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正>阅读和写作是小学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两个部分,我们在学习课文时,要将写作训练和语文教材很好地联系起来,以读代写,以写促读,读写结合。一、读中带写1.抓中心,教选材。思想内容是一篇文章的精华所在,是文章的中心,也是作者写作的目的。"作者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通过哪些材料来体现中心的呢?"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多让学生思考诸如此类的问题。例如,教学《音乐之都维也纳》时,我先让学生找出文章的中心句,然后思考:围绕这一中心,课文是从哪几方面具体叙述维也纳是"音乐之都"的?并追问:"作者为什么要选这些方面来写呢?"引导学生把这几方面与中心句联系起来思考,体会课文的中心。学生会发现:原来课文所选的事例都是为中心服务的,要把能反映中心的材料详写,把  相似文献   

2.
初中语文教学中,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是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集中体现。传统语文教学中,这两个教学环节基本成为了两个独立的板块。实际上阅读教学课是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基本课型,而教材也无非就是一个例子,老师讲授新课时,要使学生能在课外阅读类似的文章,教会学生把课内课外学习阅读的文章内化积淀为自己的写作素材,解决初中学生写作时不知道写什么和怎样写的问题,让阅读为学生的写作注入“源头活水”。本文讨论新课标下初中语文教学中“以阅读促写作”有效教学策略:(一)架起阅读与写作的桥梁,让经典课文成为学生写作范例:①抒真情,做真人;②品语言,巧模仿;③学课文,写片断。(二)点燃一盏阅读的明灯,让课外阅读为写作提供源头活水:①统筹安排,短长结合:②口语书面,有机结合:③授之以渔,呈现成果。  相似文献   

3.
课文以苹果为线索,通过"送"、"传(让)、"吃"三个主要情节的描述,表现了革命战士之间真诚的阶级友情.在学生独立阅读课文后,可运用上述板书帮助学生解决以下问题:1.检查阅读效果时,让学生谈谈这篇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板书"送——→传(让)——→吃",使学生认识课文是以"一个苹果"为线索展开情节的,了解课文的思路,课题和课文内容的关系.课文有十  相似文献   

4.
正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少年闰土》《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面》《有的人》这组课文是为了让学生认识、了解鲁迅先生。教学时,我一改逐篇按字词句段篇教学的传统模式,借鉴"群文阅读"教学法,尝试略读、浏览、跳读等多种阅读方式,让学生在两节课的新鲜、轻松阅读中整体把握文本内容,认识鲁迅先生。课堂由"鲁迅先生是个什么样的人物?哪篇文章体现了他的哪些特点?"这一问题串起。课前,我了解到学生都没有读过鲁迅写的文章和写鲁迅的文章,就先让学生猜想即将认识的鲁迅先生是个什么样的人物?接着用幻灯出示本组教材  相似文献   

5.
<正>阅读教学一般分为初读和深读两个阶段,初读阶段一般解决写了什么,深读阶段一般解决为什么写和怎么写的。对于精读课文,我们一般在第一课时进行初读,在第二课时进行深读;略读课文的教学虽然只用一个课时,但依然是先初读后深读。解决写了什么从另一种角度讲就是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但有的老师让学生理解主要内容,往往形式单一。读了课文后,老师问学生:"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你能概括一下课文的主要内容吗?"这种方式偶尔用用未尝不可,但每篇  相似文献   

6.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作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把从阅读中学到的基本功,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其实,如果能从"读课文"入手,将教材作为写作模仿的例子,把课文作为习作之"源",那么习作才可能成为有源之水,并源远流长。丁有宽先生说过:阅读和写作是个互逆的过程。阅读是理解吸收,写作是理解表达。只有吸收得充分,表达才更加有力,因此,我们希望把作文教学贯穿于日常的语文教学中,让学生通过学习课文,能够轻松愉快地写好习作,全面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7.
叶圣陶先生说过:"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阅读教学中,借助文本例子的作用,在指导学生理解文本、体会写法的同时,引导学生进行仿写小练笔,既可以"取其法",还可以"用其材",是一种有效提高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读写结合的教学策略。一、模仿式仿写1.按事情发展的顺序进行仿写在三年级的教材中,叙事性课文随处可见,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明白课文所写的一件事情的发生、经过和结果怎样,还要让学生懂得课文是怎样描述事情的发生、经过和结果的,然后再仿照课文练习写一段话。写时可以先  相似文献   

8.
<正>语文教学的重点是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所谓"课文无非是个例子",但在实践过程中,有的老师虽然知道除了要让学生明白"写了什么"外,还应该关注"怎么写的","写得怎么样","为什么写","我是怎样读懂的"等问题,可是,没有很好的方法把以上各个方面整合起来,以致课堂看起来"眉毛胡子一把抓"。对于上述现象,如何应对呢?笔者认为,只有巧设教学主线,才能让课堂明晰起来,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本文结  相似文献   

9.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良好的阅读习惯。"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让他们自己去读懂一篇课文,逐步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如何教会学生读懂一篇课文,使之具有一定的阅读能力呢?下面谈谈我在教学中的点滴体会。一、初读课文,整体认识拿到课文,先把全文初读一遍,任务是勾画生字、生词以及不懂的地方,结合课题,大致了解一下课文写的是什么。这是对课文初步的整体认识。如学生自学《桂林山水》的  相似文献   

10.
文本研读中的价值错位,直接影响着阅读教学的效果。目前的文本研读中,有三种价值错位现象特别突出。一、用"阅读价值"替代"教学价值"每一篇课文,都有两个方面的价值:其一是课文本身的阅读价值。简单地说,就是阅读了这篇课文所受到的教育、启示等。其二是课文蕴含的教学价值。当一篇文章被选作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就自然产生了语文教学价值,这种教学价值体现在与学生听说读写语文能力发展相关的语文知识的呈现中,即"关于语言和言语、文章和文学的听说读写的事实、概念、原理、技能、策略、态度",表现为语识和语感两种状态。  相似文献   

11.
"自读课文"是指学生运用在"教读课文"中获得的阅读方法、阅读经验,自主阅读,并进一步强化训练阅读方法,熟悉阅读方法。自主阅读就是要在多次的阅读训练中,将阅读经验沉淀为自主阅读的阅读能力,它是"教读课文"的有机延伸和有效补充。本文尝试着从"写什么""怎么写""为什么这样写"三方面谈谈如何教好"自读课文"这一话题,期盼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眼睛是人类灵魂的窗户”,“给文章标题是给文章画眼睛”。指导阅读十册26课《三人行》(独立阅读)可以从这两个比喻中受到启发,采取抓标题引思路的方法,以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在学生试读课文之后, 让学生思维回到标题上,把标题分成"三人"和"行" 两部分。一抓"三人"贯始终, 分析人物  相似文献   

13.
听到"读书笔记"四个字.我首先想到的是一本本摆放在我眼前学生的摘录本.这其中不乏乖孩子的涓涓字迹.可也少不了后进生的应付了事.甚至是胆大学生的溜之大吉.怎样才能让学生乐于写读书笔记呢?我在实践中探索着.力图为学生寻求一条乐学之路。现将我校在读书笔记中如何让学生乐积、乐记、乐用的几点做法与大家进行交流。一、自主式读写,张扬个性(一)在预习课文时写批注。在阅读中.对于某些语句.若有自己的一得之见.或对某些问题有异议.就不能让灵感火花稍纵即逝.而让学生随手在文章的空白处写下批注。批注什么呢?可以是作者用词的准确,可以是文章带给你的感动.也可以是你读文的困惑.还可以提出质  相似文献   

14.
<正>苏教版六下"笔下人物"专题教学实录(《天游峰的扫路人》《理想的风筝》统整教学之课文阅读模块):一、经验唤起,把握人物特点师:通过预备课的学习,我们掌握了这两篇课文的生字新词,初读了课文,知道这两篇课文都是写人的文章。师:这类文章我们都不陌生,从中心、写法两个  相似文献   

15.
《学周刊C版》2015,(33):236-237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因此,教师要有一双慧眼,做写作教学资源的开发者。语文教材是学生阅读的凭借,是写作的典范。寻找随笔练笔的训练点,要想发挥课文的优势,让学生学以致用,就把课文当作写作的突破口,把写作融进阅读的教学中,实现读与写相结合,轻松写作。  相似文献   

16.
<正>一、从课文整体感悟入手《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能力。"对课文的阅读感悟首先应该是整体的领悟,只有准确地把握整体,才能对其中的每一部分有深入的理解。要从大处着眼,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迅速、准确地把握整体也是一项最基本的阅读能力,它直接影响着阅读活动的质量。当学生接触一篇新的课文时,我让学生充分地朗读全文,做到正确、流利。初步读通以后,如果是写人的文章,我会设计这样的问题:"读了几遍课文了,……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可以用一个词,或者是一段话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如果是写景的文章,我会这样问":你看到了什么?你的感觉如何?"等。  相似文献   

17.
写话是写作教学的实际起步阶段。加强低年级学生写话能力,在作文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叶圣陶说过:"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阅读是写话的基础,写话是阅读的提高。"读写融合"不仅是一种教学理念,更是一种教学方法。"读写融合"能使低年级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话能力相互转化、相互促进。因此,在低年级写话教学中,教师要特别关注学生写话的兴趣,利用多种形式的"读写融合"策略搭建阅读与写话的有效桥梁,帮助学生走上语言表达  相似文献   

18.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举一反三。"以此为指导,我采取"精用教材,选身边素材"的教学策略,进行"以教材为例子,优化习作教学"的教学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具体做法是:一、以教材为例子,进行语言感悟一个人要学会写作,首先必须学会如何读懂别人的文章。在实验的第一阶段,我着力训练学生对课文的阅读能力。阅读教学基本程式为:(1)初读课文,让学生:①知道文章写了什么;②给不认识的字及不理解的词注上  相似文献   

19.
一、精读课文是培养阅读能力的基础所谓阅读能力 ,是指运用语言知识和阅读技巧正确领会文章含义 ,理清文章脉络层次 ,把握中心思想、写作特点等的能力。在精读课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主要通过两个途径 :1、词汇要精讲 ,用以扩大学生的词汇量。学生阅读能力差的一个普遍原因是词汇量小。特别是大一学生 ,在中学掌握的日语词汇有限 ,进入大学以后 ,所学的课文中生词满篇 ,不时碰到拦路虎 ,成为顺利阅读、正确理解文章的障碍。因此 ,帮助学生扩大词汇量成为我们教师的重要任务。我的作法是 ,在讲解清楚基础词汇的基本用法以后 ,引导学…  相似文献   

20.
在统编教材"三位一体"的阅读教学体系下,教读课以老师讲为主,自读课让学生自主阅读。教读课教学生阅读方法,自读课则是让学生将讲读课上学到的阅读方法运用在自主阅读活动中。无论讲读课文,还是自读课文,每篇文章可以教学的内容有很多。如何确定适切的教学内容,充分体现文章的教学价值和教材编者的编写意图,从而教会学生阅读,是困扰一线语文教师的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