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对篮球运动员球感理论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彬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30(11):1574-1575
篮球运动员的"球感"在少儿时期的训练中,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对篮球运动员"球感"的理论分析,探讨其心理学、生理学机制及篮球运动技、战术的关系,明确篮球运动员"球感"的基本概念及主要影响因素,以期为少年儿童篮球运动员"球感"的训练及科学选材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加强对高校排球队员心理品质的培养和训练,应看成与技术战术训练是同等重要的。排球运动员需有良好的时空概念、球感、动作记忆、操作思维和竞赛中的复杂心理品质。在赛前、赛中和赛后的各个环节都要进行心理品质的培养和训练。  相似文献   

3.
运用文献法与逻辑分析法,对高校排球运动员比赛心理优势感的理论依据进行概述,探讨提升比赛心理优势感的途径。高校排球课余训练可以通过相关心理学知识的传授、进行比较训练,提升自信心、重视队员身体素质训练,提升协作能力、对运动员进行潜意识心理训练以及加强运动员信息反馈心理调控训练等方法来提升运动员比赛心理优势感。  相似文献   

4.
篮球运动员的球感在篮球运动员的成长与训练中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对影响篮球运动员球感发挥的因素进行了分析,为篮球运动员的球感训练及选材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对篮球运动员球感的理论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篮球运动历的”球感’在少儿时期的训练中,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对篮球运动员“球感”的理论分析,探讨其心理学、生理学机制及与篮球运动技战术的关系,明确篮球运动员“球感”的基本概念及主要影响因素,以期为少年儿童篮球运动员“球感”的训练及科学选材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广东省少年女子乙组篮球运动员球感的测定与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一套系统的评价少年女篮运动员球感好坏的方法,对广东省人所少年体校的85名少年女子乙组篮球运动员进行了测试,运用系统方法和数理统计方法,探讨影响少年女篮运动员球感形成的重要因素,以此形成一套能用以评价少年女篮运动员球感的较为直观、简便、实用的定量综合诊断评价测试指标及标准,进而运用模式训练理论和反馈控制理论,加强对运动员的测定与评价,以期为广东省少年女篮运动员球感训练内容的选择与调控及运动员球感方面选才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排球扣球技术的训练一直是排球运动员提高技术水平的重要训练项目之一.目前已有很多关于这方面的训练方案,但现有扣球训练设备设计过于简单,往往是将球固定在某一装置上,无法综合模拟运动员扣球的真实场景.基于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流体力学原理的排球扣球训练设备,介绍了该设备的结构设计、相关的流体力学工作原理,进行了仿真实验并对实验数据进行了分析,验证了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沙滩排球训练对提高排球运动员体能水平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沙滩排球运动员与6人排球运动员在训练上的差异,分析沙滩排球训练与6人排球训练的内在规律,研究通过沙滩排球训练提高排球运动员的体能水平的可能性,找出沙滩排球训练与6人排球训练中,运动员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对提高运动员体能水平的影响,对于明确沙滩排球训练的地位和作用,指导、调控排球运动员的教学与训练,提高运动训练水平,增加新的训练手段与方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以参加2004年全国女排甲级联赛七支队伍的运动员为主要研究对象,对其四项排球专项身体素质进行测量和数理统计分析.揭示我国甲A女排运动员四项专项身体素质在运动员全过程多年训练中的变化趋势及特点.使排球运动员对自己在全过程多年训练中专项身体素质变化过程有个整体、清晰的认识;教练员能够有一个专项身体素质训练正确思路,使运动员有更好的竞技能力.  相似文献   

10.
运用维纳的归因理论分析了运动员在运动情景中的归因特点及规律性,并进一步研究排球运动员的成败归因对训练和比赛的影响,从而提出提高排球运动员归因技能的训练方法,这对排球运动训练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传统的教学法难以克服学生在实战中的恐惧心理,教学效果不佳。根据作者多年的教学经验。提出高校网球“5+11Min”模拟训练法,并进行教学实验,加强了学生的直觉观感,使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了动作要领,达到了增强学习兴趣及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2.
试析排球运动员的心理定向对发球效能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排球运动员发球时的心理定向不仅影响发球的落点、球性 ,而且影响发球攻击性大小。影响运动员发球心理定向的因素包括比赛的性质、临场赛况 ;运动员发球的技战术水平和心理因素  相似文献   

13.
依循“知识—学习—运动技术”的逻辑关联,对隐性运动技术知识的“独占性质”、“难言性质”进行了分析,认为此种知识可转化为运动员整体技术能力中的“核心能力”且是形成运动员独特技术风格的又一原因;“内隐学习”、“难言知识”的研究成果,将对深入揭示运动员的专门化运动知觉如“球感”、“水感”、“器械感”等的形成机理提供认识工具;建构主义学说中的“随机通达教学”对运动技术学习理论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负重半蹲力量素质与弹跳高度相互关系的定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三维测力台系统和红外光点运动分析系统同步测试的方式,定量分析运动员杠铃负重半蹲力量素质各参数指标与负荷重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定量分析运动员半蹲力量素质各参数指标最大值与其弹跳高度的相互关系。为运动员力量素质训练内容的定向化、定量化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在调查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设计了“三点”固定球。经实验证明,“三点”固定球能减短球的复位时间,提高练习密度,加大扣球技术辅助练习手段的有效性,可应用于排球初级教学和训练。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古代文献的解读,了解"鞠"形制的基本轮廓及其发展、衍变的脉络。研究认为,到唐代中晚期"鞠"与"球"的称谓已并行;"鞠"到唐代已完成了由实心球到空心球的演变;"鞠"的外皮由动物皮加工而成,并经过艺术化的缝制;外皮的缝制经历了由少至多的数量变化,亦即趋于圆型的演进。  相似文献   

17.
对参加全国第六届大学生运动会男子排球甲乙组前五名的代表队,进行CPI-RC心理测试,对其CPI进行特征分析,因子分析,根据其主要影响因素,与运动员心理概念模型,竞赛发挥作相关分析,客观反映出运动员的心理特点与现状,进一步证明社会价值内化和成就潜能追求对运动员心理素质的重大影响,为运动员的心理选材及心理训练提供了方法和依据.  相似文献   

18.
在春秋三传等上古文献材料中,"以"作为动词具有"带领"这一义项,是"帅"(或"率")的同义词."以"和"帅"在"带领"意义上的区别有四1."以"可以涉及个体的人或动物,"帅"则不能;2."以"的带领意义有时是强制性的,或特指"押着","帅"没有这种用法;3."以"涉及的对象可以是物品(置于运载工具之上),"帅"一般不涉及物品;4."以"、"帅"用于军队时,"以"可以涉及本国军队、外国军队和包括本国军队在内的盟军,"帅"则只涉及本国军队和包括本国军队在内的盟军而不涉及纯粹的外国军队.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我国足球职业联赛中存在的“假、赌、黑”现象进行分析,认为“假、赌、黑”现象是我国足球管理体制冲突的结果,是中西方足球文化对接过程中出现的偏差,是社会转型过程必须付出的代价,是回报率过高形成的利益驱动,是立法与执法方面缺失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