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清朝末年,朝鲜人民开始大批移民至我国东北部的通化地区,同时也带来了朝鲜族音乐文化。在两个民族长期的共同生活过程中,共同的传播媒介和相互影响的教育体系使得朝鲜族音乐风格逐渐融入该地区的汉族音乐创作中。当地汉族音乐文化吸收了朝鲜族音乐文化的精髓,使两民族文化能够相互融合、和谐共处。  相似文献   

2.
中国境内朝鲜族人生活在东北地区,这些区域大多与朝鲜、韩国、俄罗斯接壤,不仅拥有众多的人口资源和宽广的地域,还在民族文化、歌曲艺术等方面呈现出独特的魅力.本文以《啊,长白山》和《金达莱故乡》两首创作歌曲为例,研究了作品的"长短"组合特点,以及词曲结合、演唱中的轻重规律、咬字、吐字的"长短"结合与变化问题,透视了作品中富有朝鲜族民族特色的同一时间段内有重音的和无重音的节拍与独特的民族调式、民族节奏、节拍设计结合效果问题.本文认为,这些朝鲜族创作歌曲特征的形成,除了本民族的文化传统、艺术表达影响元素外,还与中国文艺领域继承传统、吸收西方、东西兼容的创作环境、气氛具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3.
中国朝鲜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国朝鲜族人民创造力的集中体现,是民族文化多样性的生动展示,是对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的浓缩与传承,是民族文化宝贵的精神财富。在物质文明发展的今天,中国朝鲜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赖以生存的环境基础正在逐渐消失,生存状况令人担忧。延边是中国朝鲜族最大的聚居地区,因此,中国朝鲜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更需要在延边这个"中国朝鲜族之乡"继续传承,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4.
中国朝鲜族在近代中华民族抵抗外辱,争取独立的革命活动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中国近代史纲要》课教学中可联系中国朝鲜族革命活动史实进行讲解,更好地突出民族院校对《中国近代史纲要》课的区域特色和优势,有利于帮助少数民族大学生树立科学的祖国观、历史观、民族观。  相似文献   

5.
朝鲜族所拥有的音乐文化是国内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代表,在黑土地中孕育和发展的朝鲜族形成独特的地域文化以及音乐特色。在当前文化发展与交流的环境下,该音乐文化出现变异以及创新发展的情况,因为它主要是对朝鲜族群众日常生活以及耕作情况的反映,有着鲜明的民族文化特色。为此,需要对其进行分析,思考如何可以提升其发展能力,更好展示国内民族的音乐特色。所以本文对朝鲜族传统音乐构成以及特点进行分析,思考其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6.
朝鲜族大学生进入以汉族学生为主的大学校园,受语言环境、民族文化、本民族学生数量等因素的影响,在学习、生活、人际关系等学校适应上存在一定问题。小组工作作为社会工作三大专业方法之一,在解决团体共同问题方面具有显著的优越性。本文针对朝鲜族大学生学校适应问题,设计出具体的小组工作活动方案,希望为改善朝鲜族乃至其他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学校适应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中国朝鲜族人民创造了既蕴含他民族文化又不失本民族特色的朝鲜族饮食文化。冷面是朝鲜族三大特色食品之一,它不但是朝鲜族人民引以自豪的传统饮食文化,同时也是中华民族饮食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冷面的原料多为荞麦,其制作过程复杂,历史悠久且工艺独特。冷面折射出朝鲜族饮食文化的民族认同价值、历史记述价值、民族文化承载价值和经济发展价值。  相似文献   

8.
文化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最基本的标志。龙井市是我国朝鲜族聚居的地方,也是中国朝鲜族民族文化的发祥地。本文从教育科研的高度,阐述了朝鲜族民族文化教育在现实中小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切实提高了弘扬朝鲜族民族文化的有效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9.
众所周知,中国朝鲜族并不是土生土长的本土民族,而是由朝鲜族半岛迁移过来的外来民族。随着朝鲜人民的移居,朝鲜半岛文化传承到中国,形成了中国朝鲜族文化。中国朝鲜族传统体育作为朝鲜族文化的一部分,在中国传承与发展的过程中深受中国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经过不断的变化、发展,现已形成具有浓厚中国朝鲜族特色的传统体育体系。  相似文献   

10.
作为少数民族之一的朝鲜族,是各个民族构成中无法缺少的内容。朝鲜族人民多才多艺,创造了大量风格不同的歌曲,音乐风格独特,拥有较高的辨识度和艺术价值。随着文化的不断发展,朝鲜族出现了很多经久不衰的歌曲,通过融入与创新民族元素,体现出流行化特点。本文针对朝鲜族歌曲,科学分析了朝鲜民歌分类,并从音调、节奏和节拍、调式与曲式等方面讨论了民族风格表现形式,希望可以有效传承与发展朝鲜族歌曲。  相似文献   

11.
朝鲜族现在总人口为1,920,597人,绝大多数居住在吉林、黑龙江、辽宁三省,主要与汉族杂居,极少部分散居在全国各地。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朝鲜族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社会生活各个方面与汉族发生了越来越密切的联系,这使中国朝鲜族的双语现象有了持续、稳定的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科学文化的不断发展,交通的日益发达,朝鲜族和汉族之间的交流更加密切,接触日益频繁,掌握朝汉双语的人数也越来越多;朝鲜族学校的双语教育又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双语兼通人才。因此,中国的朝鲜族如今成为名副其实的全民性双语民族…  相似文献   

12.
本文就韩国学者金贞培在其《韩国民族的文化和起源》一书中关于因燕国境内多为貊族 ,从而认定卫满及燕满亡民为“朝鲜人系统”的观点展开论述。本文认为民族是一个历史的范畴 ,许多古代民族不断分化融合到其他民族中去 ,并成为这其他民族不可分割的一部份 ,因而将貊族完全认为“朝鲜人系统”是错误的。无论卫满和燕满是不是貊族 ,他们都是中国人 ;卫满朝鲜的成份是不容否认的。  相似文献   

13.
朝鲜族舞蹈是以中国朝鲜族的民族特色为其主要标志的舞蹈.中国朝鲜族舞蹈的现代化要解决现存化、现实化、大众化、学术化、市场化、世界化的问题.中国朝鲜族舞蹈的民族化要解决体现民族的思维方式以及由此思维方式决定的审美习惯、民族精神、民族文化等问题.  相似文献   

14.
日本逼迫朝鲜签订《乙巴保护条约》以后,预见亡国的朝鲜反日志士纷纷来到延边地区建立朝鲜族反日学校,进行近代反目民族教育。由于其目的是反日、救国,因此延边地区朝鲜族私立学校的近代反日民族教育有近代教育、反日民族教育、军事教育、宗教色彩等特点.  相似文献   

15.
朝鲜民族以其特殊的人文历史和发展进程,孕育出丰富多彩、独具特色的朝鲜族文化。朝鲜族女性作为创造朝鲜族民族文化的另一主角,在朝鲜族社会生活的大舞台上。扮演着各种不同的角色。在朝鲜族民族文化事业发展过程中,朝鲜族女性具有不同于其他民族的特点。朝鲜族女性被视为贤妻良母的代表,相夫教子的模范,能歌善舞的典型。勤劳智慧的化身。任劳任怨的楷模。在朝鲜族历史发展、社会生活和民族文化的传承中朝鲜族女性发挥了重要的角色,形成了朝鲜族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6.
朝鲜族的民居建筑文化是朝鲜族人民在漫长历史过程中形成的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的积淀,是民族文化与文明的印记,代表了朝鲜族人民鲜明的个性特点和民族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17.
为了了解朝鲜族大学生对本民族历史文化的认知态度,本课题设计了《朝鲜族大学生对本民族历史文化与对韩国文化的认知态度》问卷。调查结果表明,我国的朝鲜族大学生对本民族的历史文化的认同感较为强烈,同时也希望本民族的历史文化能够传承下去并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18.
近本文主要讲述了朝鲜族是我国少数民族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热爱和平、多才多艺,拥有悠久的历史传承和灿烂的民族文化。就音乐文化而言,朝鲜族人民通常用歌舞、乐器来表达自己的情感状态、喜怒哀乐、生活习俗,从而形成了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音乐文化。综上述调查,研究朝鲜族音乐的分类、特点和特殊结构类型然后做出分析,对其历史和发展历程进行梳理,并以此弘扬对朝鲜族民族文化的传承和保护。  相似文献   

19.
赵丹 《科教导刊》2019,(11):58-61
各民族之间语言交融的过程中,语言之间彼此兼容和补充是必然的趋势。中国的少数民族因其特殊的民族身份,习得两种语言或三种语言成为了普遍现象,少数民族的双语教育也显得极其重要。朝鲜族和维吾尔族虽同是少数民族,但因地域特征、语言环境等因素,造成了两者双语教育进程的不同。本文以南疆库车双语教育为着眼点,比较研究朝鲜族双语教育和维吾尔族双语教育差异,借鉴朝鲜族双语教育的成功经验,探究维吾尔族双语教育新策略。  相似文献   

20.
朝鲜族服饰文化是朝鲜族民族文化的积淀,具有非常深刻的文化内涵和教育功能。在民族文化的传承与教育中服饰文化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