大范围的,并且又是有阶段性的、进步的、不可逆转的改革过程。中国体育的社会化、生活化、大众化、科学化、产业化和法制化的发展构想正昭示着“体育为人人,健康为人人”的美好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4.
高校社会体育专业课程体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社会体育专业的课程设置必须主动适应社会发展和变革的需要,主动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培养适应社会体育发展需要的复合型人才。为了优化课程设置,拓宽社会体育专业培养人才口径,在解决制约专业进一步发展的问题的基础上,构建出符合市场需求且具有主、副修专业方向的大专业模式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15.
采用文献资料法对海南国际旅游岛背景下社会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构建进行探讨,研究认为:海南国际旅游岛背景下社会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应该从生态休闲旅游服务建设、体育主题公园服务建设、"候鸟"老人社会体育公共服务建设三个维度进行构建,社会体育服务体系构建能有力的推进海南国际旅游的建设,且唤醒全民参与到体育运动之中。  相似文献   

16.
体育系统生态平衡的条件主要包括体育结构合理,体育资源流动高效,科学管理,制度保障与法律保障,文化保障;其一般表现特征包括规模与质量的相对稳定性、动态性与协调性、稳态暂时性与相对性以及体育系统内部各子系统协调发展;特殊特征为体育系统内部运作高效,形成符合时代要求的体育文化,体育的社会功能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17.
论社会转型期体育的发展与管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运用文献资料法 ,探讨了在社会转型时期我国体育发展与管理的一些基本理论问题。笔者提出 :在社会转型时期 ,我国体育的发展与管理必须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 ,以经济学等新的视角来认识考察当代中国体育的本质与结构 ,充分引进市场机制 ,深化体育管理体制改革 ,改变传统的体育发展方式 ,实施“科教兴体”和可持续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8.
通过文献资料、专家访谈等方法,对体育赛事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进行研究。将平衡计分卡(BSC)引入体育赛事绩效评估,提出指标体系构建除了要遵循一般的绩效指标制定原则外,还需要基于平衡计分卡全面指标的理念,结合体育赛事自身特点来坚持平衡性、导向性原则。并且按照体育赛事的发展目标及发展战略,调整和整合平衡计分卡的内部结构和指标,从财务、客户、内部流程、学习与成长、社会及环境六个维度构建体育赛事绩效评估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9.
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对目前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的现状进行分析研究,提出高等师范院校体育专业在培养社会体育指导员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因此,要充分发挥其优势,以适应全民健身的需要,并对体育专业的教学进行一系列的改革;同时,还提出了应构建新的课程体系,以便尽快培养出高水平的社会体育指导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