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恩格斯认为,“奴隶制和依附关系并不是某种特有的中世纪封建形式”,胡庆钧同志认为,“恩格斯这样泛指是未能准确概括的”,“这就不仅否认了奴隶制社会作为一种独立的社会形态而存在,同时也否认了封建制社会作为一种独立的社会形态而存在,其结论必然为资本主义制度是最古老最美好最永恒的秩序,根本没有必要也不可能发展到社会主义”。胡庆钧同志的观点是完全错误的,因为他没有正确理解恩格斯的原著,而是把自己的错误理解强加给了恩格斯  相似文献   

2.
艺术的分期有多种,中世纪艺术在历史上有着其特殊的地位与作用,作为一个时代艺术的定位,欧洲中世纪往往被冠以“黑暗时代”的恶名,那么中世纪艺术究竟有着怎样的命运?是高尚,还是卑微;是进取,还是保守;是自由,还是专制,都是在这一历史时期所产生的疑问,对中世纪的艺术进行一番疏略整理,或许会对这些疑问得出些结论。  相似文献   

3.
众所周知,西方近代的几百年历史是以科技文明为标志的,而科技文明的精神基础是理性逻辑,后者正是希腊文明的产物,难怪西方近代史是以复兴希腊精神开其端的。中世纪作为“黑暗的时代”仅仅是被跳过的时代。于是,中世纪逐渐被人们所遗忘。事实上,人们疯狂诅咒、视而不见的中世纪绝不是一段能跳过的历史,正是它为近代悄悄地、不自觉地准备了一个理性化的上帝,为近代的理性崇拜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欧洲中世纪并不只是“信仰的时代”,同时也是“理性的时代”。中世纪精神的理性方面集中体现在基督教神学在其神学论辩中对理性方法、自然事物和感觉经验的依赖与利用 ,以及由此确立起来的可认识的自然秩序观。中世纪基督教及其神学没有扼杀哲学反而促进了哲学发展 ,最终促成近代自然哲学和作为近代科学根基的科学理念 ,由此为中世纪开辟了通向近代的道路。神本论而非人本论在根本上更契合科学精神 ,科学与基督教有极大程度的相容性。  相似文献   

5.
西欧中世纪一般被认为是一个化衰落的时期,甚至“黑暗”的时期,并且把造成这种“黑暗”和“化倒退”在原因完全归处于基督教会。事实上,在西欧中世纪早期(公元5-11世纪),教会的活动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为西欧化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基督教是古典化的主要继承,它在客观上促进了中世纪早期西欧化的复兴,奠定了中世纪西欧教育的基础,促进了西欧各民族化的交流。  相似文献   

6.
现代意义上的大学发端于中世纪的欧洲。大学何以产生于中世纪的欧洲而不是世界其他文明中心呢?这主要取决于大学的内在特征和中世纪欧洲的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特殊背景得到了完美的结合,中世纪欧洲各种综合的社会历史背景为大学的产生提供了适宜的土壤。  相似文献   

7.
王甜 《海外英语》2011,(1):222-223
英国贵族精神或贵族气质,作为中世纪英国政治文化传统重要组成部分,在英国社会的发展长河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该文从贵族作为天然的社会主人,作为政治舞台的轴心,贵族对于社会的责任和担当这些角度展现出了中世纪英国贵族在其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8.
西欧中世纪早期的修道院 ,作为“黑暗时代”里的文明使者 ,僧侣们以其宗教献身精神和榜样的力量 ,引导蛮族日尔曼人皈依了基督教 ,从而使其步入文明世界的殿堂 ;修道院也是西欧野蛮世界里农业文明的拓荒者 ,它们的默默劳作 ,使凋敝的社会经济得以恢复 ;同时它们还是战乱世界中的避风港 ,欧洲历史与文化的延续者、救护者 ,西欧的文化圣地  相似文献   

9.
荷兰郁金香     
木鞋、风车、奶酪和郁金香被称作“荷兰四宝”,其中作为荷兰国花的郁金香代表着爱、神圣和幸福。关于郁金香的来历,中世纪欧洲流传着这样的传说:有位美丽的少女住在雄伟的城堡里,三位勇士同时爱上了她并向她求婚,一个送她一顶皇冠,一个送她一把宝剑,  相似文献   

10.
城堡对中世纪西欧社会而言具有极为重要和丰富的内涵。中世纪早期西欧社会特殊的经济形态、中央王权的衰微和地方分权化趋势的强化,以及日益频繁的外族入侵为城堡的产生创造了必要条件。探讨城堡的意涵与缘起有助于加深对西欧中世纪封建社会的认识和理解。  相似文献   

11.
在中世纪鼎盛期,亚里士多德的著作全部被翻译成拉丁文,与此同时一股研究亚里士多德的热潮也在拉丁世界迅速蔓延开来,而刚刚兴起的大学则成为传播亚里士多德学说的重要阵地.亚里士多德学说在中世纪拉丁世界的复兴及其传播对于西方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它满足了中世纪大学教育的急切需要,为中世纪拉丁世界的科学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有力地推动了人们对哲学、自然科学和神学的研究和讨论,从而使中世纪西方文化走向繁荣.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古典文化作为西方文化之源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2.
英国戏剧产生于中世纪基督教礼拜仪式,其早期发展与教会密切相关并体现了中世纪宗教和文学艺术之间的复杂关系.中世纪英语戏剧主要分为神秘剧和道德剧.神秘剧以<圣经>故事为素材,把从人被赶出乐园到世界末日的整部人类历史搬上舞台;而道德剧则把人的一生戏剧化,表现人心灵中的善恶冲突和教导人们在罪恶充斥的世界上应该如何抵制各种罪孽,如何遵循各种基督教美德从而获得救赎.中世纪英语戏剧取得了很高成就,并为文艺复兴时期英格兰戏剧的繁荣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中世纪西欧的城市特许状是国王或大封建主颁发给城市和市民的一种法律意义上的权利认可证书。它的出现是中世纪西欧封建经济发展和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其内容主要是确认城市的自治权和其他特权,明确市民享有的各项自由、各种经济和法律上的特权等等。它在本质上是一种“特别授权”的法律,是近代资本主义宪政制度的起源和基础。它不仅促进了中世纪西欧城市和商品经济的发展,而且也促进了整个西欧封建经济的发展,从而推动了西欧封建社会向近代社会的转型。  相似文献   

14.
杨洁 《时代教育》2009,(6):22-23
现代大学的雏形产生于中世纪的欧洲。尽管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认为"自古代文明的衰落至15世纪,文学、文化和艺术‘复活’的整整一千年,仅仅是一首不值得称道的‘哥特人’的黑暗插曲",但事实上,中世纪与古希腊罗马文化都是西方文化的根,也正是有了中世纪这一环,今天意义上的西方世界才得以实现。其中大学这种高等教育制度的形成和发展是欧洲中古时代留给后世的最为宝贵的文化遗产之一。  相似文献   

15.
进入21世纪以来,历史学科的研究和教学都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随着全球化程度的持续深化,历史学工作者开始重新思考如何借助自身时代的便利推动历史学研究和教学的进一步发展。近年来,新兴的“全球中世纪”理念就是结合全球史与传统中世纪史学的产物,这一理念的引入使历史教学避免陷入过度强调区域化、地方化的误区,在教学和思考中更多地呈现全球化的维度,注重地区之间的互动与交流,同时也极大地丰富了教学资源的选择。有鉴于此,本文将着重从课堂教学和学生培养的角度,探讨如何将“全球中世纪”的理念纳入世界史教学体系当中,通过以地图为核心工具的方式,引导学生建构更为完善的中世纪历史和地理观念,并借助对器物、传说等类型的实物和文献资料的研习,发掘其中的多元文化要素,以更好地通过世界中世纪史的教学强化“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相似文献   

16.
对但丁《神曲》历来众说纷纭,本文探讨了其社会道德批判的主题精神,其批判的标准虽然受限于中世纪封建神学,但已带有清新的人文主义气息。本文认为正是但丁的旧的道德观,使他发现了人文主义的不足,因此,应该正确看待但丁“中世纪最后一位诗人”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2004年10月28至30日,由中国世界中世纪史研究会与天津师范大学联合主办的“中国世界中世纪史研究会第六次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在天津师范大学隆重召开。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吉林大学、四川大学、南开大学、山东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  相似文献   

18.
著名历史学家、世界中世纪史资深专家朱寰老师是东北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世界古典文明史研究所所长,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曾长期担任国家社科基金评审组成员,担任过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在朱寰老师八十华诞(朱寰老师1926年1月生于辽宁瓦房店)和执教五十五周年之际,作为学生和晚辈的我想梳理一下我最敬佩朱寰老师的几个地方。一第一个就是最敬佩他主编世界中世纪史的教材。世界中世纪史头绪多,历时久,纷繁复杂,要编好一部历史专业本科生的教材殊非易事。我读历史本科时(我是1978级的)就学的朱寰老师主编的教…  相似文献   

19.
高等教育发展与文化选择具有内在的必然联系.在不同历史时期,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的文化选择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在欧洲中世纪特定的历史时期,把宗教文化作为高等教育文化选择的主要内容是中世纪欧洲高等教育发展历史的必然趋势,宗教文化充斥在欧洲大学的各个场所并促进了其高等教育的发展,选择宗教文化是欧洲中世纪高等教育发展文化选择的一种理性选择.  相似文献   

20.
中世纪学徒制作为一种制度从无到有直至衰落,是社会经济、政治等多因素合力的结果。通过对中世纪学徒制制度层面的研究,揭示其制度化的原因、制度化萌生的社会意义及其衰落的必然性。在此分析的基础上,从职教制度化模式、职教制度化主体和职教制度化走向三个方面来对当前我国职教制度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