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刘阿妮 《海外英语》2013,(2X):120-121
关于林语堂之文学、翻译作品的研究似乎已是成熟之至,想要对他这朵"盛开在东西方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再进行一番新颖独到的研究,实属难上加难。林语堂特殊的生活阅历造就了他独特的东西文化观,该文旨在通过对他译作中不同翻译策略的或合理或不合理运用的解读来进一步阐释他的文化观。  相似文献   

2.
沈从文是个关注人性的作家,他的作品中尤以<丈夫>对人性的刻画最为独到.本文主要通过对<丈夫>中人性的民俗地域特点,丰富性和饱满性以及人性的矛盾性和延展性的特点来分析和揭示<丈夫>的人性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3.
贾平凹是一位名副其实的乡土作家,他的作品主要阐述了自己对商州故土的浓郁情结,这些作品主要通过作者独到的见解和深刻地笔触鲜明地反映了社会变革下农村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状态。而今,作者贾平凹把叙事的视角放到自己的村落,写出了一部新作——《秦腔》,在这部小说中,作者秉着凄凉、无奈的情感对处于变革时期下的乡土——清风街进行了独到的叙述,特别是对转型下的乡村伦理道德的裂变,以此表达了作者对乡土问题的思考和关注。  相似文献   

4.
陆川是近几年来迅速崛起的新生代导演,他的作品大气细腻,震撼人心,处处散发着浓烈的人文情怀,所以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不过,陆川不仅是一个出色的导演,在为人处世方面也有着独到的地方。  相似文献   

5.
诗人车延高因其个人特有的生命体验,善于以其独到的民间视角关注现实生活中的各种事物。他借助现代诗歌的艺术手法形象地表达出了底层人民的生活形态,其诗歌作品中常常寄托着作者内心浓厚的民间情怀。  相似文献   

6.
陆川是近几年来迅速崛起的新生代导演,他的作品大气细腻,震撼人心,处处散发着浓烈的人文情怀,所以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不过,陆川不仅是一个出色的导演,在为人处世方面也有着独到的地方.  相似文献   

7.
世界著名记者、作家埃德加.斯诺不仅与中国革命结下了不解之缘,而且也与中国现代文学有着密切的关系。他对新文艺运动热情支持与宣传,对现代作家作品深入关注。他在编译、研究现代作家作品时所表现出来的审美观、批评原则以及独到深刻的个人洞见,对于中国现代文学的研究有着珍贵而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走进金增友的艺术世界,总觉得有点另类的意味。他的作品总会吸引人们的眼球,也往往会让人吃惊、震动,因为他的作品新颖独到,也因为他作品的意境。观他的作品会使人感受到他生活空间的恬静和他全然与众不同的想法和用心。  相似文献   

9.
南朝梁慧皎所撰《高僧传》是我国宗教传记文学的典范作品,是六朝众僧传中仅存的垂则后世的完整僧史.他的作品取得不凡成就,实有赖于他广博精深的学术修养.这在他的作品,尤其是论赞中,我们至少可以看到三个突出表现:一是对佛教史有独到精湛的识见;二是对宗教有比较客观的态度和理性的认识;三是对有关佛教的许多问题有深识灼见.  相似文献   

10.
叶紫笔下的女性世界不仅充满苦难,也有革命带来的觉醒和斗争。叶紫对女性悲剧原因和妇女出路的探讨深刻独到,与一般的带有资产阶级小资情调的革命加恋爱的作品有很大不同,他描写的是地地道道的农村劳动妇女的苦难和觉醒。他的创作是战斗着的,他的作品更加富有时代性和号召力。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小说家昆德拉带来一场小说的革命。昆德拉的小说无论在艺术手法还是思想内涵方面都有着极为显著的特色。在艺术上它是对小说叙述的突破,开创自由主义伦理小说。在思想上,他的小说是继卡夫卡之后对世界荒谬性的思考。透过政治与性的表面,昆德拉关注的是“人的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在伦理价值的艰难重塑与对人文精神的充满矛盾的思考过程中,昆德拉探索的是“永不消散的生存雾霭中的道路”。  相似文献   

12.
对许地山的研究,一直以来人们都将关注的重心放在其浪漫色彩宗教气息方面,其实许地山的小说集《缀网劳蛛》同时也都是披着宗教外衣的爱情故事。文章试图从文本的爱情婚姻模式入手,挖掘作品中所蕴涵的女性美,从而揭示作家深刻的女性崇拜意识。  相似文献   

13.
汪曾祺的文学创作中最具特色的是记录故乡高邮旧事的系列小说,被誉为“汪味小说”。该系列小说描绘了秀美旖旎的苏北水乡风光,表达了对故乡往事的深切怀念,以及对高邮旧社会旧生活独特的解读。揭示“汪味小说”蕴涵于其中的艺术特色,对研究汪曾祺小说创作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小说集《遥远的祖父》,收入了学者作家汤吉夫先生上至20世纪80年代,下至本世纪初的许多重要作品。在这些题材不同、风格迥异的作品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汤先生这些年来在小说创作道路上孜孜不倦的辛勤探索。汤氏小说的最大特点,就是其人格特征已成为其文本构成的一部分了。汤氏小说的立足点,是来自一个独立知识分子的独立思考,而与那种充当着主流意识形态布道者的所谓"介入生活",是根本对立的。就小说的心理类型而言,汤氏小说无疑是属于荣格所说的"心理学式"的。阅读汤先生的小说,我们会每时每刻都感受到那种极为强烈的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15.
金庸先生早年有过政治追求,但在其中青年时期因为时代原因没能参与实际政治工作.金庸后来把他的政治见解融入到武侠小说中,因此他的一部分小说有着强烈的政治意蕴.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对权力腐蚀人性的揭示,对起义目的与手段异化的痛心与警觉,对文革荒诞的批判,对无谓冲突的感慨,对由仇恨走向和解的呼唤等内容.金庸小说的政治意蕴加强了金庸小说作为文学经典的地位.  相似文献   

16.
青浦陆士谔是清末民初上海滩最多产的小说家,撰小说百余种行于世,然今人所知见不过半数。其小说颇为独特:每将自身写进小说,并在自己的小说中淋漓尽致地表现自我、宣传自我、为自己的作品做广告。从所见的陆士谔小说中,可探寻出部分未见著录或署名他人的陆士谔的小说作品。  相似文献   

17.
路翎小说的研究,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中断了二十年之久,如今逐渐引起研究者的注意。然而对路翎小说中的精神世界的挖掘及由此所体现出的瑰丽而奇特的心理分析特色给予的关注还不够,而且关于他小说中意识与无意识关系的纠结仍未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对此进行系统的观照和整理无疑是必要和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8.
沈从文早期小说最动人的地方便是其中无意于技巧而展现出来的自然状态,作者在自己的生活和生命中坚持自我体验,形成得之我心的“自得”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并在这种哲学视域的指导下形成文字.沈从文在这些文字里宣泄自我情怀又构成自然成文的审美内蕴,从而构筑了他小说创作的基础与一以贯之的心理架构.  相似文献   

19.
对浩然的评价是中国当代文学研究的重要话题之一。但由于浩然在“文革”时期的地位以及与主流话语的复杂关系,对浩然的小说创作,包括他在新时期的创作,并没有在实事求是的批评中给予应有评价。当我们剥离了浩然小说中阶级斗争的话语和线索之后,发现其中仍有感动人心的力量,而这种力量就是来自于作者对乡村日常生活图景的真实描摹。  相似文献   

20.
莫言小说的创作基础是历史观。历史观不仅决定了莫言的英雄崇拜情结,而且使莫言小说的历史叙事传奇化、人物塑造英雄化。莫言小说的英雄主义给新时期文学注入了强者的本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